书城农业林业中国肉类产业发展及其市场策略研究
48589100000028

第28章 WTO框架下中国肉类市场(4)

1.前过渡期对中国农业贸易的影响

加入WTO后,我国对农产品的关税从2001年的17.9%降到2004年的15.6%,已经接近了“入世”承诺的货物贸易关税降低的终点,即2010年达到15%;我国农产品配额也根据时间表逐年递减。截至2004年底,配额的增长已经到顶,如果2007年以后,WTO没有启动新一轮全球农业谈判,配额就不会增加。但总体来看,加入WTO三年来,中国农业并没有出现人们普遍担心的“入世”后将受到严重冲击的情况,农业和农村经济在更加开放的环境中实现了平稳过渡和稳定增长,发展形势好于预期。

(1)“入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前过渡期内农业生产不但没有受到影响,农业增加值反而稳中有升。2002年至2004年,我国农业增加值分别达到14883亿元、17247亿元和20744亿元,年均分别增长2.9%、2.5%和6.3%,与“入世”前相比不仅未出现下降趋势,而且呈现出稳中有升的发展态势。主要农产品产量逐年增加。三年来粮食产量分别达到45711万吨、43067万吨和46947万吨,年均增长1.3%;肉类总产量分别达到6590万吨、6920万吨和7260万吨,年均增长5%。

(2)“入世”对农产品贸易的影响

农产品贸易稳步增长。“入世”后三年来农产品贸易年均增长29.9%,其中出口年均增长13.2%。2004年中国已成为仅次于美、欧、日的第四大农产品贸易国,产品遍及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而从进口看,“入世”三年来小麦进口量占总产量的年平均比例为3%,大米仅为0.3%,玉米几乎为零,而棉花和大豆的进口量猛增,棉花分别达到总产量的17.7%,大豆更是高达105.2%。“入世”以来,随着畜产品进出口贸易关税的不断下降,我国畜产品的贸易量逐年增长。2004年我国畜产品出口总额60.51亿美元,比2000年增长73.1%;进口额为65.33亿美元,比2000年增长10.5%。在畜产品贸易中,活畜禽(除奶牛)、肉类产品、禽蛋和蜂产品为贸易顺差;奶类制品、羊毛和生皮类为贸易逆差,其中生皮类贸易逆差最大为13.8亿美元。

(3)“入世”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总体上看,“入世”后的几年来我国农民收入所受影响利远远大于弊,农民收入增长幅度逐年提高。3年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2476元、2622元和2936元,实际增长分别达到4.8%、4.3%和6.8%,其中2003年成为1997年以来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最快的1年。

为什么“入世”的前三年并没有对我国农业产生大的冲击?专家认为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政府仍然对农业给予足够的支持和重视,根据加入WTO的新形势,出台了一系列更直接、更有效的支农政策措施,大力推动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有效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稳定增长。二是多年来中国农业已具备了一定的竞争实力,能够接受“入世”带来的第一波冲击。三是我国充分运用过渡期享有的权利,对进口实施有效调控,缓解了大的进口压力。四是国内外市场价格变化,客观上缓解了进口压力。由于近年来国际农产品价格的上涨,客观上减少了对我国农产品市场的冲击。

2.后过渡期将带来的贸易环境变化

从2005年开始,中国农业在加入WTO谈判中争取的过渡期基本结束,进入WTO“后过渡期”,中国将成为世界上农产品市场最开放的国家之一(程国强2005)。主要的变化有:

①需要履行加入WTO承诺——关税降至承诺终点、配额升至承诺高峰、补贴约束低于发展中国家水平。农产品关税降至承诺的终点,即由加入WTO前2001年的23.2%,经过2002~2004三年削减后,降至2005年的15.35%,远远低于世界农产品平均关税62%的水平,成为世界上农产品关税总水平最低的国家之一。

②粮食等重点农产品配额数量已达到最高点,2005年之后将继续维持这一水平。其中粮食年进口配额为2216万吨,占商品量的15%,此外,除小麦继续保持90%的国有贸易比例外,其他农产品的国有贸易比例将逐步缩小。随着国内需求和国际市场价格的变化,各产品的关税配额使用率有可能提高。

③中国承诺自加入WTO起,取消农产品出口补贴,承诺将国内支持中的黄箱补贴上限约束在8.5%,低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水平,而且由于财力等各方面因素所限,实际补贴数量离这一上限水平还有很大差距。

(三)WTO后过渡期我国肉类产业面临的挑战及应对措施

在后过渡期,一方面肉类市场开放领域继续扩大,对于国内肉类市场主体来说将形成新的挑战;另一方面以前开放市场的效果将进一步显现,市场竞争必将更加激烈。

1.中国肉类市场开放涉及的内容

(1)关税减让

到2006年,中国农产品平均关税水平将由2001年的23.2%降到2006年的15%,降幅为20%;其中对美国重要出口农产品的关税将减少到14%。而其中有关肉类产品的具体规定为:冷冻牛肉块关税由45%降至12%,冷冻牛肉门腔及头尾等下水关税由20%降至12%,冷冻猪肉块和猪下水关税由20%降至12%,冷冻鸡肉及火鸡块关税由20%降至10%。

(2)关税配额管理

关税配额的管理主要是涉及几个重要的粮食产品,并未具体对肉类产品进行规定。

(3)国内农业支持的削减

加入WTO后,中国也要按照世贸组织农业规则的要求来削减国内农业支持。中国与世贸组织规则相关的农业支持政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对农业生产资料的补贴:具体到肉类行业主要是相关生产设备以及厂房材料等。②中央对农业基本建设的直接投资。③支援农村生产支出与各项农业事业费,主要包括肉类生产技术推广、畜禽保护费以及肉类产业发展的专项资金。④主要农产品的价格补贴,主要是粮食产品,肉类产品的相关补贴较少。

(4)出口补贴的消除

参加乌拉圭回合谈判时,中国对农产品出口也采用补贴措施。但是美国和其他一些国家认为,中国的农产品出口补贴不属于农业协议所规定的出口补贴,不受农业协议的保护,应该取消。为了达到复关目的在加入WTO后中国取消了所有农产品的出口补贴。

(5)卫生与动物检疫的限制

中国承诺,在加入WTO后30天内,中国将遵守关于卫生和动植物检疫方面所有的法律法规,包括产品覆盖范围、国际标准、准则和建议。涉及肉类产业的规定有:中国同意美国农业部批准的工厂向中国出口肉类,同时,中方保留对美方工厂抽查的权利。具体为:中国将解除美国所有带有美国药物管理署(USDA)安全卫生证明的肉类、家畜的出口禁令。但是,中国仍旧有权随时通过动植物检查以及通过在入口港对进口的美国产品的检查,稽核美国的安全证明制度。而作为条件美国同意加强与中国在肉、家畜和牲畜等方面的科研以及农业企业的管理方面合作(刘力2001)。

2.加入WTO对我国肉类产品贸易的具体影响

(1)肉类产品进口总体呈现先迅速增长随后下降的趋势

加入WTO的最初三年对我国肉类贸易的影响最大。肉类进口数量和进口额在前三年一直呈上升趋势,其中禽肉的进口规模是所有肉类产品中最大的。之所以会出现大量进口的情况,一方面是由于我国肉类消费需求在不断扩大,另一方面也因为履行WTO相关规定的承诺,各肉类产品进口关税不断降低,因而肉类进口不断增加。特别值得指出的是,我国禽肉90%的进口量以及猪肉40%的进口量是来自美国,这也是我国履行与美国达成的有关农产品贸易协定的结果。而2004年肉类产品的总体进口规模有所下降,一方面是由于我国积极适应加入WTO后的国际竞争环境,调整产业结构,使得国内产品竞争力更加加强,另一方面由于国际市场肉类产品价格普遍增高以及肉类产品污染及疫病事件时有发生(如2004年开始爆发的全球性禽流感以及美国疯牛病),使我国的肉类进口量有所下降。

(2)非关税壁垒对肉类产品出口冲击呈上升趋势

WTO各成员和我国主要的贸易伙伴在降低税的同时,加强了对非关税壁垒的设置和使用,关税壁垒已经而且日益成为我国肉类产品出口面临的主要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