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中国人成事最常用的招儿
48588400000029

第29章 第28招儿委屈求全——暂时隐忍不算输

招法解析

狂妄自大,是一种无知;不知收敛,是一种自贱。做人一旦恃才气傲,将会处处碰壁,弄不好还会自毁于无形之中。有道是,“直木先伐,甘井先竭”。所以,韬光养晦,低调做人,才是智慧的真正所在。

用招要点

1.戒除冲动

冲动的人最大的特点就是容易走极端。要么优柔寡断、踌躇不前,要么面对一些看似不合理、不公正的事情或者听信了某些人的一面之词后,往往不能够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不假思索地就把自己失控的情绪付诸行动,其结果往往是伤人害己,令自己后悔不迭。

《水浒传》中,李逵的性格颇有些鲁莽。有一家酒店的店主王林凭借着杏花村的一眼泉水酿制出了溢香十里的“杏花酒”,当时镇守黑风口的李逵经不住酒香的诱惑,经常光顾这家酒店开怀畅饮。

一天,李逵又来到“王林酒店”,只见王林遍体鳞伤。王林见到李逵后便哭着说道:“头天有两个汉子,自称是梁山头领宋江和鲁智深,吃喝完后,抢走俺那如花似玉的闺女……”黑旋风李逵听后,气得牙咬得“咯嘣咯嘣”地响,手拿两把大板斧,闯到忠义堂,砍倒杏黄旗,要杀宋江和鲁智深,幸被众好汉死死拉住。

后来真相大白,原来是两个强盗盗用了宋江和鲁智深的名头到处招摇撞骗、为非作歹。李逵深感自己鲁莽,为求得宽恕,便背着荆条,让兵卒把他绑上,向宋江去“负荆请罪”。

鲁莽之人,其特点是情绪极不稳定,判断分析能力差,极易产生兴奋和冲动,缺乏自制自控能力,稍有不顺便大打出手,不计后果。如果长此以往,任由自己的行为被情绪牵着走,仅凭直觉做事,对于个人来说是一种极大的性格缺陷和不良的习惯。那么,怎样做才能控制自己的冲动呢?

(1)调动理智控制自己的情绪,使自己冷静下来。在遇到较强的情绪刺激时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迅速分析一下事情的前因后果,再采取表达情绪或消除冲动的办法,尽量使自己不陷入冲动鲁莽、简单轻率的被动局面。

(2)与人交流打开心扉,将自己内心的想法与别人交流。也许别人可以给你一些有益的建议。除了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认真倾听别人的想法,多交流、多沟通,也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3)要驾驭愤怒情绪。发怒了、情绪失控了,设法转移情绪。有人说数数字数到60的时候,一般有火也发不起来了。

2.做事有显有藏

自古以来,人们以“神龙见首不见尾”作为处世技巧。“神龙见首不见尾”中所谓“见”与“不见”,说的就是“有显有藏”,想让别人看见的部分就显露出来,不想让别人看见的部分就隐藏起来,这是一个成事的策略。

汉武帝的一位宠妃李夫人重病不起。

汉武帝亲自前往探病,李夫人蒙被致歉道:“臣妾久病在床,样子难看,不能见皇上,看我现在的病情,恐怕不久于人世了。我想把我的儿子和兄弟托付给陛下,请陛下多加关照。”

汉武帝说:“你的嘱托我一定照办,请放心吧!但你病到这个地步,还是让我看一看吧。”

李夫人说:“女人不把容貌修饰好,不能见君王、父亲,臣妾不敢破这个先例。”

汉武帝说:“爱妃只要见我一面,我会赐给你千金,而且封你的兄弟做高官。”李夫人却说:“封不封官,那是陛下您的事,不在于见不见我一面。”

汉武帝又请求李夫人让他见上一面,李夫人索性转向内侧,抽泣着不再说话。没有办法,汉武帝只好无奈地站起身离开了。

汉武帝走后,她的兄弟李广利责怪姐姐说:“既然你托付兄弟、儿子给皇上,为什么不见皇上一面呢?难道你怨恨皇上么?”

李夫人解释说:“我们女人是用容貌去侍奉人的,我们的长处是长得漂亮。一旦容貌衰退,就不招人喜欢了。皇上不喜欢你,自然恩断义绝。皇上之所以还恋念着我,那是因为我过去容貌好看。如今,我久病貌衰,一旦被皇上看见,必然遭到皇上的厌恶和唾弃,他怎么还能思念我而厚待我的兄弟、儿子呢?”不久,李夫人病故。

想起往日的缠绵,武帝对李夫人思念不已,因此对她的兄弟也很关照。

这位李夫人准确地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长处,就是自己的美貌。尽管久病之后,美貌早已不复存在,但在皇上心中的美好印象却还是与往常一样。为了保住这个虚幻的优势,她便采取了蒙被子说话,不让皇上看见丑脸的策略,最终达到了预期的目的。这种策略,实为一般人所不能及。

在处世中,假若能将自己的缺点明白地表示出来,往往更能得到别人的信赖。但这并不是说要将自己的缺点一五一十地全都说出来,因为这样做不但得不到上述的效果,反而会破坏自己的形象。所以,我们要做到:

(1)想尽办法掩饰自己的缺点、宣扬自己的优点可以获得人的好感。使点巧劲,把自己的优势和强项表现出来,让别人眼前一亮,禁不住刮目相看。

(2)一定要把自己的缺点和弱势想方设法掩盖起来,让别人看不到、不清楚。这样,就能够护住自己的气门。

3.低调才能成就大事

低调就是一种显示为柔弱,但是比刚强更有力的策略。高标处世是一种境界,低调做人是一种风度。大多数成功者都是高标处世与低调做人的典范。如今最能保全自己、发展自己和成就自己的人生之道便是:高标处世、低调做人。

商容是殷商时期的一位贵族,也是当时一位很有学问的人,老子就曾在他那儿求过学。当他生命垂危的时候,老子来到他的床前问候说:“老师您还有什么要教诲弟子的吗?”

商容说:“我的思想你已完全掌握了。现在我只想问你,人们经过自己的故乡时要下车步行,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老子回答说:“我想这大概是表示,人们没有忘记故乡水土的养育之恩吧。”

商容又问道:“走过高大葱翠的古树之下,人们总要低头恭谨而行,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吗?”

老子回答说:“也许是大家仰慕它顽强生命的缘故吧。”

商容张开嘴让老子看,然后说:“你看我的舌头还在吗?”

老子大惑不解地说:“当然还在。”

商容又问道:“那么我的牙齿还在吗?”

老子说:“已全部掉光了。”

商容目不转睛地注视着老子,说:“你明白这是什么道理吗?”

老了沉思了一会儿说:“我想这是因为刚强的容易过早衰亡,而柔弱的却是能长存不坏吧!”

商容满意地笑了笑,对他这位杰出的学生说:“天下的道理已全部包含在这三件事之中了。”

低调会不会使自己变“矮”?当然不会。放低不是降低,更不是贬低。低调做人、潜心做事的人不但不会降低他的社会价值和社会地位,反而会得到社会更广泛的承认和人们更普遍的尊重。

如何做才能显得低调呢?

(1)财大不可气粗,居功不可自傲,这是做人的根本。

(2)当自己处于不利地位,或者危险之时,不妨先退让一步。

(3)在积极求取巅峰期的时候,不妨倡导知足常乐的生活态度、秉承中庸之道的要义,稍稍使生活步调快慢均衡,这样就不易陷入过度偏激的生活陷阱之中。

4.夹起尾巴做人

夹起尾巴做人,也就是将自己的真正志向和动机隐藏起来,谨言慎行,以谦恭的态度来对待他人。夹起尾巴做人,从积极的角度看,它具有抵挡外来侵害、保护自己的功能。

唐人王叔文经常和皇太子下棋。有一次,二人下棋时谈论时政,谈到宫市的弊病,太子说:“寡人正想劝谏皇上废止宫市呢。”

在场的人都交口称赞太子,唯有王叔文不说话。

众人走后,太子单独留下王叔文,问他不说话的原因。

王叔文说道:“太子的职责是侍奉皇上的饮食起居,早晚问安,不应议论其他的事情。陛下在位多年,如果怀疑太子劝谏废止宫市是为了收买人心,太子如何自我解释呢?”

太子大吃一惊,流着泪说:“若不是先生指点,寡人哪能知道这个道理!”于是对王叔文格外宠信。

王叔文教给太子的韬晦之术,并不是简单的免除灾祸,而是为实行其改革朝政的伟大事业而采取的权宜之计。王叔文是后来“二王八司马”革新运动的首领,而这个皇太子即后来的顺宗,是这场革新运动的坚定支持者。他们的韬晦之为,是整个行动的一个组成部分。

将真实意图隐藏起来,含而不露,不但可以免灾,而且可以给竞争对手造成假象,使之判断失误,上当受骗,最终被一举击溃。

夹起尾巴做人,便是做人艺术的一种,但是,却需要一种境界,一种品格,一种心态。夹着尾巴做人,照样可以活得踏实、活得精彩。只有学会忍辱负重,才可以成就伟大目标。我们要注意的是:

(1)在处于被动境地时一定要学会藏锋敛迹、装憨卖乖,千万不要把自己变成对方射击的靶子。

(2)老子认为:“秀林必摧”、“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梁者不得其死”。懂得规避风头,才能走好人生路。

(3)克服骄矜之态。因为人们所尊敬的都是那些谦逊的人,而绝不会是那些爱慕虚荣和自夸的人。

5.不和小人斗气

生活中总会有小人。很多人有“小人难养也”的感叹,这是因为他们不知道,遇见小人时,不与其斗气就“好养”,与其斗气就“难养”。与小人斗气,气即便是斗胜了,对自己也没有什么益处,还会有被小人算计的危险。对小人的态度要不予理睬,因为“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有个人叫胡颖,他的邻居陆某是个无赖,经常无缘无故地对他的家人大肆辱骂,而胡颖每次都一笑了之。有一天,陆某又来到了胡颖家,大骂着要东西,胡颖笑着对他说:“想必我是有理屈的地方,请容我向你请罪。”并且又给了陆某一些米。有人说胡颖太软弱,长期以往日子就没法过了,而胡颖却说这样的日子不会太长久。果然,陆某事后没两天就因为杀人而锒铛入狱了,众人都说胡颖有远见,要不然丧命的就是胡颖。胡颖说:“如果不是无理取闹,还可以同他讲道理。但这人已经狂妄至极了,有什么值得同他计较的呢?”

生活和工作中每个地方都会有小人,和小人的关系若处理不好,你就会常常吃亏。他们会挑拨离间、阳奉阴违、落井下石,让你防不胜防。事实上,小人的特征并不止这些。总而言之,凡是不讲法、不讲理、不讲情、不讲义、不讲道德的人都带有小人的性格。

当我们被小人气得咬牙切齿的时候,对方可能在闲庭信步,悠然自得。这只能是伤害自己,这样的斗气不值得。一个人活在世上,难免要与小人磕磕碰碰,特别是在工作和生活中,都可能不幸被小人所扰。你不必过于烦恼,要保持理智泰然处之。不理睬、不躲避、不回击、不在意,这就是对待小人最好的态度。

那么,生活和工作中该如何处理和小人的关系呢?

(1)保持适当的距离。别和小人过度亲近,保持一般的关系就可以了,但也不要太过疏远,好像不把他们放在眼里似的,否则他们会这样想:“你有什么了不起?”于是你就要倒霉了。所以,与小人保持适当的距离才是保护自己的妙方。

(2)小心说话。一般来说,小人比较敏感,心里也很自卑,因此你不要在言语上刺激他们,与他们说些无关紧要的话就可以了。如果谈了别人的隐私或不是,或是发了某些牢骚不平,这些话绝对会变成他们兴风作浪的材料。所以,千万别让小人从你嘴里获得什么口风。

(3)不要有利益瓜葛。小人常成群结党,形成势力。你千万不要想依靠小人来获得利益,因为你一旦得到利益,他们必会要求相当的回报,甚至盯着你不放,想脱身都难。

6.百忍成金

在中国传统的观念里,忍耐也是一种美德。这一观点尽管与现代这种竞争社会不合拍,但是,很多学者已经发现,中国传统文化里有些东西并没有过时。相反,其中的学问博大精深,如果运用于现代人的生活,必将使人们受益匪浅。其中,忍耐就大有学问。当与人发生矛盾的时候,忍耐可以化干戈为玉帛,这种忍耐无疑是一种大智慧。

苏轼在《留侯论》中说:“忍小忿而就大谋。”这是忍匹夫之勇,以免莽撞闯祸而坏大事。忍小利而图大业。这是“毋见小利。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论语·子路》)”。

《三国演义》中孔明用激将法企图引诱魏将司马懿从坚守的城池中出来应战,而司马懿却凭耐性抑制自己,锲而不舍,使足智多谋的孔明败北,而司马懿在这场战争中胜利了。

众所周知,孔明的谋略是超凡出众的,他的激将法可说是得心应手的。他在赤壁之战中就巧激周瑜,最终达到了动员吴主抗曹的目的。平定汉中时,孔明也曾两激黄忠,促使这位老将愈战愈勇,连胜敌军。孔明六次出祁山,就是为了与吴军联合抗曹。当时孔明急于在西线打开缺口,与吴军形成东西联手之势。而这时曹军则采用东攻西守的策略,作为曹军西线战场的主将司马懿,却奉行坚守不出的战略。为了迫使魏军出战,诸葛亮决定再次采用激将法,以图激司马懿出战。

孔明先是多次令人到曹军阵前辱骂,但魏兵却采取“骂不还口”的办法,怎么也不出兵。孔明在急于求战中想得一计,乃取巾帼妇人缟素之服,盛于大盒之内,修书一封,遣人送至魏寨。司马懿对众启盒视之,内有巾帼女人之衣,并有书信一封,信中写道:“仲达既为大将,统领中原之众,不思披坚执锐,以决雌雄,乃甘窟守土巢,谨避刀箭,与妇人又何异哉!今遣人送巾帼素衣至,如不出战,可再拜而受之。倘耻心未泯,仍有男子胸襟,早与批回,依斯赴约。”司马懿看完信后,心中虽然大怒,却佯装笑脸说:“孔明视我妇人耶!”随即收下礼物,并亲自重待来使,他毫不问及蜀军营中的军旅之事,却装出一付关心人的样子,向来者打听:“孔明寝食及事之烦简若何?”当他听到来使说“丞相夙兴夜寐,罚二十以上皆亲览焉。所啖之食,日不过数升”时,便对诸将道:“孔明食少事烦,其能久乎?”从而更据守不出,蜀魏双方在渭水一带相持了百余日。结果,诸葛亮“星陨五丈原”,蜀军不得不撤回汉中,又一次使司马懿防御成功。

在这次战争中,处于进攻地位的蜀军,利于速战;处于防御地位的魏军,利于持久坚守,从而寻找战机,反败为胜。在双方进行的对抗中,贯穿着双方指挥员的战略战术思想和个人的意志、毅力的较量。司马懿受到蜀军的辱骂和孔明的激将法时,没有大动肝火,显得十分冷静,没有因此忘却自己战略战术的目标,以持久坚守最终致胜。

“小不忍则乱大谋”,很有些阴谋哲学的味道,其核心就是一个“忍”字。所谓:“心字头上一把刀,遇事能忍祸自消。”所谓:“忍得一时之气,免却百日之忧。”那么,到底要忍什么呢?

(1)人们常说,忍字头上一把刀。这把刀,让你痛,也会让你痛定思痛;这把刀,可以削平你的锐气,也可以雕琢出你的勇气。

(2)有人说,忍耐就是一种妥协。其实,妥协不是简单地让步,而是在知己知彼的基础上达成了一种共识。

(3)遇事要冷静,要先考虑一下后果。本着息事宁人的态度去化解矛盾,我们就不至于为了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而纠缠不清,更不会使矛盾升级扩大。

(4)忍一时的委屈,可以保全大家的宁静、和谐,并不损失什么,反而还会赢得一个更为宽阔的心灵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