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法解析
世事往往是瞬息万变的,各种力量和因素均会发挥出不同的作用,错综复杂地影响着事情的发展。所以,在做事过程中有时须要运用一招通行天下的办法——“见风使舵”。
用招要点
1.到哪山头,唱哪山歌
为人下者,最担心的就是“一朝天子一朝臣”。要学会因人、因时、因地而随机应变,“到哪山头,唱哪山歌”,方能成为“常青树”、“不倒翁”。对那些善于见风使舵、应变能力极强的“做事高手”,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
隋唐时代的裴矩,一生侍奉过北齐皇帝、隋文帝、隋炀帝、宇文化及、窦建德、唐高祖、唐太宗,共三个王朝,七个主子。他在每一个主子手下都很得意,原因就在于他善于“到哪山头,唱哪山歌”。
裴矩知道隋炀帝是一个好大喜功的人,便想方设法挑动他拓边扩土的野心。他不辞辛苦,亲自深入西域各国,了解各国的风俗习惯、山川状况、民族分布、物产服装情况,撰写了一本栖域图改,果然大得炀帝的欢心。一次便赏赐他五百匹绸缎,每天将他召到御座之旁,详细询问西域状况,并将他升为黄门侍郎,让他到西北地区处理与西域各国的事务。裴矩也不负所望,说服了十几个小国归顺隋朝。
有一年,隋炀帝要到西北边地巡视,裴矩不惜花费重金,说服西域二十七个国家的酋长,佩珠戴玉,服锦衣绣,焚香奏乐,载歌载舞,拜谒于道旁;又命令当地男女百姓浓妆艳抹,纵情围观,队伍绵延数十里,可谓盛况空前。炀帝大为高兴,又将他升为银青光禄大夫。
就这样,裴矩个人是富贵了。但此时的隋朝正陷入巨大的灾难之中。战争旷日持久,隋炀帝屡战屡败,耗尽了隋朝的人力、物力、财力,并最终灭亡。
后来裴矩降了唐朝,在唐太宗时担任吏部尚书。他看到唐太宗喜欢谏臣,于是摇身一变,也成了仗义执言、直言敢谏的忠臣了。
唐太宗多次在臣僚面前说过这样的话:“裴矩能够当众表示不同的意见,而不是表面上顺从而心存不满。如果在每一件事情上都能这样,还用担心天下不会大治吗?”
唐太宗已是厚黑高手了,可是裴矩的厚黑功力又远高于他!这就是他能保证自己无论怎么改朝换代都能身居高位永无杀身之祸最重要的原因了。
在做某件事时,如果情况对自己不利,再使用蛮力继续下去很可能惨遭挫败,那就必须懂得调整。古往今来,虽然有人会人云亦云,见风使舵,但他们深知,总不及抢先一步、棋高一着更能占尽先机,立于不败之地。
“到哪山头,唱哪山歌”,应该要注意的是:
(1)迅速熟悉新的环境,对症下药,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到哪山头,唱哪山歌”。
(2)不仅要了解对手的所思、所想、禀性、好恶,还要了解他所处的环境及人事关系。这样,才能做到先行一步、棋高一着。
(3)说话做事看场合。遵循内外有别的谈话方式,便被认为是得体的;违背这一方式,便被认为是“乱放炮”,说话不得体了。另外,要做到“入境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乡而问讳。”
2.急中生智,变不利为有利
在着名的历史人物中,有些人往往就是掌握了急中生智的招法才名扬古今的。他们能够顺乎大势,一招一式都能乘势而行,不但能使机会变成财源,即使身处逆境时,也能助人摆脱困境,绝处逢生。
当年着名的“红顶商人”胡雪岩的生意正在蒸蒸日上之时,突然发生了太平军攻占杭州的事件,这使他经历了一次大的变故。
胡雪岩的生意基础如最大的钱庄、当铺、“胡庆佘堂”药店,以及他的家眷都在杭州,杭州被太平军占领,等于他的所有生意都将被迫中断。当时战乱之中谣言四起,如说胡雪岩骗走浙江购米公款,延误军需国食,导致杭州失守,等等。即使不被朝廷治罪,他也很难顺利返回杭州。不过,面对这一变故,胡雪岩并不惊慌失措。胡雪岩根据这一情况确定了两条计策:
首先,他先不回杭州,避免与人正面交锋,他知道他的这一做法一旦明确,这些人就不会再进一步纠缠;
其次,胡雪岩不但满足他们不让自己回杭州的意思,而且还决定亲自出面,特别向闽浙总督衙门上报,说是这些陷在杭州城里的人实际上是留作内应,以便日后相机策变官军。
幸运的是,胡雪岩此时手上还有杭州被太平军攻陷之前为杭州军需购得的大米一万石。当初这一万石大米运往杭州时无法进城,只好转道宁波,接济宁波灾民,并约好等杭州收复后以等量大米归还。
杭州收复后,胡雪岩马上就将这一万石大米运往杭州。这样既可解杭州粮缺之急,又赢得了左宗棠的信任,将他引为桌上贵客,并委他一力承办杭州善后事宜。
由此,胡雪岩又得到了一个更有权势的官场靠山。原先的杭州之困,实际上成了胡雪岩日后重新崛起的机会,真可谓在不利之中充分把有利因素用到了极致。
成事者在于一个“变”字,而变通过程中又在于一个“智”字,只有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方能化不利为有利,为最终的赢局画下圆满的句号。在随机应变的过程中,要注意两点:
(1)面对困境,必须着眼全局,沉着分析形势,注意因势利导,转化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由此找出复起的机会。
(2)随机应变关键是要能看到陷入逆境时,还有哪些对自己有利的因素。最大限度地发挥可以利用的因素,并且充分发挥其效力,让自己走出困境。
3.见什么人说什么话
聪明人在办事的过程中,深知看具体对象说话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才能顺顺利利地把事情办好。也就是要做到我们常说的“见什么人说什么话”。
魏明帝时,有个叫许允的人在吏部做官,提拔了很多同乡人。魏明帝察觉之后,便派人去抓他。他的妻子为了把这件事争取过来,赶出来告诫他说:“明主可以理夺,难以情求。”让他向皇帝申明道理,而不要寄希望于哀情求饶,因为依皇帝的身份地位是不可能随便以情断事的。皇帝以国为大,以公为重,只有以理断事和以理说话,才能维护好国家利益和作为一国之主的身份地位。
于是,当魏明帝审讯许允的时候,许允直率地回答说:“陛下规定的用人原则是‘举尔拔右’。我的同乡我最了解,请陛下考察他们是否合格,如果不称职,臣愿受处罚。”
魏明帝派人考察许允提拔的同乡,他们个个都很称职,于是将许允释放了,还赏了一套新衣服。
许允提拔同乡,是按照朝廷制定的个人荐举制的任官制度进行的。许允的妻子深知跟九五之尊的皇帝打交道,难乎求情,却可以以“理”相争,于是叮嘱许允以“举尔所知”和用人称职之“理”,来抵消提拔同乡、结党营私之嫌。可见,许允的妻子有多么睿智。
那么,如何看对象说话呢?具体要注意以下几点:
(1)看对方的身份地位说话。从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善于根据说话对象的身份地位来选择说话方式,对办事的成败非常重要。
(2)看对方的性格说话。求人办事时,除了要考虑对方的身份以外,还要注意观察对方的性格。对于不同性格的对象,说话时一定要具体分析,区别对待。
(3)看对方的具体情况说话。谈话的话题应该视对方的情形而定。再好的话题,若不能符合对方的需要,就无法引起对方的兴趣。最好是想办法引出彼此共同关心的话题来,聊得投机后,再设法慢慢地把话题引导进自己所要谈论的范围里。
4.顺应时势
在一个特定的现实条件下,当事情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必然趋势时,总会有那么一个人成为推动事情发展的主角。也就是说,这个人是一定会出现的,只要是有胆识、有眼光、有实力、有魄力……不管他是谁,只要顺应时势,都有可能成为做成这件事的英雄。
秦孝公想要用商鞅变法,又怕天下议论自己。于是召集大臣一起商议,结果发生了一场精彩的辩论赛。
商鞅开宗明义地说:“疑惑不决的行为没有名声,疑惑不决的事情没有功绩。况且有高于常人的行为,本容易为俗世所反对;有独特见识的计谋,必为常人所诋毁。愚笨的人,仍不明已完成的事情;聪明的人,却能预见未来的事情。行事的开始,不可与凡人共谋,而只可与他们共享事业成功的快乐。能谈论至德要道的人,不与世俗合流;能建立伟大功业的人,不与众人共谋。因此圣人只要可以使国家强盛,就不必效法旧制度;只要可以便利人民,就不必遵循古礼教。”
孝公说:“很好!”
甘龙说:“不对!圣人是以不改变民俗来教化的,聪明的人是以不改变旧法来治国的。能依照民众来教化的,不费力就能成功;能依照旧法来统治,官吏习惯而人民安适。”
商鞅说:“甘龙所说的,是世俗之言。常人苟安于旧世俗,学者拘泥于旧见闻。以这两种人来做官和守法都还可以,但却不可以用来议论旧法以外的新事物了。三代不同礼教,而各治天下;五霸不同法律,而各成霸业。聪明的人能制订新法,愚笨的人却受制于旧法;聪明的人能变更礼教,愚笨的人就要被礼教拘束。”
甘龙说:“新法利益不及旧法百倍就不变法,新器功用不及旧器十倍就不换器。”
商鞅说:“治世不是只用一种方法,利国不必效法古制度,所以商汤、周武不遵循古制度而能统治天下,夏桀、商纣不革新礼教而亡国。反对古礼教不一定应该受非议,遵循古礼教也不值得多夸奖。”
孝公说:“商鞅说得很好!”于是决定变法。
商鞅所说的这些道理,不仅是对富国强兵的阐述,也是对个人建功立业很好的建议。如果死抱住以往的经验和教条不放,固守自己的小仁小义,长期独立于社会大潮之外,这样只能落伍,直至被淘汰,哪里还能与世沉浮、顺应时代变化、追求到属于自己的成功呢?
现代社会也是如此。做人的要熟知做人之道;做事的要遵循做事的规则,要懂得“入乡随俗”。这样,在眼下你活在这个世上才会游刃有余。
顺势了,你做起事来顺风又顺水;不知时势,你会举步维艰。那么,如何顺应时势取得成功呢?
(1)辨清时势主流。当主流不可扭转的时候,我们只有顺应时势。
(2)看清事情发展的规律,按自然规律做事。“识时务者为俊杰”。做事要顺人情,顺时事,顺天理。
(3)对于时势的发展,最好有前瞻性,这样,就能把握当下,成就自己。
5.不防做下“墙头草”
一直以来,“墙头草”都是用来形容两面三刀的人,其实仔细想想,墙头草会跟着风摆动,不过是因为自己太弱势了,身不由己。况且,墙头草不管如何随风摆动,根还是深深地抓住墙缝中的泥土,等风过去了,草自然还能向着太阳生长——你若能很好地活,“两面倒”有什么不好呢?
魏征,字玄成,生于南北朝时的北周静帝大象二年。由于父亲早逝,魏征生活清贫,后来不得不出家当了道士。隋武阳郡丞元宝藏起义后把他请出道观,参加了起义军,担任文书。元宝藏给李密的信件,大多由魏征负责起草,因此元宝藏归降李密后,他得到了李密的赏识,被任命为元帅府文学参军,专掌文书卷宗。
一年之后,魏征随兵败降唐的李密来到长安。归降李渊后,魏征自请安抚河北,获准后,去河南浚县劝动徐世绩归降唐朝。不久,窦建德攻占浚县,魏征被俘,又当了窦建德的中书舍人。后来窦建德兵败,魏征二进长安,成为了李建成的太子洗马。玄武门兵变后,最终跟了第六个主人唐太宗李世民。
这样的“跳槽”难免被人不齿。李渊、李世民都曾经当众发表过鄙视他的言论,大意是说他“有奶便是娘”。对此魏征作出了自我辩护。比如就在窦建德手下献计屯田一事,魏征作出最终解释:“民为国家之本,大唐天下波及四海,臣提出屯田垦植之策,受益的是百姓,富庶的是国家。两军对阵,百姓无辜,岂能因兵戈之争而置百姓于水火?圣上向以爱惜民生而受万民敬仰,即便夏王军队因此受益,但直正受益的是黎民苍生。所以,臣以为,不是臣为窦建德做事,而是臣通过窦建德为百姓做事。”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魏征的跳槽体现出了以人为本的先进思想,与绝大多数忠臣不同,魏征忠的不是君,而是人民。
还有一次,唐太宗对魏征说:“你屡次‘跳槽’,我对你的忠诚产生了怀疑。”
魏征对唐太宗,说:“我希望陛下让我做一个良臣,而不是要我做一个忠臣。”
唐太宗听了,就问魏征“忠臣”和“良臣”有什么区别。
魏征答道:“像古之稷、契、咎陶就是良臣,像龙逢、比干就是忠臣。良臣以国事为重,公而忘私,使自己身获美名,使君主成为明君,子孙相继,福禄无疆;忠臣则不然,唯唯诺诺,只为个人打算,使自己身受杀戮,使君主沦为暴君,家国并丧,空有其名。以此而言,二者相去甚远。”
唐太宗觉得很有道理,非常赞赏魏征。
魏征死后,唐太宗亲临吊唁,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悼词虽短,至今依然广为人知。
大海中航行的时候,如果不见风使舵,逆风而行可能把全船人的性命因为自己的争强好胜而全赔进去。只要心存正义,做“墙头草”或许更能找到自己的位置。那么,如何做根“墙头草”呢?
(1)做墙头草,一定要看准“风向”,不能盲目地摆向一方。
(2)懂得屈服,不可愚忠,所以,要懂得及时调整。
(3)坚持自己最根本的信仰和原则:譬如良知、爱心、责任,那么向生活的屈服就会变成生活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