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中国家族企业发展研究
48584700000067

第67章 中国家族企业的文化建设(6)

(3)传统文化“重人和”、“仁爱”的思想有利于家族企业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核心的儒教是一种“人学”,认为需靠“人为”来经世治国,因此与西方的价值观念是不同的。我国传统的价值观念弃绝了天与人的相异,将人生的价值实现全部投入于现实人生中,注重人伦道德与人际关系的协调。“仁爱”思想是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它对人对己都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在对待自己方面,“仁爱”思想主张正人须先正己,对个人提出严格要求。在对待他人方面,要求人们做到关心他人,关心集体。因此,将这一思想引入家族企业文化建设有助于企业职工之间和谐相处,互相合作,共同发展。

2.必须剔除传统文化中的糟粕

我国传统文化毕竟是在长期自然经济中形成的一种文化模式,本质上是小农经济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因此是不适合现代市场经济的,必然对现代家族企业文化的构建产生许多负面影响,具体体现在:

(1)传统的贵义贱利观念束缚着企业对经济效益的追求。传统文化由于受儒家文化的影响,长期以来不提倡人们去追求合法的经济利益,崇尚“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伦理至上”、“道德至上”,并根据上述道德标准把人分为两类:把致力于追求道德修养的最高目标、忽视物质利益的人看做是“君子”,而把那些追求物质利益的人视为“小人”,提倡精神上的追求应当优先于物质上的满足。这种观念在几千年的文化发展中深深地影响着人们的进取方向,不利于经济的发展与繁荣。而现代家族企业文化建设的基础是市场经济,市场经济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既要追求社会效益又要追求经济效益,追求“利”是家族企业生存的前提,当然,也不能见义忘利。

(2)“中庸之道”与平均主义思想压抑了人的创新进取精神。“中庸之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以“中和”为准则,回避斗争,主张维持现状,其实质是不提倡冒险精神、开拓精神、进取精神,在家族企业文化建设中应注意防范这些消极方面。中庸的另一形式——平均主义这种观念与现代市场经济的竞争理念是背道而驰的,市场经济提倡创新、开拓进取,并通过竞争激发、调动人的积极性、创造性来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所以,树立锐意进取的创新精神是建设家族企业文化的迫切要求。

(3)传统文化的“奉献观”过分强调群体意识,忽视个体,不利于家族企业家的开拓。我国传统文化十分强调群体的作用,因而注重整体利益而忽视个人利益,这种观念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奉献观”,在家族或国家利益需要的时候,应该无私地奉献自己的一切。这种对个体权益漠视的观念压抑了个体的积极性、创造性,是社会发展停滞的根源。事实上,市场经济之所以具有非凡的活力,能够有效地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关键就在于它承认、鼓励并保障人们追求利己这一巨大的动力。由此可见,传统文化中奉献道德观的利他性与市场经济中利己的等价有偿原则是矛盾和冲突的,家族企业在构建企业文化时必须正视并认真研究解决。

3.学习西方家族企业文化的成功经验

现代企业的竞争实质上是文化的竞争,是积极文化与消极文化的竞争,是开放文化与保守文化的竞争。积极、开放的现代企业文化具有拼搏、奋进、灵敏、宽容、理性、民主的精神,无论环境怎样变化都可以赢得主动;消极、保守的家族企业文化具有排外、唯亲、集权、专断的特征。家族企业文化与现代企业文化融合,一方面要对原有的家族血缘文化进行理性的变革,客观的保留与摒弃;另一方面要虚心学习西方家族企业文化中的成功经验,在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基础上,求知若渴,博采众长,努力学习西方工商企业先进的管理思想和经验,研究行业规则和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在管理技术和方法上不断推陈出新,从而探索出一条将现代企业制度和管理模式与家族企业文化有效融合的道路。

总之,我国传统文化具有双重性,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家族企业必须对传统文化进行改造,实现传统文化在现代企业发展中的扬弃;同时,要立足于当代,将世界一切优秀的文化吸收和运用进来,创造出适应现代社会发展要求的家族企业文化,为家族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文化动力。

(四)要与时俱进,注重家族企业文化的不断创新

为跟上时代的步伐,家族企业必须从自身的实际出发,努力实现六个方面的创新:

1.从信任型文化向契约型文化的创新

契约型文化是市场经济的典型特征。契约型文化就是规则文化、法制文化,它讲求原则和制度。而家族企业的信任型文化则大多是靠道德、信任与默契等非正式制度去约束家族成员的行为。实践表明,这种文化具有很大的不稳定性。由于家族与企业之间关系十分密切,所以家族企业中靠信任维系的文化容易把家族文化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都渗透到企业中去,如果没有一定的标尺加以规范,就可能会导致家族事务和企业事务的过分纠缠,从而影响了企业的生产管理。特别是在经济利益与亲情、血缘产生矛盾时,经济利益反过来要伤害到原有的亲情。因此,这种以信任为基础的企业文化若能通过制度化,抛弃传统家族文化中非理性的血缘观念,转变成契约型的文化,则家族企业内的各种摩擦必会减少,企业中已有的一些良好的价值观念也会成为企业员工的自觉行动,不会由于创业者的日后退出而消失。所以家族企业要建立起严格的管理思想和科学的管理制度,以理性的契约、法规来调整和处理各种利益和行为。在这种文化模式下,家族企业内会呈现出企业制度是至高无上的,企业治理结构、管理体制、各种制度、操作流程是规范的、齐全的、高效的。有着严格的制度管理体系,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制度执行严格认真,企业管理就会呈现井井有条的景象。

2.从传统型企业文化向社会型企业文化的创新

家族企业要做到社会效益最大化和利润最大化的融合,需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把家族利益与企业利益分开。企业的利益不仅包括家族的利益,家族利益只是企业利益的一部分,企业文化要体现各种利益的协调、共赢。二是把家族的价值观与企业的价值观分开。既然家族的利益不等于企业的利益,那么就不能把家族的价值观强加给企业,要建立起企业自身的价值观。三是把家族所有与企业经营分开。在形成现代企业治理结构的基础上建立起企业的经营观、人才观。

3.从非职业化主导的企业文化向职业化主导的企业文化的创新

所谓职业化,就是要求人们把社会或组织规定的岗位职责,专业地完成到最佳,准确扮演好自己的工作角色。对企业家及其管理团队来说,职业化要求提高专业水准,强化职业意识,争取成为合格的职业经理人。对于员工来说,职业化有三个层次:(1)要专业化、知识化、技能化;(2)要有职业精神,遵守职业道德,爱业、乐业、敬业、勤业;(3)要懂得职业规则。具体来说:一要以“人事相宜”为追求,优化员工职业资质;二要以“胜任愉快”为目标,保持员工职业体能;三要以“创造绩效”为主导,开发员工职业意识;四要以“适应市场”为基点,培养员工职业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