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中正独立为中庸。
《中庸》篇记载,子路问孔子怎样才算强,孔子回答说:宽柔以教,不报地道,南方之强也,君子居之。衽金革,死而不厌,北方之强也,而强者居之。故君子和而不流,强者矫;中立而不倚,强者矫。国有道,不变塞焉,强者矫;国无道,至死不变,强者矫。(“衽金革”,枕兵器,穿铠甲睡觉;“矫”,强貌。)
这段话的意思是,用宽厚温柔的态度教导人,对于强暴无礼的人不使用报复手段,这是南方人的刚强,一般的君子属于这一类。经常枕着兵器,穿着铠甲而睡觉,肯拼性命,不怕死,这是北方人的刚强,一般刚强的人属于这一类。所以,君子既善与人协调,又决不肯无原则地迁就别人。他们中正独立,决不偏靠一面,才是真正的刚强。有了这种刚强,无论是国家太平(“有道”)还是混乱(“无道”),都不改变其正直的志向。居两端之间而又不改变自己的立场就是中庸。
第三,“中庸”即“致中和”。
所谓“中庸”,《中庸》篇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就是说,喜、怒、哀、乐等感情,没有发作时叫做中——中正不偏;发作出来了,都合乎节度,叫做和——平顺和谐。中是天下最大的根本,和是天下普遍的准则。能够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就各得其位,万物也各自发育和繁茂。
西方讲“和”的人有毕达哥拉斯和亚里士多德。毕达哥拉斯认为,“数是万物本原”,“整个的天是一个和谐,一个数目”,“一切都是和谐的”,“美德是一种和谐”;亚里士多德认为,“美德乃是一种中庸之道”,“过度和不足乃是恶行的特性,而中庸则是美德的特性”。
以上三条是从不同的角度来对中庸之道所作的解释,其中包括思想、感情和言行,其目的是为了维护等级差别和稳定社会。
(三)实现中庸之道的途径
中庸对于维护和巩固封建统治秩序是如此的重要,那么如何来保证“中庸之道”的实行呢?《中庸》的作者认为,最重要的是“修身”,即加强每个人的道德修养。儒家的一贯思想是,治理国家首先要从“修身”做起,然后“齐家”、“治国”、“平天下”。《中庸》篇里讲道德修养的顺序是:修身、事亲、知人、知天。也就是“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不可以不事亲;思事亲,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又说,天下普遍通用的大道有君臣、父子、夫妇、昆弟、朋友五种人际关系,实行这大道的品德有智、仁、勇三种。知道了这三种品德,也就知道怎样修养自身了;知道修养自身,就知道怎样治理别人;知道治理别人,就知道怎样治理天下国家了。
《中庸》篇把“诚”视为“修身”的关键步骤,是达到中庸之道的动力。孟子、荀子都讲“诚”,诚与伪善相对立,指道德行为应表里如一,不一就是不诚。“诚”为何如此重要?
按《中庸》的说法,这是因为:
第一,诚能尽性。“尽性”就是尽量发挥自己的本性。
第二,诚则能化。以诚处理具体事情,就能感动和教化一般人。
第三,诚可以前知。这是说,心诚就能预先判断事情的吉凶、行为的善恶,如同神灵一样。
第四,成己成物。诚既能提高自身的精神境界,又难成就他人和外物的品德。
第五,至诚无息。有了诚的信念就可以不断地提高道德修养,成为至诚的人,就可以化育万物,与天地并立为三。
第三节儒学的历史作用与现代价值
一、儒学在中国历史上的作用
儒学的历史作用是多方面的。在不同时期,对不同阶级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儒学在汉代以后就一直是中国文化的核心,居主导、支配地位,是历代统治者实施政治教化的理论工具。
(1)儒学对中华民族的共同文化和共同心理的形成产生了不可比拟的影响,对团结、融合各族人民和抵抗外来侵略,增进民族凝聚力,起了积极的作用。
1.孔子继承和总结了原始社会后期以来及夏商周三代的文化传统,在中国五千多年文化史上是承先启后的关键人物。夏曾佑在《中国古代史》中说:“孔子一身,直为中国政教之原;中国历史,孔子一人之历史而已。”
2.孔子在整理古文化遗产、系统总结过去文化(删诗书,定乐礼,修春秋)的基础上,通过私人讲学办教育,对宣传其学说对中国文化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2)儒学有助于维护和巩固中央封建专制政权的统治。
对劳动人民来说,儒学是统治阶级压迫劳动人民的精神枷锁。孔子等儒学者把儒学提出的封建伦理道德规范说成是适用一切人的,具有欺骗性和虚伪性。正如老子所说: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正由于有了社会动乱,以及不道德的现象,才有了道德对人的约束。
对统治阶级内部关系的调整来说,儒学的“君臣有义”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儒学的消极方面影响主要有以下方面。
1.保守,为封建统治辩护;“述而不作”,缺少创新。
2.推崇礼乐刑名→形式主义,对劳动生产重视不够。
3.宣传德治,重文不重武,体现出软弱性。
(3)儒学为中华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思想基础。
1.儒家经典《易传》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所倡导的积极、乐观、有为精神一直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内容。
2.儒学对道德价值的高度重视,对中国文化影响尤为深刻。以道德教育代替宗教,注重气节、刚正不屈的民族传统均受益于此。
3.开创了重视历史经验的优良传统。
4.重视整体,重视个人人格独立的思想,影响深远。
二、儒学的现代意义与现代价值
从总体上说,儒学作为与封建社会相适应的思想文化,在今天已过时。但它所包含的丰富合理的思想内容,在现代依然体现出积极意义和价值。
(1)儒学的现代价值定位——人学。儒学是人学,它以“人”为本,关注“人”的生命,讨论“人”的安身之命之道。在处理具体的天人、人际关系时,提出了一系列有实用价值的原则和范畴。如“天人合一”、“中庸”、人的尊严、个性独立等。儒学关于人生修养、人格塑造,以及对人的深切关注等,在科技高度发达的现代,其内在蕴含的人文关怀精神仍值得借鉴。“以人为本”应是现代社会稳定发展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2)儒学在价值追求、价值取向方面的积极入世精神值得肯定。孔子“天道观”对鬼神等未知之事敬而远之、避而不谈,开启了注重现实的思想取向,颜回的“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不改其乐”,孔子的“学而不厌”、“教而不倦”的精神,体现了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积极有为、执着进取的人生态度。
(3)儒学在处理人际关系中坚持的一些道德原则、规范,如对人的尊重,“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爱人,孝亲,诚信等,是传统道德的精华。
(4)儒学诏示的注重内在精神修养和提高道德境界的价值观,在现代依然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儒学的“修身”、“修己”、“养气”、“慎独”是一种美德伦理,强调的是道德自觉性。
在宋儒“心性学”中所表现的注重“心性”道德修养,尤其有利于人类精神境界的提升。
(5)儒学思想方法论中强调“中庸”及“天人合一”的和合精神在今天依然焕发光彩。
第一,它把自然世界与人类社会看成完整的统一体——人类社会与自然协调发展。
第二,注重对立面之统一的思想方法。不走极端,因而为人处世要“守中”,反映了适度原则。有人曾认为中庸的适度原则与科学的黄金分割律(0.618∶1)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第三,造就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和合文化”,在文明融合中有积极作用。和合文化的核心是强调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和合统一”,强调社会内部各要素的整体协调发展。“和合精神”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这已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共识。它使人们对事物有一种开放平和的心态,这样可吸纳百家之长,发展自身。儒学的“宇宙生成论”、“本体论”、“知行论”、“修养论”、“境界论”等,为人类思想宝库增添了财富,有利于人类智慧的拓展,同时也有利于世界新型文明的创建。
三、儒学在当代的状况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文化的对外开放交流,以及传统文化热潮的出现,使儒学学术研究出现了新局面。
海内外学者积极推动儒学的“第三期发展”,新儒学研究出现热潮。80年代中期成立了旨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和儒学的研究机构,如成立于80年代中期的中国文化书院,1985年6月10日成立的“中华孔子研究所”和中国孔子基金会等。随之,《孔子研究》杂志出版发行。
随后,相关大型会议频频召开。1989年我国召开了纪念孔子诞生2540年的国际会议,党政领导人参加;1994年11月桂林举办“儒学与现代化建设”的全国性学术讨论会;1995年12月4-6日在北京举办“马克思主义与儒学学术研讨会”,这是建国以来第一次以儒学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为主题的讨论会。2001年7月21-24日,由国际中国哲学会、中国哲学史学会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联合主办的第十二届国际中国哲学大会在北京召开。
儒学在国际上具有很大的影响。儒学作为东方学说,在亚洲影响深远,尤其对新加坡、韩国、日本影响巨大。韩国学者不仅研究儒学的思想内容,而且探索儒学的现代化途径,他们提出,“儒教现代化四大原则:儒教宗教化、孔孟化、韩国日化、大众化。”“儒教即是以人为主体和中心的哲学,也是最终解决人类问题的道德信念体系或宗教。”从而给儒家学说以极高的评价。在日本,儒学对企业文化的影响已使它成为日本现代企业管理思想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这就是:以“人”为中心的经营观念;义利并举的经营方针;家族主义的组织方式;以“和”为贵的人际关系;道德导向的领导形式。
儒学不仅在东方,而且在西方也有广泛影响。近代的莱布尼兹、黑格尔、费尔巴哈均知道中国哲学。黑格尔曾论述过孔子,费尔巴哈曾称赞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为人道德原则。现代西方对孔子的儒家思想越来越重视,在美籍华人广为弘扬、传播下,不少大学成立了“东方文化研究中心”。美国当代文化学家享廷顿认为应向东方文化汲取养料。
思考题
1.怎样评价儒学的历史作用?儒学中最具现代价值和意义的内容是什么?
2.儒学的基本精神是什么?
3.什么是儒学?孔子仁学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4.汉朝独尊儒学的根源是什么?
5.如何看待和评价儒学的人生哲学?
6.儒学中庸思想有何价值与缺陷?
7.儒学的“慎独”有何意义?
参考文献
1.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2.陈志良,加润国.中国儒家.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1996
3.陈来.古代宗教与伦理:儒家思想的根源.北京:三联书店,1996
4.方克立.21世纪中国哲学走向.上海:商务印书馆,2003
5.武东生.现代新儒家人生哲学研究.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