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中国传统哲学导引
48578400000007

第7章 儒家哲学及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3)

孟子说的这种现象是存在的。在瞬间的危急时刻,人的确会有不讲功利、出于本能的善行,但这并不能证实和说明“人性是善的”这一普遍结论。也可以举出与孟子所说相反的例子。既然道德不是源于人性,又是源于何处呢?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解释,“道德”是处理人际关系的规范,应该说,是社会关系的反映,所以它是社会的产物。人性也是如此,它是在漫长的社会发展中形成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人的最高本质就是社会性。孟子却从抽象先验的人性出发,引出仁、义、礼、智等道德规范,这实际上已陷入了唯心主义。

孟子的“性善论”是他在与同时代的告子争论时提出的。告子是战国时代人,又叫告不害,曾向孟子学习(梁启超则认为告子是孟子的前辈)。告子提出了自己的人性论观点,认为“生之谓性也”,“食、色,性也”。这就是说,人性是与生俱来经过社会的熏陶教化才有的。告子说:“性无善无不善也。”他又用杞柳、湍急之水来比喻“性”:性犹杞柳也,义犹桮棬也;以人性为仁义,犹以杞柳为桮棬。

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

相比之下,告子的人性论更接近真理。

(三)荀子的“人性论”

荀子的“人性论”与孟子的“人性论”截然相反,他认为人性是“恶”的。在中国历史上,荀子成为“性恶论”的典型代表。荀子关于人性问题的看法,是从唯物主义立场和观点出发,对春秋战国时期人性问题争鸣的一种概括和总结,对后来人性问题的讨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荀子讲的“性”与孟子讲的“性”不同。孟子讲的“性”是指仁、义、礼、智等道德范畴,他认为这些都是天赋的,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它在人心中是萌芽,人的“善”从萌芽到开始生长,要不断培养扩充,“求其放心”,就是把失去、放掉的道德心追求回来,就是“善”的不断增长。荀子讲的“性”与告子讲的“性”有相同之处,即认为人的生理本能就是“性”,只不过荀子比告子进一步分析了生理本能,认为人的生理本能是无须经过学习就有的,它是“恶”的。荀子指出: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性之和所生,精合感应,不事而自然谓之性。性之好、恶、喜、怒、哀、乐谓之情。情然而心为之择谓之虑。心虑而能为之动谓之伪。虑积焉,能习焉而后成谓之伪。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

在荀子看来,人性是自然而生的东西,它和有了人主观意识与选择的“心虑”是不同的。人性之所以是“恶”的,是因为人天生追求贪图私利,好嫉妒,彼此憎恨;生来就有听、看的欲望,喜好声色。如果顺其自然发展,就会导致争夺残杀,不忠不义,丧失礼义,所以人性是“恶”的。他进一步论证说:今人之性,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此人之情性也。今人饥,见长而不敢先食者,将有所让也;劳而不敢求息者,将有所代也。夫子之让乎父,弟之让乎兄;子之代乎父,弟之代乎兄;此二行者,皆反于性而悖于情也,然而孝子之道,礼义之文理也。故顺情性则不辞让矣,辞让则悖于情性矣。用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

夫人之情,目欲綦色,耳欲綦声,口欲綦味,鼻欲綦臭,心欲綦佚。此五綦者,人情之所必不免也。

荀子用推断法来论证人性之“恶”。实际上,他的论证有片面性,这就是把“恶”的根源与“恶”本身混为一谈,故而在逻辑上不成立。再者,他把人的耳目鼻感官欲望与人性等同起来也是错误的。人之所以为人,并不是由于人有耳口鼻眼等感官欲望,而在于人是社会关系的产物,是由社会关系决定的。正由于人不是依赖本能而生存的动物,所以才会有尊长爱幼、彼此谦让之举,这也才成为人。

后来,汉代董仲舒继承了先秦儒学关于人性问题的讨论,提出了“性三品”说。他从天人感应目的论出发,指出天有阴阳,故人有“性”与“情”、“贪”与“仁”两个方面,从而使人性区分为“圣人之性”、“中民之性”和“斗筲之性”三等,并认为人性可以教化。董仲舒的思想成为封建统治阶级对人民进行思想统治的工具。

三、人生论——人生哲学

人生哲学就是关于人生意义、人生目的、人生理想、人类生活的基本准则的学说。

儒家学说由于注重伦理问题,所以它对人生的看法就自然构成了其学说的主要内容。就孔子及其学说的继承者来说,他们的人生哲学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由于其内容庞杂,所以往往思想内容本身和特点是结合在一起的)

(一)人生的目的——实现“仁”的政治理想和道德理想

所谓“仁”,在孔子的《论语》中,有一百多处,其意义也不尽相同。但就其整个学说和实践看,孔子是把“仁”当做其最高的道德理想。“仁”是一个最根本、最综合的道德规范原则。孔子提出: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什么是“仁”呢?从孔子思想看,“仁”有三个内容:1.爱人;2.忠恕;3.克以复礼。

《论语·阳货》记载: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悔,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孔子说的“仁”是全德之名,是统摄其他道德的最根本规范,是做人的最高境界。

在《颜渊》篇中记载: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爱”的具体对象有两类:一是亲人,二是众人。首先,爱亲人,即是孝悌。孔子弟子有若说:“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孝悌”是“仁爱”的根本。孔子曾对宰我以为“三年之丧太久”的观念进行批评,认为人小的时候,三年才能离开父母怀抱,父母死后,报之以三年之丧,必不可少,否则是“不仁”。这就是以“孝亲”为“仁”。其次,爱众人,即指对亲人之外的人的爱。《学而》篇指出,“泛爱众而亲仁”。孔子所说的“仁爱”,不仅限于双亲,也不局限于宗法关系中的人,而是涉及社会上一般的人。但孔子认为决不能爱品质坏的“佞人”与“恶人”。

孟子继承了孔子的“仁爱”思想。他说: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

孟子把仁和义并列,视为最高道德规范,强调仁政,汉代以后以仁、义、礼、智、信被当做最高的规范。

“仁”是最高道德境界,是全德之名,人应“杀身成仁”。正是在儒学思想的影响下,中国的历代知识分子、民众才特别注重爱人,和睦相处;志士仁人,不惜为自己的理想而献身。

(二)人生修养论

“修”即修身;“养”即养性、养心,指提高觉悟,培养高尚品德。既然“仁”是最高的道德境界,那么人如何实现呢?孔子、孟子、荀子及《大学》、《中庸》都提出了修身说。

1.孔子的“修”己说

孔子提出“修己”说。他强调“为仁由己”,“我欲仁,斯仁圣矣”。

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

“修己”目的为安人,而不为己,即不仅实现自己的做人价值,更主要的是要推及他人。内在的“修己”和外在的“安人”二者统一。“修己”具体说来,有两个方面,即忠恕之道第一,从积极的意义上说是忠。“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第二,从消极的意义上说是恕。“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认为,“克己复礼为仁”。颜渊请教其内容,孔子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这是说,人的一切言行视听都要符合“礼”的规定,做到这点才能成为有德的人。孔子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如果没有“仁”的道德思想、道德意识,人去行礼、作乐,搬弄这些形式的东西又怎么可以呢?所以行礼、作乐都要有“仁”的意识。如:行事亲之礼,要有爱亲的意识;行忠君之礼,要有爱君的识意。否则,“礼”便成为空洞的说教。

孔子指出: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孔子对季氏的偕越非常不满,感慨道:“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孔子认为季氏的“礼”超越了“名”,破坏了“仁”和“礼”。

2.孟子的“修身”说

孟子继承了孔子注重人的内省克己的思想,并受到道家老子“少私寡欲”思想的影响,认为“万物皆备于我”,人需要的是“清心寡欲”、“反身求诚”,提出“养性”、“修身”的思想。他说: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殀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存心、养性,才能顺从自然而不违天,无论生命是短是长,都可以知天。这是由于一生都在不断地修身,一直到死,所以才可以树立生命之根本(立命)。孟子讲“性善”,所以提倡“养性”,即扩充固有的“善端”。他也讲“养心莫善于寡欲”。一个人能寡欲,他的本性就不会丧失;如果欲望太多,即使本性保有一些善,也有限。关于“修身”,孟子指出: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一个人要成为道德完备的圣人,有作为的人,必然要先经过许多艰苦的磨炼。

孟子认为人要达到“知天”,除了要“养心”之外,还要“养气”。这一点是吸取了当时唯物主义的宋蒙、尹文学派的思想。宋、尹主张“精气说”,认为进行“养气”,主要是要培养“精气”,保持它不致散失,从而使身体健康、耳聪目明。孟子的“养气”,不是养“精气”,而是带有伦理色彩的“浩然之气”。浩然之气,“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它不是一种自然之气,而是“道”和“义”配合的产物,由人的主观意志培养出来的“正义”感。孟子进一步论证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

如果没有这种集“义”与“道”为一体的“气”,人们就丧失了勇气(馁)。就这种“浩然之气”的培养来说,它不是人消极地等待“义”自然出现,才去争取它,而是积极主动地将“义”集合在一起而产生的。公孙丑在问孟子与告子有何不同时,孟子认为是由于“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3.荀子的“修身”说

荀子在人生修养上,主张“化性”,也讲“养心”,着有《修身》篇。他认为“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追求“慎独”。“修身”是后来儒家所共同注重的,后世的“修养”也多是孟子的“修身养性”学说的发展。

4.《大学》、《中庸》的“修身”说

《大学》、《中庸》是战国时期儒家的着作。《大学》作为儒家经典之一,是《礼记》篇名,传说为曾子所作,提出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三纲和“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目中,“修身”是根本也是关键,前四目是“修身”的方法,后三目是“修身”的目的。

欲修其身,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何谓正心、诚意?《大学》解释: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揜其不善,而着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中庸》篇中提出了完善修身的两条修养途径,即“君子慎其独”和“尊德性道问学”的修养方法。首先,“君子慎其独”。《中庸》篇提出: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成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君子在别人看不到的地方要特别小心谨慎,在闲居独处别人听不到的地方更要警惕,使言行一致,符合道德。因为暗中的细微小事,尽管隐蔽得很好,终会显露出来,所以要“慎其独”。“慎独”作为一种修养方法,与《中庸》的中心思想“诚”是相联系的,都强调道德修养的自觉性。

其次,“尊德性道问学”。《中庸》在谈到“圣人之道”的实现时指出:苟不至德,至道不凝焉。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

这就是说,如果达不到崇高的德,崇高的道就不会成功。因此,君子应当尊奉德性,还要经过努力学习,达到宽广博大的宏观境界,同时又深入到精细详尽的微观之处,达到极端的高明,同时又遵循中庸之道。“尊德性道问学”,把人天生的善的本性(德性)和后天的努力学习(问学)结合起来,将之视为成就一个人高尚道德的必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