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
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老子的这种处世态度,其作用和影响具有双重性。从积极的方面看,有一定的合理性。
它告诉人们做事做人不要走极端;但同时也有消极作用,这就是使人不敢出人头地,销蚀人的锐气和进取精神。
老子根据“少私寡欲”提出四条处世之道。
第一,功遂身退。中国历来不少名士都把功遂身退作为保全自己的有效法宝。西汉李固说:天地之心,福谦忌盛,是以贤达功遂身退,全名养寿,无有怵迫之忧。
宋代欧阳修《渔家傲》云:定册功成身退勇,辞荣宠,归来白首笙歌拥。
范蠡、文种是越王勾践的两位大臣,越王勾践在他们的辅佐下,卧薪尝胆,励精图治,十年终于灭吴称霸。范蠡称上将军后,他深知“功遂身退”的道理,自以为大名之下,难于久居,主动辞去官职,乘舟浮海而行,安度晚年,老死于陶。当范蠡辞官时给文种一信,劝诫说: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于何不去?
文种由于贪恋富贵不肯离去,终遭杀身之祸。
第二,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第三,治人事人莫吝啬。
第四,君子之交淡如水。
老子崇俭思想的影响,早已凝于中华民族精神之中,成为中国人民的宝贵经验和精神财富。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谆谆告诫儿子:静以养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唐代李商隐在总结历代成败教训时,指出:“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宋代司马光针对当时奢侈的流俗,告诫儿子司马康说:有德者皆由俭来也,……君子多欲则贪慕富贵,枉道速祸;小人多欲则多求妄用,败家丧身,是以居官必贿,居乡必盗,故曰“侈,恶之大也。”
正如老子所说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正是道家“少私寡欲”的写照。
五、“绝圣弃智”、“涤除玄鉴”的认识方法
由于老子讲的“道”是形而上、不可言说的,它超感觉、超时空、没有具体规定性,但又不得不说。人离不开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观念世界,老子由此说: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老子碰到的语言问题在《易经》的卦象、卦意,卦辞关系中也存在。对于这种语言困境,魏晋玄学家王弼提出“言不尽意”,“得意忘象”的理论。
所以,在对超越的“道”和具体事物的认识上,方法截然不同。道是“玄而又玄”、超感觉、超理性的,不是通过“为学”这种途径认识的。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对损,以至于无为,无为则无不为。
对于具体事物的知识学习越多,对“道”的认识就越少。所以,只能通过“绝圣弃智”、“无知”、“无欲”,“致虚极,守静笃”,涤除内心杂念,使内心清明幽静,犹如明镜,明照一切,以这种“涤除玄鉴”的认识方法,才能把握“道”。即在内心澄明的情况下,认识时通过直觉与体验,和光同尘,与道合为一体,达到所谓“玄同”的精神境界,即精神与宇宙合一,天人合一。这种直觉的认识方法,在后来的禅宗思想中,得以发扬光大。
第三节庄子的哲学思想
庄子的哲学思想上继承了老子的学说,在哲学倾向上是唯心主义和相对主义。他将老子的“天道观”加以继承,但亦有发挥;将老子的“无为而治”发展为“无为不治”;在人生哲学上,主张逍遥无为,追求内在精神的自由。最具思想特色的是相对主义认识论和逍遥人生哲学。
一、庄子
庄子(约公元前369-前286年)与孟子同时代。
战国时宋国蒙地(今河南商丘东北人),做过“漆园吏”,家境贫穷,曾“往贷粟于监河侯”,靠打草鞋等维持生活。《史记·老庄申韩列传》记载,楚威王慕其才,以千金聘请庄子做宰相,他坚辞不去,终身不出,过着隐居的生活。庄子与惠施是好友。
庄子学问渊博,继承和发挥了老子的唯心主义哲学。“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他将深刻的哲理寓于丰富的想像、多彩的文字之中。除哲学外,他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做出了很大贡献,对后世哲学、文学均产生了深刻影响,可称之为散文哲学家,类似于现代西方哲学中的尼采。
《庄子》一书保存了庄子的思想。该书分为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三部分,寓深刻哲理于生动具体的文学形象之中,以形象思维表达理论思维,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哲学价值。内篇为庄子本人作品,外篇为庄子学生或其后学作品。《庄子》上承《老子》,下启《淮南子》。魏晋时期,玄学家把向秀、郭象注的《庄子》、《老子》与《周易》合称“三玄”,即三本最重要的玄学着作。
在唐代,《庄子》作为道家重要典籍,被称为《南华真经》,庄子被称为南华真人,对禅宗的思想产生了很大影响。
明清之际,金圣叹称《庄子》为“天下第一奇书”,与《离骚》、《史记》、《杜诗》、《西厢》、《水浒》合称“六才子书”。庄子的写作艺术对后世影响很大,司马迁、阮籍、嵇康、陶渊明、李白、苏轼、辛弃疾等都十分喜爱《庄子》,并从中汲取营养。诗人李白称赞《庄子》“吐峥嵘之高论,开浩荡之奇言”。
《庄子》一书体裁大致有三:寓言、重言、卮言。寓言是寄托寓意的言论;重言是借重先哲的观点言论;卮言是无心之言。“以卮言为曼衍,以重言为真,以寓言为广。”明代陆西星说:一部《南华经》,止有三等说话,寓言十九、重言十七,卮言日出。寓言者,意在于此,寄言于彼也。重言者,假借古人,以自重其言也。寓言如大鹏、社树之类。卮言者,旧说有味之言,可以饮人,看来只是酒间曼衍之说。寓言意在言外,卮言味在言内,重言征在言先。
庄子哲学思想在唐宋以后,对中国文人的人生哲学、文学均有很深刻的影响。后代文学大师,如李白、苏轼、曹雪芹、鲁迅对其评价极高。
二、对老子道德论的发展
(一)自本自根,先天地生
宇宙万物从何而来?这是具有“究天人之际”传统的道家学派向来关心的问题。老子认为是“道”,庄子也认为如此,但他对老子的“天道观”又加以发挥、创新。庄子的创新之处在于对“道”,以及“道”和“物”关系做了详细论证。
《庄子·知北游》记载:有先天地生者物耶?物物者非物。物出不得先物也,犹其有物也。犹其有物也,无已。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有比天地更早产生的物体吗?产生“物”的东西不是“物”,“物”的产生不能在“物”之前,而这个产生“物”的“非物”中又包含着“物”。在庄子时代,这是一个思辨水平很高的逻辑推论。庄子认为,包括天地在内的东西都是“物”,“物”之前必有一个产生“物”的东西,但它不能是“物”;否则的话,“物”还是“物”,就无所谓产生“物”。它若不能是“物”,那就是“非物”,这个“非物”,也就是“道”。
(二)无成无毁,无所不在
在“道”和“物”的派生关系上,老子提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宇宙生成模式。在“道”派生“万物”这点上,庄子继承了老子的思想。因为道是“物物者”,是生成“物”的“非物”。但庄子对“道”与“物”的关系又做了一些更为深入和细致的研究。庄子认为,“道”既是逻辑上万物的终极原因,不同于具体的事物,但又无所不在地存在于具体事物之中。
《庄子·知北游》中有一段对话:东郭子问于庄子曰:“所谓道,恶乎在?”庄子曰:“无所不在”。东郭子曰:“期而后可”。庄子曰:“在蝼蚁”。曰:“何其下耶?”曰:“在稊稗”。曰:“何其愈下邪?”曰:“在瓦壁”。曰:“何其愈甚邪?”庄子曰:“在屎溺”。东郭子不应。庄子曰:“夫子之问也,固不及质。正获之问于监市履狶也,每下愈况。汝唯莫必,无乎逃物。至道若是,大言亦然。周遍咸三者,异名同实,其指一也。”
东郭子问庄子“道”在哪里,庄子说“无所不在”。东郭子让他指出一个地方来,庄子说在蝼蚁、稊稗、瓦甓、屎尿里面。东郭子说怎么越来越低下呢?庄子指出他所问的,本来就不在实质上。监督市场的人问屠夫关于检查大猪肥瘦的方法,屠夫认为是越往下腿踩越明白。除非你不肯定指明,“道”是不离物的。最高的“道”是这样,表现“道”的言论也是这样。周、遍、咸三者,异名而同质,所指的意思是一样的,文殊而旨一。庄子在道物关系中所讲的这些思想,和宋代理学家所讲的理气关系、道器关系,已处于同一水平上。
“道”在万物之中,但“道”高于“物”,万物有成有毁,“道”却无成无毁。从“道”分出来的每一具体事物都是不全的,庄子称之为“偏”;而“道”则不然,是绝对的“全”,是大全。庄子举例说:有成与亏,故昭氏之鼓琴也;无成与亏,故昭氏之不鼓琴也。
琴声只是表现了声音的一部分,但遗漏的声音却更多,可说是挂一漏万。如果弹琴者不去弹琴,不发出任何声音,却也不会失去任何声音。“道”就似这无声之琴,无“成”无“亏”,无所偏失,而具体事物好比某一支曲子,某一些声音,必然有“亏”有“毁”,必然有偏失,这也是道物关系的一个方面。
三、相对主义的认识论
相对主义是庄周思想的核心。它的形成有深刻的社会根源和认识根源。战国时期,社会剧烈变革,阶级矛盾尖锐激烈,是非、生死、祸福、善恶等矛盾对立和转化,使不少人感到事物瞬息万变,而庄周则从消极方面反映了当时的矛盾和人们的苦闷。他认为,一切都无稳定性,都无相对确定的标准。他把老子的朴素辩证法思想的消极方面加以发展:老子讲对立面之间的转化,但没讲转化的条件,庄子抓住这一点,将之发展为相对主义。
《齐物论》主张齐物我、齐生死、齐是非、齐大小、齐贵贱,幻想一种“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主观精神境界,安时处顺,逍遥自得,走向相对主义和宿命论。
(一)万事万物无差别
“物无非是,物无非彼”,“天地一指,万物一马”,“彼出于是,是亦因彼”。万物无不是“这个”,无不是“那个”,“那个”是因为“这个”,“这个”也就是因为“那个”。
因其所大而大之,万物莫不大,因其所小而小之,万物莫不小。
莛与楹,厉与西施,恢桅憰怪,道通为一。
(二)万物变化莫测,无稳定性
物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因是因非,因非因是。是以圣人不由,而照之于天,亦因是也。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
(三)是非莫辨
既然万事万物没有差别,没有任何稳定性,因此庄子主张在主观上,人也就不必有主观的判别和断定。他说:“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庄周通过寓言故事来加以说明。
喂猴人给猴子香蕉,当早上给三个,晚上给四个时,“众狙皆怒”,当置换一下时,猴子高兴同意了。庄子说:“劳神明为一,而不知其同也”。
南海之帝为倏,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混沌,……混沌被凿七窍而死。倏与忽想使混沌有认识,反害了它。毛嫱、丽姬之美色,人皆所然,但鱼、鸟、麋鹿不识。那么,人、鸟、鱼、麋鹿“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所以庄周主张泯灭是非、取消认识。
《老子》第五十六章指出: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
《庄子·知北游》中一段话是对老子思想的继承发展,它说:夫大道不称,大辩不言,大仁不仁……未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故圣人行不言之教。
孰知不言之辩,不道之道?若有能知,此之谓天府。注焉而不满,酌焉而不竭,而不知其所由来,此之谓葆光。
所以人应顺应效仿自然,即无知识又无欲望,任凭无意识、无目的而又合乎规律的客观过程自然运行,这才合乎“道”。在庄子认识论中,“物”与“道”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大小、高下、生命之长短、事物之功用、美丑、善恶、贵贱等都同样。
从“物”的观点来看,大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遥羊角而上九万里”,而斥鴳笑之曰:“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而“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而彭祖乃今以持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从物观之,万事万物莫不存在差异。
从“道”的观点来看,则不然。
自其异者视之,肝胆楚越之;自其同者视之,万物皆一也。
万事万物都是具体的,都有具体的规定性,都属于“偏”,因而是有差别的。但事物都有其自然本性,都体现了无所不在的“道”。就其而言,“万物皆一”。庄子举例:举莛与楹,厉与西施,恢诡橘怪,道通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