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痔简便自疗
48575900000008

第8章 导医解读(1)

内痔有何症状

内痔初起时,症状不明显,仅在体格检查时,才被发现。但随着痔核逐渐增大,症状亦会逐渐加重。常见内痔的症状如下。

(1)便血:排便中或便后出血,色鲜红,有时大便表面附有少量血液,或将手纸染红,有时为滴血或射血。由于粪便擦破黏膜,或因排便时过于用力,血管内压力增高,以致曲张静脉血管破裂,便时则有喷射状出血。如长期反复出血,或多次大量出血者,还可引起贫血。

(2)脱出:由于痔核体积增大,排便时受到粪便的挤压,使其逐渐与肌层分离而脱出肛外,有时是1~2个痔核同时脱出,有时是全部痔核并带有直肠黏膜一齐脱出。最初仅在排便时脱出,便后能自行复位。症状较重者,脱出后需用手推回,或卧床休息,方能复位。症状更严重者,除排便时脱出外,凡用力、行走、咳嗽、喷嚏、下蹲等,都可能脱出。脱出的痔核,极易受感染,每因发炎、水肿、疼痛而发生嵌顿,以致复位困难。

(3)疼痛:单纯内痔,一般无疼痛,有时仅感觉肛门部坠胀或排便困难。如发炎肿胀者,痔内有血栓形成或嵌顿,则有疼痛;如脱出未及时复位者,则疼痛加重;如发生嵌顿,有溃烂坏死,引起肛缘发炎水肿,则疼痛剧烈,患者坐卧不安。

(4)黏液流出:直肠黏膜长期受痔核的刺激,引起分泌物增多;晚期内痔,因肛门括约肌松弛,常有分泌物由肛门流出。轻者大便时流出,重者不排便时也自然流出,污染内裤,患者极不方便。在内痔脱出时,分泌物更多。

(5)瘙痒:因分泌物或脱出痔核的刺激,使肛门周围潮湿不洁,发生湿疹和瘙痒,瘙痒有时是由于内痔脱出因反射作用而引起的。

(6)内痔发作:内痔平时症状轻微,无大痛苦,如有便秘或腹泻,或过于劳累,就会忽然加重,称为内痔发作。在内痔发作时,痔核突然肿胀、突出、灼热,疼痛,有搏动及异物填塞的感觉。因受干燥粪便的挤压,易破溃出血,里急后重。发作持续3~5天,如治疗得法,肿胀逐渐消散,血栓被吸收,痔核变软缩小。有时肿胀不见消散,由于感染、化脓、溃烂或因血循环受阻,痔核也可发生坏死。

友情提示:

痔疮患者出现什么信号时需要就医

出现以下情况应该去医院就医:①肛门出血,可将大便或卫生纸染红。②大便时触痛或疼痛。③肛门周围疼痛性肿胀或肿块。④肛门瘙痒。⑤肛门黏膜脱出。即使你认为患有痔疮,但第一次出血时,还是应该去医院检查。结肠息肉、结肠炎、直肠癌皆可引起肛门出血,必须进行准确诊断。即使你认为未患痔疮,但出现慢性肛门出血(每周或每天出现),或出血较以往多时,还是应该去医院确诊治疗。

内痔要与哪些疾病相鉴别

内痔引起的便血、脱出和肛门松弛等症状,应注意与下列疾病相鉴别。

(1)直肠腺瘤或绒毛乳头状瘤:这类肿瘤如有长蒂,排便时可由肛门脱出,指检时可扪到圆形质硬的肿块。内镜在直肠内可见到肿瘤,呈朱红色,有的有蒂,有的无蒂,有的单个独生,有的多个群聚,经常出血,每次粪便带血或带有血丝,也偶有大量出血。

(2)直肠癌:常被误诊为痔,延误治疗,应特别警惕。癌形状不规则,呈菜花状,表面不整齐,质坚硬,常有出血和恶臭脓血分泌物,经活体组织检查,可以诊断鉴别。

(3)肛乳头肥大:位于齿状线,表面为肛管上皮,常呈锥形,质较硬,灰白色,不常出血,有刺痛或触痛。

(4)肛门直肠脱垂:直肠黏膜、肛管或直肠全层脱出,脱垂成环形,表面光滑,常有由肛门向外而具层次的黏膜皱襞。无静脉曲张,出血较少。

(5)肛裂:大便时出血,但无肿块突出肛外,有疼痛间歇期,检查时,可见到肛门部有裂口。

(6)肠出血:各类肠出血,血色深紫,与粪便混合,并有其固有症状。内痔出血,血鲜红色,常在便后滴血或射血。

外痔有何症状

(1)结缔组织外痔:结缔组织外痔如无炎症发生,患者仅觉局部有异物感或排便后肛门部不易清洁,常有少量分泌物和粪便积存,刺激肛门部,可发生湿疹和瘙痒。如有发炎,则感疼痛,坐立行走不便。初起只是皱襞肿大,中间有粪便和分泌物积存,皮肤暗红色,有表皮脱落;因反复的炎症刺激,则肛门外皮肤有突起,质软,色黄,常在肛门后中线上,也有时在肛门前方或两侧。常伴有乳头肥大和肛门梳硬结,容易受刺激,引起括约肌痉挛而产生疼痛。

(2)静脉曲张性外痔:发病缓慢,初起只感觉肛门部肿胀不适,排便时肿胀加重,如有发炎等并发症,则发生肿痛等症状。检查可见在肛管前后或围绕肛门有肿块隆起,表面盖以皮肤,皮下有扩大曲张的静脉丛。

(3)炎性外痔:患者自觉肛门部灼痛、湿痒,便后或活动过多时症状加重。检查时,可见肛门皱襞充血、肿胀,并有少量分泌物。

(4)血栓性外痔:排便或用力后,在肛门缘皮下忽然起一圆形或椭圆形肿块,患者感觉异常疼痛,活动或排便时疼痛加重。因括约肌痉挛,感觉直肠下部、肛门有异物感,妨碍行走,坐卧不安。肿块表面颜色稍暗,有时呈紫红色,稍硬,触痛明显,有时经2~3天血块吸收,疼痛减轻,可以自愈。有时感染化脓,表皮破溃,就会生成肛瘘。

外痔核急性期为什么会剧痛

生有外痔核时,会感到很痛,而且肛门周围会突然肿起,生有伴随着剧痛的“血栓性外痔核”和“嵌顿痔核”。

血栓性外痔核,是指在肛门周围的血管上出现血栓(血块),形成硬疙瘩一样的东西。有时也会出现皮肤破裂导致出血的现象。从未生过痔疮的人,也可能由于“便秘憋气使劲”、“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着凉”等原因造成肛门负担加重,而导致突然发病。

另一方面,嵌顿痔核是指内外痔核上血栓增多,脱出肛门,肿大不能回到肛内。这时,注意千万不要勉强将其推进肛内,否则就会出血,反而使病情加重。

血栓性外痔核和嵌顿痔核都属于痔核的急性期。由于剧痛,连坐立行走甚至排便都变得很困难。当然,这种情况下患者一般都会去医院接受治疗,但并不用动手术。疼痛主要是由血块引起的,可用热水等热敷肛门,使用栓剂或敷用些软膏等外用药,再服些内服药调理,数日后疼痛和水肿就会消失,血栓也大概会在1个月左右自然消失。不过,嵌顿痔核的痔核本身不会消失。

便血是痔的主要症状吗

痔的主要症状是便血,但便血同时又是许多疾病的症状之一。消化道的炎症、肿瘤、损伤、血管病变等均是导致便血的常见原因;某些急性传染病、肠道寄生虫病、血液及造血系统病以及维生素缺乏等全身疾病,也可影响消化道,引起便血。临床上不乏见到自认为是痔疮而延误其他疾病诊治的例子,或仅仅因为痔的便血而忧心忡忡、终日惶恐,从而影响工作和生活者,所以,大家初步了解一些痔便血的基本特点,有助于对疾病的早期自我诊断。

痔是人体直肠末端黏膜下和皮肤下静脉丛发生扩张和屈曲所形成的柔软静脉团。排便时粪便擦破痔核黏膜表面,并损伤黏膜下血管,或排便过于用力,血管内压力增高,以致曲张静脉血管破裂均可引起便血。痔的便血可发生于排便的全过程,但多数在大便后下血,血色鲜红。少数情况下,可见出血量较多,血液在肠腔内潴留,排出时可呈暗红色或有血块。从出血的方式看,量少者,仅大便带血丝或手纸染血;量多者,则可见滴血或某一点位置喷射状出血。

在生活中,痔应与肛管癌、直肠癌相鉴别,便血也是肛管癌、直肠癌的早期症状之一,易被人们误认作痔而延误诊治。肛管癌、直肠癌的便血多为暗红色或果酱色,且往往有脓血便或黏液血便,可由此鉴别。最主要的是,直肠癌患者多有大便习惯的改变,包括腹泻、大便次数增多、里急后重、排便不尽的感觉等。如果出现以上症状则需及时到医院就诊。

低位的大肠息肉,较大者可出现便血。但同时多具有大便习惯改变、便次增多、便中带黏液等特点,多见于儿童。早期新鲜的肛裂也可见便鲜血,其具有肛裂典型的周期性疼痛而易于鉴别。

人们掌握一些基本的医学常识对于疾病的早期发现及防治是很有帮助的。但疾病的表现并不是千篇一律的,因此,对不典型的病症表现不可掉以轻心。在身体出现异常和不适的情况下,最好还是到医院请教专科医师,及时诊断治疗,以便拥有健康的精神和体魄去更好地享受生活。

友情提示:

不同疾病的便血情况有何不同

肛门出血几乎都是排便时发生,出血情况根据疾病种类和发展程度而不同。

(1)粪便、手纸带血:排便后大便或手纸带有少量红色血液时,可以认为是肛裂或者内痔初期。内痔的特点是不痛,肛裂伴随疼痛。

(2)大便时滴血:大便时便器里有鲜红的血滴滴入时,应考虑是内痔病情发展了。

(3)猛烈出血:大便后不久喷射式地出血,可以考虑是更大的内痔核。便器都被染红了,看起来出血量很大,但会马上自然止住。出血部位在直肠,所以不感觉痛。发展到这种状态如果继续忍耐,由于出血量增多会造成贫血。

(4)大便混血:大便表面带有鲜血时,可以考虑为痔核或者肛裂。如果血混在大便里,而且血液发黏发黑时,可以怀疑为大肠等消化道出血。

但这仅仅作为参考,自己随意判断是危险的。肛门出血不仅仅是痔疮,除了痔疮外很多病也都有肛门出血,应去医院检查,以明确诊断。

便血的常见病因是什么

由肛门排出血液或粪便带血,称为便血或血便。便血是消化道出血的一种表现。引起便血的原因很多,所有引起呕血的疾病都可以有便血。下消化道疾病,如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溃疡性结肠炎、肠结核、结肠和直肠息肉或癌、痔疮、肛裂等均可引起便血,其中痔疮出血最多见。出血的部位不同,便血的颜色也不同。胃、十二指肠溃疡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便血多呈柏油状或黑色;下消化道出血,便血呈暗红或鲜红。

当大便呈黑色或鲜红色时,认为是属于便血的情况,应排除以下几种原因:①口服某些中草药及炭剂、铁剂、钮剂时,大便呈黑色。②进食过多的肉类、猪肝、动物血或菠菜时,大便呈黑色。③口服酚酞制剂后,大便呈鲜红色。

便血的分类及常见疾病

(1)按病变的部位分类。①上消化道出血:常见于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肝硬化、食管及胃肿瘤等。②下消化道出血:常见于肛裂、痔疮、肛瘘、慢性结肠炎、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结肠或直肠息肉、肿瘤等。③全身性疾病:常见于血液病、尿毒症、伤寒、肾病综合征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等。

(2)按便血的特征分类。①鲜红色、与粪便不相混合:常见于肛门及直肠出血。②鲜红色、与粪便相混合:提示下消化道出血,包括各种炎症及肿瘤。③黑便:提示上消化道出血,包括消化性溃疡、肝硬化、炎症及肿瘤等。

痔疮患者如何接受检查

有些患者在接受检查时,因为羞于给医师看肛门或是不知医师会怎样检查而感到非常紧张。但大家都知道痔疮的检查是不得不看肛门的,所以患者应该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无论是医师还是患者都不要害羞,应该认真地进行检查。如果患者因害羞而紧张就会增加检查的难度。

为了能够尽量放松地接受检查,最好是使患者事先了解一下检查的内容。下面介绍一下检查的过程和检查的方法。

第一次接受检查,首先要进行问诊。问诊是通过口头问答的方式,也有填写问卷的方式。内容包括是否疼痛,有无出血、脱肛等症状出现。若有,再问其具体情况及程度。另外有无肿大、瘙痒、排泄分泌物等其他症状及排便的情况也会被问到,除此之外,也会问一些关于以前的病史及日常生活情况等问题。患者尽可能详细地了解自己的情况,正确地传达给医师,是检查和治疗的关键。

问诊之后就要到检查台上检查肛门。通常女性的姿势是侧身而卧,背稍稍弯曲,两腿交叉,膝盖稍屈,被称做“侧卧位”。这一姿势使患者背朝医师,心情也就更轻松些。男性则是仰卧,双手紧抱双膝,被称之为“截石位”。一般用毛巾遮住肛门之外的部分。

医师先用眼观(视诊)、手触(触诊)肛门周围。一定程度上了解肛裂或脱肛的情况和程度。然后,将手指伸入肛门内了解肛门内部的情况(指诊)。

有些人一听到要把手指伸入肛门内就很害怕,其实指诊是很关键的步骤,是了解肛门内部情况必不可少的一步。进行指诊时,医师一般都会告诉患者,患者此时应该注意不要太紧张。插入肛门的手指上涂有麻醉作用的润滑油,所以并不会感觉到疼痛。患者应该始终保持轻松的心态。指诊大约10秒钟,一转眼就结束了。

通过指诊可以了解到是否因肛裂而引起“肛门狭窄”或是肛瘘的脓管扩大的具体情况,也有可能会发现直肠息肉或直肠癌等症状。直肠癌60%是通过指诊发现的。

指诊后,通过插入被称之为肛门镜的器械来进一步检查肛门内部的情况。这也是痔疮检查必不可少的一步。也许有些人对于“要将器械插入肛内”也会感到不安,但比起指诊来说应该轻松得多。通过肛门镜,能够观察从直肠的出口到肛门的某一个部位,所以能够详细地了解内痔核的情况和肛裂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