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一名导游员在讲解豫园一对元代石狮是故意示错说:“狮子是兽中之王,它原产于中国。”作为游客的大多数来说是深信导游员讲解的正确性,但其中也难免有精通某些专业知识的人士,当有人感到导游员讲解有错时,自然会纠正那些错误的说法,在此刻,导游员必须做出正确的解释,也应原原本本将所述内容的由来和经历详细地讲清楚。导游员运用这种导游技巧是把知识加深在游客的脑海中,产生难以磨灭的印象。故意示错法的功能之三是能激发游客的求知欲望以及思考能力。往往有这种情况,当导游员在讲述某件事情的经过时,有不少游客迫不及待地想知道事情的结果,这种好奇的心理状态,促使游客的思考能力在不断加强。而导游员讲解则采取步步深入、层层引申的方法,当做出“出乎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解释时,游客那种愉快、兴奋的感觉是可以想像的。故意示错法的功能之四在于能检验和巩固游客已经获得的知识。但是,必须指出的是:导游员无论是在讲解或介绍有关情况,或是在与游客进行日常交流,除故意示错外,都不应该发生错误的言行,导游员出错最容易使游客厌烦。这是因为游客始终把导游视作“一贯正确”的象征,同时又认为导游员对景点各方面的知识都比较丰富。因此,导游员的出错,哪怕是极小的错误,都好比老师上课念错别字、魔术师表演出洋相一样难堪。故意示错法是充分利用游客对导游员信任的心理状态,突如其来地抖一个错误的包袱,使得游客在没有心理准备的情况下既觉得可笑,又得到思考,实为一举数得的好办法。
在运用故意示错法时还应该注意以下5个方面:
1.故意示错法一般不易过多过频繁地使用,只在比较适合的场合偶然用之。比如,旅游团队的情绪比较稳定,或者大家都处在欢乐和愉快的氛围之中。这样使游客既能有个增强记忆的机会,同时也不感到乏味和反感。
2.故意示错法不适宜在比较严肃的气氛中运用,否则会破坏整体环境,带来不良影响,有损于导游员的形象。
3.导游员带团、讲解和交流时间过长时可以灵活运用一下,这样可给游客一个小小的“刺激”,重新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4.要尊重游客,不要有意无意地伤害其自尊心,更不要将游客的某些错误作为导游员故意示“错”法使用,这样会引起游客和同行者的不满,对导游员的工作只有害而无利。
5.故意示错法的“错误”最好事先有个精心设计和安排,既要有难度,又要有隐蔽性和科学性,同时还必须具有幽默感。头脑中突然迸发出来的“错误”多少带有一些盲目性,其科学性和可靠性都存在一定的问题。老舍在《出口成章》中写道:“写相声的时候,往往是先想好一个包袱,而用一些话把它引出来,这就好比先有第五句,而后去想前四句,巧妙地把第五句逗出来。这样写,前后便必定连贯,叫人家什么时候发笑,就得发笑。写相声、开玩笑以及写喜剧,都用得着这个办法。先想好包袱,而后设法用几句话把它引逗出来,便能有效果……”老舍先生的话是非常精辟和富有哲理性的,我们导游员的“示错”也应该如此。
(三)拟人比喻法
所谓拟人比喻法,是指导游员把不属于人的事与物比做人,通过比较恰当的比喻,赋予这些事与物以人的思想感情和行为,使形象鲜明生动,通俗易懂,产生风趣幽默感。
(1)拟人比喻,风趣幽默
运用该法能创造出旅游团体里的活跃和谐的气氛,引出游客们丰富的想像力,从中得到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例如,把寺庙中的钟鼓声、念经声、木鱼声等比做惊心动魄的交响乐,使佛教徒和善男信女五体投地,又使外来参观者赞叹不已等。使游客产生新奇感和幽默感,同时,也大大增强了旅游团队的游兴,达到良好的带团效果。
(2)拟人比喻,托物比人
导游员运用拟人比喻可以较为婉转地对团队旅游过程中那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进行疏导,从而取得游客的谅解,化解消极和不满的情绪。
案例7:阳光明媚的旅游季节,昆明湖显得格外秀丽。这天,导游员高兴地带领着一批游客进行观光游览。谁知,湖边的走道上沾着许多天鹅的粪便和杂毛,游客一不小心便会滑倒,弄得满身是脏,狼狈不堪。尽管公园员工不停在清扫,但仍不尽人意。游客心里有股说不出的滋味。导游员看在眼里记在心上,灵机一动计上心来。她赶紧写好了一封信,请该团领队在旅游车上念读。信是这么写的。
尊敬的女士们、先生们:
我们是一群刚从北方飞过来的不速之客,因见这儿风光十分迷“鹅”,没有征得园主的同意便安营扎寨了。由于我们有着游民生活的习惯,因此,法律观念淡薄,又不讲文明和卫生,随地大小便,给你们带来了诸多不便,请多多包涵。还有一事要向在座的各位通报一下,如果谁不慎滑倒弄脏衣服,请赶快脱下扔进湖里,但不要着凉。我们将会把脏衣服洗得干干净净。至于何时还取衣服,我们心中也没数。
您的好朋友:一群可爱的小天鹅
游客们听完这封信后,都捧腹大笑起来,心中的不愉快和怨气也在笑声中消失了。
(3)巧妙拟人,开人心扉
导游员用意要新,不落俗套。其实,景也好,物也罢,核心要别出心裁,拟出新颖别致的寓意,切忌生搬硬套。据说有这么一种说法,即第一个把女人比做花的是天才,第二个把女人比做花的是蠢材,第三个把女人比做花的是笨蛋。拟人比喻法通过导游员的恰当比喻、夸张、寓意和象征等,含蓄地揭露和批评了生活中丑陋和不通情理的事物和现象,使游客在轻松和微笑中得到启迪。它不仅含有讽刺的意味,而且是一种幽默含笑的批评。
(4)关键在“拟”字
在使用拟人比喻法时,导游员要十分注意比喻内容的自然性和贴切性,切忌为搞笑而失去和降低自己的人格,为取得廉价的笑声而流于庸俗,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老舍先生说得好:“我们要避免为招笑而招笑,而以幽默的哲人与艺术家自期,在谈笑之中,道出深刻的道理,叫幽默的语言发出智慧与真理的火花来。”拟人比喻关键在“拟”字,千万不可拿人取笑,特别是自己服务的对象,因为不当的拟人会刺伤游客的自尊心和感情。例如,以景点图案拟人,把额头高的游客比做老寿星,把较瘦小的游客比拟猴子,把瘦长的游客比拟竹竿等,这样的拟人是不文明的表现,也是一种瞧不起及不尊重游客的行为。拟人切忌粗话脏话。当然,有时粗俗低级的比喻和丑陋的奇闻趣事也会引人发笑,但终究不能给人以美的享受,也不能在笑声中得到启迪和知识,更不能让人接受。
(四)类比对比法
所谓类比对比法,是指导游员在讲解过程中运用打比方和对比的方式,达到生动形象和通俗易懂的实际效果,使游客对事物有进一步的了解并加深印象。是以熟喻生,达到类比旁通的导游手法。是用旅游者熟悉的事物与眼前景物比较,便于他们理解,使他们感到亲切,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导游效果。类比即是同类相比,对比就是相对而比。类比对比和比喻有所不同,比喻属于一种修辞手法,它能把主体比做客体,而类比对比基本上是相同属性之间的比较。
例如,导游员讲解扬州五亭桥时就可介绍苏州宝带桥或无锡宝界桥。由此可以再进行对比,如五亭桥有15个孔,宝带桥有53个孔,宝界桥有60个孔,这些桥与桥之间的类比、孔与孔之间的对比等。相同属性之间的比较和对比,其范围相当广泛,小到一草一木,大到家事国事。
案例8:古代《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就是最为有力的类比对比方法论,也是导游员应该了解和知道的。文章中主人公邹忌是位美男子,同时又是聪颖机智、能言善辩的雄辩家。面对非常自傲的齐威王该怎样劝说呢?后来他想起了一件事情,平日里妻子、小妾、客人都说自己长得美,比城北徐公还要美。一天,邹忌正好遇见了徐公,自己深深感到不如徐公美,这个“打击”使得他头脑清醒了。究其原因:“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而这些“私、畏、求”才是自己飘飘然受蒙蔽的真正原因。邹忌从而觉得有必要劝说齐威王“除蔽”、“纳谏”。于是邹忌鼓足勇气面对自傲的齐威王,先是谈了自己的感情,接着又说:“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之后,齐威王经过认真思考并对邹忌的类比对比的事情加以肯定。最终齐威王纳谏,广开言路、修明政治,国家逐步强盛起来。进行类比对比的两个或几个对象之间的同属性要正确,对相关的知识性要深入分析,要丰富自己的知识,属性与属性之间的关系结合得越紧密,类比对比的结论就越能使得游客增强印象,或益匪浅。
案例9:厦门导游员在接待上海的一批游客时,就将两个城市的同一属性进行了类比对比的讲解:
各位来宾!厦门是我国东南部的一座海港风景城市,它古迹众多,风光美丽,历来有“海上明珠”的美誉。上海地处我国海岸线的中心,是一座现代化的国际大都市,都市文化、都市风光、都市商业形成了独特的海派风采,被誉为太平洋西岸的明珠。明珠对明珠,相思树对白玉兰,两地人民心连心,手拉手,我们的友谊和感情就像鹭江和黄浦江终年不冻、源远流长。运用类比对比的方式要广泛而灵活,由深入浅、以小见大,听起来迂回曲折,但实质上简洁明快。
类比法分为同类相似比和同类相异比两种,前者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属性相同类比对比,后者是属于本质相同,但是寓意手法差距较大,即由一类对象类比对比到另一类对象的比喻形式,从而达到形象生动和通俗易懂的效果。为了增强类比的说服力和加深对比的效果,导游员要善于运用多种类比对比的方法,特别要运用游客熟悉的东西,从而使游客加深印象和理解,达到导游员讲解的目的。不仅可在物与物之间进行比较,还可作时间上的比较。
(1)同类相似比
将相似的两物进行比较,便于旅游者理解并使其产生亲切感。如将北京的王府井比做日本东经的银座、美国纽约的第五大街、法国巴黎的香榭丽舍大街;把上海的城隍庙比做日本东京的浅草;参观苏州时,可将其称作“东方威尼斯”(马可·波罗就称苏州为“东方威尼斯”);讲到梁山伯和祝英台或《白蛇传》中许仙和白娘子的故事时,可以将其成为“中国的罗密欧和朱丽叶”等。
(2)同类相异类比
这种类比法可将两重景物比出规模、质量、风格、水平、价值等方面的不同。例如在规模上将唐代长安与东罗马帝国的首都君士坦丁堡相比;在价值上将秦始皇地宫宝藏同古埃及第十八朝法老图但卡蒙陵墓的藏宝相比;在宫殿建筑和皇家园林风格与艺术上,将北京故宫和巴黎附近的凡塞宫相比,将颐和园与凡塞宫花园相比等,不仅使旅游者对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有较深的了解,而且对东西方文化传统的差异也会有进一步的认识。
(3)时间之比
这种类比法,要求导游员掌握丰富的知识,熟悉客源国,对相比较的事物有深刻的了解。面对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旅游者,要将他们知道的景物与眼前的景物相比较,切忌作胡乱、不相宜的比较。正确运用类比法,可提高该导游讲解的层次,加强导游效果,反之,则会惹旅游者不满甚至恼火。
例如,在游览故宫时,导游员若说故宫建成于明永乐十八年,不会有几个外国旅游者知道这究竟是哪一年,如果说故宫建成于公元1420年,就会给人以历史久远的印象。但如果说在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前72年、莎士比亚诞生前144年人就建成了面前的这一宫殿建筑群,这不仅便于旅游者记住中国故宫的修建年代,还会给他们留下深刻印象,还会使外国旅游者产生中国人了不起、中华文明历史悠久的感觉。又如,游览故宫时导游员一般都会讲到康熙皇帝,但旅游者大都不知道他是哪个时代的中国皇帝,如果导游员对法国人说康熙与路易十四同一时代,对俄国人说他与彼得大帝同代,还可加上一句,他们在本国历史上都是很有作为的君主。这样介绍既利于旅游者认识康熙,也会使他们感到高兴。
(五)活用数字法
导游员在讲解或介绍旅游景点时活用数字,可以使景点的形象更为具体和生动,还可以加深游客的记忆,激发游客的想像力。我们把这种方法称为“活用数字法”。经验丰富的导游员都有这种感受,游客在游览中往往注意具体的形象,其想像力虽然有一些,但并不很丰富,导游员要充分利用游客这一“弱点”,使游客的直接形象和导游员活用数字法巧妙结合起来,从而大大增强导游员的讲解艺术。活用数字法关键在于一个“活”字,就是善于把数字在使用上和形象上相结合,从而产生艺术效果。
案例10:一位导游员在南京侵华史馆讲解日寇侵华罪行时说:“日本帝国主义者侵占南京后,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里,侵略者用枪和刺刀屠杀了30多万无辜的老百姓。30多万人的尸体堆起来有两座37层的金陵饭店高,30多万人排起来,可以从南京到杭州。30多万人的血足有1200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