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职业口才训练教程
48573400000036

第36章 演讲(1)

口才知识积累:

1.理解演讲的基本特征和类型;

2、熟悉主持人及媒体语言特征。

技能培养:

1.掌握演讲稿口语化的一般程式;

2、掌握演讲的基本技巧、控场艺术;

3、掌握媒体语言及主持应对技巧。

演讲是在特定的时空环境,面向听众,借助有声语言和态势辅助语等手段,发表个人见解、阐明事理,从而感召人民、教育听众的语言实践活动。演讲是一种社会交际的手段,更是口语表达的最高艺术形式。不论在中国,还是在世界,演讲均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很多历史的关键时期都涌现出大批演讲家。他们的演讲在人民群众中产生了很好的启蒙、宣传,乃至鼓动作用,直接或间接地推动了历史的进步。在现代西方,很多大学建有演讲学院,一般大学课程中都设置了演讲课。在我国,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掌握演讲基本技能已经成为许多职业工作的迫切需求。

第一节演讲类型与应用

一、演讲的类型

自有演讲开始,就存在着多种多样的演讲类型。按照演讲活动的性质和特点,可以有不同划分类型。

从演讲内容上分,主要有政治演讲、生活演讲、法律演讲、学术演讲、教育演讲、军事演讲、促销演讲、公关演讲、宗教演讲和外交演讲等,这是对演讲最基本的分类。

从演讲目的上分,有说服性演讲、鼓动性演讲、传授性演讲、娱乐性演讲等。

从演讲形式上分,有命题演讲、即兴演讲和论辩演讲等。

从演讲场合上分,有集合演讲、课堂演讲、法庭演讲、教堂演讲、战地演讲、广播演讲和电视演讲等。

从演讲表达方式上分,有叙述式演讲、议论式演讲、说明式演讲、抒情式演讲。

从演讲的情调上分,有激昂型演讲、深沉型演讲、严谨型演讲、活泼型演讲等。

演讲的类型多种多样,它的分类没有固定不变的规定,但每次分类都必须从同一角度、采用同一标准。探讨演讲的分类,了解各种演讲的性质与特点、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是演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对人们参加演讲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以下概略介绍现实社会常见的几类演讲。

(一)社会政治演讲

社会政治演讲是针对当前有关社会政治问题、经济问题、文化教育问题、伦理道德问题、风俗习惯问题等所作的公开演讲。这类演讲一般从当前正在发生或即将发生的社会重大事件出发,有针对性地提出社会生活中某一方面的迫切任务,并十分明确地表示要为此项任务的实现而努力。因此,在这类演讲中,通常含有相应建议或解决问题的方法,使演讲成为听众行动的指南。例如:在对“三个代表”的宣讲中,用生动的例证讲解各地党组织运用“三个代表”思想带领群众深入改革,走向富裕的过程,就使更多的基层组织找到了前进的方向。这类演讲具有鲜明的思想倾向性、清晰的思维连贯性和强烈的鼓动感召性。

(二)学术演讲

学术演讲是就科学领域中的学术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向相关人员传授或汇报学术研究成果、发表学术见解的演讲。这类演讲应以透彻的论证、严密的逻辑推理、严谨的语言风格及运用必要的专业术语为特点。例如:各学科学会的年会及各种学术讨论会,均给与会者发表学术见解的演讲机会,而讲述的效果如何,主要取决于演讲者对以上要点的把握。一项新的科研成果的传播和应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学术演讲。

(三)法庭演讲

法庭演讲是演讲艺术中最古老的类型之一,包括检察官的起诉演讲、律师的辩护演讲等。这类演讲在事实清楚的基础上,大多具有评判的性质,并具有以追求道义上和法律上的认定为目的的特点。客观、充分的论据和详尽的旁证,是这类演讲获得成功的必要条件。

(四)社会交际演讲

社会交际演讲主要指贺词、开幕词、闭幕词、宴会、联谊会上的即兴演讲、祝酒词及祭文或悼词等。社会交际演讲反映人与人之间一定的社会关系,这些社会关系同时又反映一定的社会生活和早已形成的风俗风尚及民间传统。在这类演讲中,体现出人际之间的和谐友好,亲密的礼尚往来,相互的鼓励关爱是至关重要的。例如,学校毕业典礼上校长的祝贺演讲,对毕业生的一生都会有积极的影响。再如,一段为某个患绝症的贫困儿童募捐的演讲,在打动听众的同时,又募集了捐款,挽救了绝望中的生命,其演讲的价值是不可估量的。

二、演讲的基本特征

演讲主要具有现实性、艺术性和鼓动性等基本特征。

(-)现实性

演讲是一门艺术,但演讲是为现实社会相应的生产或交际活动服务的,它属于社会活动的范畴,而不属于艺术活动的范畴。一个人当众演讲,关键也就在于以其真实性、准确性、原则性、思想性帮助听众弄清楚某一复杂的社会现象,解决某一社会问题。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演讲者主要是运用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事例,通过阐述正确的道理,来表达自己的现实主张、态度和看法的。在演讲中也可能引用寓言故事、小说、诗歌、戏剧等艺术作品中的语言、人物和情节,但总的目的只是为了更生动、更具体、更鲜明地说明一个道理,它是起辅助作用的,而不是主要的,就其反映的对象来看,是现实的真实性,而不是艺术的真实性。

演讲的现实性就是指演讲要始终把握时代脉搏,紧跟时代脚步,捕捉时代气息,在演讲的现实性主题和现实性内容上下功夫,用自己对现实生活的体验和思考向听众传递自己最感兴趣或最关注并对现实最有意义的信息。纵观历史上那些着名的演讲,无一不是因其强烈的现实意义而名垂青史的。例如,林肯的《葛底斯堡演说》,是闻名于世的伟大演说,文稿早已铸成金字,至今仍存放在牛津大学,成为英语演说的典范,供人们欣赏。它之所以在历史上占有崇高的地位,主要是因为它在当时具有伟大的现实意义。再如,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丘吉尔以他铿锵有力的演讲,一次又一次地激励和鼓舞着英国军民乃至全世界人民同仇敌忾,共赴危难。在那最黑暗的年代,年近七旬的英国首相用激情洋溢的演讲吹响了自由的号角,力挽狂澜,具有巨大的感召力量。

(二)艺术性

既然叫演讲,就不能离开“演”字。演讲不同于一般的口语表达形式,而具有一定的“表演”性质。“讲”,是陈述。即运用有声语言这一手段,把经过组织的思想内容有条不紊地表达出来。“演”,指辅助语言表达的表情、动作和姿态等态势语言。但这个“演”不能等同于艺术的“表演”,它不属于艺术创作或表演的范畴,而是一种实用的艺术,如同时装、美食、装饰、园艺等一样,是为了满足某种现实需要而显示的实用技巧。这里的“演”只是借助表演的某些技巧,与自己的内心感受自然结合,融为一体,使演讲更精彩、更具吸引力。从而真实自然地表现自己的本色、性格和气质、修养及思想情感。正因为这种与现实密切关联艺术性,所以有人讲:“演讲是最高级、最完美、最有审美价值的一种口语表达形式”。

(三)鼓动性

鼓动性是指演讲能激发听众的热情,唤起听众的共鸣,促使听众积极行动的特性。没有鼓动性,就不成为演讲,政治演讲也好,学术演讲也好,都必须具备强烈的鼓动性。这是因为以下几点原因。

(1)一切正直的人们都有追求真善美的渴望,演讲者传播了真善美,自然会引起共鸣,激励和鼓舞听众。

(2)演讲者以自己炽烈的感情去引发听众的感情共鸣,容易达到影响听众的目的。

(3)演讲者的形象、语言、情感、态势及演讲辞的结构、节奏、情节等均能抓住听众。

(4)演讲的直观性使其与听众直接交流,极易感染和打动听众。

可以说,鼓动性是演讲成功与否的一个标志。

演讲的鼓动性特点,要求演讲内容既要以事感人,又要以理服人。演讲中的“理”不同于一般的议论说理,目的是使听众“有所信”;而演讲中的理,不仅要让听众信服,更应是演讲词思想与精神的闪光。黑格尔说:“艺术家在演讲中的最高最终旨趣,并不在于艺术的描述和完善的刻画……所以对听众来说,演讲家的描述也不是为描述而描述,也只是一种手段,用来使听众得到一种信念,作出某种决定,或采取某种行动。”英国前首相丘吉尔的演讲“在会堂里能使几千人屏住呼吸,通过广播播音器,可让几百万人入迷”;美国独立战争中,帕特里克·亨利的“不自由,毋宁死”的吼声,使千千万万的美国人拿起了武器;中国的李大钊、鲁迅、孙中山、毛泽东、周恩来等人的演讲在中国革命的历程中都发生过强大的号召力……这一切都印证了中国的古话:“一言之辩重于九鼎”、“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案例1:1858年,林肯在竞选美国上议院议员的时候,在伊利诺依州南部地方进行演说。那时,当地人野蛮异常,在公共场所也要腰挂短枪,下插利刃。尤其是蓄养黑奴的奴隶主们,他们平时对废奴主义者就非常仇恨,当然对林肯到此作反对奴隶制的演说,更是恨之入骨,并立下誓言,只要林肯敢来演说,就置他于死地。

但恫吓并没有吓倒林肯。他说:“只要他们给我说几句话的机会,我就可以把他们说服。”在和当地官员会面后,林肯心平气和地开始了他的演说:“南伊里诺依州的同乡们,肯塔基的同乡们,密苏里的同乡们——听说在场的就有些人要下决心和我作对,我实在不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我也和你们一样是个爽直的平民,我为什么不能和你们一样有发表意见的权利呢?好朋友,我也是从苦难的环境中挣扎出来的。我认识你们,你们认识我应该更清楚一些。如果真的认识了我,你们就知道,我来这里并不想做对你们不利的事。当然,你们也决不想作出对我不利的事。同乡们,让我们大家以朋友的态度交往。我是立志要在世上做一个最谦和的人。我现在对你们诚恳要求的是,请你们允许我说几句话。你们是勇敢而豪爽的人们,我这个愿望一定不会遭到拒绝吧?现在就让我们诚恳地讨论一下严重的问题,看看如何?”林肯这几句话竟把即将发生的敌对怒涛转变为大声喝彩。出人意料的是,在场的大部分人后来竟成了林肯的朋友;他后来能当选为总统,据说也是得到了这帮粗野群众的热烈支持。

第二节演讲技巧

一、确定风格、基调的技巧

演讲前确定采用什么样的风格、基调,是非常必要的。内容上,是歌颂,以正面弘扬为主;还是鞭挞,以反面揭露为主?风格上,是慷慨激昂般的高亢,还是江河奔流般的深沉?或是涓涓溪流般的娓娓道来?这一切都要根据主题的确立、材料的掌握和演讲人的语言风格来确定。风格、基调确定了,才能使演讲从内容到形式浑然一体,相映成趣,演讲也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一)依据内容确定

1.以颂扬为主的演讲

这类演讲多是对英雄事迹的赞美和歌颂,或以弘扬爱国主义、民族精神为题。

2.以批判、揭露、谴责为主的演讲

这类演讲多用于对社会丑恶现象、事物、人物的批判。

3.反思型演讲

这类演讲多是颂扬与揭露并存,通过对一类社会现象、社会事实、社会人物的反思,从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引发听众思考,给听众以启迪。

(二)依据情调确定

1.慷慨激昂式

这类演讲气势恢宏,演讲者多用情感充沛的语言,慷慨陈词,滔滔不绝。演讲中,喜悦与愤怒都溢于言表。这类演讲鼓动性强,号召力大,极具战斗力。

2.深沉凝练式

这种基调的演讲既有情感的抒发,更有理性的分析。最大的价值在于演讲者对事情鞭辟入里地加以剖析和判断。这是现实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演讲风格,多用于反思型的演讲内容。

3.涓涓溪流式

这类风格的演讲,演讲者以自然流畅的语言向听众倾诉心中的话语,如缓缓流淌的小溪般,慢慢渗入听众的心田。这样的演讲能起到“润物细无声”的功效。这类演讲的特点是平等和谐,亲切温馨,多用在平和的生活环境中,与听众交流某种情感或思想,给人以清新自然的感觉。

二、演讲开场的技巧

能在最短的时间里吸引听众的演讲开头就是好开场,它在演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历来着名的演讲家都煞费苦心,希望在演讲的开头就能牢牢抓住听众,为自己的演讲奠定成功的基础。

(一)开场在演讲中的重要作用

(1)演讲的开场是在演讲者与听众之间迅速建立起一座情感桥梁。演讲者的开头语给听众留下的印象最为深刻:听众是被吸引继续听下去还是产生反感,表情冷漠,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演讲的开头。一切成功的演讲者都试图找到一句或一段最能表达自己情感、最能让听众接受、最易引起听众注意的开场白,以期先声夺人,为以后的全篇演讲奠定与听众沟通的感情基础。

(2)一个好的演讲开头,可以为全篇的演讲定下基调。演讲采用什么基调,一般是从一开头就奠定下来的。好的演讲开头,犹如鸣锣开道,一开始就起到了奠定基调的作用,使听众对整篇演讲的基调了然于心。

(3)好的演讲开头,能引起听众的浓厚兴趣。演讲的开头忌落俗套,忌用假大空的套话和陈词滥调,这是因为所有的听众都喜欢新鲜时尚的生活和新颖别致的语言。只有开头新颖别致,有创意,才能吸引听众的注意力,使听众兴味盎然地跟着演讲者的思路听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