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责任重于一切(第2版)
48568200000027

第27章 放低个人要求维护大局利益(3)

维护公司利益是每一个员工心中的弦。你可能没有齐勃瓦的职位,但是,只要你是公司的一员,公司的利益就同你个人的利益直接相联系。勇于出手制止损害企业利益的行为,总有一天你也会赢得领导的青睐,从而逐渐步入自己辉煌的事业之巅。

6.协作是一种多赢

成功者的道路有千千万万,但总有一些共同之处。在“杰出青年的童年与教育”调查中,专家发现,杰出青年大多数是善于与他人团结协作的人。

合作是一件快乐的事情,有些事情人们只有互相合作才能做成,不合作他不能得,你也不会有。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副教授查尔斯·卡费尔德对美国1500名取得了杰出成就的人物进行了调查和研究,发现这些有杰出成就者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其中之一就是与自己而不是与他人竞争。他们更注意的是如何提高自己的能力,而不是考虑怎样击败竞争者。事实上,对竞争者的能力(可能是优势)的担心,往往导致自己击败自己。多数工作业绩优异者关心的是按照他们自己的标准尽力工作,如果他们的眼睛只盯着竞争者,那就不一定取得好成绩。

帮助别人就是强大自己,别人得到的并非是你自己失去的。在一些人的固有的思维模式中,一直认为要帮助别人自己就要有所牺牲,别人得到了自己就一定会失去。比如你帮助别人提了东西,你就可能耗费了自己的体力,耽误自己的时间。

其实很多时候帮助别人,并不就意味着自己吃亏。下面的这个故事就生动地阐释了这个道理。

有一个人被带去观赏天堂和地狱,以便比较之后能聪明地选择他的归宿。他先去看了魔鬼掌管的地狱。第一眼看去令他十分吃惊,因为所有的人都坐在酒桌旁,桌上摆满了各种佳肴,包括肉、水果、蔬菜。

然而,当他仔细看那些人时,发现竟没有一张笑脸,也没有伴随盛宴的音乐狂欢的迹象。坐在桌子旁边的人看起来沉闷,无精打采,而且皮包骨头。这个人发现地狱里每个人的左臂都捆着一把叉子,右臂捆着一把刀,刀和叉子都有4尺长的把手,使用这些过长的刀叉根本就不能把食物送进自己嘴里。所以即使每一样食品都在他们手边,结果还是吃不到,一直挨饿。

然后他又去天堂,桌上的东西完全一样:同样的食物、刀、叉子与那些4尺长的把手,然而,天堂里的人们却都在唱歌、欢笑。这位参观者一下子困惑了。他怀疑为什么情况相同,结果却如此不同!在地狱的人都挨饿而且可怜,可是在天堂的人吃得很好而且很快乐。最后,他终于找到了答案:地狱里的每一个人都试图喂自己,可是用4尺长把手的刀叉根本不可能吃到东西;天堂里的每一个人都是喂对面的人,而且也被对面的人所喂,因为互相帮助,不仅成全了他人更快乐了自己。

这个启示很明白:如果你帮助其他人获得他们需要的东西,你也因此而得到想要的东西,而且你帮助的人越多,你得到的也越多。

相信大家都听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生气的男孩想向他妈妈大喊他恨她,然后他又害怕受到惩罚,就跑出家,来到山腰上对着山谷大喊:“我恨你!我恨你!我恨你!”山谷传来回应:“我恨你!我恨你!我恨你!”男孩吃了一惊,跑回家去告诉他妈妈说,在山谷里有个可恶的小男孩对他说恨他。于是他妈妈就把他带回山腰上并让他喊:“我爱你!我爱你!”男孩按他妈妈说的做了,这回他发现有个可爱的小男孩在山谷里对他喊:“我爱你!我爱你!”

生活就像山谷回声,你付出什么,就得到什么;你耕种什么,就收获什么。你帮助别人,别人就会帮助你。

麦肯锡公司一次招聘人员时,一位履历和表现都很突出的女性一路过关斩将,在最后一轮小组面试中,她伶牙俐齿,抢着发言,在她咄咄逼人的气势下,小组其他人几乎连说话的机会也没有。然而,她落选了。麦肯锡公司人力资源经理认为,这个女性尽管个人能力超群,但明显缺乏团队合作精神,招这样的员工对企业的长远发展有害无益。

你在个人生活和职业生活中的成功,取决于你与他人合作得如何。“合作”一词指在群体环境中普遍发生的社会关系。群体,一般被定义为一起工作以实现共同目标的一群人。群体的成员互相作用,彼此沟通,在群体中承担不同的角色,并建立群体的同一性。

有些人较之其他人是更有效的群体成员。群体的成功要涉及一系列复杂的思考和语言能力,而这些能力正是许多人所没有系统掌握或完全拥有的。那些在社交方面很成熟的人,他们极容易适应任何的群体环境,能与许多不同的个体进行友好的交谈,与他人和谐地、富有成效地共事,用清楚的和有说服力的观点影响群体的思考,有效地克服群体的紧张和自我主义,鼓励群体成员守信,创造性地工作,并能使每一个人集中精力,朝着共同的目标前进。

与他人合作比单独工作有许多好处,首先,群体成员具有不同的背景和兴趣,这可以产生多样化的观点。实际上,与他人合作可以产生出任何个人只靠自己所无法具有的创造性的思想。此外,群体成员互相提供帮助和鼓励,每个人都能贡献出他或她独特的技能,团体的一致性和认同感激励着团体成员为实现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奋斗,这是一种“团队精神”,它能使每个人最大限度地实现自我。

所以同事之间在工作中应该互助,形成一个“合作网”。有了这个合作网之后,当网内的任何一个同事外出不在时,突然来了一位客人找他,当然也可以由合作网的同事代为接待,或是有困难时大家都一起来帮忙。这样一来,人人都为做好工作而尽可能地奉献自己的一份力,公司肯定会由此焕发出勃勃生机,最后受益的仍然是团体内的每一个人。

7.永远避免和别人正面冲突

为什么你一定要与对方辩论到底以证明是他错了?这么做除了让你感到一时的快意之外还有什么呢?能使他喜欢你?或是能让你们的合同签订?对于这些问题,你扪心自问后就会明白:要想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要想使自己在工作上游刃有余,你最好永远避免和别人发生正面的冲突。

“永远避免和别人发生正面的冲突。”这一教训非常重要。有个喜欢辩论的学者,在研究过辩论术、听过无数次的辩论,并关注它们的影响之后,得出了一个结论:世上只有一个方法能从争论中得到最大的利益——那就是停止争论。你最好避免争论,就像避免战争或毒蛇那样,你永远不能从争论中取得胜利,如果你辩论失败,那你当然失败了;如果你得胜了,你还是失败了。这是因为,就算你将他驳得体无完肤,一无是处,那又怎样?你使他觉得自惭形秽、低人一等,你伤了他的自尊,他不会心悦诚服地承认你的胜利。即使他表面上不得不承认你胜了,但他心里从此会埋下怨恨的种子!

波音人寿保险公司为他们的推销员立下一条规则:“不要争论!”真正完美、有效的推销,不是靠争论得来的,甚至最不易让人觉察的争论也要不得,因为争论并不能让人改变自己的意愿。

曾有一位名叫杰克的爱尔兰人,他受的教育很少,但很喜欢与人辩论不休。他当过司机,后来又做汽车推销员,虽然他十分想把汽车卖给顾客,但如果一位未来的买主对他出售的汽车说出任何贬低的话语,他就会恼怒地打断那人的话,大声地为自己的汽车辩护。当然,他的确胜过不少辩论。后来他对培训部的经理说:“我常无可奈何,我教给那些人一些东西,但他们并没有因此而买下汽车。”

培训部的经理摸透了杰克的实际情况,便教他如何保持克制,以避免和别人发生冲突。要知道,杰克不久便成为纽约怀特汽车公司的一位推销明星了。他是如何成功的呢?这是他自己的说法:

“假如现在我去向客户推销汽车,如果他说:‘什么?你们的汽车?你白送给我,我都不要,我要买赛伦牌的车。’我便告诉他赛伦牌车的确是一种好卡车,如果你买那种牌子,那肯定错不了。赛伦牌为一家十分可靠的公司所制造,他们的推销员也很优秀。

“这样他就无话可说了。如果他说赛伦牌车最好,我同意他的说法,他总不能整个下午一直说赛伦牌车最好了。然后我们离开这个话题,我开始向他介绍我们的卡车的优点。”

正如充满智慧的富兰克林所说:“如果你辩论、争强,你或许会获得胜利;但这种胜利是得不偿失的,因为你永远无法得到对方的好感。”因此,你要自己好好权衡一下,你想要什么?只图一时口才表演式的快感,还是一个人的长期好感?在你进行辩论的时候,你也许是绝对正确的。但从改变对方的思想上来说,你大概一无所获,一如你错了一样。

正所谓“退一步海阔天空”,停止争论给对方留有一定的余地,他也会因此而心存感激,来日定当回报。就算他不这样做,也不太可能再度与你为敌。心态浮躁,一味地争强好胜,对人不留余地,伤了对方,也必然伤害了自己的工作形象和工作环境,对公司、对个人都是有害而无利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