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月经病防治与调养
48565000000018

第18章 月经期并发症(5)

130.经行心烦的原因有哪些?

经行心烦是指经前或经期,出现心烦意乱,坐卧不安,急躁易怒,月经干净后即逐渐平息,呈周期性发作的病证。本症多情志不遂,郁而化火,或阴血亏虚,虚火内生。经行时阴血下注胞宫,火热益甚,上扰心神,则心烦。

(1)气郁化火:所愿不遂,情志内伤,肝气郁结,郁而化火。经行阴血下注血海,使肝经郁火更加炽盛,郁火上扰心神,从而出现心烦。

(2)气滞血瘀:情志不舒,气机郁滞不畅,日久气病及血,血行郁滞。气血运行不畅,情志则不畅达,故而经行心烦。

(3)阴虚火旺:素常阴血亏虚,虚火内生,或久病耗伤阴精。经行阴血下注,虚火上炎,扰乱心神,或肾水不济心火,水火不济而见心烦。

131.如何预防经行心烦?

预防经行心烦,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注意自我情绪调节,避免不良情志过度刺激。

(2)适当参加文化娱乐活动,丰富精神生活。

(3)生活有规律,劳逸结合。

(4)经期不要过度疲劳与紧张,避免食用辛热刺激性食物,以多食清淡、新鲜蔬菜或水果,多食稀粥为宜。

132.经行心烦的简易疗法有哪些?

(1)中成药

①丹栀逍遥丸,每服6克,每日2次。适用于肝火旺而心烦易怒者。

②知柏地黄丸,每服8粒,每日3次。适用于阴虚火旺者。

③归脾丸,每服8粒,每日2次。适用于心血亏虚者。

④养血清脑颗粒,每服4克,每日2次。适用于阴血不足者。

⑤磁朱丸,每服4克,每日2次。适用于心肾不交者。

(2)简便验方

①生地黄、炒枣仁各18克,远志10克,朱砂0.5克,水煎服。适用于心阴亏虚者。

②栀子12克,牡丹皮10克,合欢皮30克,水煎服。适用于肝郁火旺者。

③生龙牡各30克,玉竹、生地黄、熟地黄、石菖蒲、合欢皮各15克,黄芩10克,水煎服。或石菖蒲、朱茯神各15克,远志12克,生熟枣仁各30克,水煎服。各型均可使用。

(3)饮食疗法

①鲜生地黄60克,麦冬15克,大枣30克,粳米200克。煮粥食用。或枸杞子30克,菊花、麦冬、生地黄、五味子各15克,黄酒1000毫升。煮30分钟后再浸1周去渣,每服25毫升,每日2次。

适用于阴虚火旺而心烦不安者。

②酸枣仁、柏子仁各20克,打碎水煎,代茶饮。或朱砂1克,研细后放入猪心中,煮熟后食肉并喝汤。各型均可使用。

133.经行不寐的简易疗法有哪些?

每值月经来潮前后或经期出现失眠,甚则通宵不能入睡,经净后逐渐恢复正常者,称为“经行不寐”。根据临床表现不同,可斟酌选用以下方药。

(1)中成药

①逍遥丸,每服8粒,每日3次。适用于肝郁脾虚不寐者。

②养血安神丸,每服9克,每日2次。适用于阴血不足者。

③安神补心丸,每服9克,每日2次。适用于肝肾亏虚者。

④天王补心丹,每服8粒,每日3次。适用于心肾不交,阴虚血亏者。

⑤竹沥化痰丸,每服6克,每日2次。或白金丸,每服1.5克。适用于痰火扰心者。

⑥天麻醒脑胶囊,每服2粒,每日3次。适用于各型不寐者。

(2)简便验方

①核桃仁、黑芝麻、桑叶各50克,共捣碎,早晚各服15克。适用于肝肾亏虚者。

②远志、桑椹各50克,冰糖适量,水煎服。每日1剂。适用于阴虚阳亢,心肾不交者。

③炒枣仁30克,醋白芍15克,人参、当归、玉竹各10克,水煎服。适用于气阴两亏者。

④郁金、白矾各12克,共研细末,调拌蜂蜜为丸,每日2次,连服7日。适用于痰瘀气阻者。

⑤炒枣仁10克,琥珀1克。共为细末,睡前水冲服。各型患者均可使用。

(3)饮食疗法

①枸杞子10克,龙眼肉15克,大枣20枚,黑芝麻(炒研)20克,粳米100克,煮粥,食用时加红糖。适用于阴虚肝旺型不寐。

②沙参20克,玉竹15克,老鸭250克,先煲老鸭至将烂,加入沙参、玉竹续煲至烂,调淡咸作饭菜食。宜长服。适用于阴虚肝旺型。

③枸杞子45克,酸枣仁30克,五味子25克,香橼、何首乌各20克,大枣15枚,黄酒1500毫升。用法同上。适用于心肝血虚者。

(4)针灸疗法

①体穴:神门、内关、足三里、心俞、脾俞、肾俞、三阴交。每次取3或4穴针刺,或艾灸。

②耳穴:肝、脾、心、肾、皮质下、交感、内分泌、神门。每次取2或3穴针刺,或用王不留行籽贴压。

134.如何辨证治疗经行嗜睡?

妇女每遇经行前后、或适值经期,不分昼夜,时时欲睡,呼之能醒,醒后复又睡者,称为“经行嗜睡”。又称“经行多寐”。

经行嗜睡主要有脾虚湿困、气血不足、肾精亏虚等几种证型。辨治本病时,首先要区分标本虚实,针对不同的证型,施以不同的治疗方法。

(1)脾虚湿困:素体肥胖,食欲欠佳,胃脘满闷,大便稀溏,神疲乏力,白带量多,质黏而稠。经行之际精神疲惫不堪,头重如裹,四肢沉重,终日昏昏嗜睡。舌苔白腻,脉濡缓。治宜燥湿健脾,益气提神。首选方药为参苓白术散(《太平合剂局方》)加味:人参、白茯苓、白术、山药各15克,桔梗、白扁豆、薏苡仁各12克,莲肉10克,红枣10枚。若湿重明显加苍术、陈皮各12克,藿香、厚朴各10克。湿邪蕴郁化热,症见心中懊憹,小便黄,舌苔黄腻者,宜酌减香燥行气之品用量,并加黄芩、栀子各10克,通草6克,以清热化湿。此类患者应加重石菖蒲用量,以醒脑提神。亦可选导痰汤。

(2)气血不足:素体虚弱,少气懒言,倦怠乏力,头晕作眩,心悸不安。月经量少,色淡质稀,经行之际昏昏嗜睡,每以进餐后尤甚。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治宜补气养血,首选方药:八珍汤(《正体类要》)加减。人参、白术、茯苓、熟地黄、当归、白芍、川芎各10克,甘草3克,生姜3片,大枣5枚。若以脾气不足为主,宜首选四君子汤以健脾益气,若血虚明显者,倍芍药、当归,加阿胶(烊化)10克,以养血充营。方中并可加石菖蒲,益智仁等药以开窍提神。亦可服用参麦口服液或复方阿胶浆口服液,每服10毫升,每日3次。

(3)肾精亏虚:经期倦怠善眠,耳鸣耳聋,神情呆滞。平日精力不支,腰膝酸软。月经后期,经量少。舌质淡,脉沉细。治宜益肾填精。首选方药:右归丸(《景岳全书》)。本药有市售。伴有形寒肢冷,夜尿频而清长者多为肾阳不足,可选用桂附地黄丸。

135.如何运用简易疗法治疗经行癫痫?

癫痫是以突然仆倒、昏不知人、口吐涎沫、两目上视、肢体抽搐、或口中如作猪、羊叫声等神志失常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发作性疾病,俗称“羊痫风”。凡随月经周期性出现以上症状者,谓之“经行癫痫”,可在医师指导下酌情选用以下方药。

(1)中成药

①礞石滚痰丸,每服10克,每日2次。或镇脑宁胶囊,每服4~6克,每日3次。适用于顽痰闭阻者。

②止痫散,每服10克,每日3次。适用于痰热内盛,肝风妄动者。

③补肝丸,每服3克,每日3次。适用于血虚生风者。

④朱砂安神丸,每服6克,每日3次。适用于心火旺者。

(2)简便验方

①硼砂、青黛各1克,山药6克,共为细末分3次冲服。或蝉蜕、炙僵蚕、全虫、蜈蚣各等份,共为细末,每服3克,每日2次。适用于肝风内动者。

②丹参、黄芪各20克,水煎服。适用于气血不足者。

③荆芥10克,白矾6克,朱砂1克。共为细末,分6次用生姜汤送服,每日2次。或郁金、白矾各10克。共为细末,每服3克,每日3次。适用于各型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