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影响中国学生的十万个为什么·人类文明2
48560700000007

第7章 灿烂的文化(7)

画家在这幅画上展示了可以得到人类普遍赞美的恬(tián)静、纯洁和抒情的美感,少女的姿容远远超过了所有女性,她集中了她们各自的美于一身,形象更富生机也更理想化了。少女纤细的肌肤、修长成熟的身体犹如清泉之水一样纯净。这是安格尔幻想式的美的境界,这正是他追求的风格的最高境界。这幅作品从一开始酝(yùn)酿(niàng)到完成相隔36年的时间。炉火纯青的写实笔法表达了安格尔对“永恒的美”的向往。现在这幅画已经成了卢浮宫镇馆之宝。

《拾穗者》是一幅什么样的作品?

《拾穗(suì)者》是法国杰出的现实主义画家让·弗郎索瓦·米勒(1814~1975)的一幅代表作。

他是邓比松画派的典型代表。1849年定居巴比松村后,他在那里一直生活了27年,其间,创作了许多广为人知的优秀作品。他用独到的艺术语言把农村劳动者的精神世界刻画得十分深刻,画风质朴凝重,色调浑厚《拾穗者》是他的代表作。《拾穗者》原来的题目叫做《八月》,表现的是一个欢乐的农村收获场面。几位接近米勒的社会活动家建议画家修改构图。在他们的鼓励下,米勒渐渐把繁忙的收割场面推到背景,而前景只剩下3个拾穗的农妇。这幅作品在沙龙展出后,引起人们的强烈关注,有人甚至撰(zhuàn)文说:“这3个突出在阴晦的天空前的拾穗者的后面,有民众暴动的刀枪和1793年的断头台。”这种说法虽然耸人听闻,牵强附会,但是,米勒的这件作品确实具有一种巨大的艺术撼动力量。

五线谱是怎么来的?

五线谱是用五条横线来记载音乐的一种记谱法。它的出现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10世纪,法国人古多用四条横线来记载音乐。这个发明几乎震动整个欧洲。当时的罗马教皇知道之后,立即将古多召到罗马,并命他把罗马教堂收藏的乐谱,用古多式的记谱法改记。

当时古多式的记谱法还很不完善,连拍号,小节线条还都没有。直到17世纪初,人们将四条横线改为五条横线,又增加了一些记谱符号,才正式形成五线谱体系,并为世界各国所普遍采用。

数字简谱是谁发明的?

数字简谱最早是由17世纪法国天主教“芳济各”教派的僧(sēng)侣苏威地正式提出的。他的目的是为了便于教群众唱宗教赞美诗,可惜当时没有人响应。18世纪中叶,法国着名思想家卢梭深深感到五线谱记谱方法的复杂,以致造成了群众在音乐学习上的困难,于是,他大声疾呼,要简化记谱方法。1742年,他在法兰西科学院作报告,提出了他的数字记谱制度的设想,又在《论现代音乐》一文中,具体地阐述了这套数字记谱制的内容;1767年,卢梭又把它编人他的《音乐辞典》中。但是,由于音乐界许多人的激烈反对,数字简谱未能得以实施。

此后,数学教师加兰以及帕里斯等人对简谱作了进一步的改进,后来,一位名叫谢维的医生把整个简谱制度加以编书成册,并通过大办群众合唱团加以大力推广。这个记谱制,在法国被称作“加兰一帕里斯一谢维记谱制”,受到了众人热烈的欢迎,并得到了官方正式的承认。

音乐指挥棒是怎样来的?

在记谱法还没有问世之前,欧洲的音乐都靠口头传授。在祭(jì)祀(sì)舞蹈活动中,领唱者为了向歌手们指挥旋律,用手在空中划出旋律线来。这种最早的指挥法在当时叫“手势术”。

在17世纪的希腊,一些乐队的指挥指挥时用脚蹬地,或挥动着手绢,还有的用手杖敲击地板。指挥歌剧的人更是特别,他坐在钢琴旁,手拿木棍,按着节奏敲击桌子,发出“砰砰砰”的声音,因而被称之为“伐木者”。17世纪,有人又用铁杖敲击地板作为指挥。法国音乐家卢利就因用铁杖指挥击伤了自己的脚而致死。

18世纪初,歌剧作曲家哈赛在德国用大键琴指挥演奏,收到了意外的效果。接着又有人用谱纸卷成棒状指挥乐队。1802年,德国小提琴家史博在伦敦演奏时,首次使用了指挥棒。指挥有了这根“魔棒”,挥舞起来得心应手,于是指挥棒很快便风靡世界各地。

贝多芬是“交响乐之王”吗?

路德维希·范·贝多芬,1770年12月16日生于波恩,从4岁起,贝多芬就在父亲的严格要求下弹起了钢琴。他还曾跟莫扎特上过一段时间的音乐课。

关于他学习的故事,有许多传说。有一次,他与几个朋友到郊外散步,看到美丽的田野、翠绿的青山、蜿(wān)蜒(yán)曲折的河流,他禁不住又想到该用什么样的旋律来表现了。散步中,朋友们说说笑笑,惟有他一言不发。很长时间之后,他突然大声喊道:“找到了,找到了,我找到了?”。

说完,狂奔着就跑回家去了。惊得朋友们不知说什么才好。回到家里,他就把刚才所见的美丽景色用乐曲的形式在钢琴上弹奏出来了。这首曲子就是后来人们熟知的洋溢着大自然诗情画意的《第四交响乐》。

27岁时,他患了耳聋症。这对于酷爱音乐、视音乐如生命的贝多芬来说,无异于夺去他的生命。

1824年5月7日,他创作出了一生的最后一支交响曲——《第九交响曲》,在开演奏会时,他为乐队打拍子。可是,演奏结束了,他仍然在打拍子。当他扭转身时,才看到观众在发疯似的鼓掌。

有位哲人这样说过,如果能够正确地对待失败和挫折,那么,贝多芬给人的将是更加顽强的意志和更加坚韧不拔的精神?正因如此,贝多芬在这段时间里表现出了旺盛的创作劲头,在1801到1812这十余年间,他创作了许多成功的作品,有《第二交响乐》、《克莱(lái)策奏鸣曲》、《第三交响乐》(又叫《英雄交响乐》)、《曙(shǔ)光奏鸣曲》、《热情奏鸣曲》以及后来的第四、第五、第六、第七、第八交响乐。其中,《第五交响乐》被认为是贝多芬最受欢迎的交响乐,也是他的作品中最完美的典范作品之一。其主要内容是告诉人们不要屈服于命运的安排,要积极勇敢地与命运作斗争。

由于贝多芬这些经典性作品的问世,他成了交响乐之王。

你知道莫扎特与《安魂曲》吗?

法国着名作家司汤达在他的《莫扎特的挽歌》这篇纪实小说中,叙述了莫扎特临终前,经常见到一位神秘的黑衣人不期光顾,终于使作曲家认定,这是死神使者在通报,该是谱写《安魂曲》的时候了。

在莫扎特临终前三个月,莫扎特在给友人的信中写道:“天命难违,谁也不知道自己能活多久;生死有命,是人生不可挽回的,一切只好任随它去……”

莫扎特抓紧制作这部《天鹅之死》的《安魂曲》,在莫扎特还没写完这一生命的最后乐章,便溘(kè)然与世长辞。

美国的奥斯卡获奖影片《莫扎特》,对莫扎特临终前出现的那位索命人,进行了大肆渲染,使莫扎特的生命最后阶段,充满了十分的恐惧感。影片中的黑衣人,如幽灵般使莫扎特终日魂不守舍,终于导致作曲家健康状况的迅速恶化而死。

文学作品中描述的这位黑衣使者,在现实生活中的原型是谁呢?

有的史料记载,黑衣使者是一位专门收买作曲家作品的伯爵(jué)以重金雇佣的侍者。

但是,据历史专家考证,当时的一些人曾认为,莫扎特早就对自己生命的终期有所预感,他对自己的身体状况十分担忧,对已构思好的音乐题材,拼尽全力抓紧创作。

如此看来,莫扎特的死,似乎与黑衣使者无直接关系。至于文学作品中神秘的黑衣索命人,大概是为了增加作曲家结束生命的神秘色彩吧。

为什么称约翰·施特劳斯是“圆舞曲之王”?

圆舞曲,又名“华尔兹”。这种舞曲最早源于奥地利北部的农民舞。自18世纪后叶这种舞蹈开始流行于维也纳宫廷。后来,音乐家韦柏、舒伯特以及奥地利小提琴家兰纳都把它运用在自己的音乐作品中,并加以扩大和发展。它才具有了近代圆舞曲的风格。

圆舞曲能得到提高和推广并风靡全世界,成为尽人皆知的着名曲种,要归功于音乐家约翰·施特劳斯(1825~1899年)。首先,施特劳斯把圆舞曲的速度加快,多用“小快板”,使它变得华丽而活泼。其次,强调节奏鲜明,富有弹性;而且把曲式变成了一种“三部式多段体”。一首圆舞曲中包括好几首小舞曲,演奏时还可适当增减其中某些曲调,曲调发展为可以单独作为音乐欣赏的艺术作品,这是一个很大的飞跃。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施特劳斯赋予圆舞曲丰富的艺术内容,这无疑增加了它的生命力。他的华尔兹都是有标题的,音乐理解形象极为鲜明。例如脍(kuài)炙(zhì)人口的《蓝色多瑙(nǎo)河圆舞曲》、《春之声圆舞曲》、《南国玫瑰圆舞曲》、《一千零一夜圆舞曲》等等。施特劳斯一生中写了168首圆舞曲,被称为“圆舞曲之王”。他的这些优秀音乐作品被后人称为“维也纳圆舞典体裁”。

《蓝色的多瑙河》是怎样的一首曲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