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影响中国学生的十万个为什么·人类文明2
48560700000005

第5章 灿烂的文化(5)

原来,沈雁冰早在20年代初就参加了革命,后来还成了上海共产党组织的负责人。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毛泽东担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代理部长,沈雁冰当了部长秘书。北伐战争时,他又去武汉主编《民国日报》。1927年4月12日,国民党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血腥屠杀共产党人,革命转入了低潮。沈雁冰躲在上海闸(zhá)北的一间小阁楼上,他的心里充满了矛盾和悲愤;他看到反动派极其猖狂,革命阵营内部分化了,许多革命青年对前途感到迷茫和消沉,自己的思想也陷入了苦闷和矛盾之中。他将这种感觉写成了一部小说,题目叫《幻灭》。他将这部小说送到叶圣陶编的《小说月报》上去发表,但自己的真名不能署了,他就信手在稿子上写上了“矛盾”两字。叶圣陶看了以后,觉得“矛盾”两字不像名字,而且容易引起反动派的猜疑,就在“矛”字上面加上了草字头,变成了“茅盾”。从此以后,沈雁冰就用“茅盾”这个笔名发表作品,以至于以后,大家都只知道他叫茅盾,而不大知道他的真名沈雁冰了。

你知道巴尔扎克跟踪一对穷夫妻的故事吗?

一个寒冷的冬夜,月光姜清地洒落在巴黎的贫民集居地巴耐区。大作家巴尔扎克穿着棉衣,迎着寒风,来到昂比居戏院门口。只见他来回踱(duó)步,东张西望,似乎在等什么人。

戏院散场了,观众如潮水般涌出来。其中,有一对工人模样的夫妇,拉着一个孩子,边说边走。巴尔扎克像发现了重大目标,立即尾随而去。

“今天的戏真精彩。”那个女的说。她很兴奋,似乎还沉浸在戏中的情节。

“妈妈,我饿了。”孩子的叫声把那妇女拉回了现实。她十分忧虑:“今天土豆涨(zhǎng)价了,面包房老板又来催讨欠款。既要买吃的,又要买穿的,叫我怎么办”

那个男的听着,忍不住发火:“怎么办我赚的钱全交给你了,连喝酒的零钱都给你掏空了?”

两人吵着吵着,拐到博马舍街,走进他们的房屋里。巴尔扎克一直跟着他们,心里酸酸的,若有所失地望了一会儿那间破屋子……。

巴尔扎克替自己这种做法取名为“摄取别人的灵魂法”。他就是以这样的方法让贫民的愿望、想法,自然地进入到自己的作品的。

古筝曲《广陵散》为何成了千古绝唱?

古筝乐曲《广陵散》,东汉时期流行于广陵地区。相传描写的是聂政刺韩王的故事。到了魏晋时期,有一位博才多艺的大文学家和大音乐家嵇(jī)康,因为反对司马氏的独裁统治被处死罪。临刑时,他神态自若、从容不据地弹奏了这首乐曲。据说他的弹奏惊天地泣鬼神,把聂政舍身取义的英雄形象表现得林漓(lí)尽致。相传这首曲子只有嵇康会演奏,而他没来得及将它传给后人就死了,这首《广陵散》也从此成为了千古绝唱。

古典名曲《高山流水》描述的是什么故事?

《高山流水》是我国的一部古典名曲,它是人们根据一段传说改编而成的。

2500多年前,正值我国的春秋时期。当时有一个名叫俞伯牙的人,很擅长弹琴,是天下闻名的琴师。有一次,俞伯牙因事乘船外出,走到半路,天突降大雨,无法继续航行。俞伯牙就命船夫把船靠在了一座山脚下。

傍晚时分,雨过天晴,月亮也升了起来,照在水波荡漾的江面上,景色非常优美。此情此景不由勾动了俞伯牙的雅兴,他对手下人说:“赶快把我的琴拿来,我要畅快地弹奏一曲。

手下人将琴摆好后,俞伯牙凝思片刻,就专心地弹奏起来。美妙的琴声在静寂的夜空中回荡着。忽然,俞伯牙瞥(piē)见岸上的一块大石边,站着一个人。他心中一惊,停止弹奏大声问道:“谁在那里”

“大人不必吃惊。我叫钟子期,是住在附近的一个砍柴人。为了避雨,才躲在这儿的。因为您的琴弹得太好了,所以我就听入迷了。”岸上的人回答道。

“难道一个在荒野里打柴的,也能听懂我的琴声吗?他是不是在吹牛”想到这里,俞伯牙就说:“子期,我再弹一曲,请你说说其中表现了什么。”

俞伯牙凝思片刻,想起了高山雄伟的姿态,就弹了起来。一曲终了,只听子期感叹道:“真美妙啊,我仿佛看见了高山的雄姿?”

俞伯牙不动声色,又弹了一曲。这次,他弹的是赞颂流水的曲子。一曲终了,只听子期又高兴地赞道:“啊,真是太美妙了,我仿佛看见了可爱的流水?”

俞伯牙站起身,激动地对钟子期说:“您说得很正确。以前,我常常悲叹,天下无人能够理解我的音乐。没想到,今日竟遇见了您这个知音。请上船来,让我们畅谈一番吧?”

从此,俞伯牙和钟子期就成了知心朋友。后来,钟子期死了,俞伯牙在坟前悲叹道:“子期一死,天下有谁是我的知音呢我还要琴做什么呢”说完,他就举起琴,把它砸(zá)碎在了钟子期的墓前。

后人很为俞伯牙、钟子期之间的友谊所感动,就根据他们的故事,谱出了这首名为《高山流水》的曲子。

《阳关三叠》叠在何处?

《阳关三叠》是古琴曲,最早见于明代的《浙音释字琴谱》。各派琴谱均以唐代王维《阳日关三叠》(原名《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曲》)诗为核心内容,运用复沓的手法反复叠唱,但叠法却五花八门。有人将古今学者为“三叠”所作的多种解释归纳为两大类:一类认为“叠”在诗本身的范围内,另一类则认为,“叠”是在原诗基础上的扩充和发展。

为叙述方便,现将王维《阳关三叠》诗抄录于此: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D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先请看讲述诗本身叠法的例子:

宋代大词人苏东坡在论述“三叠”唱法时说:“旧传阳关三叠,然今世歌者每句再叠而已。若通一首言之,又是四叠,皆非是。或每句三唱以应三叠之说,则丛然无复节奏。余在密州,文勋长官以事至密,自云得古本“阳关”:每句皆再唱,而第一句不叠,乃知古本三叠盖如此。”这段话的大意是:过去传说阳关三叠,然而现在唱歌的人每句仅唱两遍而已。如果以整首诗来说,又是四叠,都不对。有的每句唱三遍以迎合三叠之说,则显得繁杂不再有节奏感。我在密州,文勋长官因事到密州,说他得到了古本“阳关三叠”的唱法:每句唱两遍,而第一句不重复。由此可知,古本“三叠”大概就是这样。

再看另一种叠,即在原诗基础上的扩充和发展。

成书于元代的《阳春白雪》集,收有大石调“阳关三叠词”:

休烦恼?劝君更尽一杯酒,只恐怕西出阳关,旧游如梦,眼前无故人?只恐怕西出阳关,眼前无故人。

有人统计,现存《阳关三叠》曲谱有三十多个版本,共六种类型。究竟“叠”到何处为准难分伯仲。

名曲《二泉映月》的含义是什么?

《二泉映月》是一首非常有名的二胡曲,是我国着名的民间音乐家阿炳(bǐng)创作的。阿炳,生于1893年,原名华彦钧,是江苏无锡人。阿炳的父亲是当地的一名道士,喜欢并擅长演奏各种像二胡、琵(pí)琶(pɑ)

这样的民间乐器。阿炳很小的时候,就开始跟随父亲学习音乐,这为他成为民间音乐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阿炳的身世很悲惨。在他刚刚4岁的时候,母亲便去世了;在21岁时,他忽然得了眼病;到25岁,阿炳的双目就失明了。

由于他的家境越来越不好,最后竟沦落街头,成了一名流浪艺人。每天,他都身背乐器,穿行在无锡的大街小巷,靠弹奏乐器和卖唱,来换取一口饭吃。阿炳能演奏各种乐器,并且演奏得很好听,于是,“瞎子阿炳”的名称很快就传开了,而他的原名华彦钧则逐渐被人们所遗忘了。

艰难的生活没有让阿炳放弃对音乐的追求,反而使他创作的曲子更加贴近生活,贴近大众。

江苏无锡(xī)的惠山泉,向来就有“天下第二泉”的美称。一个夜晚,卖唱一天却依然衣食无着的阿炳,疲惫地坐在泉水边休憩(qì)、沉思。此时,月亮投影在清冷的泉水中,四周一片静寂,凉风拂(fú)过,让人不由生出悲凉。阿炳的眼睛虽然是瞎的,可他的感应却是敏锐的。此情此景,令阿炳回想起了自己坎坷、艰难的一生,而心中不由感慨万千,创作灵感油然而生,于是拉出了这支名为《二泉映月》的曲子。《二泉映月》的曲调时而宁静、婉(wǎn)转,时而如泣如诉、慷慨激昂,恰如一位饱经风霜的艺术家在倾吐内心的深刻感受。乐曲情感真挚,旋律优美,感染着每一位听众。

《二泉映月》描绘的是什么?

1945年夏,音乐学家杨荫浏等人为华彦均(瞎子阿炳)录制二胡曲《二泉映月》。其后,杨荫浏在他的《阿炳曲集》一书中写道,《二泉映月》“是描写在清澈见底的二泉中间所反映出来的天上光明的月亮。”

事隔二十多年,杨荫浏在其《(二泉映月)的作者阿炳》一文中称:“乐曲描写了在清澈见底的二泉亭南边池子中间所反映出来的天上光明的月亮……”

1979年,《阿炳曲集》第二版出版,杨先生再次修正自己的观点:“本曲是以无锡惠泉山二泉亭附近的风景为题材。”并且第一次强调:“标题《二泉映月》是阿炳自己所说。”

然而,当年参与《二泉映月》录音的祝世匡先生以《?邀二泉映月)定名经过》一文阐述:“杨先生问阿炳这支曲子的曲名时,阿炳说:‘这支曲子是没有名字的,信手拉来,久而久之,就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沈洽先生发表看法,认为《二泉映月》在“具体的音响运动中,我们既感受不到任何外部世界的声态或动态的描绘,更谈不上有任何所谓‘泉’和‘月’的造型。”正如阿炳的堂嫂、侄女等亲朋好友所言。阿炳并非在什么时候都演奏该曲,只是“在一天卖艺下来,温饱仍无着落的归途中”,“在孤寂一人,兀自忧愁”之时,才奏出那“凄厉欲绝的袅袅之音。”

如此看来,阿炳的《二泉映月》其内容之苍凉,与标题的优雅极不和谐。

一些人在被这首乐曲深深震撼(hàn)之余,很少去留意泉水风月之事,全无听泉赏月之情,有的只是鼓舞……

如果只从《二泉映月》这个标题上,你能体会到什么呢?

中国名曲《梁祝》是根据什么故事创作的?

中国的名曲《梁祝》是具有世界声誉的一支曲子,而说起它的来历,还与一段感人的传说有关呢?

相传,很久以前,有一个美丽的女子名叫祝英台。祝英台很喜欢念书。有一年,祝英台说服父母,离开家去杭州求学。由于当时几乎没有女子出门读书,为了行动方便,祝英台就乔装打扮,将自己化装成了一名青年男子。

在去杭州的路上,祝英台遇见了一个男青年梁山伯。梁山伯也是去杭州求学的,梁祝二人结伴同行。梁山伯与祝英台同学三年,双方兴趣、爱好十分投合,因此,结下了深厚的友情。

忽然有一天,英台收到了父亲写来的家信,信中催英台早日回家。英台想:“自己已经到了该出嫁的年龄,而自己的同学梁山伯和自己情投意合,假如自己日后与他结为夫妇,婚烟一定会幸福。可在从前,一个女子是不能向一个男子提出结婚请求的。英台怎么办呢?

在辞行时,祝英台对梁山伯撒了个谎。她说:“山伯兄,我有一个妹妹,到了出嫁的年龄。我看山伯兄的为人、学问都很好,想将自己妹妹介绍给你,你看怎么样”

梁山伯说:“英台,你是我最好的朋友,你也最了解我。我想,你给介绍的女子,必定各方面都不错。所以,我一定尽快到你家中,向你的父母提亲。”

俩人约定之后,才依依惜别。英台回到家才知道,父亲要将自己嫁给有钱有势的马公子。英台不愿嫁给品德很坏的马公子,便和父亲发生了争执。然而,在从前婚姻只能由父母包办的社会里,英台的反抗遭到了父亲的痛斥。

梁山伯来到祝英台家求亲,才知祝英台是女儿身,而且她说的待嫁的妹妹正是她自己。梁山伯欣喜万分,忙向英台的父亲提亲。然而,祝英台的父亲却不允。他说:“婚烟必须由父母做主,哪能自己找婆家呢你休想和我家英台成亲,因为我已将她许配马家了。”

梁山伯失望地回了家。不久,他就因忧郁、思念过度而去世了。祝英台听说了梁山伯死讯,异常痛苦。她决心以死来报答山伯对自己的一片深情,同时向罪恶的包办婚姻提出抗议。出嫁这天,花轿经过梁山伯的坟前。祝英台下轿祭(jì)奠,并趁人不备,向墓碑撞去。梁山伯的坟开了,英台跳进了坟中。后来,梁山伯和祝英台化成了蝴蝶,双双飞去。他们虽然生不能在一起,但死后却再也无人能将他们分开了。

名画《向日葵》是谁的作品?

《向日葵》是着名画家凡·高的名画。凡·高,荷兰人,1853年出生在一个小村庄里。16岁时进入一家美术公司工作。到1880年,已经27岁的凡·高才开始下决心学习绘画。从此他就把精力都集中在了绘画事业上,并且经常废寝(qǐn)忘食地画着,几乎达到了痴迷的程度。

在绘画方面,凡·高很有独创性,他大胆地按照自己的想法去作画。然而遗憾的是,当时的人们根本无法理解凡·高的作品。凡·高画了大量的画,却几乎没有卖出去一张。

卖不出去画,就意味着挣不着钱;挣不着钱,就意味着没有饭吃,没有地方住。但贫困没能使凡·高屈服,靠着弟弟和朋友提供的一点生活费,凡·高仍利用一切时间画着、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