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婚恋期
一、预防乙肝
先来看一下乙肝病毒的传播途径:
1.母婴传播即由携带乙肝病毒的孕妇传染婴儿的一种方式,这也是最常见、最重要的传播途径,包括妊娠期感染、围生期传播、哺乳过程中的传播。
2.性传播乙肝病毒阳性者的唾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中都含有乙肝病毒,而在性生活过程中,男女双方的性器官都可以出现损伤,从而传播病毒。
有多个性伴侣者感染的危险性会明显增高。
3.血液传播输入带有乙肝病毒的血液或血制品而感染。目前我国提倡无偿献血,献血员都需要接受严格的乙肝表面抗原筛查,所以经输血(全血、血浆、红细胞、血小板等)或血液制品(清蛋白、免疫球蛋白、凝血因子等)引起的乙肝病毒感染已经很少发生。一般生活或工作接触,如握手、拥抱等不存在血液暴露的接触,一般不会传染乙肝病毒。经血传播HBV是主要传播途径之一,包括输入血液和血制品、注射、手术、采血、拔牙、内镜检查、活体组织检查、针刺、文身、扎耳环孔和医务人员意外刺伤等。近年来由于执行献血法、输血法后,经血液、血制品传播HBV已明显减少,但还未能彻底根治,少数HBsAg阴性,HBV-DNA阳性的血液仍可引起感染;单独HBcAb阳性者仍可测出HBV-DNA。
4.破损的皮肤或黏膜含乙肝病毒的体液或血液可以经破损的皮肤或黏膜传播。这种方式主要发生于各种医疗器械(注射器、针灸针、手术器械、口腔器材、各种内镜等)消毒不严的医源性传播,静脉内滥用毒品,修脚、文身、穿耳洞等操作,以及医务人员工作中的意外暴露等,公用剃须刀和牙刷也可以传播乙肝病毒。
因此,除了血液、母婴传播之外,性接触以及生活密切接触都可以传播乙肝病毒。婚恋中的男女,如果一方是乙肝病毒携带者,而另一方没有免疫力,则就容易传染乙肝病毒。在这种情况下,感染的一方应该将情况告知对方,让对方做乙肝病毒标志物及肝功能检查。如果对方没有乙肝表面抗体,说明其缺乏对乙肝病毒的特异性免疫能力,应及早注射乙肝疫苗,科学预防密切接触造成的乙肝病毒感染。
二、婚前检查
我国是乙型肝炎的高发病地区,表面抗原阳性者约占10%,表面抗原主要存在于乙肝病毒感染者的血清、唾液、泪液、乳汁及精液、阴道分泌物中,夫妻的亲密关系增加了乙肝病毒传播的机会,因此乙肝患者或乙肝病毒携带者在结婚前一定要做必要的检查和相应的处理。
对于乙肝病毒携带者来说,在结婚之前一定要让配偶检测乙肝“两对半”。
如结果均为阴性,则必须注射乙肝疫苗,最好在产生表面抗体以后再结婚。
乙型肝炎急性期的患者应暂缓结婚,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待临床症状明显好转,肝功能恢复正常、体内病毒水平较低时再考虑结婚。同时也要检查对方血清,以了解是否有免疫力,如果属于没有免疫力的易感者,应注射乙肝疫苗,产生保护性抗体后再结婚。
只要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在适宜的时机结婚,乙型肝炎患者完全可以与正常人一样结婚、生育。
三、性生活及避孕
性传播是乙肝病毒传播的一种方式,因此乙型肝炎患者在过性生活时,应结合自身情况进行,并注意防护。乙型肝炎急性期,应暂停性生活,此时减少性生活可以减少能量消耗,配合治疗促进肝细胞恢复。肝炎恢复期和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可以进行适当的性生活,以不感到疲劳为度。慢性肝炎合并肝硬化者多性欲低下,不应勉强过性生活。
在过性生活时,乙型肝炎患者及其配偶应采取一些基本的防护措施。首先,如前文所述,应该在肝功能恢复正常、体内病毒水平较低时过性生活,以减少传播的危险性。过性生活时应使用安全套,避免因阴道分泌物的接触或精液带有乙肝病毒而传染。月经期及有妇科疾病时避免过性生活。避免特殊的不良性交方式。避免深吻,尤其是对方有口腔溃疡时。
乙肝病毒携带者可以选用安全套、宫内避孕环避孕,避免药物避孕。因为避孕药需经过肝代谢,有一定的肝损伤作用,会加重肝的负担,甚至引起药物性肝炎。
对乙型肝炎患者来说,由于肝对雌激素、孕激素代谢能力降低,所以女性常有闭经、月经延期等表现,不宜掌握排卵时间,所以选择正确的避孕方法十分重要。此时最适宜用安全套,或阴道隔膜或避孕药膜避孕。避孕药会加重肝的负担,促使病情恶化,并造成肝中毒。而肝功能不良时,体内凝血酶原减少,凝血功能障碍,容易出血,所以不宜放置避孕环。
第二节妊娠期
一、孕前准备
正常妊娠时,孕妇新陈代谢明显加快,所需的营养物质增加,使肝内糖原储备减少。同时胎儿的生长发育、代谢和解毒主要依靠母体完成,孕妇的肝负担明显加重,尤其是在妊娠晚期,胎儿的迅速增大,所需能量大量增加。但是,妊娠既不会增加乙肝病毒的易感性,也不会给肝功能带来明显的损害,所以妊娠一般不会加重乙型肝炎病情,女性乙型肝炎患者在病情稳定后可以怀孕。但是如果乙型肝炎患者合并有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则后果严重。因为此时全身小动脉痉挛,肝易出现缺血性损害,出现凝血功能异常,容易进展为重型肝炎。
此外妊娠晚期发生急性或亚急性重型肝炎、早产以及新生儿死亡率都高于健康妇女。因此,一定要把握妊娠时机和孕产期保健。
想妊娠的乙型肝炎患者,应该避免匆忙妊娠,定期体检,了解肝功能、乙肝“两对半”、HBV-DNA,并向医生咨询,制定理想的妊娠方案。
1.不宜妊娠的几种情况①急性乙型肝炎,伴有明显肝功能异常;乙型肝炎肝硬化;②慢性乙型肝炎活动期,肝功能异常(转氨酶、胆红素升高等),此时妊娠易诱发重症肝炎;③慢性乙型肝炎伴有严重肝外系统表现,如肾病等;④曾有过妊娠史,因肝功能异常不能承受而终止妊娠;⑤乙肝病毒感染并有妇科疾病不宜妊娠者;⑥HBV-DNA阴性,HBeAg阳性者可以正常妊娠,但妊娠期间要定期检查肝功能;⑦HBV-DNA阳性,HBeAg阳性、肝功能正常者最好在抗病毒治疗HBV-DNA、HBeAg转阴后再妊娠。
2.妊娠时机妊娠时机应选在肝功能正常、病毒水平较低的非治疗时期。
肝功能正常应稳定半年以上,肝功能不稳定或不正常则妊娠后病情可能会加重,发生早产、胎膜早破、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后出血等并发症的概率增加,少数会发展为重症肝炎。病毒水平较低,可以减少对方及胎儿感染病毒的机会。
双方有一方在进行抗病毒治疗时,最好不要妊娠,建议停药后半年再考虑妊娠,这是因为目前所用的抗病毒核苷类药物对妊娠的影响还未确定。
二、孕期保健
1.做好检查乙型肝炎患者怀孕前应到正规医院进行血常规、肝功能、乙型肝炎五项、HBV-DNA和肝、胆、脾B超检查,了解病情,听从医生建议,确保孕期母婴安全。
2.定期复查及时、定期检查肝功能,尤其是HBV-DNA阳性且HBeAg阳性者一定要及时检查肝功,特别是到孕中期和孕晚期有厌食、恶心、尿黄、乏力等症状应立即就诊。没有上述不适的患者也要1个月检查一次肝功,及时发现异常。同时应做好产前各项检查,做好围产期保健,密切观察胎儿发育情况,注意有无并发症的发生,注意血糖变化。
3.生活调养调节情绪,保持乐观开朗的心境,避免情绪暴动。注意休息,保证睡眠,适量运动,避免过重的体力活动。注意饮食营养,合理膳食,以低脂肪、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为主,不要盲目进补,适当控制食量。
延伸阅读围生期
围生期是指产前、产时和产后的一段时期。此时期中孕妇经历了妊娠、分娩和产褥期3个阶段,胎儿经历了受精、细胞分裂、繁殖、发育、成熟和出生后独立生活的复杂变化。
国际上,围生期计算方法有4种:①妊娠满28周到出生后1周;②妊娠满28周至出生后4周;③妊娠满20周至出生后4周;④从胚胎形成至出生后1周。我国采用第一种方法,此时期内的胎儿和新生儿称为围生儿。围生医学又称为围生医学,是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新学科,它的特点是将孕妇和胎儿作为一个统一整体进行研究和管理,涉及胚胎学、遗传学、生殖医学、产科学、放射学、优生学、新生儿学等多学科。围生期保健的宗旨是儿童优先、母亲安全,目的是降低孕产妇和围生儿死亡率,降低远期缺陷和伤残率,提高人类的健康素质。
进入围生期,儿科医生也开始管理胎儿了。虽然,满7个月的早产儿在经验丰富的产科、儿科专家的配合,及时的抢救以及经过良好的护理下已经大部分能够存活,但是,毕竟此时妈妈和宝宝还没有进入孕晚期,胎儿的发育只是初具规模,还有大量的工作没有做,所以,此时预防早产仍然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