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乙肝转阴过七关
48555000000014

第14章 心理与运动,乙肝转阴一个都不能少(2)

“笑”能改善肝病患者症状

人在高兴、愉快、喜悦的时候,不论做什么事情都觉得称心如意。

人在悲哀的时候,总是伤心流泪,感到心灰意冷,悲观绝望,看世界的一切都是死灰色。一个人的心情、情绪的好坏,同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变化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所以,现代心理学将笑视作一种愉快心境或轻松情绪的体现,认为笑对改善抑郁、焦虑、恐惧等情绪状态十分有益。对周围事物荒唐的认识和个人优越感的产生,便会带来心身的放松和快慰。近年来,国外的笑俱乐部生意红火,说明“笑疗”越来越被现代人所青睐。

临床上以笑治病的案例不胜枚举。现代科学也证实,当肝炎患者的身心处于愉悦状态时,其体内各个系统都能以良好的秩序,出色地完成机体各部分的功能。如果情绪忧郁苦闷,会使肠蠕动变慢,就会减少药物的吸收而影响治疗效果,故肝病患者必须保持乐观向上的意境,使机体各系统处于正常的功能状态,以达到药物最佳疗效。如果肝病患者不能做到怡悦开怀,久之就会导致身体各部分的功能紊乱,严重妨碍了肝病的治愈甚至可引起其他疾病。而心情愉快,气血通顺,就能疏肝理气,健脾和胃,增强免疫功能,有利于身体的健康。因此肝病患者要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自寻乐趣,不妨将笑作为调节肝病患者症状的一种方法。

学会“移情易性”,有利疾病康复

有些人患肝病后,往往将注意力集中在疾病上面,怕病情变坏,怕不易治愈,怕因病影响工作、劳动、学习和生活,整天围绕着疾病胡思乱想,陷入苦闷、烦恼和忧愁之中,甚至紧张、恐惧。在这种情况下,分散患者对疾病的注意力,使思想焦点从疾病转移于他处,或改变周围环境,使患者不与不良刺激因素接触,这就是“移情易性”的自我治疗调节方法。移情易性的具体方法很多,应用时应根据乙肝患者的不同心理、环境和条件等,采取不同的措施,进行灵活运用。有的肝病患者如果不能控制自己思想,在病情缓解的情况下,可以让患者家属配合,转移患者对疾病的注意力,以培养情趣、陶冶性情,调神除病。如让患者参与舞蹈、旅游、书画、养花、垂钓等活动,起到调整逆乱之气的作用,使精神安定,疗效巩固。还能够让患者远离烦恼,忘却疾病,减轻身心痛苦。

音乐是乙肝患者解郁的好方法

音乐是一种特殊的语言,人们通过音乐陶冶情操,从音乐中获取力量。音乐不仅是一种艺术享受,更重要的是音乐可以影响情绪。

多少年来,人们普遍认为音乐有神奇的疗效和巨大的感染力,因为其本身就是用有组织的乐符来表达人们内心感情的一种语言。对乙肝患者而言,音乐可调整人的心理,而心理状况与乙肝康复密切相关。音乐可建立信息沟通,对人的高级神经活动和人的大脑边缘系统及大脑网状结构有显着影响。而边缘系统对调整人体内脏生理功能有重要作用,其能促进分泌有益健康的激素、酶和乙酰胆碱等物质,协调身心健康,使人的精神世界发生变化。当人的听觉器官感受到不同的音乐旋律时,能减轻肝病带来的压抑、消极、悲观、抑郁、焦虑不安、失望、对前途没信心等异常心理。庄严的旋律赋予人丰富的想像,悠扬的乐曲促使人身心向上,轻快、抒情的音乐让人愉快地休息。正如天文学家毕达哥拉斯说“如果我把各种优美的音调融合在一起,就能使各种莫名其妙的妒忌行为等缺点转化成优点”。

对于乙肝患者而言,常听音乐可以提高人的精神素养,缓和紧张心理,还可激发人的心理潜力,使患者感到喜悦、兴奋、愉快,调动人体各系统的正常功能,促进消化道活动,安定患者的情绪。悦耳的音乐传入大脑后,对神经系统是一种良好的刺激,从而加速排除体内废物,有助于肝病的治疗。音乐能使人的焦虑消失,使人更珍惜生命,给人带来勇气和力量,音乐与乙肝患者相伴,能提高乙肝的治疗效果。音乐可使肝病患者发泄郁闷的情绪。有人认为音乐的某些旋律或节奏可以教育人,改变人的脾气和情绪,恢复内心的和谐,具有控制和稳定人的情绪的功能,故乙肝患者多听点好音乐,能达到舒肝解郁的目的。

科学运动对乙肝转阴有促进作用

运动可以增强机体的功能,促进新陈代谢并增加机体抵抗力,而且可以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调节患者情绪。乙肝患者缺少运动,易造成人体气滞血瘀。医学专家说乙肝患者适当运动,能使气血畅通,有利于疾病的康复。因为乙肝患者运动时,膈上下有规律升降,对肝脏来说起到一种柔和的按摩作用,有助排淤。另外适当的活动可以增强体力,活跃全身各器官的生理功能,愉快心身,有利于康复。少数患者由于缺少活动,同时又盲目地增加过多的营养,结果得了肥胖症、脂肪肝,反而不利于疾病的治疗。另外,乙肝患者如果长期不运动,会使肝脏合成胆固醇过多,有害于心血管系统,造成长期肝病或胆固醇过多,所以乙肝患者了解运动辅助疗法对健康十分有益,但是一定要进行科学的适度运动。

乙肝患者运动的“三个”特别注意

第一:乙肝明显活动时(常表现为血清转氨酶明显升高),则应像患急性乙肝一样,绝对卧床。血清转氨酶正常后则可逐渐增加活动。

乙肝活动期患者极易疲劳,腰酸、两腿乏力,这主要是由于单位时间内脑力和体力活动量超过机体负荷所致。卧床休息可使肝脏血循环改善,减少能量消耗和代谢负担,有利于肝细胞恢复,病情有所好转后要以静为主,但不一定强调绝对卧床。患者可循序渐进地进行一些轻微活动。慢性迁延性乙肝患者,在治疗期间应根据病情适当地活动,不应过分强调卧床。

第二:适宜运动的乙肝患者,运动量的大小以不感到疲劳为度,每次运动以自觉稍微出汗为宜。每次运动时间不要过长,不必强调运动量,应该在疲劳出现之前结束运动,因为乙肝患者的耐力较差,而且易发生低血糖,容易疲劳。同时要注意的是,运动量应从小开始,循序渐进,在逐渐适应的基础上,增加活动量,不要在饭前或饥饿时进行运动。慢性乙肝患者如有低热、疲乏、食欲缺乏、恶心、肝区疼痛等表现,就表明病变处于活动期,不宜进行运动。

第三:腹部运动要注意.有些患慢性乙肝的患者说:“腹部运动做得多了,肝区有不舒服的感觉。”的确,强烈的腹部运动,如仰卧起坐、俯卧撑、踏自行车等运动,对腹肌的作用较为强烈。做这些运动时,腹肌紧张收缩和松弛,腹内压变动较大,肝脏等于受到较大力量的“按摩”,肝包膜受到牵扯,因而肝区可能感到不适。尤其是腹肌长时间停止紧张收缩后,这种感觉就更加明显,与跑步后肝区有不适感相似。因此,患慢性乙肝的人不宜做强烈的腹部运动及双杠、单杠、举重等运动,因为做这些运动需要闭气用力,腹肌过分紧张,易出现不适感。对于病情不稳定的患者,还有可能加重症状,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乙肝患者最好多练太极拳

太极拳是我国宝贵的民族遗产,它姿势优美,动作柔和,男女老幼皆宜,不受时间和季节的限制,既能锻炼身体,又能防治疾病,不仅我国人民喜欢练,而且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欢迎。太极拳经过我国历代人民的长期实践,不断地演进和发展,使它在技术和理论上都形成了完整而系统的内容,成为具有宝贵医疗价值、轻松柔和的运动项目。太极拳运动的特点是举动轻灵,运作和缓,呼吸自然,用意不用力。是静中之动,虽动犹静,静所以养脑力,动所以活气血,内外兼顾,心身交修。也就是使意识、呼吸、动作三者密切结合,达到调整人体阴阳,疏通经络和畅气血的目的,使人的生命得以旺盛,故可使弱者强,病者康,能够增强体质、祛病延年。所以太极拳是乙肝患者最适宜的运动疗法之一。但由于太极拳是一项细腻的且涉及多种学科的综合性运动。练习时不仅应注重身体的修炼,更应注重精神和心理素质的修养和思维的形象化训练。所以乙肝患者练太极拳还要注意以下两点:

第一,心要静而精神要振作,忌低眉垂目,萎靡不振,缺少生气。

但也要忌怒目攒睛,挺胸露齿。周身要节节贯通,勿使有丝毫间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