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海
谁不爱绿色呢?
浓浓厚厚的绿,浅浅淡淡的绿,都让人爱。没有绿,就没有生命。大自然如此,人如此,文化也如此。
大自然的绿色很好理解,比如在一片土地上,人们过惯了山绿水绿的日子,觉得这绿色总是会生生不息的,有一天生活突然起了变化,人们打开门户,风沙如火一样扑面而来。不适、苦痛跟着就来了,人们对灾难也敏感多了,纷纷预测道:某某灾难、某某某灾难不日就要到来。土地荒漠化,正在威胁着人的生存。人们认识到大自然的绿色并非与人无关,大自然的死亡就是人的死亡;人来自于大自然,却又不大愿意顺其自然,但最终还必须顺其自然。于是觉悟了的人们开始修补自然,甚至再造自然,从外到内,都要修补、再造一番。比如“还林还草”,还有什么“绿色食品”、“绿色运动”也应运而生,铺天盖地地来了。大自然的荒漠化的确是可怕的,其实最可怕的还是人的荒漠化。所以得提醒人们,人荒漠化了,一切都将荒漠化。
多年来,我也习惯了人们对教师的种种称颂,比如“辛勤的园丁”,“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等等。仔细想来,却又不胜惶恐。扪心自问,我培植了多少绿色,又塑造了怎样的灵魂?或者说,我们培植的绿色能生长多久,我们塑造的灵魂又能站立多久?作为教师当然要修补自我,再造自我,照直说,那“绿色文化”、“绿色教育”也该应运而生,更当铺天盖地。这,更内在。修补、再造应当从这里开始,这样做,才有希望。
教育是一种文化活动,应试教育,素质教育首先应该是文化教育。这是理想,也是现实最需要的。我们平常说“文化教育”只是一个简单的名词,在词典里是一个词条,在社会上差不多是一个行政概念。在实际教育中,要么是知识教育,要么是能力教育,或者艰难地将二者结合起来。一个社会人有了知识,有了能力,并不等于有了文化;而非文化的却又有了知识和能力的人,不否认他有创造力,他可能更具破坏力,因为他是有智慧的。文化,除了知识和能力因素之外,还有道德、责任和精神的因素。
诸因素中,最难得的就是“精神”,我们把它叫做“人文精神”。教育要高举人文精神的大旗,刻不容缓。
人文精神是什么?人是社会人,文化人,未来人;对腐朽、丑恶,一次次背叛、消灭,对美好及一切文明,热情、亲善又亲和地拥抱,并发扬光大;富有批判力,富有崇高理想、想像力、创造力;既爱群体,又张扬个性;既宽容、同情,又爱憎分明、是非分明;自尊、自爱、自强、自立,扞卫真善美,抵制假丑恶。教育的终极目的就是为人构建一个精神家园。这样的教育才是“文化教育”,才是“绿色教育”。而语文作为综合性很强的人文学科,它承担的任务理当最重,同时,它又是最基础、最前沿、最“人化”、最“精神”的。然而,实际上我们的语文教育是贫弱的,苍白的,个中的原因太多,太复杂,留给我们语文教师的只是无尽的尴尬与酸苦。
到这里,也该说说作文了。多年来,一说写作文,先想到的是文体、主题,有哪几种可供选择,也即文体先行,主题先行。这和古人摆弄“八股”,演义“纲常”,根本是一样的,应该说没什么生命力。套用前人模式,照搬前人理念,以这种方式方法作文,很明显是把人的活生生的情感、思想掩蔽起来,把人的主体、个性抑制下去,文章也自然千篇一律,毫无生气。写来写去,连语言也没什么生气了,全都像政治教材、历史教材里的那种语言。这就好比拿着金黄的稻草去种稻子,那不会长出绿色的稻子,从而连金黄的稻草也会变的。这些该摒弃了,不然,我们的下一代就只会套用公式、模式,不会创新、创造,或者是另外一个词:盗版。或者说话、做事、做人都模式化;说“假话”,做“假人”,都是“盗版”的。
所幸语文教育已经感觉到了新的震颤,最先觉醒的便是作文了,并且踏上了新路。作文总是在追求语言的艺术,并以此来表现人的精神,张扬人的个性。这是作文的信念,有了它,作文的天地永远春风浩荡绿意盎然。
一瓣新绿,最终能长成一棵大树。这本作文集命名为《一瓣新绿》,正是这个意思。一缕春风,一簇绿意,一份真诚,无限希望。
《一瓣新绿》,关乎自然,关乎人文,关乎爱和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