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宿舍就成了一个大火炉,窗户都大开着,甚至还希望屋子多漏些风,但是热气依旧逼人,身上存的不多的水分全出成了汗。苏堡乡一带是有名的缺水地区,学校里的水是定量供应的,定量供应还要收钱,一壶水两毛。同学们从早到晚没有不喊渴的,流的汗多,喊渴的人就多,好像这大热天是专门挤我们身上的汗,喝我们身上的水的。这仅仅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因为缺水,学校里就不供应洗脚水,大热天里三四十双臭脚丫摆在大通铺上,真是说不出来的臭,臭得连苍蝇都不肯飞进来,飞进来也能臭死它们。
黄米饭及面条加土豆
民以食为天,吃饭问题当然是我们住校生的大问题。
我们吃的其实再简单不过了,要说有名称的话,那就叫“黄米饭”和“土豆加面条”好了。这又是我们祖祖辈辈吃的饭。一年到头,上天恩赐,多下点雨水,有这样的饭吃、不断炊,也算是较好的生活了。按时下的说法,就是解决了温饱问题。我要说的是:同学们冬天不温,长年不饱。
米面是同学们星期天到校时从家里背来的,学校里统一收起来,再发给我们饭票。饭票是半斤半斤的。我们一天两顿饭,一顿就是半斤。不知是咋搞的,我们从家里背来的米面,一星期5斤,外加两斤土豆,因为面条里要和土豆的。大一点的同学一次背两三个星期的,十来斤,这就叫口粮。无论多少,交给学校时总要少一点的,一斤也少,八两也少,很少等于家里父母称过的斤数,当然绝不会超过这个斤数的。我们也纳闷,甚至怀疑学校里用的秤大概不是咱们中国人造的,但是又不敢说明白,说明白了就是胡说。
时间一长,我们就弄明白了一个道理:一次多背几个星期的口粮,这样损耗就会减少一些。打顿饭其实也是不够量的,打饭的师傅跟玩杂技的一样。要是米饭,就先把米饭挑得虚虚的,一铲子下去,看着够多了,铲到我们的碗里,用筷子轻轻一摁,立刻就是半碗了;要是面条的话,就用大马勺舀,从锅里舀起来的时候是满的,但在空中经师傅那么一抖一摆,和我们的碗对接上时就变成半勺子了。同学们哪能吃得饱啊。大一点的同学放下碗就喊饿,由不得让我们吃着碗里看着锅里想着锅里。这都根源于一个“穷”字,粮食少了,别说是放开吃了,给饥饿的人看上一眼,它也能变少的。
食堂里的师傅只有两个人。中午开米饭,一个师傅就够了,另一个师傅当然不知道他到哪里去了。不在食堂倒也好,省得他看见我们饥饿的样子不顺眼,找我们的茬儿。黄米在头一天就泡进水里了。黄米经不住猛泡,但师傅还是要泡的,当然是泡得时间越长越能做出饭来。到了第二天快中午时煨上火,连着泡米水一起慢慢煮。这样做饭的方式,还是为了多做出饭来,当然也是为了省水。家里做的黄米饭的确不难吃,学校里做的黄米饭,实在难以下咽,但因为饥饿,也就顾不上那么多了。下午吃面条,两个师傅都在,一个切洗土豆,一个和面。土豆切成手指那么粗的条儿,先下到锅里煮,八成熟了,再下上切好的面条,两样和到一起煮。土豆煮得看不见了,一口大锅里差不多成了粥,才开始给同学们打饭。
显然,这样做饭也是为了多做出饭,多做出饭就是为了多省粮。好几年里,在同学们中间传着一句话,说:米面上了学校的秤,咋称也不重,米面进了学校的锅,化学变化就很多。
这种情况后来才有了变化。新校长到任,掌握了学校各方面的情况,看见同学们吃这样的饭,他哭了。我们记得新校长讲过一句话:“身体是人的根本,思想是人的灵魂,这才是一个完整的人;这样的人才是学校和社会的根本。”
一盏酒精灯
后来,到城里读书,才知道化学、物理有许多实验要做的,而且还有那么多的“瓶瓶罐罐”。在苏堡中学,我们只听老师说过“实验”这个词,但要去“做”,那是无法想像的。学校里连像样的实验器材都没有的,更别说实验室了。有一次,我们上化学课,听老师说,这节课要是能做实验那再好不过了,可惜做不了。说着,老师就拿出一个器物来,说是“酒精灯”。那一次,我们才见识过苏堡中学惟一的实验器材——酒精灯的样子,当然比我们家的煤油灯好看。因为没有酒精,点不起来,老师也只能让我们看看。那节课,老师讲得挺激动,虽然没有做成实验,但那个酒精灯还是大大地鼓励了老师。老师的激情感染了同学们,同学们也听得很有激情。
上完课,老师把酒精灯用纸细心地包好,双手捧着它走了,似乎那个酒精灯是个活物,一不小心就会跑掉的。
以后,遇上实验课,需要什么器材,老师都会给我们描述一番,同学们在老师的描述中大致能想像出所需器材的样子,但是同学们还是像听一个神话传说那样,觉得很遥远。
老师说:“我今年四十五岁,教了二十几年的化学课,也没做成过一次实验,我想十年后差不多吧!”十年后,十年后我们的这位老师也快退休了,十年后,我们呢?
等吧,一等就是10年,这是真正以生命来等待的。后来,在城里读书,上实验课的时候,我总是先想到苏堡中学的那个酒精灯,不知道它派上用场了没有,那些贫穷山区的孩子是不是还在想像中上实验课。
苦读
山区的孩子能吃苦。在学习上更是不怕吃苦的,再苦也比在农田里干活好受。不苦,又有啥办法呢?
古人有闻鸡起舞的,在我们看来也不奇怪。无论冬夏,冷是冷,饿是饿,我们差不多都在早晨五点左右起床,父母不在跟前,没有人再三再四地催,同学们都很自觉,一个一起,大家就都起来了。
我们也说不清自己哪里来的那么大的动力。住宿的同学几乎没有赖着不起床的,要是有一个人不起床大家都觉得他不应该,他自己也好像欠了点啥似的,想睡也睡不着了,这大概就是心里有事没瞌睡了。
到了教室,里面早有人点上灯了,后面来的人也不问他,倒觉得还是自己来晚了,点上灯学习就是了。学校里长年实行灯火管制,早晨七点开灯,八点关灯,晚上九点半就熄灯了。所以,在开灯之前和关灯之后,同学们学习都得点上煤油灯。煤油灯当然是自己制作的。
冬天,凌晨时的教室冷得就像冰窖,连煤油灯的那一炷小火苗也冷得瑟瑟发抖,要是遇上刮风天,教室里透进风来,灯火燃起来非常吃力,让人感觉那一炷小火苗很快就要被风吹走。有时候我们把书立起来给煤油灯挡风,有时候就用手来挡风,一边学习一边暖手,也挺好的。因为天冷,有的同学也在宿舍里学习,点上灯,盖上被子,当然要比在教室里学习好受一些,但就是没有气氛,也紧张不起来,总觉得在教室里学习效果好。
晚上也一样,熄灯之后,同学们连座位也不下,只有擦火柴点灯的声音。为了能省一点煤油,同桌问常常两人共用一盏油灯,今天用你的,明天用我的。有的同学煤油用完了,别的同学也可以和他共用一盏灯。天天用煤油灯,煤油灯又那么多,点起来满屋子的黑烟,同学们的鼻孔都是黑的,洗也洗不掉,用手扒拉,手指立刻就变黑了,黑得油滋滋的。同学们并没有被艰苦的条件困住,反而动力越来越大,也能够互相帮助。后来,念高中时读了巴金先生的《灯》,更加觉得光明与温暖对一个人来说那是多么重要啊。
课外,同学们的学习都这么努力;课内,那更是不用说了。老师的严格要求和辛勤工作,还有老师寄予我们的希望,本身就是一本无字的书,我们时时刻刻在读,完全能读得懂。这样做,学习咋能不好呢?艰苦了,我们要战胜艰苦,努力了,总会有收获。这其实是一种精神。
对山区穷人家的孩子来说,除了苦读,还能咋样呢。
【简评】王院胜同学曾在西吉县苏堡中学念过书,山区的穷困和山区孩子求学的艰辛他是深有体会的。文章用质朴的语言写了一些山区孩子在苏堡中学生活和学习的情形,很有味道,如,“痛苦的幽默”,“贫困的乐观”,“苦境中的挣扎”,等等。文章最重要的是表达了一种与艰难困苦对抗的精神,这种精神恐怕不是人人都有的。
那片长上了青草的土地哟
2000级高一(4)班司巧玲
口指导教师端木莅雯
汽车在平坦的柏油路上奔驰着,路两旁的树木、房屋都落在了车后。我的心也随着车轮的奔驰向前奔跑着,甚至超过了车速……窗缝里透进来的丝丝凉风,轻轻地抚摸着我的面颊,掀动着我的头发,拨动着我的思绪……离开故乡已8年多了。虽然那里的一切都跟那里的黄土地一样贫瘠,但我时时刻刻牵挂着它。这几年,我华西村的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故乡也该有变化吧。“退耕还林还草”在男已实施了,那些连绵起伏的山坡想必已被绿色覆盖了。这次回去,我可以在绿色的山头上尽情地玩,欢快地跳,可以见到我的亲人……想到这儿,我兴奋极了,恨不得一步迈到故乡的土地上。
路越来越陡了,山越来越多了,离家乡的门槛越来越近了,我的心跳也越来越快了。奔驰着的车轮终于驶到故乡的热土上,我的亲人早已站在路边等我。我们彼此亲热地扑上去,重逢的泪水在眼圈里打转。他们真诚地向我询问路上的一切,我边回答边寻找我儿时伙伴的身影。很遗憾,谁也没看到,也许,她们在家等我,带着一丝遗憾,带着一丝失望,但更多的是希望。
我打算去找她们,二婶笑着说:“傻丫头,她们哪像你这么清闲,她们有自己的事要干。”我想,还没到农忙时,出去玩一阵的时间还是有的吧。二婶又说:“她们有的已经有人跟着喊妈妈了,有的快要做妈妈了,还能像你一样无牵无挂地玩吗?”听了二婶的话,我惊呆了,好久木然不动。我只感到我的头大了,世界颠倒过来了,难道这是真的吗?天啊,她们都与我年龄相仿,最大的也超不过二十岁,这个年龄,正是长身体、长知识的时候,怎能……我默然了。
不知在什么时候,小N已站在了我面前,她见到我仍和以前一样的亲热,不过那种亲热已有点麻木了。她挺着高高的肚子,显得很憔悴,看到她那与她年龄极不匹配的肚子,我不愿正视,我失望极了。抬眼望着窗外,寻找着阳光,她自己还是个孩子,她稚嫩的肩膀能承担得起养儿育女的重担吗?……小M也来了,她向我讲述着她在外地打工的辛酸。坐在街头眼巴巴地等待别人的雇用。运气好,会在几天之内找到活,如果运气不好,一个多月也找不到活,等不到只好回家,而回家的路费都很难凑齐。东拼西凑,苦苦哀求别人的怜悯……即便找到活,受苦、受累、看别人的眼色……听着听着,我的心碎了,我不敢想像,她本还不成熟的心却要承担起全家生活的重任,去为生活而劳累奔波,她那张还很年轻的脸上,已留下了岁月的沧桑。
第二天早晨,小Y来了,带着她的孩子。母子俩看上去都像病了似的,脸又黑又黄,那双眼睛如雕刻的一般,只会死死地盯住某一处。看到她们母子,我真的都快晕过去了,我已是目不忍视了……
我丢下小Y一个人上了山。山上的空气清爽宜人,种上不久的草木已长出来了,毛茸茸地铺满了整个山坡。我席地而坐,绿草的香味扑鼻而来,我不禁流泪了,如此绿的大地,如此好的空气,居然有着让人难以接受的事实,而且是层出不穷。这些刚长出来的嫩草和树木,在这样的环境中,能很好地生长下去吗?我很爱这绿色的大山,爱大山上的一草一木,爱勤劳质朴的父老乡亲,但我却无法接受眼前那不忍目睹的一幕幕。
带着遗憾,带着悲伤,我踏上了回家的路。车上的一切,车外的一切都依旧,但我来时的那种兴致已荡然无存。我的心里翻滚着难以言喻的苦涩。我的伙伴们,她们都是贫瘠与愚昧的牺牲品,连“生活”二字的表面意义都还没弄懂,就开始了那所谓的生活。
我那善良的父老乡亲啊,同样的悲剧还会发生吗?那片长上了青草的土地哟,快些枝繁叶茂吧!
【简评】贫瘠的大山,贫瘠的土地,生长出来的只能是愚昧和贫穷。“退耕还林还草”,仅是文明的开始。习作者用自己的笔,记下了这真实感人的事,催人警醒。“退耕还林还草”能给贫穷的大山带来经济上的富裕,而人们精神上的脱贫致富,恐怕也不能忽视。要改变这种现状,就要让孩子上学,就要抓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