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型多因饮食不节,恣食豪饮,致脾失健运,聚湿生痰,或形体丰盛,素蕴痰湿,或肝郁化火,灼液为痰,或阳气虚弱,津液运化失常,聚而成痰,痰湿过盛,阻滞宗筋气血,宗筋失于充养,病发阳痿。此型患者主要证候可见阳痿,痰多呕恶,头晕目眩,肢体重浊,胸闷,或见形体肥胖,口中黏腻,脉沉滑或弦滑。因痰湿壅滞下焦,阻滞血脉,宗筋失养,故阳痿;痰湿内停胸肺,故胸闷痰多;痰湿阻胃,故恶心呕吐;痰湿阻遏清阳,故头晕目眩;湿浊下注,影响膀胱气化,故小便不利。形体肥胖,口中黏腻,脉沉滑或弦滑,均为痰湿内盛之征。此型患者治法应为化痰除湿,舒筋通络。
适合药膳如下。
砂仁蒸鲫鱼
【配料】鲫鱼1条(约100克),砂仁6克,巴戟天10克,葱、姜、蒜各少许。
【制法】
1.将鲫鱼去杂洗净,砂仁、巴戟天与调料同放入鱼腹中,用豆粉将鱼腹封口。
2.将鲫鱼放入炖盅,加水适量,隔水蒸熟即可。
【吃法】佐餐服用鱼肉。
【功效】祛湿化痰,补肾起痿。
专家提示:
本药膳是在田后谋等主编的《女性保健药膳》的“砂仁蒸鲫鱼”基础上加减而成。砂仁味辛,性温,归脾、胃、肾经,有化湿开胃,温脾止泻的作用,以广东阳春县出产者质量为优,故又称为阳春砂仁。传说很久以前,广东西部的阳春县发生了一次范围较广的牛瘟,全县境内方圆数百里的耕牛,一头一头地病死。唯有蟠龙金花坑附近村庄一带的耕牛,却没有发瘟,而且头头健强力壮。当地几个老农感到十分惊奇,便召集这一带牧童,查问他们每天在哪一带放牧?牛吃些什么草?牧童说:“我们全在金花坑放牧,这儿生长一种叶子散发出浓郁芳香、根部发达,结果实的草,牛很喜欢吃。”老农们听后,就和他们一同到金花坑,看见那里漫山遍野生长着这种草,将其连根拔起,摘下几粒果实,放口中嚼之,一股带有香、甜、酸、苦、辣的气味冲入了脾胃,感到十分舒畅。大家品尝了以后,觉得这种草既然可治牛瘟,是否也能治人病?所以就采挖了这种草带回村中,一些因受了风寒引起胃脘胀痛、不思饮食、连连呃逆的人吃了后,效果较好。后来人们又将这种草移植到房前屋后,进行栽培,久而久之成为一味常用的中药,这就是阳春砂仁的由来。鲫鱼药用价值极高,其性味甘、平、温,入胃、肾,具有和中健脾、除湿利水的功效。巴戟天味辛、甘,性微温,归肝、肾经,有补肾起痿之功。中医讲“脾虚生痰湿”,而此药膳中,砂仁与鲫鱼均能健脾除湿,湿去脾健,则痰无以生,再搭配补肾之巴戟天,使整个膳食不但味道鲜美,而且亦是治疗痰湿过盛,阻滞宗筋型阳痿的食疗佳品。注意阴虚火旺者不宜食用本品。
花枝思仙汤
【配料】墨鱼(花枝)100克,苍术10克,杜仲(思仙)15克,精盐、生姜、料酒各适量,猪骨汤1500毫升。
【制法】
1.水发墨鱼洗净,切丝。
2.洗净苍术、杜仲,与墨鱼同放入沙锅中,加入猪骨汤,旺火煮沸。
3.汤沸时加入调料,改文火,煨1小时,即可。
【吃法】喝汤,吃墨鱼。
【功效】化痰祛湿,补肾舒筋。
专家提示:
苍术以产于江苏茅山一带者质量最好,故又名茅苍术。其味辛、苦,性温,归脾、胃经,有燥湿健脾的功效。相传宋代的大医家许叔微,年轻时有一个睡前饮酒的习惯,几年后,他时时感到胃中漉漉作响,胁下疼痛,饮食减少,这到底是种什么怪病?许叔微陷入深思并四处求治。谁知遍求名医却总不见效,他心中十分苦恼。于是,许学士摒弃了“医不自治”的信条,开始自己解救自己。他对自己的病情进行了认真的分析研究,认为自己的病主要是由“湿阻胃”引起的。于是,他按照自己“用药在精”的一贯学术思想,选用苍术一味为主药,用苍术粉1斤,大枣15枚,生麻油半两调和制成小丸,坚持每天服用50粒。服药数月后,他的怪病逐渐减轻,直至获得痊愈。为什么一味苍术有如此效力?原来,许叔微素嗜饮酒,伤及了脾胃,脾虚不运则水湿不化,脾与胃互为表里而致“湿阻胃”,从而出现了胃中漉漉有声等内湿症状。脾属土,土爱暖而喜芳香,苍术为芳香之品,善能醒脾化湿,湿邪属阴之气,得温则化。许叔微辨证准确,选药精当,一味药而收神功。杜仲味甘、微辛,性温,归肝、肾经,有补肝肾,强筋骨的作用。墨鱼营养丰富,含蛋白质,脂肪,维生素B1、维生素B2和烟酸,钙,磷,铁等成分,被称为“中国四大海产”之一。
整个药膳味道鲜美,药用价值高,是治疗痰湿过盛,阻滞宗筋型阳痿的不错的食疗佳品。注意墨鱼不能与茄子同食,对海鲜过敏者,不宜服用。
贵老三步跳【配料】姜半夏(三步跳)10克,陈皮(贵老)10克,鲫鱼1条(200克),生姜、精盐适量。
【制法】
1.姜半夏、陈皮洗净,文火煎30分钟,取药汁备用。
2.鲫鱼去杂洗净,与药汁同入沙锅中,加水适量,武火煮沸后,改文火煲2小时,调味即可。
【吃法】喝汤,吃鱼肉。
【功效】祛湿化痰,舒筋通络。
专家提示:
半夏性温,味辛,归脾、胃、肺经,有燥湿化痰之功。传说石羊场有个李半夏的姑娘,因家里人多地少,从小便被送到相盖山寺内诵经。一天晚上,佛祖给她送来一个梦:“佛门是以大慈大悲,救苦救难为根本,你应为天下众生消除苦难”。半夏姑娘就按佛祖的旨意,在普州城摆起了药摊,免费为百姓治病。很快姑娘治病的名声就传遍整个普州,她不分白天黑夜,随请随到,到病人家中治病,真是药到病除。在整个普州传为神医。因她治病救人,常年奔波、劳累,不幸积劳成疾,离开了人世,人们就把她埋在相盖山下。不久,她的坟和附近土里都长出了许多绿油油小苗来,后来又结出了许多小果。大家都以为是半夏姑娘显灵,便拿来给病人吃,特别是气管炎、胃炎、呕吐的病人一吃就见效,十分灵验。为纪念半夏姑娘,人们就称小苗苗为半夏,并在华严洞左壁首位按半夏姑娘的形态雕刻了一尊坐像,让后人永远纪念和瞻仰。陈皮味辛、苦,性温,归脾、胃、肺经,其气香宣散,有健脾化痰,理气通络之功。鲫鱼肉味鲜美,肉质细嫩,营养全面,含蛋白质多,脂肪少,易于消化吸收,食之鲜而不腻,略感甜味。脾运得健,湿痰则去,何虑阳道不举?此道药膳是痰湿过盛,阻滞宗筋型阳痿患者的食疗佳品。注意阴虚燥咳者及感冒发热期间不宜服用,而且此药膳性燥,不宜常食。
薏苡仁粥
【配料】巴戟天15克,陈皮10克,薏苡仁40克。
【制法】
1.将巴戟天、陈皮煎取药汁去渣,备用。
2.将薏苡仁与药汁同放入沙锅中,加清水适量,煮至粥熟即可。
【吃法】喝粥。
【功效】化湿痰,通经络,补肝肾。
专家提示:
薏苡仁,因其表面呈白色,光亮如珠,故又名薏米、薏珠子、裕米等。其味甘、淡、性微寒、归脾、胃、肺经,有健脾利水、清利湿热之功效。相传,薏苡仁原产于我国和东南亚。它作为宫廷的膳食之一,药用也有2000多年的历史。据《后汉书·马援传》记载:东汉大将军马援在交趾(相当于今广东、广西大部、越南北部和中部)作战时,因南方山林湿热蒸郁、瘴气流行,他便经常食用薏苡仁,不仅能轻身,还能战胜瘴疟之气。在马援平定南疆凯旋归来时,装了一车薏苡仁,作为种子以引种栽培。却不料此举被一些居心叵测之人所用,反诬他搜刮了民间大量珠宝。
为此,马援气愤地当众将这一车薏苡仁倒入漓江,谣言顿时不攻自破。当地人民热爱这位廉洁奉公的将领,便将漓江边的山取名为“伏波山”,而这薏苡仁也有了“薏珠子”的美称。中医讲“脾为生痰之源”,用薏苡仁健脾,再配上燥湿消痰的陈皮及补肝肾的巴戟天,诸药相合,则标本同治,相得益彰,此方实为治疗痰湿过盛,阻滞宗筋型阳痿的食疗佳品。注意阴虚火旺者忌服。
茯苓粥
【配料】茯苓20克,玫瑰花3克,粳米50克。
【制法】
1.将茯苓装入纱布袋,入沙锅中,加清水浸泡20分钟。
2.粳米洗净同入沙锅,至粥八成熟,加玫瑰花,煮至粥熟即可。
【吃法】喝粥。
【功效】化痰祛湿,舒筋通络。
专家提示:
茯苓味甘、淡,性平,归心、肺、脾、肾经,有健脾利水渗湿之功。
《世补斋医书》有云:“茯苓一味为治痰主药。痰之本,水也,茯苓可以利水;痰之动,湿也,茯苓又可行湿。”以其化痰之功实与利水渗湿攸关,不无道理。相传,有一次慈禧太后得了病,不思饮食,厨师们绞尽脑汁,选来几味健脾开胃的中药,发现其中产于云贵一带的茯苓,味甘性平,且有益脾安神、利水渗湿的功效。于是,以松仁、桃仁、桂花、蜜糖为主要原料,配以适量茯苓粉,再用上等淀粉摊烙成外皮,精工细作制成夹心薄饼。慈禧吃后,很满意。并常以此饼赏赐宫中大臣。因此,茯苓饼更加身价百倍,成了当时宫廷中的名点。后来这种饼传入民间,成为京华风味小吃。现今北京的茯苓饼,就是继承了由清宫御膳房流传下来的传统制法,并经在用料和加工上不断改进而制作出来的。玫瑰花味甘,性微苦、温,入肝、脾经,有行气解郁之效。脾健痰除,经络通畅,则阳事可举。此道药膳是治疗痰湿过盛,阻滞宗筋型阳痿不错的食疗之选。注意阴虚火旺者不宜服用本品。
瓜蒌粥
【配料】瓜蒌仁15克,淫羊藿10克,粳米100克。
【制法】
1.将瓜蒌仁、淫羊藿放入沙锅加水煎30分钟,取药汁备用。
2.粳米洗净,与药汁同入锅中,煮至粥熟,即可。
【吃法】吃粥。
【功效】行气通络,利湿化痰,补肾起痿。
专家提示:
瓜蒌仁味甘、微苦,性寒,归肺、胃、大肠经,有清热化痰之功。话说古时候,江南有座高山,当地有个樵夫,有一天,他进山砍柴,中午躺在一个山洞外的石板上歇息。迷糊中,他仿佛听到了说话声,寻声望去,竟赫然看见长着黑白胡子的两个老者在谈论。黑胡子老者说:“今年咱的洞里结了好大一对金瓜。”白胡子摆摆手:“小声点,当心让人偷走。”黑胡子不以为然:“怕什么,只有七月初七午时,口念‘天门地门开,摘金瓜的主人要进来’才行。”听到这里,樵夫蓦然醒了,原来是个梦。后来,他越想越觉奇怪,便决定试试。七月初七这天,他来到山洞中,按时念话,果然嘎的一声,洞里一扇石门打开。走进去,只见里面的青藤上果然结有一对金瓜。他高兴地爬上去,摘下金瓜,跑回了家。到家一看,这哪是金瓜呀,分明是普通的小圆瓜。过些时日,樵夫又来到那个山洞外,躺在石板上歇息。刚闭上眼,就又听见了谈话声,还是那两个老者。白胡子埋怨:“都怪你,咱的金瓜被偷走了。那可是名贵药材呀。”黑胡子说:
“但是非得把瓜的皮色晒红才会有清热化痰的作用哩。”樵夫醒来,想莫非是神仙托梦,要我种药材给人治病?到家后,他找到已经烂了的两个瓜。取出瓜子,种在了院子里。到秋天,果然结了很多的瓜。他摘下晒红,叫咳嗽痰喘的病人吃,结果都见效了。人们让他给这种瓜取个名字,他想,瓜结在高处的藤架上,需登爬摘取,就叫“瓜蒌”吧。淫羊藿味辛、甘,性温,归肝、肾经,具有补肾起痿的功效。此药粥药效价值高,是治疗痰湿过盛,阻滞宗筋型阳痿不错的食疗之品。注意脾虚便溏者不宜服用,不能与中药乌头同用。
萝卜粥
【配料】青萝卜20克,杜仲15克,粳米50克。
【制法】
1.将杜仲煎取药汁去渣,备用。
2.将萝卜、粳米洗净,与药汁同入锅中,加清水煮至粥熟即可。
【吃法】喝粥,吃萝卜。
【功效】理气化痰,补肾兴阳。
专家提示:
萝卜性凉,味辛、甘,入脾、胃经,具有消积滞、化痰清热、下气宽中、解毒散瘀等功效;萝卜含有能诱导人体自身产生干扰素的多种微量元素,可增强机体免疫力,并能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对防癌、抗癌有重要意义。萝卜中的芥子油、膳食纤维以及B族维生素和钾、镁等矿物质可促进胃肠蠕动,有助于体内废物的排出。常吃萝卜可降低血脂、软化血管、稳定血压,预防冠心病、动脉硬化、胆石症等疾病。有一个俗语道出了萝卜的益处:“吃着萝卜喝着茶,气得大夫满街爬”。故也有人称其为“土人参”。元代诗人为了赞美萝卜还写下了这样的诗句“熟食甘似芋,生吃脆如梨。老病消凝滞,奇功真品题”。杜仲味甘、微辛,性温,归肝、肾经,其气和润降,有补肾起痿之功。此药粥食材虽简单,但药用价值高,是痰湿过盛,阻滞宗筋型阳痿的不错的食疗之品。注意青萝卜为寒凉蔬菜,阴盛偏寒体质者、脾胃虚寒、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单纯甲状腺肿患者不宜多食。服用人参、西洋参时不要同时吃萝卜,以免药效相反,起不到补益作用。
藿蔻鱼
【配料】鲜藿香叶30克,白蔻仁10克,杜仲15克,草鱼1条(约500克以上),生姜10克,精盐适量。
【制法】
1.将鲜藿香叶洗净切细;将草鱼剖去肚肠,去鳃,去鳞,切成块。
2.杜仲煎取药汁去渣,备用。
3.白蔻仁研成细末,生姜切成丝。
4.将鱼块与药汁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煮沸后下生姜、精盐,再煮沸后下藿香叶、白蔻仁,煮片刻即起锅。
【吃法】吃鱼喝汤。
【功效】健脾化湿,兴阳起痿。
专家提示:
藿香辛,微温,归脾、胃、肺经,具有芳香化浊,祛湿化痰的作用。
《本草正义》:“藿香,清芬微温,善理中州湿浊痰涎,为醒脾快胃,振动清阳妙品。……藿香芳香而不嫌其猛烈,温煦而不偏于燥烈,能祛除阴霾湿邪,而助脾胃正气,为湿困脾阳,倦怠无力,饮食不甘,舌苔浊垢者最捷之药。”白豆蔻味辛性温,入肺、脾、胃经,其化湿行气力强,与藿香同用增强健脾化湿的力度。《本草通玄》记载:“白豆蔻,其功全在芳香之气,一经火炒,便减功力;即入汤液,但当研细,待诸药煎好,乘沸点服尤妙。”所以本方中把白蔻仁研成了细末。杜仲味甘、微辛,性温,归肝、肾经,其气和润降,有补肾起痿之功。脾气健运,痰湿得除,又有杜仲相助,则再现雄风指日可待,此药膳是治疗痰湿过盛,阻滞宗筋型阳痿的佳肴。注意阴虚血燥者慎用。
竹笋鲫鱼汤
【配料】鲫鱼1条,竹笋150克,巴戟天10克,生姜、葱段、黄酒、精盐适量。
【制法】
1.将巴戟天煎取药汁去渣,备用。
2.将鲫鱼宰杀洗净,身上抹上精盐和黄酒腌半小时。
3.鲫鱼与药汁及竹笋、生姜、葱段一起放入沙锅,加清水适量,烧开后改文火煮半小时,出锅时加精盐即可。
【吃法】喝汤,吃鱼肉。
【功效】除湿化痰,兴阳起痿。
专家提示:
竹笋味甘、性微寒,归胃、肺经,具有化痰利湿的作用。竹笋,在我国自古被当作“菜中珍品”,在营养上,过去有不少人认为,竹笋味道虽然鲜美,但是没有什么营养,有的甚至认为“吃一餐笋要刮三天油”。这种认识是不准确的。其实,竹笋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脂肪、糖类、钙、磷、铁、胡萝卜素、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
每100克鲜竹笋含干物质9.79克,蛋白质3.28克,糖类4.47克,纤维素0.9克,脂肪0.13克,钙22毫克,磷56毫克,铁0.1毫克,多种维生素和胡萝卜素含量比大白菜含量高1倍多;而且竹笋的蛋白质比较优秀,人体必需的赖氨酸、色氨酸、苏氨酸、苯丙氨酸,以及在蛋白质代谢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的谷氨酸和有维持蛋白质构型作用的胱氨酸,都有一定的含量,为优良的保健蔬菜。竹笋含脂肪、淀粉很少,属天然低脂、低热量食品,养生学家认为,竹林丛生之地的人们多长寿,且极少患高血压,这与经常吃竹笋有一定关系。巴戟天为补肾之佳品,鲫鱼营养丰富,整个药膳搭配精妙,药用价值高,是治疗痰湿过盛,阻滞宗筋型阳痿不错的食疗之选。注意脾胃虚寒者、泄泻患者不宜服用本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