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眼保健知识荟萃
48548500000029

第29章 眼病诊疗知识(16)

⑥新福林点眼液:为拟肾上腺素药,具有发挥交感神经兴奋的效果。加强抗强碱药物的作用。若浓度为2.5%,每晚点眼1次,2周为1个疗程;5%的睡前点眼1次,10天为1个疗程。

⑦毛果芸香碱点眼液:为拟胆碱药,具有刺激睫状肌,增强其兴奋性,针对调节紧张后所产生的轻度麻痹状态发挥作用。浓度为0.5%或1%,每天睡前点眼1次,持续2周至1个月。

⑧新斯的明点眼液:为副交感神经刺激药,具有缓解眼痛解痉的作用。浓度为1%,每日3次,2周至1个月为1个疗程。

⑨妥拉苏林点眼液:为血管扩张药,取妥拉苏林注射液稀释2倍后即成。每日点眼1次,2周为1个疗程。

⑩夏天无点眼液:具有解痉活络、活血化瘀、解除气血凝滞的作用,每支10毫升含生药10克,每日每15分钟点1次,连点4次,1~2个月为1个疗程。

⑾川芎嗪点眼液:具有抑制小动脉平滑肌收缩,增加血流量,改善微循环和解痉的作用。本品是从中药川芎中提取的生物碱,每毫升含6.7mg,每日下午滴眼,2小时内滴4次,可连续点用1~2个月。

⑿丹参点眼液:具有活血祛瘀,扩张血管,能部分地解除睫状肌痉挛的作用。制成2∶1的滴眼液,每日每15分钟点1次,连点4次,连续点用1~2个月。或用丹参注射液点眼,用法同前。

⒀珍视明点眼液、珍珠明目液:两药均由珍珠、冰片等制成,具有镇惊定心、止痛缓痉之功。每日点眼3~4次,1个月为1个疗程,可连续点2~3个疗程。

⒁近视眼Ⅰ号、Ⅱ号点眼液:Ⅰ号由当归、红花制成,Ⅱ号由当归、红花、地巴唑制成,具有活血化瘀,扩张血管的作用。首次每15分钟点眼1次,连点4次,以后每天点眼3次,1个月为1个疗程。

⒂增视灵滴眼液:主要成分为人参、远志、茯神、菊花、生地黄等,具有补益气血,滋养肝肾,安神明目的功效。滴眼,每日3~6次,每次1~2滴。与滴眼液配套的还有增视灵片剂,口服,每日3次,每次2~3片。

(10)内服中成药①定志丸(远志、石菖蒲各2份,党参、茯苓各1份,朱砂为上药总量的2%,共研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9~10克),每日2次,每次10克,1个月为1个疗程。

②加味定志丸:远志、石菖蒲、党参、双叶、菊花各2份,茯苓、枸杞子、煅石决明各1份,朱砂0.22份,共碾炼蜜为丸,朱砂为衣,每丸重9克,每日3次,每次1丸,饭后开水送服。

③安神复明片(由石菖蒲、远志、菟丝子各12克,丹参、决明子、何首乌、五味子、桑椹子、鹅不食草各15克,党参、柴胡、升麻各10克,冰片0.3克。上药部分浓缩、粉碎,制成0.5克片剂,每日服2次,每次服3~5片。

④黄精糖浆(黄精45克,黑豆5千克,白糖7.5千克,制成每毫升含黄精1克的糖浆)每日2次,每次服20毫升。

⑤防近Ⅰ号丸(桑椹子、白芍、五味子各12克,升麻、石菖蒲各9克,冰片0.3克),用于轻度近视。

⑥防近Ⅱ号丸(鹅不食草、石菖蒲、草决明各13克,五味子、当归、升麻各10克,桑椹子、海风藤、红花各9克,冰片0.5克),用于中度近视。

⑦防近Ⅲ号丸(枸杞子、菟丝子各15克,五味子、黄芪各12克,瓦楞子、红花、石菖蒲各10克,升麻9克,附子7克,冰片0.7克)。用于高度近视,以上防近丸,均将各药碾成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9克,每日3次,每次1丸,3个月为1个疗程。

(11)眼敷贴疗法①柏冰散敷贴法:取黄柏1克,冰片1克,明矾0.2克,共碾细末,生姜50克磨碾,混合调匀后如泥状备用。将调好的柏冰散均匀贴敷于眶缘皮肤上及取耳穴邻近点,内垫纱布,外用长条纱布固定,每月贴敷2次,每次约2小时,连续15日为1个疗程。

②耳穴贴王不留行籽法:取氧化锌胶布剪成0.8厘米×0.8厘米大小的方块,将王不留行籽贴在胶布中心处备用。可选用眼、目1、目2、肝、肾、心、枕等固定耳穴,或用圆头探针端点压寻找穴位,将备好的王不留行籽胶布,对准穴位贴敷,嘱患者每天早、中、晚自行按压3次,贴后保留1周,连贴换4次为1个疗程。

③耳穴贴决明子法:贴药制法同上,以决明子取代王不留行籽,所选耳部穴位有眼。目1、目2、肝、肾、皮质下及肾上腺,每次选穴5~6个,贴于耳穴后,每2日更换1次,共3周,以后每周更换1次,以12次为1个疗程。

耳穴贴按疗法治疗小儿近视、弱视,是中医传统疗法之一,具有简便廉效的特点,深受小儿家长的好评。

耳穴贴按疗法,是根据脏腑、经络学说,通过不同的压丸压迫耳郭的穴位,并施行一定的操作技巧,以通调营卫气血,调整脏腑、经络的功能而达到治病的目的。

有许多学者报道,耳压对T细胞的免疫状态有一定影响,并能使白细胞的吞噬能力和吞噬指数提高,从而使机体的免疫功能得到提高,能有效地预防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12)针刺疗法①体针:主穴:睛明、承泣、球后。配穴:合谷、风池、足三里。

每次取主穴1个。配穴1个,依次使用,每日1次,15次为1个疗程;或取主穴:攒竹、承泣。配穴:神门、太冲、支正、光明。每次取主穴1个、配穴2个,依序轮换,每日1次,留针半小时,15次为1个疗程,停1周后,再针刺第2个疗程;或单刺翳明穴:局部消毒后,以1寸毫针垂直捻转刺入,出现酸麻胀感时即停止捻转,留针30分钟,每隔15分钟捻转1次。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②猪鬃针:选健康黑猪颈上鬃毛,剪成3厘米长,放入脱脂液中(碱盐等份和醋少许搅拌)1小时后用手搓15分钟,然后用盐水洗净阴干,用75%乙醇浸泡半小时取出备用。轻翻眼睑,暴露泪点,然后用鬃针直刺泪点穴1.5毫米,继之斜向鼻侧约45°进针4~15毫米,待有酸麻感或流泪即起针,此法还可用于治流泪症及麦粒肿。

③耳针:以耳穴敏感点“防近点”为主,配合交感、肾、枕、眼等穴,针刺“防近点”时左手示指承托在耳垂下,右手提针直刺,进针约2~3分,每次留针20~3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④体耳合针:取穴:承泣、睛明、目1、目2(对侧)、合谷(单侧),刺入穴位得气后留针10~15分钟,以上穴位交换针刺,每次不超过6穴。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隔2天,共治2~3个疗程。

(13)电仪疗法①电子穴位治疗:该治疗仪具有疏通经络、缓解睫状肌痉挛,提高视力的作用。带上穴位头箍,将左右边探头对准听会穴位后不变动,再将前方探头依次对准睛明、攒竹、鱼腰穴。睛明穴治疗15分钟,其他穴位治疗10分钟,每日1次,10天为1个疗程。

②穴位导电治疗:根据经络学说,制成微弱直流方波治疗仪,分正负两极,输出分强、大、中、小、弱五档。应用时,将正极用清水湿润后,先后置于耳穴眼、目1、目2,负极不湿润,轮流置于体穴合谷、风池,每穴1~2分钟后,再于眼周围穴位缓慢按摩,上下各15遍。每日1次,14次为1个疗程,休息1周后,再作第2个疗程。

③电荡治疗:采用中医针灸按摩原理,结合现代电子技术、器械技术制成的治疗仪,能达到通经活络,促进血液循环、解除眼肌痉挛的作用。每次电荡睛明穴3分钟,上明穴5分钟,每日1次,每10次为1个疗程,可连做2~3个疗程。

④针刺微电治疗:主穴取承泣、下睛明、配穴取养老、合谷,针刺得气后用经络治疗仪适当分别刺激针刺穴位,留针2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124.散光眼

(1)临床表现:轻度散光,视力尚好,但做近距离工作时也可出现暂时性视力模糊,常出现严重的视疲劳,因有自动调节以达矫正的可能,故时时加以调节所致。高度散光则远近视力均减退,其减退的程度可因散光的浅深而异。但头痛与视疲劳反而比轻度散光为轻,因高度散光患者无法自动调节,只能听其自然。高度散光接近全部矫正时常出现视疲劳症状。从散光的类型与发生视疲劳的关系来看,则远视散光比近视散光为重,反例散光比合例散光为重。散光也常眯眼视物,与近视眯眼所不同的是,散光者看远近均眯眼,而近视只有看远时眯眼。

(2)光学特点:各子午线的屈折力不一致,则经过这些子午线的光线就不可能汇聚于同一焦点,这种屈光不正称为散光。多是规则散光,即散光只体现在某一方面上的子午线上,互相垂直的子午线曲率半径不一致,这可用圆柱镜片把一子午线上过度的或不足的屈光力矫正过来。如果角膜后被屈折得杂乱无章,以致无法用柱镜加以矫正,称为不规则散光,不规则散光多采用角膜接触镜加以矫正。

(3)规则散光的类型

①单纯性近视散光:这种散光眼的某子午线的屈光状态为正视,与该子午垂直的子午线屈光力较高,形成近视。这样通过一个子午线上的光线恰好聚集在视网膜上,与之垂直的子午线上的光线则聚集于视网膜的前面,称之为单纯性近视散光。

②单纯性远视散光:与单纯性近视散光相反,某一子午线上的光线聚焦在视网膜上,与之垂直的子午线上的光线汇聚在视网膜之后,称之为单纯性远视散光。

③复合性近视散光:通过二垂直子午线上的光线都聚集于视网膜前面,但聚焦位置不同,称为复合性近视散光。

④复合性远视散光:与复合性近视散光相反,通过相互垂直的二子午线的光线都聚焦于视网膜后面,但焦点位置不同,称为复合性远视散光。

⑤混合性散光:某一子午线上的光线聚集于视网膜前面,与之垂直的子午线上的光线聚焦于视网膜后面,即一子午线方向为近视,另外一个子午线方向为远视,称之为混合性散光。

(4)散光眼形成原因:多是角膜表面的各子午线的弯曲程度不一致形成的,如上睑压迫眼球,角膜表面云翳,眼睛手术后(包括白内障晶状体摘除、角膜放射状切开等),在以上五类散光眼中,单纯性近视散光和单纯性远视散光用一块圆柱镜便能矫正。

而对于复性近视散光,复性远视散光以及混合性散光,必须用两块圆柱镜加以联合才能矫正。

(5)配镜原则:不规则散光是不能用光学眼镜片矫正的,惟有硬性角膜接触镜才能有效;而规则散光用光学眼镜片矫正即可提高视力。提高视力的程度取决于散光的程度,两者成反比。一般轻、中度散光的矫正视力往往达正常范围,高度散光便难以得到良好的矫正视力,尤其是高度远视散光,视远视近均不能依赖调节来看清物像。如在幼儿期不尽早矫正,视功能的发育受到一定的抑制,待年龄大了才戴矫正眼镜,矫正视力就更差,往往呈中度弱视。

而高度近视散光则好些,虽然视远不清楚,但近视力还是较好的,视功能还会得到一定的锻炼,未完全抑制,矫正视力较高度远视散光要好,但也应尽早矫正。高度散光矫正得早,不仅能促进视功能的发育,而且物体变形和空间定位的误差反应要小,病人能接受的程度要大,且易于适应。

散光配镜有以下原则:

①低度散光凡属生理性者,也就是远视散光在+50度以内,轴在90°,近视散光-50度以内,轴在180°(因角膜受上下眼睑压力的影响,垂直径间的弯曲度大于水平径间,所以垂直径间的屈力强,水平径的屈折力弱)一般不会影响视力,通常不必给镜。如散光轴向有变,影响视力或有视力疲劳症状,尽管散光度数低,也应矫正。

②无论散光度低或高,千万不可过矫,轴向一定要正确,否则会给患者留下新的屈光不正,从而带来患者所不能接受的干扰症状。在不影响视力或消除症状的情况下,散光宜作低度矫正,尤其是散光度数较高,轴向不在正轴径间者,矫正应有所保留,充分矫正将会使患者感到物像的大小和形状非本来面貌而有所变形者,造成空间定位的误差,往往远视散光者比近视散光者的这种干扰症状更重些。

③300度以内正轴远视散光,儿童、少年及外斜者可以矫正;青壮年曾戴正确轴向散光眼镜者,适当减少25~50度,个别斜轴与异轴者根据其适应能力酌情多减;远视散光除有内斜者外更应多减。300度以上正轴远视散光,儿童、少年及外斜者,适当减少50~100度,个别斜轴或异轴难接受者,则多减些,待戴镜3~6个月适应后再给予增加;远视散光则更应多减。

④斜轴、异轴与度数偏高者,虽度数减少,经病人试镜,干扰症状轻微,但在给予处方时应说清戴镜会产生视物变形和空间误差等现象,需耐心戴一段时间才能适应,以免产生其他顾虑,将眼镜放置一旁不戴。有的病人以前长期戴用不正确轴向散光眼镜,视力提高,由于对错误眼镜已经适应,新的正确矫正眼镜所产生新的物像位置与空间误差又要重新适应,往往一下不能接受,又需经过戴镜一段时间才能适应,尤其是老年病人更为突出。

⑤一般球镜100~300度,散光25~50度者,球镜325~600度,散光50度者,球镜625~800度,散光75度者,球镜1000度以上,散光100度者,如加柱镜视力增进不多,又无视疲劳者不给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