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眼保健知识荟萃
48548500000028

第28章 眼病诊疗知识(15)

总的原则是:小儿轻度远视或成人轻度远视而无视力障碍者,不必配镜,一般只矫正其显性远视,年龄大调节力弱者,一部分隐性远视或总和远视也需矫正,宜用最高数达最好视力的镜片,以防矫正不足。超过300度,远视力不佳或视远视近均有症状者,宜经常戴,近视力佳,或有症状的视近者,只需阅读时戴,满45岁者宜经常戴。视远需完全矫正,视近要加老视度数,以戴双焦点镜为方便,否则要配视远视近两副镜。

123.近视眼

远视力降低是近视眼最突出的症状,近视的度数愈高,远视力愈差,但近视力正常,做近工作时感到舒适,因无需调节,故调节变弱,高度近视的黄斑部可发生不规则的白色萎缩斑,可远近视力明显下降。并且在做近工作时,因用聚会力过多,也会出现视疲劳或不适感,有时眼前房较深,瞳孔较大,患者常眯眼睑以视近。由于高度近视眼的色素上皮细胞发生病变,影响到视细胞的光化学反应过程,因而可使暗适应时间延长。近视眼的发生,常在早期表现为一系列症状,了解这些症状,学生可自我监测和验证自己是否真正患有近视。

(1)近视眼的早期症状①看东西时眯眼睛,为了看清远处的东西或黑板上的字,常常眯起眼睛,否则就觉得模糊不清。看电视时,习惯于歪头看。

②看近物体时,尤其是看书时,容易紧皱眉头。且看书距离太近,即小于30厘米。

③看书、学习缺乏耐性,容易产生厌烦情绪,学习成绩下降。

④性格和情绪的改变,如果出现情绪急躁、行动和思维能力突然减退,与同学的关系恶化等,则提示可能发生了近视。

⑤近视时,常有全身症状发生,如头痛、身体疲倦、懒散等。

出现上述症状时,可能是患了近视,应及时检查验证。

(2)近视眼的自我鉴测①视远发现法:平时选定1个远方目标,经常观看,如果目标变得模糊,看不清时,说明视力开始减退,提示近视发生。

②小孔法:不通过小孔看不清的远处物体能通过小孔看清楚时,说明眼睛开始近视。

③明暗对比法:在正常情况下,视力由明亮处到略暗处时有所减退,减退幅度一般在0.3左右,如明处为1.5,暗处则为1.2左右。如果是近视眼,视力下降幅度较大,若明处是1.0的话,在略暗的地方则只能看到0.3左右,下降约0.7。每当阴雨天或傍晚看不清黑板(晴天能看见),这也是近视的先兆症状。

④两眼对比法:人平时都是双眼看东西,如果不注意对比,有时即使1只眼发生视力障碍,也不易被发现。因此,在学校或家庭,可选定一定的目标,如视力表或日历,经常检查双眼视力情况,发现一眼视力减退,可能为近视发生。但在检查时,不要加压于眼球,以免影响检查结果。

⑤症状发现法:近视早期,常出现视疲劳症状,如看书超过1小时,即发现视物模糊,眼睑沉重、睁不开,伴有肩酸痛、头痛等。

这是由于视力减退、神经易疲劳的结果。这时,如果引起重视、注意休息,或进行眼保健活动,则可预防近视的发生和发展。

(3)真假近视的鉴别。真性近视和假性近视的性质不同,处理方法截然不同,主要的鉴别方法:

①散瞳查视力法:先测裸眼视力,再用1%阿托品溶液(或眼膏)点眼(涂眼),每日3次(涂膏1次/日),连用3天。或用2%后马托品溶液点眼,5~10分钟1次,共6次。待瞳孔充分散大后再查视力。比较散瞳前后视力,如散瞳后视力不变为真性近视、视力增进者为假性近视。

②散瞳检影验光法:用上法散瞳后在暗室或半暗室内进行检影验光,光影如为顺动或不动,则为假性近视;若为逆动,则为真性近视。

③云雾法:先测裸眼视力,然后双眼同时戴+30度球镜片,看远处物体3分钟,而后除去右眼镜片,立即检查视力,如视力有进步则为假性近视,否则为真性近视。依此法再检查左眼。

(4)临床分类:按屈光度数可分为低度(-300度以下)、中度(-300度以上、-600度以下)、高度(-600度以上)三种;按发生时间和趋势可分为先天、后天、单纯性、进行性(-2000度以上为恶性)等;按病因病理可分为轴性、屈折性、调节性等。总的光学特点是:不用调节时,射入眼内的光线集合成焦点于视网膜之前。其主要的病理变化,是眼轴变长,眼球向后伸长。

(5)发展过程:近视眼的初起,往往是功能性的,由于长期从事近距离工作和学习,眼睛总是处于过度的调节状态,以致视远模糊,临床称为“调节性”或“假性近视”。随着时间的推移,调节性就会向器质性——轴性转化,假性近视就变为真性了。由于眼球后部没有眼球前部结实,加上睫状肌收缩的拉力和晶状体的弹力,以及视近时眼球向内转动,眼外直肌收缩时对眼球的压力,时间久了,眼球就向后伸张——变长了。眼球向后伸张,必然会引起眼球后部组织结构上的变化,近视眼眼底的各种改变,就是眼球向后伸长的显着标志之一。

(6)近视眼的并发症:近视眼的并发症主要在眼底,轻则视盘周围的视网膜脉络膜变薄,巩膜环状暴露而成“近视弧”;重则眼球后部的视网膜脉络膜广泛变薄,脉络膜血管显着暴露而形成“豹纹状眼底”;再重则脉络膜萎缩和巩膜向后隆起而形成“脉络膜萎缩斑”以及“巩膜后葡萄肿”等一系列病理改变。眼底的这些病理变化,势必影响眼内的营养和代谢,为视网膜变性、黄斑部出血、玻璃体液化混浊、晶状体混浊等并发症打下了病理基础。视网膜脱离是近视眼的一种最严重的并发症,由于视网膜内层与视网膜色素上皮之间存在着生理的潜在空隙,加上视网膜退行性变(容易产生裂孔)和玻璃体液化(视网膜失去支撑力),在眼球受到撞击和震动下,随着视网膜裂孔的产生和眼球的晃动,液化的玻璃体源源不断地从裂孔处流入视网膜内层与视网膜色素上皮之间,如不采取积极措施,就会导致视网膜完全脱离而失明。

(7)配镜矫治:近视有真、假之分。不用或少用调节,所以调节少于集合,当戴矫正眼镜后,无论看近物或远物都要使用调节。

青少年调节力强,容易发生假性近视,个别从事工作的壮年人也可发生假性近视。凡假性者,如能注意眼的劳逸和用眼卫生,坚持做眼保健操,再结合药物治疗,不需要戴镜。对一过性近视,尽管达到-400度,也不要配镜,只有真性近视才戴矫正眼镜,以提高视力。

近视的矫正,原则上以达到最佳视力的最低屈光度数给予处方。例如:-125度,-150度,-175度,均可使视力矫正达1.5,当以-125度给予。因近视眼往往感到屈光度深的镜片比屈光度浅的镜片显得清楚。如疏忽,则容易矫正超度,超度时常用调节弥补,结果使近视眼变成了人为的远视眼,必然多用调节,使过度调节小于集合的关系颠倒过来大于集合,造成视疲劳,甚至可促使近视发展。

凡近视在-200度以下者可作完全矫正,-225~-400度可酌情减少-25度;-425~-600度可酌情减少25~50度;-625~1000度可酌情减少-50~100度,-1000度以上可酌情减少-100~200度。根据病人耐受能力,分2~3次给予处方,每次相隔3~6个月,最后1次给予完全矫正处方时,应请病人双眼同看视力表,在不影响病人用远视力的要求下,双眼同时减去适当屈光度,这样既能锻炼睫状肌的调节功能,又能使调节功能与集合关系逐渐改变到正常关系,以达到适应。15岁以下的少年儿童,其耐受能力和适应力均强,可考虑1次给予。

总的原则是:轻度近视可1次完全矫正。中度近视可酌减分2次矫正。一般宜用最低度数达到最好视力的镜片,以防矫正过多。初次戴镜的成年人要酌减度数,以减至戴者头不昏胀,走路方便为好。高度近视者视远时可戴完全矫正镜片、视近宜减1/3,45岁以上者视近要减去老视度数,所以要配两副专用镜。

(8)手术矫治:手术治疗近视,主要是改变眼的屈光状态和缩短已经延长的眼轴,目前报道较多的有角膜、晶状体、巩膜三种手术方法。

①角膜放射状切开术:近20年来,采用放射状角膜切开术治疗近视眼,相继在一些国家开展,其中以俄罗斯、美国开展得最早,治疗人数最多,估计人数已超过100万。通过近20年的观察,手术效果是肯定的,尤其近视度低于-600度者效果最好,约90%以上可以摘掉眼镜而恢复正常视力。-600度以上者,部分可以恢复正常视力,大多数人术后可以明显降低近视度数。目前开展角膜放射状切开术是建立在现代显微外科的基础上,角膜测厚仪、双刃可调钻石刀、圆形视区标记、角膜放射状标记、手术显微镜、电脑等设备不能缺,手术要求十分精细,术前检查准确才能保证手术效果,因此手术适应证也相应较严格。适宜作角膜放射状切开的年龄为18~40岁,18岁以上尤佳。适宜手术最佳近视度为-175~500度,大于-600度者,术后大多数要遗留不同程度的近视度,而小于-175度者,暂不宜进行手术,较高度的进行性近视,可先行后巩膜成形术,以阻止近视的发展。行放射状角膜切开术者,必须是眼部无其他疾病,如无白内障、青光眼及眼底病变,术前能良好地矫正视力、全身情况良好,无急、慢性疾病,如心血管病变,肝、胆疾患、糖尿病及胶原病等。其手术方法是:先做眼科一般检查,排除眼外、眼底疾病,再验光确定近视眼度数,符合手术适应证再测量角膜厚度,用电脑计算切开的深度和刀数。局麻后在角膜以中心定位器标出瞳孔区,然后从瞳孔区外缘开始,直到角膜缘为止,用双刃可调钻石刀做放射切口8~16条。术后用阿托品及抗菌眼膏包扎3~5天,最好住院观察1周,出院后戴墨镜15~30天。

②准分子激光角膜表面切削术(PRK术):PRK术弥补了RK术的不足,治疗近视效果肯定,更安全,但术后短期内角膜上皮下浑浊,须有一段时间才能吸收。PRK术适用于18周岁以上,近视度数稳定2年以上的中低度近视,又因其术后出现角膜上皮下混浊(既Haze现象),术后应长期应用激素眼药水,激素性青光眼发生率较高,所以要定期复查,高度近视的手术效果较难预测。

③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术):LASIK术术后反应更轻,无角膜上皮下混浊现象,可矫正高度近视,但对适应证要求严格。与PRK术相比,LASIK术的主要适应证是中高度近视,其手术预测性较强,矫正范围广,术后视力恢复较快,但对手术者的手术技巧要求较高,所以应到正规医院眼科治疗,并长期随访。

④角膜上皮下准分子激光切削术(LASEK):此方法是将角膜上皮层翻开,在其下作准分子激光切削,然后将上皮复位。它是界于PRK和LASIK之间的一种技术。既可解决因角膜厚度较薄(<500μm)不适应作LASIK的屈光不正患者,又可避免PRK方法的不足,是取替PRK的一种方法。

⑤晶状体手术:摘除晶状体是降低高度近视屈光度的理想措施。其手术方法与白内障手术相同,但临床应用一直存在不同看法,凡高度近视超过-1600度,眼底并发症少或单眼高度近视为本手术的适应证。术后可减少-1800~2000度的近视,使部分高度近视患者视力大大提高。

⑥巩膜手术:有两种,一种是巩膜缩短术,手术目的是缩短已经延长的眼轴,基本手术方法是以颞侧半圆周板层巩膜切除缩短术为主,单眼高度近视,双眼屈光参差超过-300度;双眼高度近视矫正不佳,进行性近视可列为适应证。另一种是巩膜加强术,主要是增强后部巩膜力量,可以预防眼球后极部巩膜葡萄肿的发生和发展,改善循环,防止脉络膜进一步变薄。其手术方法:所用移植物为巩膜条,阔筋膜及羊膜,将此移植物条在直肌下沿视神经包绕眼球后极部,避开斜肌与涡静脉,两端固定于眼球前巩膜。此类手术适合于青少年发展迅速的进行性近视和遗传性近视,手术可起到稳定近视减少发展的作用,也可使部分病例近视程度有所减轻。

(9)点用眼药

①阿托品滴眼液:为抗胆碱药,使睫状肌痉挛得以松弛。用法:滴眼浓度为0.5%~1.0%,每晚睡前滴药1次,10次为1个疗程,或每周滴眼1次,3~4次为1个疗程。或以硫酸阿托品注射液注入点眼药瓶,每次1滴,每周1次,连续4次,以后每两周1次,连续2次。

②麦得林点眼液:为拟交感神经药,具有放松调节及散瞳作用,由后马托品、麻黄素、苯肾上腺素、软骨素制成,每日睡前点眼1次,20日为1个疗程。

③近视明点眼液:为一种混合药物,其中含有阿托品、辅酶A、氯霉素,每晚睡前点1次,15日为1个疗程。

④双星明点眼液:为抗乙酰胆碱药,具有快速扩瞳和麻痹睫状肌作用,由0.25%托呲卡胺制成,每晚临睡前滴1次,可连续1~3个月。

⑤654-2点眼液:为新合成的胆碱能神经阻滞药,具有弛缓调节紧张,扩张血管,镇痛和抑制腺体分泌的作用,简单易行,安全可靠。浓度为0.01%,每日点眼2次,可连续点用3~4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