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进入最困难的时期后,毛泽东在延安生产动员大会上针对根据地日益严重的经济困难局面,提出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口号。随后各根据地逐步开展了大生产运动。
【县委会议室】
王书记召集相关部门负责人开会。
王书记:“前一段时间,我们配合骑兵团展开剿匪工作取得重大胜利。现在,治安状况明显好转,老百姓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用不着整日担惊受怕。治安部门的反渗透工作也取得重要进展,经过严密侦察,抓了好几个国民党特务分子,敌人的嚣张气焰被打了下去。我们有了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现在可以腾出手来,抓一抓经济工作了。这里有一条好消息,我给大家念一下。”
王书记拿起手中的文件,说:“这是中央国民经济部的文件,说的就是我们盐池的事。”大家仔细聆听书记的话。
王书记:“为了解决边区的经济困难,中央国民经济部向全边区发出《大家到盐池驮盐去》的通知:‘现在盐池已打下数万驮盐,各级国民经济部及合作社,应速发动广大群众及社员前去驮运,以发展边区经济。’现在盐池的名声大了,整个陕甘宁边区都知道盐池产盐,而且数量非常大。”
大家听后笑了,纷纷议论说这中央国民经济部的消息还挺灵的,现在是八月份,盐刚刚打下就驮盐来了。
王书记:“中央国民经济部提出到盐池驮盐,这是对盐池的重视。盐池就是产盐的地方,盐池不产盐,那恐怕就名不副实了。能够为边区作贡献,这是盐池人民的骄傲。
还有一条消息要告诉大家:“就是三五九旅四支队奉命马上就要来盐池。三五九旅,大家应该清楚,就是王震将军领导的涌现垦荒模范最多的部队。他们到盐池,专门为打盐而来,为的是支援前线,支援陕甘宁边区嘛。我们要做好接待准备工作,搞好军民团结。”
会上,王书记就相关工作进行布置。
会后,王书记提出检查一下盐池支前工作落实情况。他带领参会人员直接到了为前线准备物资的地方。
【妇联会 生产场坊】
王书记对随从的经济部门的领导说:“现在根据地遇到严重的经济困难,咱们要发动群众,积极支援边区、支援前线。我们现在就到工会、妇联去看看,看支前的物资准备的如何。”
他们一起来到为前线做军鞋的一个小院里。这是妇联动员广大妇女义务做军鞋的地方。刚到院子门口,里面就传出嘹亮的歌声,王书记停了下来,大家在仔细地听——
太阳出来东方白(呀),姐妹二人做军鞋,(哎嗨哟嗬)越做越高兴(呀)。
我姐姐做帮我做底(呀),千层底来实纳帮,(哎嗨哟嗬)做好送前方(呀)。
送给前方八路军(呀),八路军穿上打日本,(哎嗨哟嗬)打败日本回家乡(呀)。
歌声刚一结束,就出现一阵热烈的掌声和愉快的笑声。有人还嚷着再来一首。
这首歌名字叫《做军鞋》。王书记听得简直入迷了,等歌声停下来时,他才走了进去。
见王书记来了,大家纷纷停下手中的活计看着他。
“是谁唱得这样动听?”王书记问。
“是秀秀。”有人抢着回答。
秀秀不好意思地说:“学着唱呢,唱得不好,请领导指正。”
王书记:“在咱们盐池,我还是头一次听到这样好听的民歌。我以为是到陕北了。”
县委宣传部长:“王书记,咱们盐池的民歌可一点儿也不比陕北差。只是盐池人比较含蓄,不像陕北人那样张扬,经常站在高山上,放开嗓子大声唱。所以,人们一听到歌声,自然也就想到陕北了。”
王书记:“盐池有这么好的民歌,我们也可以放开嗓门大胆地去唱嘛,这有什么不好?”
县委宣传部长说:“王书记,我们正在打造具有盐池特色的地方文化,请书记什么时候到盐池剧社去调研。这位唱歌的秀秀,就是盐池剧社的社长,她创排了好几个节目。”
王书记:“剧社的人,怎么做军鞋呢?”
秀秀:“哦,书记,她们做军鞋的时间很紧,任务很重,是我们剧社的人主动过来帮助她们做呢。”
王书记:“你们的觉悟真高,这叫革命、生产两不误。”
王书记随手拿起一只做好的军鞋,说:“八路军穿上你们做的军鞋,一定能够打败日本鬼子。下次就让常贵亲自送你们做的军鞋到前线去,他就不用着再去送盐了。”王书记的话引来一阵欢乐的笑声。
常贵:“书记,我还是一边送盐一边送军鞋,这两样东西,前方都很需要。”
秀秀看见常贵非常大方,她的脸上出现一种羞涩的神韵。
王书记带领大家继续参观。
看着码放得整整齐齐的军鞋,县委领导非常感动,他情不自禁地说:“咱们盐池妇女支前的积极性可是一点都不比男的差,看这军鞋堆得像个小山似的。”
在场的同志还介绍道:“咱们不光做军鞋,还织羊毛袜子呢。”说着,拿来让王书记看。
王书记说:“这羊毛织成的袜子可是咱们盐池的一大发明。这玩意儿暖和得很,比棉花暖和多了。你们织得多了,前线上的战士就少受罪了。”
说完,王书记愉快地离开了。
【长城下 盐湖】
三五九旅四支队奉命来到盐池。
他们没有按照县委的安排住在城里,而是沿长城一线,在就地搭建的简陋窝棚里住了下来。
长城气势宏伟、横贯东西,从盐池县城的北面一直通向定边县城以北,这道明代的长城,为空旷平坦的盐池县筑就一道屏障。
三五九旅的领导王震将军站在长城上,心潮澎湃,俯视南面一个接一个的盐湖,他激动地说:“没想到盐池还有这么丰富的资源,这真是陕甘宁边区人民的聚宝盆呀!”
面对蓝荧荧的盐湖,战士们开始了紧张的打盐工作。湖里湖外,到处都是忙碌的身影。劳动的号子此起彼伏,大家互相比赛,并唱起充满激情的《军民大生产》歌曲,展开了激烈的劳动竞赛。刚几天工夫,洁白晶莹的盐垛就像一座座的小山,在蓝天下闪烁耀眼的光芒。
两队战士在打盐中相互对唱起来:
【军民大生产】
解放区呀么嗬嗨,大生产呀么嗬嗨,
军队和人民西里里里嚓啦啦啦嗦呔,
齐动员呀么嗬嗨。
兵工队呀么嗬嗨,互助组呀么嗬嗨,
劳动的歌声西里里里嚓啦啦啦索呔,
满山川呀么嗬嗨。
妇女们呀么嗬嗨,都争先呀么嗬嗨,
手摇着纺车吱咛咛咛吱咛咛咛嗡嗡嗡嗡吱儿,
纺线线呀么嗬嗨。
又能武呀么嗬嗨,又能文呀么嗬嗨,
人问我什么队伍,一二三四,
八路军呀么嗬嗨。
自己动手么嗬嗨,丰衣足食么嗬嗨,
加紧生产西里里里嚓啦啦啦嗦呔,
为抗战呀么嗬嗨。
解放区呀么嗬嗨,大生产呀么嗬嗨,
军队和人民西里里里嚓啦啦啦嗦呔,
齐动员呀么嗬嗨
“再来一个要不要!”
“要!”
战士发出来自内心的呼喊。歌声、劳动的号子声传送的很远,到处都洋溢着喜悦的气氛。
县委王书记带领党政领导,带着慰问品到盐湖边看望打盐的战士。还没有到盐湖,就听到欢快的歌声。
王书记说:“你们听,这是战士们打盐时的歌声。他们边唱歌边展开劳动竞赛,完全一副战天斗地的喜人局面。这首歌听起来非常熟悉。”
宣传部李部长:“这是边区的新唱,叫《军民大生产》,现在到处都在唱。”
王书记:“我说听起来非常带劲。李部长,回去后我们也要组织学唱。一首好歌,能够激励人们的斗志,其作用不可低估。”
王书记转向王瑞,说:“你听到了没有,这里唱得是军民大生产。军民大生产就是军队和人民群众要联合生产,这次慰问后,我们马上组织机关干部和警卫队战士到盐湖来,一同劳动,一同打盐,以实际行动支持边区经济的发展。”
王瑞:“书记,今天回去后,我们就负责落实这件事。”
说话间,王书记一行人到达盐湖边上。
放眼望去,盐湖里打出的盐,犹如一座座白色的金字塔,在盐湖畔上整齐地排列过去,在阳光的照射下煞是壮观。大伙儿非常忙碌,打捞的、晾晒的、搬运的,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不时有号子声出现,到处一派热气腾腾的局面。
王书记一行人,被这样的场面所感动。他们正陶醉在这欢快的情景中,四支队的领导过来了。
他们行了军礼,说:“感谢王书记对我们的关怀!”
王书记:“你们为了前线这样辛苦,看望你们是应该的。”
他们的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
【夜晚 县城广场 军民联欢的场景】
八路军战士在打盐期间,他们的生活是艰苦的,但是崇高的革命理想和必胜的革命信念,给战士们带来了无穷的力量,也深深地感动了盐池人民。
在盐池的打盐运动开展得轰轰烈烈时,三边分区“七七”剧团来盐池演出两日,慰问在盐池打盐的战士和当地盐民及工作人员。盐池剧社也演出节目,慰问八路军战士。
夜晚,广场上燃起篝火,黑夜被照亮。
军民围在篝火周围,王书记和四支队长简单致词后,节目就开始了。三边分区“七七”剧团首先演出两个节目。
四支队的战士演出自己创排的节目,向群众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群众看了拍手叫好。
【起床歌】
黑夜过去是拂晓,
红日东升人起早,
艰苦奋斗,
自力更生,
飞起大步向前跑。
【开饭歌】
这些饭菜人民给,
我们应为民出力,
救国救民靠吾辈,
赶走东洋日本鬼。
【打盐歌】
天是我们的天,
地是我们的地,
我们的天地同胞,
岂容小日寇欺。
生产支前线,
参加打盐队,
嘿!
参加打盐队。
盐池剧社演出自己编制的劳动舞、大联合舞等几个舞蹈,赢得战士们一阵阵的掌声。
最后,盐池的民间秧歌队演出了眉户小剧《三娘教子》《张连卖布》《十劝郎》等几个地方小戏,赢来了群众与战士们热烈的掌声。
夜已深了,军民才依恋不舍地离开广场。但是军民鱼水情深在大家心里深深地扎下了根。
【县委会议室】
为了更好地支援前方,开展拥军优属和拥政爱民活动,盐池县委开会专门进行研究。
王书记:“为了支前,将已经掀起的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持续进行下去,我们必须采取有力措施,确保这项工作得以落实。盐池地方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打盐运盐、办合作社、开荒种地、手工作坊、纺织、贸易等活动来完成。县委和政府要在八岔梁乡南洼村设农场,计划种地六十亩,解决自给自足的问题。安排驻防盐池的警备三旅七团在红山沟、北王圈、北园子、五步泉等地开垦土地一千亩,解决部队的蔬菜和部分粮食供给问题。部队的供给问题解决了,等于增强了他们的战斗力。
盐业生产要采取盐民打盐为主,部队产盐为辅的方针。盐民打出的盐,县委政府有组织地利用驼队运往陕甘宁边区。”
盐池县开展“拥军优属”和“拥政爱民”的气氛十分浓厚。有关“双拥”活动的报道,曾经连续在党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上出现。《解放日报》陆续刊登了《盐池驻军协助民众秋收》《三边驻军助民收割千亩》《三边军民抢打新盐,二千余人奋勇下池》《劳动英雄王科以肥猪黄酒慰问驻军》等文章,在全边区引起很好的反响。
盐池的物资源源不断地送到了陕北。除了咸盐外,皮毛、甜甘草的运送量也非常大。有人还发明了用牛驮盐的办法,这样,牛群混杂在驼队里,一路浩浩荡荡地向着革命圣地——延安走去。
当时流传着这样的歌谣:
【支前歌】
三边好,
三件宝,
咸盐、皮毛、甜甘草,
全靠共产党的好领导。
【南京 国民党五中全会】
解放区的大生产运动开展得轰轰烈烈,形成自给自足的大好局面,大生产运动严重地刺激了国民党当局。
蒋介石:“大家看到了没有,现在陕甘宁边区红火得很,共产党就是利用全国抗日的机会,在快速壮大自己。这样发展下去,势必会给我们带来麻烦。从现在开始,我们要制定正确的政策,那就是一边抗日,一边防共。召开五中全会,就是要研究制定“融共、防共、限共、反共”的政策。有关《异党问题处理办法》《陕甘两省防止异党活动联络办法》等几个文件已经拟好,在会上通过后,将很快颁布。
为配合这些政策的实施,我们要不断地向陕甘宁边区周围增加兵力,加强军事封锁。在进行军事封锁的同时,还要对边区实行最严厉的经济封锁。
国民政府要在进出边区的大小路口,设立哨卡,严密监控,切断边区同外界的一切联系,并采取各种办法干扰和破坏边区的财政经济。不准边区的农副产品向外输出;以法令形式禁止国统区的物资,特别是棉花、布匹、粮食、药品、火柴、电信器材等物资进入边区,违者以走私论罪,物资没收,货主法办。要在边区附近组织边币与法币兑换的黑市,利用兑换差价影响边区的物价,扰乱金融市场,破坏边区财政。
总之,就是实行封锁,实行最严厉的全面封锁,防止共产党借机壮大!”
国民党实行的经济封锁、军事封锁、军事蚕食,在通往边区的路口设立了哨卡,严格盘查过往人员,对陕甘宁边区的经济发展影响极大。
【延安 中央大礼堂】
为了打破国民党对解放区的封锁,揭穿国民党“融共、防共、限共、反共”的阴谋,中共中央发出生产自救的号召,各抗日根据地积极开展大生产运动。毛泽东同志为大生产运动题词:“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口号作为各根据地克服经济困难,实现生产自给的努力目标。这个口号在解放后,当全国或某个地区出现经济困难的时候,一直是党和政府鼓励人民生产自救的行动号令。
为总结大生产运动,掀起新的生产热潮,陕甘宁边区第一届劳动英雄代表大会在延安胜利召开。毛泽东主席作了题为《组织起来》的大会报告。
会场背景悬挂着毛主席和朱总司令的头像。毛泽东站在主席台上,他的演讲慷慨激昂,手不时地挥举起来,很有气势。毛主席说:“今天共产党中央招待陕甘宁边区从农民群众中、工厂中、部队中、机关学校中选举出来的男女劳动英雄,以及在生产中的模范工作者,我代表中央来讲几句话。我想讲的意思,拿几个字来概括,就是组织起来。
我们有打仗的军队,又有劳动的军队。打仗的军队,我们有八路军新四军;这支军队也要当两支用,一方面打仗,一方面生产。我们有了这两支军队,我们的军队有了这两套本领,再加上做群众工作一项本领,那么,我们就可以克服困难,把日本帝国主义打垮。如果边区去年以前的生产运动的成绩还不够大,还不够显着,还不足以完全证明这一点,那么今年的成绩,就完全证明了这一点,这是大家亲眼看见了的。
抗日战争六年半中,敌人在各抗日根据地内实行烧、杀、抢的‘三光’政策,陕甘宁边区则遭受国民党的重重封锁,财政上经济上处于非常困难的地位,我们的军队如果只会打仗,那是不能解决问题的。
把群众力量组织起来,这是一种方针。还有什么与此相反的方针没有呢?有的。那就是缺乏群众观点,不依靠群众,不组织群众,不注意把农村、部队、机关、学校、工厂的广大群众组织起来……”
毛主席的话振聋发聩。出席大会的劳动英雄代表185人,心情无比激动,他们亲眼看见了指挥中国革命的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也亲耳聆听了他的讲话。大礼堂里,气氛热烈,群情振奋。
盐池县劳动英雄武生华、高仲和、刘占海、王科等光荣出席,并获得甲等奖,受到毛泽东、朱德等中央领导的接见。
武生华已经五次奔赴延安了。以前都是运送物资、传递情报,这次是以劳动英雄的身份参加表彰大会的。武生华终于见到了毛主席。
这是武生华一生最为荣耀的一天。在延安,毛主席等中央领导接见了他,还号召边区人民向武生华学习。在出席劳动英雄代表大会的185人中,盐池籍的战士武生华被评为特等劳动英雄。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陕甘宁边区政府主席林伯渠等领导都亲笔在丝质的奖状上题词,其中毛泽东的题词是“生产积极——为武生华题”。
毛主席身材魁梧高大,穿一身青衣服,比别的首长衣服的颜色深一些,没戴帽子,头发留得很长很厚,向后背着。他面容和善慈祥,迈着稳健的步子,和首长谈笑风生,气氛融洽而又活跃。
当别人将武生华介绍给他时,毛主席问道:“你在哪个部队?”
武生华:“我在八路军三八五旅部队,响应主席‘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到甘肃曲子县一个叫花旗的地方开展大生产运动。”
旁边有人介绍说:“主席,这就是1943年春天,在全团劳动竞赛中,身为班长的他创造了一天用镢头刨地四亩二分的纪录,三八五旅的指战员都称他是‘气死牛’,因为一头牛一天也耕不了四亩多地。这位‘气死牛’的英雄事迹在《陇东报》上宣传后,还编成歌曲到处传唱呢。”
毛主席风趣地说:“哦,我认识你,你就是那个‘气死牛’嘛!你的名字叫得好,武生华——挥舞着你的那把头可真的是‘脚下生华’了。”毛主席浓厚的湖南口音,使他的话特别有趣味。
站在一旁的朱总司令等领导都笑了,他们笑得那样开心。朱总司令个子没有毛主席高,身材也很魁梧,穿一身灰军装,戴着军帽,打着绑腿,神采奕奕。
武生华急忙说:“主席,我还要继续努力,创造更好的成绩。”毛主席听后拍着武生华的肩膀说:“好呀,有你这样的好青年,中国革命哪有不胜的道理。”
武生华的事迹,迅速传遍陕甘宁边区。他是大生产运动中涌现出来的杰出代表,也是盐池人民的骄傲。在陕甘宁边区第一届劳动英雄大会上受到表彰后,武生华决心以此为契机,开始新的人生征程。
延安是一座古老的名城,坐落在延河之滨,城池不大。周围有凤凰山、清凉山、宝塔山环抱。城墙东临延河边,西到凤凰山上,地势险要,历来为军事重镇。一条南北走向的大街,街道狭窄,行人拥挤,商业都集中在钟鼓楼附近,没有电灯,晚上各店铺都点上汽灯,街道被照得通明。
延安是一座美丽的城市。东门外的延河水清澈透明,向东流去。一眼可以看见河水底下的石子,五彩斑斓,形状各异。清凉山的奇岩怪石、苍松翠柏、石窑的花窗、庙宇的飞檐,倒映在延河水中,仿佛宏伟美丽的水中仙境,使人十分迷恋。
武生华爬上了城东南的宝塔山,踩着木阶梯登上了宝塔的最高处。向下一看,延安全城的景象和周围的水光山色尽收眼底。阳光和暖,清风拂面,令人心旷神怡。
当夕阳的余辉映在宝塔山上的塔楼,晚霞把清凉山的苍崖和凤凰山的峭壁染上了黑褐色,淡紫色的暮霭笼罩了延安古城的时候,人们结束了一天的工作。吃罢晚饭,人们三三两两地在延河畔上散步、谈心,革命圣地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看到这迷人的情景,武生华浮想联翩。他从一个历经苦难的青年成长为一个革命战士,现在又成了边区的劳动模范。这一切,都是由于党的培养和人民军队的锤炼洗礼,没有党和人民军队,也就不会有他幸福的今天。
【陕北山村 李季西行】
经三边地委研究决定,调任李季同志赴盐池县政府工作。
李季背起简单的行囊,向着盐池进发。他站在高塬上,观看四处的风景,难以抑制激动的心情。这一年风调雨顺,群众喜气洋洋。他们不停地忙着收割成熟的庄稼。解放区的人民过上真正属于他们自己的幸福生活。
李季动情地看着,山路弯弯,支援前方的骆驼队伍,排成一条长龙,行进在蜿蜒曲折的山路上,那情景煞是感人。李季感慨解放区的人民群众,有着火一样的热情。
突然驼队里传来动听的歌声,李季驻足倾听。
千里里的黄河连山川,
好地方还数咱老三边。
亲不过爹娘一片心,
三边是咱们的命根根。
李季一踏上三边的土地,就被丰富多彩优美动人的民歌深深地迷住了。在那七沟八梁的黄土高坡上,在那空旷荒寂的毛乌素沙漠上,一声哀怨缠绵的信天游,就能使周围的环境顿时充满生气,让疲劳的行人即刻忘却困乏。
李季反复品味信天游的意境,觉得每一首歌都是一扇打开的门户,那里面既广大又幽深。啊,信天游真美!他下定决心,深入到实际生活中去,真正了解这块产生着美好民歌的土地和生息在这块土地上的人民。
李季就地蹲了下来,拿出随身携带的用边区造的马兰粗纸订成厚厚的本子,认真地记了下来。以后的岁月里,他始终保持这样一个良好的习惯。有时听见赶牲灵的脚户对唱,他悄悄地跟随在脚户的后边走,竟然忘记了时间和里程。日积月累,他把醉人的民歌密密麻麻地记下了十几本,有好几千段。
经过两天的行程,李季到达盐池。
【县委会议室】
县委举行隆重的欢迎仪式。
会议室里,大家端坐着,正翘首等待李季的出现。
王书记带着李季走进会议室。只见一个个头很高,瘦长脸型,带着一身泥土的人走进会议室。
大家鼓掌欢迎。李季也向大家举手示意。
王书记:“这就是作家李季。在大生产运动进行得轰轰烈烈的时候,作家李季来到盐池,这是三边地委对盐池的关怀。李季是一位人民作家,他用手中的笔讴歌伟大的时代,激励人们奋发向上,相信他在盐池一定能创作出优秀的作品。现在欢迎李季讲话。”
李季说:“盐池的人民非常淳朴可爱,盐池的大生产运动搞得轰轰烈烈,在整个边区都是有名的。我经常在《解放日报》上看到报道盐池奋勇支前的模范事迹,被这些动人的事迹所感动,就萌发到盐池进行采访的想法。这一次,组织批准我的请求,我非常高兴,决心深入到群众中,收集鲜活的素材,加工提炼成为群众所喜欢的文艺作品。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讲话的情景,现在历历在目。他指出文艺就是要为工农大众服务,这是文艺工作唯一正确的方向,我一定按照毛主席的教导,深入到群众中,写出人民群众满意的作品。”
李季的一席话,让大家很受教育。
王书记说:“李季同志,你在创作的同时,还要帮助我们盐池培养文艺人才。现在,盐池剧社的人也在场,今后他们编排的文艺节目,还需要你的指导。
这是我们盐池剧社的文艺骨干秀秀、冯季,你今后要多帮助他们。这个叫冯季的人,与你的名字只差了一个字。啥时候,到了李季与冯季大家都难以区分时,你的成绩就大了。”
王书记的话引来一阵笑声。李季也笑了。
秀秀、冯季礼貌地站了起来,李季亲切地握着他们的手,说:“以后咱们就是同行了,应该多切磋。”
【县城 送郎参军的感人场面】
李季在街道上行走,突然被锣鼓喧天的气氛所吸引,他顺便走了过去,眼前出现的情景让他感动。
支援前线,是盐池的光荣传统。盐池人民不仅送去了丰厚的物资,而且一批批青年应征入伍,参加八路军,奔赴抗日前线。今天,县里组织欢送一批青年入伍。
入伍的青年胸戴大红花,排成两行从街道上走过。街道两旁拥满欢送的群众。他们敲锣打鼓,入伍的青年在群众的锣鼓声中离开县城。大伙儿激情澎湃,小伙子们挥手致意。
这时,站在路旁送行的姑娘,动情地唱起送别的歌。歌声嘹亮,飘出很远。人们无不为之动容。
李季回到宿舍时,快速记录下这些感人的场景。
山丹丹开花背洼洼红,
我哥当的是八路军,
你当八路军我劳动,
军民团结打敌人。
【四墩子村】
冯季等人利用业余时间创作了《秋收歌》剧本,拿来让李季修改。李季惊奇地称赞剧本写得很好,他只对个别地方进行改动。不久,《秋收歌》就被排练出来,并进行演出。
《秋收歌》被安排在四墩子和五堡等地巡回演出,演出取得很好的社会效果。
剧社的成员前往四墩子演出时,李季跟随着他们前往,他被周围的丰收景象所感染,不禁赞叹起来。由于平时忙着写诗写剧本,他对于深秋季节的来临竟有所疏忽,现在,他则不停地观察着周围的一切,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小的景致。很久都没有回家的秀秀也被眼前的情景所感动。
剧社的人穿行在丰收的田野中,他们兴奋得左顾右盼。
城郊滩地上的老榆树,瑟瑟秋风中不时地有落叶飘下。成片成熟的庄稼正待开镰收割。低矮的丘陵被染成各种颜色,荞麦的颜色尤为鲜亮,整个枝叶又紫又红,尤其是沉甸甸的荞麦子点缀其上,老远望去一种酱紫的色调散乱地涂抹着。与荞麦同样显眼的是金黄色的糜子,它让人止不住地产生希冀与向往。
冯季:“社长的家乡,真的是风景如画呀。”
秀秀:“风景好不好,大家心里有数。”
冯季:“人常说,‘地灵人杰’,看来是有道理的。”
秀秀:“你想说啥,就直说吧。”
她的话引来周围人的一阵笑声。
冯季:“不知道我们这次去演出,常队长能不能看上,他可是个大忙人呀。”
秀秀:“你是不是思想又抛锚了?”
冯季:“没有呀,挺正常的。”
他的话引来大家的议论,“你俩只要到一起,戏就来了。再把常队长拉进来,不用排练,就可以上台演出了。”
剧社一位同志插话:“你们不知道,还有一个重要人物没登场呢。”
大家急切地问:“难道还有比常贵更出名的人?快说呀。”
“这个人,我要是说出来,大家肯定会大吃一惊的。”他的话,更是引起大伙的兴趣。“快说呀,都急死人了。”
“是财主官兴的儿子官银。”大伙听后一阵愕然。
秀秀生气地说:“去你的,少在这里胡说八道。”看她的样子,是真的生气了,大家就不再说这个话题。
过了不长时间,剧社就到了四墩子。
打谷场上聚集了很多人,看见剧组的人来了,大家鼓掌欢迎剧社的到来。经过少许准备,节目就开演了。
这场戏是五个人同时上台演,演得是《秋收歌》(五句半)。就是每人说一句,最后半句,是由冯季来合。冯季的语言、动作特别夸张,引来大家的掌声。
一
八月里,
刮秋风,
遍地的庄稼赛黄金,
五谷丰登好收成,
叫人喜盈盈。
二
长在地里还不算,
拿到场上才一半,
男男女女全动员,
不分娃娃和老汉,
一人一张镰。
三
秋分糜子寒露谷,
霜降黑豆赶快收,
抓紧时间防天冻,
一年的收获快到手,
切莫再延误。
四
我磨镰刀你擦枪,
边区军民要提防,
互相结合有力量,
不叫土匪抢走一颗粮,
抢割快收藏。
五
咱三祖坏习惯,
庄稼收倒没人管,
风吹雨淋还不算,
拖拖拉拉误时间,
实在不合算。
六
叫老乡仔细听,
节约防荒很当紧,
饱时不忘饿时饥,
反对大吃和浪费,
糠秕要拾起。
七
老乡们听我言,
支援前线要当先,
今年丰收还不算,
明年还要努力干
展开大生产。
剧社的表演博得一片喝彩声。大伙纷纷吆喝着再来一段,于是,他们又为群众表演了几个精彩的节目。
为了支援前线,克服经济困难,给边区提供足够的物资,盐池人民剧社在县委的领导下,充分发挥团结鼓劲、凝聚人心的作用。他们编排了《夫妻识字》《兄妹开荒》《夫妻逃难》等节目,歌颂大生产运动,歌颂勤劳勇敢的盐池人民,以实际行动为革命的胜利作贡献。李季同志为盐池文艺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盐池县城 李季宿舍】
日复一日,李季始终坚持记录收集民歌。
1945年隆冬,地处边陲塞上的盐池朔风怒吼,寒气袭人。夜晚,李季在盐池县政府一间小小的宿舍兼办公室里,就着豆大的麻油灯,开始挥笔疾书。手冻硬了,脚冻麻了,到微有温热的炭火盆跟前去烤一烤,接着再写。苦熬了整整二十个夜晚,一篇用信天游形式写出的长达七百四十多行的叙事诗《红旗插到死羊湾》脱稿了。
之后,李季利用茶余饭后或下乡的机会,不厌其烦地念给盐池县县委、政府以及区乡的干部和农民们听,虚心接纳众人的意见。
当李季将写成的诗歌读给群众听时,大家一致说,这些诗歌不错,大家一听就明白了。有时,群众还参与意见,说再改一改,群众就更喜欢了。李季虚心地接纳群众的意见,一直改到群众满意为止。后来又作了多次修改才寄给报社。
甘草根儿甜又甜,三边是咱的好家园;
甘草根儿深又深,三边人和咱心连心。
(李季写军民情)
红公鸡,上草垛,
爹妈不叫我上冬学,
人家娃娃上冬学,
识字唱歌多快乐,
为啥叫我变成个白眼窝。
(李季写教育)
1946年夏,《红旗插到死羊湾》首先在《三边报》上连续发表。同年秋,延安《解放日报》将该诗题目正式改定为《王贵与李香香》,于9月22日至24日连载。时任中共中央宣传部长的陆定一高度评价说,《王贵与李香香》代表“新诗歌的方向”,是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后,在诗歌方面实践毛主席文艺路线的第一个成果。
接着,《王贵与李香香》又由延安广播电台播出,并由新华社用电讯发出,不少解放区出了单行本,盛况空前。从此,李季一举成名,成为40年代中期解放区诗坛上的新秀。《王贵与李香香》也从盐池走向了全国,轰动了新诗文坛。
李季创作的《王贵与李香香》,脍炙人口,是对盐池及三边地区人民生活的艺术提炼和高度的文学概括,它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老区儿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