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这些地区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用地挤占农业用地的问题日益突出。妥善解决好人地矛盾,成为该区域城市化发展的又一个重大课题。无论城市化如何发展,都离不开粮食的稳定供给和生态环境的维护和改善。因而,必须在加速推进城市化的同时,认真贯彻落实保护基本农田的基本国策,加强人地关系紧张地区和粮食主产区的耕地保护,保持优质耕地数量,不断提高耕地生产能力,保证粮食稳步增产。同时,还应积极培育以农产品加工流通为主的农业主导型小城镇、以旅游休闲为主导的特色文化小城镇等,集聚人口与生产要素,在带动农村发展的同时,与大中城市形成合理匹配、协调发展的格局。
三、经济命脉,能源保障,但也面临着环境与生态保护的压力
沿黄河城市带是我国重要的经济腹地之一,其兴衰直接关系到我国的经济安全和能源安全,关系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
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战略性资源产地、商品粮基地、装备制造业基地。同时,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煤炭、石油、天然气产地和水能、太阳能、风能富集区域,也是我国未来重要的能源接续地之一。其中,地处黄河中游的鄂尔多斯盆地是我国最重要的煤炭、石油、天然气资源富集区和主产区。分布有晋北、晋西、晋中、神东、蒙西、宁东、鲁西等大型煤电基地;齐鲁石化、兰州石化等大型炼油基地;龙羊峡、青铜峡、三门峡、小浪底等大型水利枢纽。以煤炭产量为例,晋蒙陕甘宁地区煤炭现状产量占全国近一半,增量占全国九成。此外,黄河流域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经济可开发量分别为3283万千瓦和2892万千瓦,均占全国的10%以上。
但是,上述主导产业的大规模发展,大多会对环境与生态保护产生重要影响,若缺乏科学、系统、全面的协调与协作,势必会对全局或长远发展造成负面效应。如何处理好该区域的能源资源开发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是沿黄城市带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课题,也是这一区域经济转型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
四、历史厚重,文化长廊,但也面临着传统文化与市场经济对接的难点
黄河流域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也是中华文化的主要成长土壤。在沿黄河城市带的现代化进程中,发掘、整理、继承、保护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对于沿黄城市带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内在的促进作用。
当然,要使厚重、内敛的传统文化与创新、开放的市场经济有机对接,还需有效解决观念、体制、机制等一系列深层次的矛盾。因而,如何利用黄河流域数千年积淀的优秀文化元素来提升产业层次、提高城市品位,将打造文化产业长廊与聚集经济效应及创建现代城市集群有机融合,是沿黄城市带发展面临的共同问题。
第三节 沿黄城市带的发展趋势
根据我国总体城市体系发展构想,我国城市化发展的主要方向是:在东部地区逐步打造更具国际竞争力的城市群,在中西部有条件的地区培育壮大若干城市群。科学规划城市群内各城市功能定位和产业布局,缓解特大城市中心城区压力,强化中小城市产业功能,增强小城镇公共服务和居住功能,推进大中小城市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和网络化发展。积极挖掘现有中小城市发展潜力,优先发展区位优势明显、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的中小城市。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把有条件的东部地区中心镇、中西部地区县城和重要边境口岸逐步发展成为中小城市。
这既是我国未来城市化发展的方向,也是沿黄城市带发展的目标所在。要实现上述目标,沿黄区域尚有许多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一、沿黄城市带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黄河流域主要城市群带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就总体而言,无论是发展的速度,还是发展的质量,都相对落后于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和环渤海城市群。除了城市化率不高之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经济发展水平总体不高,区域发展不平衡
一方面,黄河流域城市的整体经济竞争力较弱,产业的层次偏低,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比较突出;另一方面,黄河流域城市之间的发展水平差距较大,上中下游之间在发展的速度和质量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距,尤其是黄河上游地区相对比较落后,经济倚能偏重问题突出,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能力较弱,资源型经济特征明显。
(二)产业结构不合理,服务业层次低
黄河流域在快速工业化过程中取得了较大进步,但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尤其是服务业的质量与发达地区有较大差距。传统服务业的质量和档次亟待提升,同时新兴服务业的发展相对缓慢。尤其是现代金融等发展滞后,严重影响了黄河流域城市群带的发展。
(三)对外开放程度低,区域合作不紧密
目前,黄河流域城市带在对外开放方面还相对比较滞后。主要表现在:一方面,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比较大,思想观念比较保守,影响了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另一方面,受区位等自然条件制约,许多地方不沿边、不靠海,对外开放的基础条件相对薄弱,影响了对外开放的进程。
(四)水资源严重短缺,资源环境约束加剧
由于黄河水量呈现减少趋势,并且季节性变化比较大,再加上水资源调蓄能力尚显不足,黄河流域水资源方面存在着总量不足和利用率不高双重问题,相当多的沿黄城市都属于缺水城市,其产业发展和城市扩张都受到水资源短缺的严重制约。
(五)协调机制不健全,发展软环境亟待优化
一是黄河流域城市的协调发展,受到行政壁垒的制约,各有关省市自治区之间缺乏有效的协调协作机制,城市之间各自为政、独立发展的问题比较严重,城市之间产业协作、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受到制约。尤其是城市功能分工、协调发展的机制尚未形成。二是黄河流域城市投资发展的市场环境、人文环境、政策环境都存在许多亟待改善和提高的地方。
(六)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运输瓶颈凸显
与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三大城市群相比,黄河流域的城市存在三大基础性的制约:一是城市基础设施水平严重滞后,影响了城市综合服务功能的发挥,从而影响了人口和生产要素的高效集聚;二是城市的基础管理和运营能力也比较差,影响了城市综合功能的发挥和正常运转,部分城市存在环境问题、市内交通问题、入学难、就业难、就医难等问题;三是教育、文化、卫生、科技、人才等支撑条件相对薄弱,严重影响了这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后劲。
二、沿黄城市带的发展趋势
总体来看,黄河流域城市群带的发展走向是:生产要素流动加速带来的城市一体化、产业集群化发展趋势明显;毗邻城市之间优势互补、分工合作成为必然趋势;城市板块之间互动、产业梯次转移步伐加快。各个城市之间由各自为战到协同发展,从恶性竞争到优势互补,从经济竞争到文化竞争,从重视投资到重视管理,将成为今后黄河城市群带发展的显着特征。
具体而言,沿黄城市带的发展将呈现出以下四个明显的趋势。
(一)城市组团
黄河流域各城市,将逐步按照形成主体功能区的总体要求,调整和完善空间开发结构,优化产业空间、城市空间、生态空间布局,努力形成区域分工合理、区际良性互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城市间的分工协作、组团发展、合作竞争、实现共赢将成为共识和方向。城市之间的一体化发展、城乡之间的一体化发展,将为沿黄城市带的发展开辟新的空间、带来新的生机和活力。
(二)产业集聚
产业集聚本来就是城市化发展的主线。但由于我国在改革开放进程中,以行政区域为单位竞争发展的特征明显,给产业集聚带来一定的制约,各城市之间产业同质化问题相对比较普遍。随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机构调整优化的深入,相关产业集聚发展已经逐步成为政府管理人员和企业决策者的共识。黄河城市群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将是产业的进一步集聚发展。在集聚过程中形成相互关联、竞争合作的产业集群,从而以更强的竞争力开拓国内外市场,给城市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三)板块互动
城市群落内部不同城市之间、城市群落之间的互动合作是城市化发展的大趋势。伴随着兰西格经济区、呼包鄂榆经济区、陕甘宁老区等增长带从概念的提出、到规划的制定,再到具体实施,一定会相应地带来有关城市之间更为紧密的互动发展。这种互动将进一步加速经济要素的合理流动,带来基础设施、科技资源等的共享,也必将进一步促进城市群的形成与发展。
(四)产业转移
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践来看,这些年来,我国产业的梯次转移趋势已经非常明显,特别是部分资源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由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地区向沿黄城市带转移的步伐正在加快。沿黄城市带内部各个城市圈之间的产业转移趋势也日趋明显。这样的发展态势,一方面对沿黄城市带互动协调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另一方面对城市经营理念、城市管理等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另外,就全国大局而言,在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取得初步成效和有益经验后,将逐步在沿黄城市带布局一批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科学引导部分产业由南向北、由东向西有序转移,促进产业布局进一步合理化。这无疑会对沿黄城市带的产业聚集以及产业结构调整产生积极的影响。
第四节 沿黄各经济区的发展规划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沿黄城市的组团式协同发展趋势已经显现。在国家和地方省级政府的积极推动下,黄河流域自上而下正在形成几个大的城市群带,并且出现了明显的一体化发展趋势。
一、兰西格城市带规划
兰西格经济区的大致范围包括甘肃省的兰州市,青海省的西宁市,海北州,海东地区,海西州(不含唐古拉山镇),黄南州的尖扎县、同仁县,海南州的贵德县、共和县。兰西格经济区总面积41万平方公里,总人口近1600万,地区生产总值2600亿元。相应的中心城市主要包括:兰州市、西宁市,次中心包括格尔木市、白银市、武威市、定西市等。主要的发展趋势是:甘肃省的兰州-白银一体化进程加快;青海省的西宁-平安一体化进程加快。
(一)青海省的城市化规划
青海省的沿黄河城镇主要涉及西宁市、海北州、海东地区、海西州(不含唐古拉山镇),黄南州的尖扎县、同仁县,海南州的贵德县、共和县。就发展现状而言,该区域不仅是青海省城市化发展的重点区域,也是青海省经济要素和人口集聚的重点区域。但总体上城市化水平还不高,人口等经济要素的集聚程度还不够,一体化发展还处于初创阶段。目前,随着兰州-白银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西宁与格尔木的经济联系也日益密切。尤其是随着国家层面兰西格经济区规划的编制和实施,该区域的城市化发展进一步加快。
根据青海省城市化布局规划,沿湟(湟水——黄河上游的重要一级支流)城市带成为空间开发的重点。重点开发区包括以西宁为中心的东部地区和以格尔木、德令哈为重心的柴达木地区,其功能定位为国家兰西格重点开发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和水电、盐化工、石化、有色金属和农畜产品基地,区域性新材料和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全省工业和城镇化的重点区域,人口和经济的重要空间载体。
“十二五”期间,青海东部城市群是今后青海省城市化的重点,将加快推进以西宁为中心的东部城市群建设,按照“一核一带一圈”的空间布局。其中,“一核”即核心区,指西宁市主城区;“一带”主要指平安、乐都、民和城镇发展带;“一圈”即以西宁为中心的一小时经济圈,主要包括大通、湟中、湟源、互助。“一核”是引领城市群发展的龙头,西宁是青海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高原旅游目的地,是青藏高原、中国西部现代化的中心城市之一,属于青藏高原重要的宜居城市;“一带一圈”是承接产业梯级转移的重要地区,青海省重要的现代制造业、新型建材、职业教育示范基地,城市群“菜篮子”主要生产、供应和保障基地,全省重要的宜居宜业地区。主要发展方向是,强化西宁的集聚辐射带动作用,加快推进平安、乐都、民和、互助等沿湟带城市化发展,着力提升大通、湟中、湟源等1小时城市圈的功能。通过区域统一规划、共同建设等措施,逐步实现城市带的一体化协调发展。规划到2015年东部城市群的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400亿元,城市化率约52%,其中西宁市的城市化率达到67%。
(二)甘肃省的城市化规划
甘肃省区域发展总体构想是:实施“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区域发展战略,以中心城市为依托,整合要素资源,加强区域间合作,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其中,沿黄河城市的一体化战略重点是加快建设兰州新区,并积极推进兰州-白银一体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