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西北望
48538400000043

第43章 易水寒

原名王国华,70后作家,现为《城市晚报》专副刊中心主任。中国作协会员,吉林省杂文学会副会长,已出版《五毛钱吵半天》《微笑是一种力量》《推开虚掩的门》《你不知道的历史细节》《万人围着二人转》《等待是另一种形式的行走》《学林碎话》等作品集。在《南方周末》《深圳商报》《羊城晚报》《齐鲁晚报》等十余家报刊开有专栏。

雇主的抱怨

在一次座谈会上,记者向崔永元提问:“我觉得大家对这个社会抱怨很多,对另外一个社会的向往或者羡慕也很多,却缺少一种更有建设性的声音。从这样一个状态到那样一个状态,有没有一个可行的路线,可行的方法,或者我们自身应该作一个什么样的改变。”

崔永元回答:“我经常听到这样的声音,因为热爱这个国家,热爱这片土地,就要多提建设性的意见,少一些抱怨。谁说抱怨不是建设性意见呢?谁说抱怨不是积极的态度呢?就因为觉得有前景有前途,所以才抱怨。你看上吊的人抱怨吗?自焚的人抱怨吗?他都懒得抱怨了。我们说政府好,我们说谄媚的话,这就叫爱国;批评政府,批评国家就是异端分子?这是谁定的?我现在特别讨厌所谓‘建设性声音’。什么叫‘建设性声音’?比如说,作为一个北京市民,我说北京的车太堵,路不好走,这就叫建设性意见。你难道还要让我画图,告诉你怎么建立交桥,怎么改修路口,怎么设红绿灯?这是我们的事情吗?纳税人养着那些人,他们就得有办法。没有办法就下来。”

记者说:“我指的抱怨是——现在很多人会丧气地说‘这个社会没救了’。”

崔永元答:“这都是建设性的意见。”其实,抱怨是有特定对象的。一个二十多岁的身强力壮的小伙子,对他爹妈抱怨说,“人家爹妈都给孩子买车了,我却没有……”这样的抱怨听来十分欠抽。崔永元所说的“抱怨”显然不是指这一种。

一个八旬老人抱怨说:“我的儿子总是忙,也不来看看我……”这样心酸的抱怨,做儿子的就应该认真听听。

一个雇主对他的保姆说:“地板也不擦,碗也洗得不干净……”保姆听到这些,应该有什么反应?即使不诚惶诚恐,也该悄悄地自责一下吧?

现在的官员都自称是“人民的公仆”,公仆听到主人的抱怨应该是什么反应呢?

小崔说的对,只有彻底绝望的人才不抱怨。抱怨本身就具建设性,因为每一声抱怨,都是有画外音的。他抱怨塞车,就是希望有人解决塞车问题;他抱怨物价太高,是希望有人想办法把物价降下来;抱怨春运时车票不好买,是希望有人多提供一些列车和车票……这里的“有人”指的是谁呢?当然是公仆。之所以对公仆抱怨,用小崔的话来讲,“就因为觉得有前景有前途”。抱怨形式多种多样。或严肃沉重,或声色俱厉,或阴阳怪气,或含沙射影,或王顾左右而言他,但无论如何,抱怨都是所有“不满反应”中的最低一档。

比如说雇主认为自己的仆人干得不好,往往先是小声抱怨。如果对方充耳不闻,他就会大声呵斥乃至责骂。如果对方还不见长进,对不起,他就要把这个仆人炒了。

还在小声抱怨的人,他是认为不需要太大声,只要发发牢骚,问题就可以解决了。公仆应该有这个能力。

本质上,抱怨的人是非常乐观的。如果有这样一种仆人,他闯进你的家里,不管你同不同意,上来就说,“我是你家仆人了,我要为你服务”。工资多少他自己定,干什么活他自己定,干多干少他自己定。干的是好是坏,还是由他自己打分。你会怎么想?再如果,这个仆人听不得抱怨——这最低级别的不满。你悄悄嘟囔两句,他就说你消极,没看到光明面。光明和黑暗,是九个指头和一个指头的关系,你为什么只看到一个指头?他非但不反省自己,还指责你别有用心,目的是要炒掉他。——即使雇主炒仆人本来就是天经地义的事。你会怎么想?作为一个雇主,他当然希望生活越稳定越好。如果仆人尽心尽力,他巴不得跟这个仆人签订长期雇佣合同呢。今天换一个仆人,明天再换一个,折腾都折腾不起。

但是,雇主把所有的活交给一个仆人有点危险。你抱怨,他捂上耳朵装作听不到。你的声音大一点,他认为你态度恶劣,缺少建设性。如果有两个或者更多的仆人,你支使不动这个,还可以支使那个。谁干得好让谁干,干得不好,就让他下岗,这样他就不敢怠工了。

一个好的仆人,不但戒慎恐惧,如履薄冰,而且要担心别的仆人顶替自己的岗位才行。

返回来说抱怨。如果一个仆人连抱怨都听不得,都要想办法屏蔽,营造出另外一番歌舞升平的样子,你还能指望他真正负起仆人的责任来?

而仆人听听雇主的抱怨,乃是题中应有之义,也是社会分工中的最低要求。怎么还会引起争论呢?这不是太奇怪了吗?

因为绝望,所以扪虱

两晋十六国时,有一猛人,名叫王猛。检视其人生历程,会发现这是位堪比诸葛亮的功臣良将。在他辅助下,前秦帝王苻坚统一了中国北方,成为十六国中最强大的一个。虽然苻坚在著名的“淝水之战”中败得很惨,但那时王猛已经死了,且临死前再三叮嘱苻坚不要轻易启衅。只怪苻坚没有听其遗言。因此,苻坚此后多次当众哭喊,猛猛啊,你为什么走得这么早啊!这位王猛在历史上写下浓重一笔的事件,乃是“扪虱而谈”。两晋时,文人尚清谈,多豪放不羁,骂个人啦翻个白眼啦,都不算什么,越是跟常人不同越证明你牛。东晋名臣桓温早就听闻王猛大名,北伐期间特意找他见了一面。两人谈话的时候,王猛不断把手伸进衣服里,抠啊抠啊就抠出一个虱子来,拿在眼前认真地看看,研究了一下,“啪”,扔嘴里了。又抠出一个,“啪”,捻死了。一连串的动作搞得桓温眼花缭乱。但王猛是名士,得罪不得。还得接着谈啊。桓温就问:“我奉天子之命率正义之师北伐,为什么三秦豪杰不来投奔我?”王猛答:“你的大军距长安近在咫尺却不渡灞河,说明你们根本没想收复失地,做做样子而已,他们为何要投奔你?”此言一出,桓温大惊,当即给王猛封了个官,要他跟自己回江南,但王猛没有答应。

来研究一下这个“扪虱而谈”。要说“扪虱”只是王猛生活的常态,而不是一种态度,打死你我也不信。如果他真的做了一生隐士,这么干倒还顺理成章,但从后来的发展情况看,王猛渴望入世,有参政热情,颇具政治手腕,既非一根筋的文人,也非蛮干的武夫,他在苻坚面前不会“扪虱”,在同僚面前也不会,为什么要在桓温面前“扪虱”呢?

因为他对桓温根本就不抱任何希望。两晋时,是中国历史上“门阀制度”最盛的时候,一个人能否当官,只看出身。名门望族的后代,可以名正言顺地当大官,而且提升很快;出身寒族,只能当基层干部,苦熬苦干也不会有什么大出息。“官二代”是个值得自豪的词,不像现在,在人前疯狂显摆,在媒体面前还得藏着掖着。而王猛出身低微,在不怎么讲究出身的蛮族那里或许还有些出路,在士族众多、已形成强大利益集团的东晋王朝,完全没戏。他知道桓温看重他的才华,也知道桓温会给自己一些好处,但自己跟着桓温混,没太大前途。制度在那里摆着呢,自己最多就是做一辈子高级幕僚。桓温一死,自己的路也便到头了。制度若糟糕透顶,伯乐再好都是个屁。

因为彻底绝望,从而彻底放松,从而毫无顾忌,从而扪虱而谈,或许,这看似无意的“扪虱”,也包含着些许的委屈和酸楚吧?

据说,桓温许诺给王猛高官后,王猛还是动了点心的,跑去跟自己的老师商量,《晋书》中记载,老师如此回答他:“卿与桓温岂并世哉?在此自可富贵,何为远乎?”你已经很牛了,干吗给桓温打工?说到底还是有前途上的顾虑。

王猛最后选择了求贤若渴的苻坚,果然成就了一番事业。恶劣的制度逼他“扪虱”,好的制度让苻坚和王猛双赢,谁说制度是虚幻的东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