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锡伯族的形成和人口分布
一、锡伯族的形成
锡伯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与古代鲜卑和近代满族有一定的关系。有一种说法是沙俄曾以此名创造北亚的新地名——西伯利亚。历史上有须卜、室韦、失韦、史伯、西伯、席北、席伯、锡北等20多种记载,都是其音转和异写。“锡伯”的称谓以汉字书写最早见于清代,此后在清代官方文献中虽多用“锡伯”二字,但未能统一,直到辛亥革命以后,才渐趋统一。新中国成立后,锡伯族名正言顺地成为一个独立的少数民族而置身于祖国民族大家庭之中。
二、锡伯族的人口与分布
锡伯族现有人口19园源愿员人,主要分布在新疆伊犁地区的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和辽宁、吉林等省。新疆锡伯族人口为4万余人(其中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为2万余人),辽宁沈阳约5万人,其余主要分散居住在北方各省及全国各地。
第二节锡伯族的服饰
一、服饰的变化
锡伯族的早期服饰衣料以鹿、猪等兽皮为主,比较注重防寒保暖功能。锡伯人的长袍,系大半截的长袍,底边在膝下半尺许,袖口为马蹄形,可以卷上,可以放下,下身穿长裤,外加“套裤”(只有两条裤腿,没有裤裆和后腰),春秋穿的是“夹套裤”,冬季则穿“棉套裤”。清代,锡伯族男子服装喜用青、灰、兰、棕等颜色,服饰与满族旗装样式基本相同。为便于骑马、劳动与操作,身穿左右开襟的大襟长袍和对襟短袄,上套坎肩,下着散腿长裤腿带,扎腰带,腰带上经常挂上烟袋荷包,脚穿布靴,头戴笠帽(夏)、毡帽(冬)或礼帽,当官的一般在长袍上套马褂。
二、主要服饰
除了平时的服饰外,锡伯族所信奉的萨满教中的萨满还有自己特制的服装——头戴六股钢盔,胸挂护心铜镜,腰围飘带绣裙。萨满穿这种服饰跳起萨满舞,模仿各种动物的形态和追逐、打斗、厮杀的动作,既反映了原始氏族时代的精神和狩猎、游牧的生活气息,又反映了山林文化和草原文化的特点。
三、妇女服饰
锡伯族妇女的穿戴要讲究些,穿长及脚面的旗袍,要粘花边或绣宽花边,外罩坎肩。坎肩有对襟的,有大襟的,也贴花边。衣襟、袖口、领口、下摆多镶滚边。扎黑色腿带,脚着白袜、绣花鞋。少女与未婚姑娘,梳一条长辫,用各色“毛线”扎辫根,不剪头发帘,头上、辫梢爱戴些花,耳戴金(银)耳环,穿着淡雅漂亮的旗袍。右侧腰部的衣兜口内,掖一条彩色手帕,一半露在兜外。脚穿绣花布鞋,显示出青春的活力。婚礼时,新娘头戴吉塔库(锡伯语头饰,即布制发圈),上有贝壳、宝石和金银制的花饰,挂一排银链或串珠等装饰垂于眉宇之上。婚后一年之内,新娘参加较大的喜庆活动仍要戴上吉塔库。
媳妇的服饰与姑娘无大差别但比姑娘穿着要鲜艳。发型也不同,媳妇梳的是“盘龙髻”,额前有“刘海”,脑后有“燕尾”,头顶上乌发蓬起,盘成髻形,日常生活中将辫子梳成双辫或两个“抓髻”,合起成为一个大“疙瘩髻”。头发抹头油,没有头油的,用榆树皮泡的水也黏稠光亮。面部可以涂粉,口可以涂口红,可以染指甲等。头部髻上插着金簪,腕上佩戴金(银、玉)手镯。
已婚妇女头上盘头翅。妇女戴耳环、手镯、戒指等。男女裤腿均扎黑色腿带,年轻女子扎红色、粉红色腿带,丧事时扎白色腿带。今散居在东北的锡伯族服装已和当地汉族、满族相同。新疆锡伯族妇女虽仍喜穿旗袍,大襟、下摆、袖口多镶滚边,长及脚面,但服饰已有显著改变,特别是青年女子已多穿连衣裙等。男子穿对襟短衫,裤脚在脚踝处扎紧,冬天也穿大襟开衩长袍。
上年纪的妇女出门时,手里还要拿个烟袋,串门时互相装烟进礼。
锡伯族妇女擅长刺绣,如同男子会骑射一样,妇女如果不会刺绣,就会被人轻视。刺绣图案多为花鸟鱼虫等。
第三节锡伯族的饮食
锡伯族多数居住在中国新疆各县,锡伯族喜爱骑马射箭。他们能歌善舞,早期的锡伯族世代以狩猎、捕鱼为业,锡伯族过去信仰多神,也有信仰喇嘛教的。锡伯族是以粮食为主食的民族,包括小麦、稻子、玉米、高粱、黄米、小米等,这和本民族的生产形式有关。锡伯族的饮食种类较丰富,面食有发面饼、死面饼、锅盔、馒头、面条、拉面等,馅食有包子、饺子、菜合子、肉馅饼等,米食有大米干饭、抓饭、大米(小米)稀饭。发拉哈喀分(发面饼)是每天都离不开的日常主食,其做法:面和得较柔软,面团发酵透后,将面团擀薄,贴在锅底,三翻九转即熟。其大小因铁锅的大小而异,一般直径三四十厘米,厚度为一厘米左右。烙发面饼,一般用生铁锅,掌握火候是关键,把握住火候,烙出的发面饼才酥软可口。肉食主要依靠家庭饲养,多以牛、羊、猪肉为主。冬闲时锡伯族还常进行狩猎,野猪、野鸭、野兔、黄羊等均是冬季餐桌上常见的野味。锡伯族在吃猪肉方面,有一个特殊的方法。每当杀猪,将清炖的猪肉、杂碎都切成碎块或碎片后与灌肠煮熟的猪血拌在一起,同时调以佐料、蒜泥、葱花、盐等,其味道鲜美,再肥的肉也不感到腻。这种吃法,称作“猪血拌肉”。锡伯族有一种别有风味的咸菜,叫哈吐浑索吉,也称花花菜。它是用韭菜(要老的),红、青辣椒与芹菜、黄萝卜、包心菜做成。由于及时拌以盐并盛入瓦缸里,各种蔬菜原有的红、绿、白、黄等颜色截然分明,在冰天雪地的隆冬,饭桌上有那么一小碟夏季各种蔬菜色调俱全的花花菜,会激起人们强烈的食欲。
米顺是锡伯族调味用的具有民族特色的面酱。每年阴历四月十八日前,家家户户都将小麦数十斤发芽,刚发芽后倒入开水锅里煮熟,盛进瓦缸里,放在火炕最热处捂起来,等过几十天发酵成酒曲状并有甜味。这时不可食用,因为有时发酵过程中米顺会被厌氧的肉毒杆菌污染。过去,人们不知道这个道理而误食,结果许多人患病,甚至丧失生命。熬各种果酱、制作罐头食品是锡伯族妇女的拿手技艺。每年夏天,妇女制作各种果酱、西红柿酱及其他食品罐头。常做的是杏子酱、草莓酱、桃子酱、苹果酱、糖水葡萄、糖水海棠果等。蔬菜类罐头有西红柿酱、虎皮辣子、烧茄子等。其做法是:将做好的成品盛入玻璃罐头瓶内,把有密封圈的瓶盖盖在上头,置开水锅里蒸半小时左右,蒸完立即将瓶盖拧紧,这样就可起到密封的效果。家庭制作的罐头可谓是绿色食品,不放任何添加剂,原汁原味,别具特色。
第四节锡伯族的建筑
锡伯族的建筑古代是帐篷、草房、马架子、地窝子。清朝时期,锡伯族的房屋建筑具有自己的民族特点,有平房(马架子,多向东),此外还有人字形大屋顶房、“杜喀包”、“哈什包”。
(门房或厢房)(库房)新中国成立前,锡伯族的房屋材料多为木土结构,造法简单,多是先用木料搭起房屋的骨架,然后用土坯垒起来抹泥、刷灰。房屋前面墙两头,都有1米多宽的“玛图”房屋的廊檐和玛(实为挡风的屏墙),图并齐,故老式房屋廊檐很宽,它的优点是可避风遮雨,保护门窗不受风吹雨淋。
目前锡伯族群众多建盖“来兰皮”房屋,其造法大致如下:房屋垒到一定高度后,把比碗口粗的椽子从中间锯成两片(细一些的不锯),在墙上水平放7、9、11根(奇数),把剥皮的苇秆5~6根一把,用苇子把(芦苇秆踩扁后泡在水里数天,使之不易扯断)隔3~4厘米一把扎在横椽底下,在苇子上面抹粗麦叶子泥,等干后,房子里层再抹细泥上光,称之为“来兰皮”。在来兰皮上面垒山墙封顶。“来兰皮”房子整洁光亮,冬暖夏凉。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建筑材料的日益丰富和多样化,现在锡伯族的屋顶多改为瓦顶,还出现了不少砖木结构的新房。
锡伯族以西为贵,故西屋由长辈来住。(大过去房屋都有“安巴纳罕”炕),这种火炕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它由三面环绕的南炕、西炕和北炕组成。南炕由爷奶或父母睡眠,北炕由客人睡眠,西炕一般不睡人,有贵客来时请之坐卧。一般客人和家人不能在西炕上坐卧,因为西炕靠山墙炕火成,组道烟个5,由殊特很法,造米厘60~70高炕火。佛龛供佛立(环炕)的烟道都是相通的。新中国成立前后,随着房屋形式的改革,大炕也被改造,渐渐只打一面炕(或南或北,以北为多)。西屋的摆设比较朴素,一般放小炕桌、大木柜、凳子、八仙桌等。八仙桌前挂先辈的画像,桌上放香炉、茶具,有钱人还摆一对瓷花瓶。炕上放有特制的长方形木具,称之为“吉伯浑塔图库”过道里屋(被柜或炕柜)。房屋的中间屋子有个过道,是厨房,筑有两个锅台。锅台比里屋内的炕低,连着锅台修有小炕,炕和锅台中间隔有30厘米左右高的“古堆”(小隔墙)。
东屋为儿媳、子孙卧室,室内摆设也平常。过去,因为没有“洋炉”(铁炉),冬季取暖很困难,因此房内温度很低,经常四壁结霜。有钱人买铜铸火盆,穷人则仿照火盆,用黏土、牛粪、蒲棒(王)草、马尾等做土火盆,上面盛无烟榆木炭火取暖。新中国成立后,人们才开始用“洋炉”(铁炉)取暖。现在,锡伯族人的取暖设备更为先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