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西北少数民族风俗风情
48538200000012

第12章 藏族民俗风情(2)

五、酒文化

藏族普遍喜欢饮用青稞制成的青稞酒,在节日或喜庆的日子尤甚。在大多数藏族聚居区,平时倘有客至,敬茶不敬酒。但逢年过节和喜庆时,如果客人来家,则必须敬酒。敬酒时,主人先斟满一碗(或杯),捧献于客前,客人双手接过后,必须先喝三口,但不要喝干,等主人再斟满,这时客人才一口喝干。此后,客人有酒量的继续喝,无酒量的可不再喝,主人也不强劝。倘若客人不完成上述之饮,那就是严重的失礼行为,主人会很不高兴。至于客人酒醉,主人绝不会讥笑,反而认为是坦诚的表现。

第四节藏族的建筑

藏族因为生活的环境不同而分为农区和牧区,农区和牧区因其劳动和生活习惯的不同,其建筑风格也呈现出各自的特色。

一、农区建筑风格

藏南农区,最常见的是平顶宅院。据《西藏志》载:“前后藏各处,房皆平顶。”一般平民居住的是一层建筑,结构简单,以石围墙,以木梁做骨架,木柱截面呈圆形,上细下粗,柱头上依次加方形木斗和托木,再放木梁,梁上铺椽,再加树枝或短棍,最上面覆以石子和黏土。有些房屋用一种当地风化了的“阿嘎”土打实抹平,以防漏油。农区住宅里马蹄形的平房居多,一般坐北向南,房顶四周以80厘米高的女儿墙相围,四角垒起垛子。藏历新年时,每个垛台插上树枝,各个枝梢系彩色风马经幡,一般每个藏历年换一次,以示运气亨通。房屋前方正中设有香炉,吉日良辰,焚香祭祀。大门上方设有小佛龛,里面贴有标志密宗本尊及其坛场合一的图文,以示祈求能避凶煞、晦气,逆缘变顺境。平顶住宅几乎都有围墙。传统住房的布局,中间是经堂,两侧各间作居室,厨房靠近居室,厕所盖在离住房较远的围墙两角。住房窗户有檐,檐头用彩色方木叠起,这样既能保护窗台不受雨淋,又增加了房屋的美观。住宅所有门窗两边均用黑漆装饰,与白墙壁相互映衬,格外醒目。农区宅院内一般设有生产工具堆放室、饲草储存室和羊圈牛棚等。

康东、康南的石砌雕楼在门楣、窗楣、墙顶四周安放白石;或在大门门楣上安放硕大的牛头角骨骸、羊头骨骸;或在墙上用白石镶嵌牛头和羊头形图案,这既是为了镇邪驱鬼,也是为了装饰。无论石砌碉楼还是夯土碉房,绝大多数喜用石灰或白泥涂刷外墙或涂绘日月等吉祥图案。信奉萨迦派的地区则喜用红、白、黑三色相间涂刷竖条状色带,以象征观音、文殊、金刚手三神力的加持力。一般家庭的门窗、梁枋简单彩绘,经济条件好的人家雕梁画栋,彩绘各种吉祥图案,包括室内陈设——佛龛、壁橱、柜桌、案几等均是泥金彩绘,精美绝伦。

藏族农村的庄园建筑十分高大华丽,有些高达五六层。庄园主居住于最高层,三面有朝阳的大玻璃窗。冬季和煦的阳光射入室内,十分温暖;夏季可以饱览四周的绿田与树林。门楣、梁架、额枋和柱头雕有生动、细致的图案花饰。楼内分别有经堂、客厅、卧室、管家室、贮藏室等等。楼前三面回廊,形成院落,院内设有大小厨房、居室、纺毛捻线织氆氇的作坊等。马厩、羊圈、牛棚均与院子隔开,设在后院。

藏族居家过日子最讲究用火,对火怀有虔诚的崇拜心理。火塘是农区家中的重要设施。家人吃、睡、聊天取暖皆以火塘为中心。男子盘坐火塘左边,妇女屈膝跪于右边,长辈在上,晚辈在下。家家都有火盆、炉子,白天随时保持烟火,常备热茶,夜间则煨火保证火种不灭。

二、牧区建筑风格

在牧区,通常用牛毛帐篷作为住房。牧民用牛毛纺线,织成叫“日迪”的条状粗毛布,再把它缝制成两大片长方形的帐篷,然后把两大片帐篷用10多个扣环连接起来,组成一顶帐篷。牧区帐篷一般呈四方体,用8根立柱支撑,有10多根牛毛绳的一端与棚顶拴接,另一端拴在帐外约1丈处的木橛上,使得帐篷平展、稳定。帐篷面积一般为20平方米,顶高1.7米。帐顶留有一道宽30厘米、长3米可以开合的空隙,打开可以通风、排烟、散热,合盖则能防风雨、保温暖。帐篷前面篷布上有牵引绳,用木杆支起来就是门,天热时把门支高,帐篷内凉爽舒适。这种帐篷虽然简单,但用牛绒捻纺,质地粗厚、耐磨,不怕风雨大雪,滴雨不漏,也便于随时支拆驮运,适宜于牧民逐水草而居。

在牧区的帐篷一般是黑色,帐篷前立有经幡杆,帐内对门靠边摆列小箱柜,两旁设有睡垫。近中央,支石埋锅为灶,上面经常熬着茶和奶。近门处置有小桶和各种畜牧用具,帐顶悬挂着新鲜的或风干的牛羊肉,或是成串的奶干。帐篷周围用草饼或牛粪垒成墙垣增加避风力。

帐外钉着许多条毛绳,用作拴系牛羊。离帐门不远,一般都拴着一条西藏牧区特有的獒犬,以保护家室和家畜。

按传统习俗,客人临门,男子席右首,称“客席”;左首为女席,也可称“灶间”。

三、城市民居风格

一般城市居民住房多半是公寓式的平顶宅院。这种平顶宅院是土木结构,用较规则的石头砌成50厘米厚的墙(这种石筑厚墙具有冬暖夏凉的特点),屋顶结构和门窗的装饰都与农区平顶相似,具有浓厚的民族特点。建筑布局是:四面楼房相围,中间为庭院,一座宅院内可住上10户人家,每户有2~4间房屋,另加1间厨房;院内1口井,水公用;宅院东西两侧各有公厕。

第五节藏族的节日和娱乐活动

一、节日

(一)藏历新年

藏历新年,是藏族人民一年中最为重要的传统节日。藏族人民从藏历十二月上旬就开始准备过节。每家每户用桶或盘浸泡青稞,然后用酥油、白面和糖炸(一种油炸食品)同时酿造青稞酒。新年前“卡赛”,夕,各家都要备好一个叫“切玛”的五谷斗,斗用木料制成,外面绘有彩色花纹图案,里面一半装炒熟的麦粒和蚕豆,一半装糌粑面和人参果,上面插青稞穗,点缀一些小块酥油。“切玛”标志过去一年的好收成,预祝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人畜兴旺,五谷丰登。二十九日,晚饭前还要在打扫干净的灶房正中墙上用面粉撒上“八吉祥徽”。有的还在房梁刷上许多白粉点,表示粮食满仓。除夕,家家户户要把庭院、屋室打扫得干干净净,屋里铺上新卡垫,贴上新年垫、新年画。这天晚上,各家要吃“吐巴”,就是用牛羊肉、萝卜、面及一些作料制成的一种带汤食品,与汉族年夜饭相似。吐巴的面团里包有各种各样的东西,有的包石头,有的包辣椒,有的包羊毛,有的包木炭,等等。这些东西都有象征意义,石头预示心肠硬,木炭预示心黑,辣椒预示嘴如刀,羊毛说明心肠软。人们吃到这些东西要即席吐出,从而引起哄堂大笑,以助除夕之兴。

藏历正月初一为藏历新年,家家户户的屋顶上都燃起象征吉祥的松脂,屋里陈列着染色青稞和麦穗,预祝丰收。天不亮,妇女便到河边背“吉祥水”。全家人换上新衣,按老少辈分坐下,长辈端来五谷斗,每人先抓几粒,向天抛去,表示祭神,然后依次抓一点送进嘴里吃。这时长辈祝大家“扎西德勒”,晚辈回贺“祝您身体健康,永远幸福!”然后吃吐巴和酥油煎的人参果,接着互敬青稞酒。这天各家基本上是闭门欢聚,互不走访。初二开始,亲朋好友互相走动,拜年互贺,持续三五天。客人进门道一声“扎西德勒”,主人立即迎上去回敬一声“洛莎尔桑”,有的还赠送哈达。然后宾主一起进入室内,坐在崭新的卡垫上,主人端来“切玛”,客人依次拈一点儿糌粑面撒向空中,然后再拈一点儿放在口中。刚吃完,主人又会提着盛满青稞酒的铜壶,拿着酒碗,请客人喝酒。这时,客人须用无名指在酒碗里点三下,弹向空中,才能喝下。为了尊重主人,必须三口喝完。

藏历新年期间,在广场或空旷的草地上,男子身穿各色藏袍,妇女们戴上耳环、宝石等首饰,大家围成圆圈跳锅庄舞、弦子舞。在胡琴、锣、钹等乐器伴奏下,队形或圆或双行,有时手拉手,有时手搭肩,由能歌善舞者领舞,孩子们则燃放鞭炮。民间还有角力、投掷、拔河、赛马、射箭等比赛。有的村寨还举行传统的藏戏表演,这样的活动往往要持续三五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