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渴会加速人体衰老
有人怕胖或是由于习惯,经常处于忍渴状态。其实,已感口渴,说明体内已有轻度失水。医学专家认为,长期如此,会加速人体衰老进程。首先是皮肤干燥,弹性减退,皱纹随之而来;其次是大脑,因摄水不足,会出现提前老化,重量减轻,记忆力渐渐减退;再就是血管病变,由于渴而不饮,血液浓缩,黏稠度增高,易形成脑血栓、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病症。
口渴时不要暴饮
喝到胃里的水,进入血管需要2~3分钟的时间。当感到很渴时,如果在1分钟内喝了大量水,而胃里的水仅有少部分进入了血管,血管紧张素的浓度降低还不明显,因此感到还是口渴,就会继续饮水,当感到不渴时,已经过量喝了很多水。
缓慢地喝水时,血液中的血管紧张素会将水量增加的信息,向大脑中枢传递,人就会觉得渴的程度不断缓解,喝了近1升水后,血管紧张素的浓度就会恢复正常状态,大脑中枢就会发出停止饮水的指令。也就是说当感到渴时,一般慢慢喝1升水就足够了。
一次暴饮很多水会使排尿和出汗量增多,但随着水分的排出,体内血液中的盐分会越来越少,电解质丢失增多,增加了肾脏和心血管的负担,易出现尿频、气短、心慌等不适。此外,暴饮很多水会使胃液稀释,既降低胃液的杀菌作用,又妨碍对食物的消化。喝水最好站着喝,尽量不要坐着,要慢慢地喝,决不可一口气喝完。
喝水不能太随意
现在许多人舍弃了饮用自来水,改喝纯净水和矿泉水,但饮用纯净水和矿泉水也有一定的注意事项。
纯净水 现在市场上销售的纯净水基本上采用膜过滤技术进行处理,这样的水很纯净。但是经过这样处理后的水的分子链非常大,达到了14~17个水分子的长度,这样的水并不利于人体吸收。长期饮用纯净水还会增加钙的流失,对于老年人,特别是患有心血管病、糖尿病的老年人以及儿童、孕妇等更不宜长期饮用。
矿泉水 矿泉水埋藏于地层深处,不易受外界污染的影响,保证了水的洁净卫生,并且富含人体需要的矿物质和多种微量元素。此外,矿泉水pH大都在7~8之间,有利于维持人体内的酸碱平衡,促进新陈代谢。但是矿泉水中矿物质的含量并不十分稳定,如果一些矿物质的含量超标就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如水中碘的含量超过2mg/L的时候就对人体有害了。加上矿泉水资源稀少,不是每个家庭都可以饮用。
那么,我们应该饮用什么样的水呢?美国着名营养学家和水研究专家马丁博士认,为水只有达到以下三个标准才是适合人体需要的水:①水的硬度为170mg/L。
②固体溶解性物质(TDS)含量在300mg/L左右。③pH呈微偏碱性(7.5~8.0之间)。
饮水防误区
要想身体健康就要喝对水,喝好水。有一些认识误区,需要加以纠。
水越纯越好 大量饮用纯净水,会带走人体内有用的微量元素,从而降低人体免疫力,易引发疾病。此外,长期饮用纯净水还会增加钙的流失。
含矿物质多好 饮用水中应该含有适量、平衡的矿物质,但矿物质含量高并不能完全说明水的活力强。反之,当水中矿物质含量超标时,还会危害人体健康。
喝饮料等于喝水 调查显示,不少人喜欢把饮料当水喝。其实,水和饮料在功能上并不能等同。由于饮料中含有糖和蛋白质,又添加了不少香精和色素,饮用后使人不易产生饥饿感。因此把饮料当水喝,不但起不到给身体“补水”的作用,还会降低食欲,影响消化和吸收。
喝医疗用水有益健康 目前在市场上可以看到一些名为“电解水”和“富氧水”的饮用水,严格地说,这些都属于医疗用水,必须在医生指导下饮用。
夏季补水的学问
夏季气温高,气压低,湿度大,人们从事体育活动和体力劳动时,常常会大汗淋漓。一个在高湿环境下从事剧烈活动的人,一昼夜将排出6000~8000毫升汗液。大量汗液排出后,必须及时补充水分,才能保证人体的体液循环,那么,怎样补水才科学呢?
第一,大量排汗后,会引起口渴,往往肚子已经喝得胀鼓鼓的,但嘴里还渴得慌。这时切记,不可暴饮。因为肠胃吸收水分的速度是有限的。每小时只能吸收800毫升左右。过量的水分,一时吸收不了,会引起腹胀。此时,如果继续运动或劳作,还会因为颠簸而引起腹痛。另外,大量水分进入血液,还会增加心脏的负担。因此,每次只能饮150~200毫升。每小时饮水不要超过800毫升。
第二,水的温度既不能过高,又不能过低,以8~12℃的水为宜。这种温度的水,既不会对胃肠产生刺激,也不会增加人的体温。
第三,大量汗排出后,带走了体内大量的钾、钠等无机盐,如果不及时补充,将破坏体内的水和电解质的动态平衡,严重时还会产生痉挛而危及人的生命,因此,在凉开水中,要加入一定的食盐和糖分,一般每1000毫升凉开水中要加入食盐5克,白糖50克和适量的果汁。这种配方的水和人的生理液十分相近。
秋季适当多饮水
秋天,人同植物一样会缺水。这时,植物会通过落叶来适应机体水分不足;人则要及时补充水分。这对于中老年人来说尤为重要。因为:
第一,中老年人体内含水量比青年人少。老年医学研究指出,中老年人体内水分比青年人少10%~20%。
第二,中老年人肾脏回收水分能力差,年轻人能将尿液中9‰的水分回收到血液里,而中老年人的这种能力大为衰退,回收水分能力大为降低。日常生活中,老年人排尿次数明显增多就是这个道理。
第三,中老年人汗腺几乎不发生老化,其排泄水分(汗液)的能力同年轻人相差不大。
第四,老人感觉迟钝,口渴感明显减弱,即使体内缺水也不感到口渴,等到机体严重缺水时,才想到要喝水。
因此,中老年人多喝水尤其必要,特别是干燥的秋季,要谨防秋燥。
冬天喝水的讲究
冬天水容易冷,很多人会对水反复煮沸加热,导致水中亚硝酸盐浓度增加。常饮这种水,会引起亚硝酸盐中毒;水垢还会引起消化、神经、泌尿和造血系统病变,甚至早衰。
冬天要喝新鲜开水,但不要太烫,一般25~30℃较为适合,否则会对胃黏膜造成伤害。
喝水多少男女有别
研究表明,19~30岁的女性每天需要大约2.5千克。而男性需要的水分会更多些,约3.45千克。专家认为,给身体补水的方式很多,比如喝汤、吃蔬菜,水果中也含有大量的水分。不过,专家建议人们最好还是饮用白水。另外,不要在感到口渴时才喝水。而一旦口渴难耐,也不要一下子喝很多水,这会增加心、肺和肠胃的负担,导致消化不良、胃下垂等疾病,严重的甚至可诱发心脏或肺功能衰竭。
老年人应掌握正确补水时间
老年人因为身体器官的老化,大都有不同程度的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疾病,血液黏稠度比较高。人在夜间因呼吸和出汗会消耗部分水分,加之老人常有起夜习惯,水随之消耗也较多。夜间缺水会使血液黏稠度升高,血流量减少小板凝聚,粥样硬化的血管更易产生栓塞,当栓子脱落在脑动脉、冠状动脉及其分支内时,心肌就可出现急性供血不足导致坏死。所以,老年人尤其患冠心病者,重视饮水是预防心肌梗死发生的重要保健方法之一。
不少老年人会因“不渴”而不愿喝水,身体常处于一种轻度脱水状态而不自觉。因此,老年人即使口不渴也要常喝点水。在临睡前半小时,适当喝些水。早晨起床后,首先饮1杯水(200毫升左右),可及时稀释过稠的血液,促进血液流动。夜尿多者,起解时可喝些白开水,补偿体液的消耗。当气候炎热或饮食过咸时,更应多喝些水补充流失的水分,排泄废物。
饮水关系儿童健康
饮水与儿童健康关系密切。10岁以下的儿童,每天要摄入1300毫升的水分以维持体液的平衡。特别是学龄前幼儿,饮水充足,不仅能使咽喉保持清洁和湿润,保持大便通畅,而且能保证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减少疾病的发生。幼儿一旦患病而出现发热、多汗或呕吐、腹泻症状时,更应及时补充水分以防因失水而加重病情。
儿童应多喝白开水
国外研究人员认为,儿童喝果汁饮料易延缓发育,使他们食欲缺乏,情绪不稳定并经常腹泻、厌食。因为大量饮用饮料,扰乱了消化系统的分泌功能,影响正常进食,使身体发育缺乏足够的蛋白质和脂肪,不利于孩子生长发育,甚至对身体健康造成损害。
从营养学观点看,任何含糖饮料或功能性饮料都不如白开水的生理作用和健康价值大。因为纯净的白开水最解渴,而且进入身体后可立即发挥新陈代谢功能。具有防感冒、咽喉炎和某些皮肤病之功效。因此,应多给儿童喝白开水,少喝那些含糖、含色素的饮料。
每天喝水2000毫升预防结石
夏季之所以比较容易发生肾结石,主要是由于气温高,人体大量出汗又不注意补充水分,致使小便量减少,尿中草酸钙晶体和草酸含量增多,增加了结石的形成机会。预防结石就要多喝水,每日的喝水量不少于2000毫升,同时多做跳跃运动。
血压偏低要多喝水
高血压患者如喝水太多,可能会出现血压升高、头晕、恶心、呕吐等一系列恶性症状。但对低血压患者来说,多喝水不仅没有上述不适症状,还能帮助血压回升。
医生经常建议低血压患者适当增加盐的摄入量,其目的之一是增加其饮水量。
需要指出的是,喝水虽有助于使血压升高,但并非适宜所有低血压患者。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血压偏低,但一般情况下没有症状或者只在体位改变时出现头晕等症状的患者。
正确喝水降低血黏度
大量出汗会使体内的氯化钠流失,一旦血液中氯化钠含量低于0.3%时,机体就会通过肾脏将水分排到体外,从而导致血黏稠度增高。如果此时大量喝白开水,就会使血液中氯化钠含量进一步下降,导致更多的水分排出,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喝水越多血液越黏稠。此外,如大量饮水而没有补充盐分,水分就会通过细胞膜渗入细胞内,还会使细胞水肿而发生“水中毒”。
如果在饮用的水中加入适量的葡萄糖、盐等,就可以使水分、氯化钠等很快进入血液,不但可以起到稀释血液、降低血液黏稠度的作用,还可补足血液中流失的氯化钠,使血液中的水分维持恒定。可按500毫升白开水加入1~1.5克食盐或者20克葡萄糖比例,配成淡盐水或淡糖水饮用。这种浓度的淡盐水或淡糖水,可以较快地降低血黏稠度。
一般老年人清晨的血液黏稠度较高,血容量不足,但并没有大量出汗损失盐分,如果早上饮用盐水,会使血压升高,因此清晨醒来喝的第1杯水最好是白开水。由于晚上睡觉后一般不会有大量出汗的情况,所以睡前喝白开水也可降低血黏稠度。盐、糖水主要是在大量出汗后饮用。血压较高不易控制的老人,如没有糖尿病,可用500毫升白开水加入20克葡萄糖来代替淡盐水。糖尿病患者一般以喝淡盐水为宜。
患病后怎样饮水
冠心病、高血压病人 除正常饮水外,临睡前和清晨空腹饮水200左右,可稀释血液,降低血液的黏稠度,减少发病。
胆结石、痛风、肾结石病人 需要大量饮水,最好保持每天饮水2000毫升以上。对痛风病人来说,可以降低尿酸的浓度,促进尿酸的排出;对胆结石、肾结石病人,可增加结石排出的机会。
心肾功能不全的病人 要记录出入水量,根据病情适当控制饮水,以免增加心、肾负担,加重病情。
长期便秘的病人 清晨空腹时,喝温淡盐水250~450毫升,可促进胃肠蠕动,有利于排便顺畅。
糖尿病病人 出现多饮、多尿症状时,不应限制水分,否则会加重体内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及血液中渗透压增高,甚至导致昏迷。对糖尿病患者要进行综合治疗,血糖下降后,病人自然就不会多饮水了。
水质与长寿
科学研究表明,人类的自然年龄为270岁左右,但由于机体功能过早地退化,不能正常地“喝”水,或由于长期喝脏水,导致人仅能活到70~80岁。
水质直接影响寿命,这种作用是潜移默化的。例如,淋浴时,毛孔在热气的作用下舒张,自来水中的余氯和有毒、有害物质乘虚而入,进入毛细血管,通过血液循环危害全身各个器官的健康。美国着名水专家、营养学家马丁福克斯博士多年研究的结果表明,人体从水中吸入有害物质,只有1/3是经口摄入的,2/3是沐浴和洗涤清洁时吸入的。由此可见,人不仅要“喝”足够的水,而且要“喝”高质量的水。
水也衰老
“隔年陈水有毒,隔夜陈水莫喝。”这是民间的保健经验。
科学家研究证明,水分子是链状结构,水在漫长岁月中,如不经常运动,链状结构不断扩大延伸,即成衰老之水。衰老水,活力极差,进入人体后,会使细胞的新陈代谢减缓,影响生长发育。常言道:“流水不腐”而死水、陈水,尘埃增加,细菌增多,有害成分比例上升,喝了这种水,极易致病。
生活中常见的“死水”有:水缸里2天以上的存水、蒸锅水、早晨自来水龙头中积攒的水,2天以上的凉开水、死潭中的水、多日无人担用过的井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