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胃病的饮食调养
48535200000002

第2章 胃病的一般医学知识(1)

1.胃在人体内的位置与形态

胃是人体消化道最膨大的部分,上接食管,下接十二指肠,是一个伸缩性很强的器官。有人把胃形容为一个口袋,称之为一个巨大的食品库。成年人在饥饿状态时,胃可以缩成一根管状;而在丰满状态时,长约20~30cm,可容纳1~3L,即充满时可扩大为原来的1~10倍。因为胃具有极大的伸缩性,才极少发生过饱导致的胃扩张、胃破裂的结果。

胃在中等充盈情况下,位于左上腹,其中大部分位于左季肋部,少部分位于上腹部。胃连接食管的入口称为贲门,靠近贲门处称为贲门部,贲门部左侧的膨出部分称为胃底,贲门以下胃的中部称为胃体,胃体的下部称幽门部,与十二指肠相连的出口称幽门。

胃贲门及幽门的位置比较固定,前者位于第十一胸椎的左侧,后者位于第一腰椎的右侧。根据朝向的不同,将朝前上方的一侧称为胃前壁,朝后下方的一侧称为胃后壁,前壁与后壁相连的上缘称为胃小弯,其下缘称为胃大弯。随着进食的增加和胃内体积的增大,胃体的活动性较大。一般胃的最低点约在脐上三横指处,但随胃的不断充盈向左下方移动,可垂至脐下。

胃呈囊状,在卧位时,略向上移位,胃内容物流向胃底部;立位时,胃向下垂,胃内容物流向胃体部及胃窦部。胃的形态与人的体型相关。根据体型不同,胃的形态大致可分为四种:①“牛角”形胃,又称高度张力胃,多见于体型矮胖的人,其胃常悬于季肋之下而横置于上腹部;②“丁字”形胃,又称正常张力胃,多见于一般体力强壮、体型中等的人。站立时,胃的最低点在髂嵴连线以上;③“鱼钩”

形胃,又称弱力型胃,多见于体质比较弱、体型瘦长者,其胃腔特别宽大;④“无力型胃”,多见于体质更加瘦弱者,胃向脐下松垂,往往降至盆腔。其上部呈管状,而下部则膨胀呈囊状,常悬于脐部左侧。

2.胃的一些生理数据

(1)胃的解剖数据:成人胃容量为1~3L;胃粘膜厚度约0.06cm,胃粘膜表面面积约800cm2,胃泌腺区占胃粘膜总面积的3/5~4/5;胃液分泌量为每24h1.5~2.0L,胃中粘液覆盖厚度约为500μm。

(2)胃的容量及排空时间:胃的容量,新生儿仅为3~7ml,3个月婴儿约为140ml,6个月婴儿约为180ml,1岁婴幼儿约为270ml,1岁以上幼儿约为300ml,3岁幼儿可达600ml,成人最大约为3000ml。食物在胃内排空(或停留)时间,开始排空时间为进食后5min,不同性质的食物排空时间是不一样的:液体食物仅为5~10min;糖类食物如大米、面食等,完全排空时间在2h以上;蛋白质食物,约需2~3h;脂肪食物,约需4~5h;人们平时大多进混合食物,排空时间约需3~4h。

胃的运动情况:胃开始蠕动时间,为进食后5min;由贲门蠕动至幽门,约需1min;胃的蠕动频率,约3/min;每个蠕动波排出食糜数量,约为1~3ml。饥饿胃收缩持续时间,每周期为30min。

3.胃的主要生理功能

“胃者,水谷之海,六腑之源也”;“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

这些是中医对胃的生理功能的很好总结。中西医所讲的胃大致相似,现代医学研究认为,胃具有接受、贮存、分泌、消化、运送及排空等功能。

(1)接受功能:是指食物经口腔、食管,而进入胃内。如果胃的贲门部功能障碍时,食物就难以顺利进入胃内。

(2)贮存功能:当食物逐渐进入胃内时,胃壁也随之扩展,以适应容纳食物的需要,这就是胃的贮存功能。不仅如此,胃壁还具有良好的顺应性,使胃内的压力与腹腔内的压力相等。当胃内容量增加到1500ml以上时,胃腔内的压力和胃壁的张力才有轻度增高。此时,人便会感觉到已基本“吃饱”了。

(3)分泌及初步消化功能:分泌是指胃壁有分泌胃酸及胃蛋白酶的功能;初步消化功能是指在两种胃壁分泌物的共同作用下,将食物中的蛋白质等初步分解。此外,胃酸等还有杀灭随食物进入胃内的细菌等微生物的作用。

(4)运送及排空功能:食物一旦进入胃内,可刺激胃蠕动,起始于胃体以上,逐渐向幽门方向发展。一般,进食后早期蠕动较弱,1h之后,按3/min的频率蠕动。胃蠕动不仅能使食物与胃液充分混合,形成半液状的食糜,而且逐渐运送食糜到胃窦部。食糜进入胃窦时,由于胃窦肌肉较厚、收缩力强和蠕动速度快,所形成的压力比十二指肠球部高,故能将食糜排入十二指肠,这就是胃窦的排空功能。

4.胃壁的构成及胃粘膜的屏障作用

胃壁,从内向外分为四层,即粘膜层、粘膜下层、肌层及浆膜层,其中粘膜层直接与胃内容物接触。粘膜层并非为一个光滑面,通过显微镜观察,可发现其中有许多皱襞,并有许多小窝,称其为胃小凹,即为胃腺的开口。在粘膜层内,含有丰富的腺体,胃液主要是由这些胃内腺体所分泌。

在正常情况下,胃粘膜具有强大的保护作用,它不仅能防止胃液中的胃酸和胃蛋白酶的强大的消化作用,而且还能抵御各种食物的摩擦、损伤及刺激,从而保护胃粘膜的完整性。我们把胃粘膜的这种作用,称之为胃粘膜的屏障作用。胃粘膜的屏障是由粘液层和上皮细胞组成。覆盖于胃粘膜之上的厚粘液层,为第一道防线,它将胃粘膜与胃腔内的胃酸、胃蛋白酶以及各种损害因素隔离开来。胃粘膜上皮细胞能分泌碳酸氢根阴离子(HCO3-),可与渗透粘液层的氢阳离子(H+)中和,防止H+直接与上皮细胞接触而造成损伤。正是由于胃粘膜屏障的这种特殊保护作用,才使人们在进食各种食物时,却少有溃疡等胃病形成。但是,当胃粘膜的屏障作用减弱或有胃粘膜屏障被破坏时,胃溃疡等胃病就容易形成。

5.胃酸的形成及其功用

在胃壁粘膜层内,含有丰富的腺体,胃液的主要成分是由这些腺体所分泌。胃内腺体含有主细胞、粘液细胞和壁细胞,其中壁细胞能够从血液等途径中摄取二氧化碳(CO2),合成并分泌盐酸,故又称壁细胞为盐酸细胞。正常人,胃内壁细胞总数达10亿个以上,并且每日分泌大量的盐酸,即我们常说的胃酸。成人24h内,胃液分泌总量约1500~2500ml,故有人形象地把胃比做“酸雨之乡”。胃酸的主要功用如下:

(1)激活胃蛋白酶原,使之转化为胃蛋白酶,从而对食物中的蛋白质起消化分解作用。当胃液酸碱度(pH)值为2时,此种消化分解作用最强。

(2)直接杀灭进入胃内食物中的细菌,从而抑制胃内容物发酵,防止细菌从胃进入肠道,还能阻止细菌合成亚硝胺等化学致癌剂。

(3)分解胃内食物中的蔗糖和麦芽糖,使之变为葡萄糖等单糖,有利于肠道吸收并利于人体利用。

6.胃蛋白酶的形成与功用

胃蛋白酶并不是由胃内直接分泌产生,而是在胃酸的作用下,由胃蛋白酶原转化而来的。胃蛋白酶原是由胃粘膜层胃底腺的主细胞分泌产生。不仅胃蛋白酶原转化为胃蛋白酶需要胃酸参与,而且胃蛋白酶的活性也与胃酸有直接关系。胃蛋白酶原本身并无活性,只有在酸性条件下,才能被激活成为有活性的胃蛋白酶。研究认为,当胃内pH<5时,才有胃蛋白酶原激活转化作用;随着胃酸增多、pH值降低,pH在1.8~3.5之间时,胃蛋白酶的活性最强。胃蛋白酶,是一种蛋白质消化酶,在胃内它对食物中的蛋白质有初步分解消化作用。目前研究认为,胃蛋白酶是胃溃疡形成的重要攻击因子之一,并可与胃酸一起导致溃疡的形成。

7.幽门螺杆菌及其毒性作用

幽门螺杆菌(简称HP),是一种寄生于胃粘膜粘液层下的弯曲、螺旋形微生物。它是1983年,由两位澳大利亚学者,从慢性活动性胃炎患者胃粘膜中最先分离出来的一种细菌。在扫描电镜下,幽门螺杆菌形如一群白白胖胖似蚕非蚕的小生物,它的身体呈轻度S形弯曲,一端有数根带鞘的鞭毛。它进入胃内后,蛰伏在上皮细胞表面,在鞭毛驱动下,贪婪地蠕动着“觅食”,并穿透胃粘膜粘液层,在那里生长繁衍及产生毒害作用。幽门螺杆菌可产生一系列毒性物质,如尿素酶、蛋白酶、过氧化氢酶及细胞毒素等,可直接损伤胃粘膜组织,或者通过免疫途径损伤胃粘膜上皮。其主要毒性作用如下:

(1)幽门螺杆菌产生的大量尿素酶有极强的分解尿素的作用。

尿素分解产物氨,对胃粘膜细胞具毒性作用,致使其组织损伤,从而破坏胃粘膜的屏障结构及功能;氨还能缓冲胃酸,损害胃粘膜的逆扩散,致使敏感性微生物向胃内转移。

(2)幽门螺杆菌产生的过氧化氢酶能抑制一些杀菌物的形成,从而抑制中性粒细胞的杀菌作用。幽门螺杆菌产生的蛋白酶、脂酶及磷脂酶,还可破坏胃粘膜的完整性。

(3)幽门螺杆菌产生的细胞毒素等可致胃粘膜上皮细胞损伤,使其呈空泡样变性。幽门螺杆菌还有激发局部细胞毒性免疫反应的作用。

8.幽门螺杆菌在人群中的传播途径及感染率

目前认为,人类为幽门螺杆菌的自然宿主,人与人之间主要是通过粪—口及口—口途径传播。幽门螺杆菌不会在健康人胃内产生,而主要来源于口腔。平时,幽门螺杆菌躲在口腔的牙垢或结石中,当患牙周病、牙髓炎等时,可存在大量的幽门螺杆菌。有调查证明,如食物经由母亲咀嚼后喂给婴幼儿,则婴幼儿幽门螺杆菌感染率就较高,这也就是“有的小孩出生后第一年就感染上幽门螺杆菌”的原因所在。有调查证明,幽门螺杆菌在家庭内有聚集现象,即幽门螺杆菌可在家庭内传播。澳大利亚墨尔本的一个医学研究中心的托尼·乔博士,调查研究了328名在澳大利亚境外出生的亚洲人,发现他们中的60%带有幽门螺杆菌,比澳大利亚白人中的比例高出一倍。乔博士认为,是亚洲人就餐时,用筷子在公菜碗中夹菜,将口中的幽门螺杆菌传给了家里其他人。由此,幽门螺杆菌不仅可以通过被污染的食物传染,也可以通过接吻传染;有时,医院里胃镜等消毒不严,也可导致幽门螺杆菌传播。另外,有些家庭中公用牙刷,也是导致幽门螺杆菌互相传染的媒介。最近研究发现,幽门螺杆菌在河水及溪水中,至少可存活1周以上,甚至可存活长达3年。所以,有条件的家庭应饮用自来水,不饮用河水及溪水,以防幽门螺杆菌粪—口感染。

幽门螺杆菌在人群中,具有很高的感染率。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随年龄以每年0.5%~1%的速度上升。一旦感染上幽门螺杆菌,持续时间可很长,甚至直至终生。世界范围内,发展中国家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高于发达国家,特别是经济落后、人口密集、卫生状况较差的地区,幽门螺杆菌感染率则更高。在发展中国家,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也比较高,提示发展中国家的很多人,在儿童时期已感染上幽门螺杆菌。在我国,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也较高,有人曾对自然人群进行的调查中发现,感染率为60%,而且年龄较早,约比发达国家早10~20年。在我国,胃癌高发区儿童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58%)明显高于非胃癌高发区儿童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24%)。我国70岁以上的老年人,幽门螺杆菌感染率达78.9%。

9.幽门螺杆菌是常见多发性胃病的罪魁祸首

国内外多种调查研究证明,常见多发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癌等发病,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密切相关。幽门螺杆菌平时躲在口腔的牙垢和结石中,当机体抗病能力下降时,便随唾液及食物进入胃内,引起胃粘膜发炎,进一步导致胃炎及溃疡,反复时间一长,还能诱发上皮细胞癌变。所以,幽门螺杆菌在某种程度上,就像结核菌、肝炎病毒那样,是常见多发性胃病的罪魁祸首。

在1983年,澳大利亚医生马舍尔首先在胃炎及胃溃疡病人胃部发现了幽门螺杆菌。为了向人们证实他的发现,他“以身试菌”,吞服了自己培养的活幽门螺杆菌,此事没向任何人透露。马舍尔的母亲是一位老护士,一周以后,她忽然发现儿子嘴巴有口臭,原来他患上了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炎。这个结果,让人们相信了胃炎、胃溃疡等胃病是感染性疾病,可以在人群中传播。从1985年起的流行病学调查认为,我国是世界上幽门螺杆菌高感染率的国家。胃镜检查指出:胃粘膜有慢性活动性炎症者,幽门螺杆菌的检出率高于90%;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检出率为63.6%;胃溃疡,幽门螺杆菌检出率为71.9%;十二指肠溃疡,幽门螺杆菌检出率为73.1%。不仅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与幽门螺杆菌有关,就连小儿蛋白丢失性肠病、小儿消化不良等也均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有人报道,在小儿消化不良中,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为30.2%。

流行病学调查证明,我国在世界上属于幽门螺杆菌高感染率、高胃癌发病率的国家,而国内不同省份不同地区又有很大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