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析】痰热内扰,则胆怯易惊,虚烦不宁,多梦;痰热上蒙清窍,见癫痫;胆胃不和,则胃气上逆,呕吐呃逆。君:半夏,燥湿化痰,降逆和胃。臣:竹茹,清胆和胃,止呕除烦;枳实,理气和胃。佐:橘皮,理气化痰;茯苓,健脾祛湿,使湿去痰不生。使:炙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
【要点】
①燥湿化痰药与清胆和胃药相伍,使痰热消而胆胃和。
②本方治证为湿痰微有化热之象,舌苔白腻微黄,脉弦、滑或略数。
③无热象者慎用。
④虚寒证忌用。
【加减】
①心内烦热,可加黄连、麦冬以清热除烦。
②口燥舌干,可去半夏,加麦冬、天花粉以润燥生津。
③癫痫抽搐,可加胆南星、钩藤、全蝎以息风止痉。
【方歌】温胆汤中苓半草,枳竹陈皮加姜枣,虚烦不眠证多端,此系胆虚痰热扰。
【按语】本方源于《备急千金要方》之温胆汤,较之多茯苓、大枣,并减生姜剂量。《三因方》中温胆汤原用治“心胆虚怯,触事易惊”之胆寒证。方以二陈汤加竹茹、枳实而成,生姜只用5片。竹茹为甘寒之品,长于清热除烦止呕,尤其是清胆热,非他药可比。所以本方方名虽曰“温胆”,实为清胆。罗东逸谓:“和即温也,温之者,实凉之也。”现温胆汤已成为理气化痰、调理肝胆脾胃之名方,其临床应用范围大有扩展。
(七)内伤肾精亏虚
1.指导方药
(1)六味地黄丸:滋阴补肾基础方。
(2)大补元煎加减:功能滋补肾阴,可用于肾精亏虚,肾阴不足诸症。方中熟地黄、枸杞子、女贞子滋肾填精;杜仲、川续断、龟甲补益肝肾;山茱萸养肝涩精;山药、人参、当归、白芍补益气血。若头痛而晕,头面烘热,面颊红赤,时伴汗出,证属肾阴亏虚、虚火上炎者,去人参,加知母、黄柏以滋阴泄火,或方用知柏地黄丸;若头痛畏寒,面色白,四肢不温,腰膝无力,舌淡,脉细无力,证属肾阳不足者,当温补肾阳,选用右归丸或金匮肾气丸加减。
(3)金匮肾气丸:干地黄、山药、山茱萸、泽泻、茯苓、牡丹皮、桂枝、附子。
(4)右归丸:熟地黄、山药、山茱萸、枸杞子、菟丝子、鹿角胶、杜仲、肉桂、当归、制附子。
2.重点方药解
六味地黄丸
(《小儿药证直诀》)
【组成】熟地黄24g,山茱萸、山药各12g,泽泻、牡丹皮、茯苓各9g。
【功效】滋阴补肾。
【主治】肾阴虚证,症见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耳聋耳鸣,骨蒸潮热,消渴,盗汗,遗精,手足心热,舌燥咽痛,牙齿动摇,足跟作痛,小便淋漓,舌红少苔,脉沉细数。
【方析】肾阴不足,不能生髓充脑,故头晕眩;肾精不上承于耳,则耳鸣耳聋;相火内扰精室,故遗精;肾精不足以生骨髓,则腰膝酸软无力,牙齿动摇;阴虚生内热,甚者虚火上炎,故骨蒸潮热,消渴,盗汗,舌红少苔,脉沉细数。
君:熟地黄,滋阴补肾,填精益髓。臣:山茱萸,补养肝肾,涩精;山药,补益脾阴,固精;泽泻,利湿泄浊,并防熟地黄滋腻恋邪。佐:牡丹皮,清泄相火,并制山茱萸之温涩;茯苓,淡渗脾湿,并助山药之健运。
【要点】
①三补三泻,补药用量重于泻药,是以补为主。
②肝脾肾三阴并补,熟地黄用量是山茱萸与山药之和,故以补肾阴为主。
③脾虚泄泻者慎用。
【加减】
①阴虚而火旺盛者,加知母、玄参、黄柏等以加强清热降火,此谓“知柏地黄丸”。
②兼有脾虚气滞者,加焦白术、砂仁、陈皮等以防碍气滞脾。
③加枸杞子、菊花,滋肾养肝明目,主治两目昏花,视物模糊,或眼睛干涩,迎风流泪等,此谓“杞菊地黄丸”。
④肺肾阴虚,见喘咳者,加麦冬、五味子滋补肺肾,此谓“麦味地黄丸”。
有现代研究,针对高血压肝肾阴虚证型,将原方熟地黄改为生地黄,用量20~30g,牡丹皮、泽泻用量也增大,改为15~20g,亦获得显著疗效。
【方歌】六味地黄益肾肝,茱薯丹泽地苓专,更加知柏成八味,阴虚火旺自可煎。
【按语】本方是治疗肾阴虚证的基本方,以腰膝酸软,头晕目眩,口燥咽干,舌红少苔,脉沉细数为辨证要点。原为钱乙《小儿药证直诀》中的著名方剂,源于《金匮要略》肾气丸,因“小儿阳气甚盛,因去桂、附而创立此丸”。方中以熟地黄、山茱萸、山药滋养肾肝脾之阴,又以泽泻、牡丹皮、茯苓泻渗湿浊,清虚热。全方六味合用,三补三泻,其中“三补”用量重于“三泻”,补中寓泻,以补为主,补不留邪,滋而不腻。又以三补之品,肾肝脾三阴并补,且以补肾阴为主,故后世用为补阴的基础方,众多的滋阴补肾方剂均从此方加减化裁而成。
(八)内伤瘀血头痛
1.指导方药
(1)通窍活血方:赤芍、川芎、桃仁、红花、老葱、生姜、大枣、麝香、黄酒。疼痛甚者,可加全蝎、蜈蚣、地龙、五灵脂、乳香、没药等行瘀通络、搜风定痛之品;若因受寒而诱发或加重,舌苔薄白,舌质淡者,可酌加细辛、桂枝等温经通络散寒。
(2)血府逐瘀汤:活血祛瘀,行气止痛,为活血化瘀的基础方,化裁灵活,效验确实。
2.重点方药解
血府逐瘀汤
(《医林改错》)
【组成】桃仁12g,红花、当归、生地黄、牛膝各9g,赤芍、枳壳各6g,川芎、桔梗各5g,柴胡、甘草各3g。
【功效】活血祛瘀,行气止痛。
【主治】胸中血瘀证,症见胸痛,头痛日久,痛如针刺而有定处,或呃逆日久不止,或内热烦闷,或心悸失眠,急躁易怒,入暮潮热,唇暗或两目暗黑,舌暗红或有瘀斑,脉涩或弦紧。
【方析】瘀血在胸,气机阻滞,清阳郁遏不升,故胸胁刺痛,头痛日久不愈,痛如针刺而有定处;胸中血瘀,影响至胃,胃气上逆,故呃逆;郁滞日久,肝失条达,故急躁易怒;瘀久化热,瘀热扰心,故内热烦闷,入暮潮热心悸失眠;唇、舌、脉均为血瘀之表现。
君:桃仁,破血行滞润燥;红花,活血祛瘀止痛。臣:川芎、赤芍,助君药活血化瘀;牛膝,祛瘀血,通血脉,引瘀血下行。佐:当归,活血止痛;生地黄,凉血清热;柴胡,疏肝解郁,升达清阳;枳壳、桔梗,开胸行气,使气行则血行,桔梗尚可载药上行,兼使药之用。使:甘草,调和诸药。
【要点】
①本方既行血分瘀滞,又解气分郁结,活血而不耗血,祛瘀又能生新。
②本方为治疗血瘀胸中的常用方剂,以胸痛,痛有定处,舌暗红或有瘀斑为证治要点。
③方中活血祛瘀药物较多,故孕妇忌服。
④冠心病心绞痛、风湿性心脏病、胸部挫伤与软骨炎之胸痛,以及脑震荡后遗症之头痛、头晕,精神抑郁属血瘀气滞者,现代常以此方化裁治之。
⑤冠心病、中风等均为高血压常见并发症,高血压基础证即有痰血瘀阻之病机,若并发冠心病、中风,则血瘀更重,本方是治疗血瘀病症的基础方,在高血压临床中应用极其广泛。
【加减】
①化裁为身痛逐瘀汤:秦艽、川芎、桃仁、红花、甘草、羌活、没药、当归、五灵脂、香附、牛膝、地龙。功用活血行气,祛瘀通络,通痹止痛。主治气血闭阻经络所致的肩痛、臂痛、腰痛、腿痛或周身疼痛,经久不愈。
②方药加减可成“通窍活血方”,功用活血通窍,主治瘀阻头面的头痛昏晕。方药组成见本小节指导方药。
③胁下有痞块,属血瘀者,可加郁金、丹参以活血祛瘀,消癥化积。
④血瘀经闭、痛经者,可去桔梗,加香附、益母草等以活血调经止痛。
【方歌】血府当归生地桃,红花甘草壳赤芍,柴胡芎桔牛膝等,血化下行不作劳。
【按语】血府逐瘀汤是清代王清任创制的著名方剂,全方不仅散血分瘀滞,又善行气分郁结,以化瘀为主,理气为辅,寓行气于活血之中,为气血兼顾之剂。本方的治疗范围较广泛,不仅用于胸膈瘀血,而且可治疗多种瘀血病证,可视为治疗血瘀病证的基本方。
二、眩晕
(一)肝阳上亢证
1.指导方药
(1)天麻钩藤饮:参见“内伤肝阳头痛”之“重点方药解”。若肝火上炎,口苦目赤,胁痛胀,烦躁易怒者,酌加龙胆、牡丹皮、夏枯草清肝泻火;若肝肾阴虚较甚,目涩耳鸣,腰酸膝软,舌红少苔,脉弦细数者,可酌加枸杞子、何首乌、生地黄、麦冬、玄参;若见目赤便秘,可选加大黄、芒硝或当归龙荟丸以通腑泄热;若眩晕剧烈,兼见手足麻木或震颤者,加羚羊角(代)、石决明、生龙骨、生牡蛎、全蝎、蜈蚣等镇肝息风,清热止痉。
(2)镇肝熄风汤:用于上盛下虚,头目时常眩晕。
(3)逍遥散:参见“内伤肝阳头痛”之“重点方药解”。
2.重点方药解
镇肝熄风汤
(《医学衷中参西录》)
【组成】怀牛膝、生赭石各30g,生龙骨、生牡蛎、生龟甲、生白芍、玄参、天冬各15g,川楝子、生麦芽、茵陈各6g,甘草4g。
【功效】镇肝息风。
【主治】内中风证,脉弦长有力;或上盛下虚,头目时常眩晕;或脑中时常发热作痛;或目胀耳鸣;或心中烦热;或时常噫气;或肢体渐觉不利,或口眼渐形歪斜;或面色如醉;或眩晕至于颠仆,昏不知人,移时始醒,醒后不能复原,精神短少;或肢体痿废,或成偏枯。可用于高血压病、嗜铬细胞瘤、经前期紧张症,辨证属于阴不潜阳,肝阳上亢,肝风内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