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2001年,宁夏渔业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围绕结构调整主线,增强渔业综合素质,促进了渔业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全区水产养殖面积17.6万亩,较上年增加0.3万亩,增长1.8%;水产品总产4.13万吨,增长11.6%;从渔农民人均收入3800元。渔业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
一是在全区组织实施渔业丰收计划综合增效增收项目,提升了渔业科技水平。结合渔业结构调整战略的实施,对近年来引进、研究、开发的水产养殖新品种、新技术进行筛选和组装配套,以渔业丰收计划综合增效增收项目的组织形式,在全区重点推广池塘主养、套养彭泽鲫4万亩,池塘主养、套养团头鲂0.7万亩,套养大口鲶、黄河鲶2万亩,套养鳜鱼、鲈鱼、乌鳢1万亩,池塘套放小网箱养殖罗非鱼3600立方米,河蟹湖泊围栏养殖1万宙,鱼病综合防治10万亩,促使一批先进的渔业科技成果成为结构调整和科技创新的动力。
二是全方位调整渔业生产结构,培育渔业经济增长点。继续坚持“稳定常规品种,发展名特优新”的结构调整方针,稳定大宗水产品生产,挖掘现有渔业基地生产潜力,丰富养殖品种,培育主导产品,使名特优新水产养殖再度成为生产热点,全区共落实各类名特优新水产品主养、套养面积9万亩,产量占总产的20%,名特优新比例比上年提高5个百分点。各地着力改变“春放秋捕”的传统模式,发展品种多样化的池塘主养和多品种、多形式池塘的套混养,工厂化养殖、大水面围垦精养、低洼湖泊湿地围栏养殖、小网箱养殖、水库移植增殖等生产技术大面积推广应用。一些市县积极探索渔粮、渔菜、渔牧、渔林、渔草等多种类型的生态渔业模式,改善了农业生态环境,提高了农业资源综合利用率,增加了农民收入。结构调整带动了渔业传统产业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围绕养殖生产所衍生的水产品运销流通业、渔用饲料加工业、城郊型观光渔业、休闲渔业等渔业产业蓬勃发展,丰富了渔业生产内涵,成为全区渔业经济的新亮点。
三是培育和发展渔业中介组织,提高了渔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重视引导、培育和发展民间渔业中介服务组织,取得明显成效。自治区农牧厅水产局协调全区水产科研推广部门、重点水产企业、生产场点和从渔农户,成立了宁夏渔业协会。广泛开展行业合作与交流、技术培训与咨询,为农户提供生产全程服务。在全区渔业协会成立的带动下,渔业中介服务组织健康发展。宁夏灵汉渔业联合社依托渔业协会,联合宁夏、北京、天津、江西、广东、辽宁及内蒙古、甘肃等省区水产企业、经纪人,成立了跨省区的水产品营销协会。银川、贺兰、平罗、中卫等市县渔业中介组织通过完善管理体制,进一步强化与从渔农户的紧密联系,与农户结成广泛的利益共同体,在经营与服务上逐步走上了规范化道路。渔业民间中介服务组织的发展壮大,拓展了渔业生产与市场的沟通渠道,有效地解决了渔业分散经营难以应对千变万化市场风险的矛盾,促进了传统渔业向市场渔业、订单渔业的发展,提高了渔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
四是组织实施“三个十”工程,推动渔业产业创新。灵汉渔业联合社被确定为自治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自治区水产研究所被列入农业科技示范园区,银川市、石嘴山市被列为优质水产品生产基地。“三个十”工程实施一年来,各项目单位充分发挥科技示范和龙头辐射带动作用,突出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新经验的推广和应用,以科技创新、体制创新促进产业创新。自治区水产研究所改进苗种生产工艺手段,带动全区水产苗种生产能力明显提高。银川市、石嘴山市结合本地区渔业资源和行业特点,按照专业化生产、区域化布局、集约化经营的原则,以具有一定规模和技术装备水平的养殖场点为依托,引进和推广了一批品质优、适应性强、市场前景好的名特优新养殖品种及配套养殖技术,促使彭泽鲫、团头鲂、罗非鱼、河蟹等养殖品种形成规模化生产,进一步增强了名优水产养殖主导产品的规模优势。宁夏灵汉渔业联合社完善内部运行机制,通过向社员提供产前、产中和产后系列化的饲料、技术、运销等服务,拓展了龙头企业的辐射面,初步形成了区域性的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和园区科技示范辐射基地、基地促龙头的相互连接、相互扶持、相互促进、联动发展的有机整体和产业化运行机制。
五是开展渔业科技培训,促进技术应用和成果转化。各级水产部门本着服务生产、服务行业、服务农民的宗旨,重视开展渔业技术培训和宣传普及,把培训当做提高行业素质的一项基础工作来抓。自治区农牧厅渔业局实施渔业“素质工程”,围绕当前全区渔业发展重点和渔业生产中存在的热点、难点问题,瞄准国内外先进技术成果,先后举办了全区水产管理干部培训班、渔业新技术培训班,系统地提高了广大水产管理干部和技术骨干的业务素质。各市县结合渔业丰收计划项目的实施,广泛开展科技培训活动,一些渔业中介组织、渔用饲料生产企业积极参与科技培训,把行业培训引入市场化运作机制。据统计,全区共举办各类渔业科技培训班50余班次,培训技术干部、从渔农民近6000人次。在科技培训活动的引导下,全区水产行业科技创新意识普遍增强,自治区及银川市、石嘴山市、平罗县、中卫县等市县先后组织近百名水产技术骨干和渔业管理干部到北京、天津、黑龙江、辽宁、广东、福建、上海、湖北等地学习考察,吸收借鉴发达地区的先进经验,引进先进技术,开阔发展视野,启迪发展思路,提高水产养殖水平。以宁夏星火科技集团公司为代表的渔用饲料生产企业邀请自治区内外水产养殖专家和饲料专家深入全区养殖场点开展技术咨询和指导,定期交流信息,跟踪服务。以宁夏灵汉渔业联合社为代表的各类渔业中介服务组织紧密结合渔业生产中遇到的新问题,采取现场示范、观摩等方式,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结合科技培训,广大水产技术干部改进工作作风,转变工作方式,深入渔业生产第一线,树典型,立样板,把国营渔场、渔业生产大户作为新技术、新品种推广应用的示范基地和培训广大从渔农民的重要场所,成为最有说服力的培训教材,通过直观的感受和亲自实践,提高了广大农民对新品种、新技术的认知程度和应用水平。
六是宣传贯彻新《渔业法》,加强渔业法制建设。重点开展修订《宁夏实施〈渔业法〉办法》的调研,并上报列入自治区人民政府立法计划。通过调研,理清了立法思路,明确了立法重点,为2002年《宁夏实施〈渔业法〉办法》修订草案的上报审议奠定了基础。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入世要求,按照自治区统一部署,全面清理渔业地方性法规、规章和各类规范性文件,为宁夏渔业生产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进一步加强水产苗种市场的规范化管理,继续开展外调鱼苗鱼种的质量鉴评工作。自治区渔政监督管理局组织对外调引进的22批次17个品种2.2亿尾鱼苗依法进行质量、数量和疫病鉴评,确保外调水产苗种质量,维护了苗种经营者、使用者的合法权益,规范了鱼苗鱼种市场秩序。按照《渔业法》的要求,完善水产养殖制度,开展渔业养殖资源的调查摸底工作,为我区商品鱼基地和城市郊区重要养殖水域的划定奠定了基础。
2001年渔业工作的主要特点:一是全区再掀渔业开发热潮。受本区及西北地区水产品市场需求的拉动,水产品价格总体上稳中有升,在渔业生产比较效益优势驱动下,广大从渔农民和社会各界加大渔业开发投入,代表现代渔业发展方向的设施渔业、生态渔业蓬勃发展,丰富了渔业生产内涵,积蓄了渔业发展后劲。二是外向型渔业生产特点更加明显。伴随着渔业产业化的发展,水产品运销更趋专业化、社会化,市场辐射区域扩大,外销总量增加,水产品总量的80%外销周边省区,外向型渔业生产格局进一步巩固。三是渔业结构调整成为推动产业发展的主导力量。各级水产部门顺应市场经济规律,积极引导从渔农民调整结构,培育产业增长点,使结构调整由过去的政府号召和部门行为转变为广大农民群众的自觉行动,传统春放秋捕、“四大家鱼”一统天下的单一产业结构成为历史,充分体现渔业比较效益优势的名持优新品种养殖成为渔业生产发展的主流。四是民间渔业中介服务组织发展壮大,推动了渔业产业化进程,提高了从渔农民的市场主体地位,促进了渔业经济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和产业创新。应当看到,宁夏渔业经济发展也面临一些突出的问题,主要是科技发展不平衡,养殖技术创新不足,即便是已形成一定生产规模的团头鲂、彭泽鲫、罗非鱼等名特优新品种的养殖技术,与先进省区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技术到位率低,养殖成本高,竞争力不强。苗种生产体系建设滞后。尽管近年来在中央和自治区的共同努力下,水产苗种基础建设得到加强,生产能力有所提高,但苗种需求总量的60%仍需从外省区调入,苗种自繁不足仍然是制约宁夏渔业发展的“瓶颈”;水产品市场体系不完善,缺乏最基本的信息采集、处理、发布手段。目前尚无一家水产品产地专业批发市场,水产品运销总体上仍然依靠农贸市场零散型批发和从渔农民自发形成的个体运销专业户贩运销售,这一现状与宁夏外向型渔业产业发展格局极不相适应;渔业市场准入制度不健全,水产品防疫检疫工作相对滞后,渔用药品、渔用饲料等渔需物资市场管理体制不顺,渔业执法手段和装备落后,制约了渔政部门执法工作的正常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