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情商决定人生
48524400000003

第3章 情商比智商更能决定人生(2)

智商小测试

看看你的智商有多高

据说,这是爱因斯坦出的一道智商测试题,他说世界上有98%的人回答不出,看看你是否属于另外的2%。

题目:有5栋5种颜色的房子;每一位房子的主人国籍都不同;这5个人每人只喝一个牌子的饮料,每人只抽一个牌子的香烟,同样每人只养一种宠物;没有人有相同的宠物,抽相同牌子的香烟,喝相同的饮料。

已知:英国人住在红房子里;瑞典人养了一条狗;丹麦人喝茶;绿房子在白房子左边;绿房子主人喝咖啡;抽PALL MALL烟的人养了一只鸟;黄房子主人抽DUNHILL烟;住在中间那间房子的人喝牛奶;挪威人住在第一间房子;抽混合烟的人住在养猫人的旁边;养马人住在DUNHILL烟的人旁边;抽BLUE MASTER烟的人喝啤酒;德国人抽PRINCE烟;挪威人住在蓝房子旁边;抽混合烟的人的邻居喝矿泉水。

问题是:谁养鱼?

答案:

绿房子:挪威人,咖啡,PALL MALL烟,鸟。

蓝房子:德国人,矿泉水,PRINCE烟,猫。

红房子:英国人,牛奶,混合烟,马。

黄房子:丹麦人,茶,DUNHILL烟,鱼。

白房子:瑞典人,啤酒,BLUE MASTER烟,狗。

情商与智商的关系

很长时间以来,人们习惯于将智商作为衡量人才的标准,而现代研究表明,人才成功的决定因素不仅仅是智商,还有情商。事实上,在管理领域取得成功的一些人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在学校里被认为智商并不太高的人。其实,情商和智商,都是一个人的重要的心理品质,它们都是一个人事业成功的重要基础。

在我们周围,经常会看到这样一些人,他们受过高等教育,较高的智商使他具有非常丰富的知识,使他们能够顺利地到一个单位就职或者从事一项研究工作。如果恰巧他们的情商也不低,情绪稳定,适应环境能力强,对外界和上司、同事没有过分苛求,对自己有适当的评价,不因外界的影响而“热胀冷缩”,在受到挫败时能“重整旗鼓”,并能不断提高自身心理素质,从不怨天尤人或悲观失望,这样他们的智商和潜能就能得到充分发挥,在工作中游刃有余,从而能走向成功。由此可见,一个人是否能够取得成功,也的确是离不开情商与智商的。

如果我们要把情商和智商作一个区分的话,情商更多的是哲学的范畴、社会科学的范畴,而智商则更多是科技方面的范畴;情商是属于人的“上层建筑”,智商是属于人的“经济基础”或“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类比。当智商发展到一定的层次的时候,情商会起到促进和阻碍智商的发展,当情商发展到一定高度的时候,会促进智商的高度发展。情商与智商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发展的关系,是行为人与社会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发展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告诉我们,情商促进了人类社会的产生与发展,也决定着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方向,没有情商就不存在人类社会。加强后天的培养和训练,强化自我素质和能力,是使智商和情商都得到长足发展的关键。

具体来说,情商与智商有以下两个方面的联系:

1.情商因素极大地影响着智商因素

情商决定智商。人的情商因素情绪、意志、情感、社交与智商因素记忆、观察、想象、思考、判断,存在着既对应又交叉的影响力。反映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如果没有良好的性格、意志、情感、社交的修养和能力,却想有良好的记忆、观察、想象、思考和判断的能力是不可能的。离开了情商因素,智商因素就成了无源之水或无本之木。

2.情商对智商的决定性也不是绝对的

智商对情商有着反作用力。智商条件有差别的人,在情商的同等条件下,智商高的人要好于智商一般的人。同时,在情商得到一定发展的条件下,智商又对情商的发展起着促进其发展的作用。因此,情商与智商之间存在着倒因果关系。这是一种相对的因果关系。比如在个体的人的发展过程中,其智商要高于普通人,而其情商修养的背景和环境与普通人毫无二致,但最终发展的结果是智商高的人的情商也高于普通人,原因就在于智商的反作用力。

那么,情商与智商又有哪些方面的区别呢?

1.智商和情商反映着两种性质不同的心理品质

智商主要反映人的认知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能力、观察能力、计算能力、律动的能力等。也就是说,它主要表现人的理性的能力。而情商则通常走在理智的前面,它是非理性的。

2.智商和情商的形成基础有所不同

情商和智商虽然都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有关,但是,它们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的关系是有所区别的。智商与遗传因素的关系远大于环境因素,而情商与环境因素的关系则远大于遗传因素。

3.智商和情商的作用不同

智商的作用主要在于更好地认识事物,智商高的人,容易在某个专业领域做出杰出成就,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情商主要影响着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动力。它通过影响人的兴趣、意志、毅力,加强或弱化认识事物的驱动力。

由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把情商与智商关系总结为以下几点:

情商与智商虽然不同,但并不矛盾,互相联系,而且每个人都具有这两方面的才能。

智商高情商低的人,可能知识非常丰富,但在生活方面可能无能为力,不知所措。

情商高的人是社交能力很强的人,工作愉快且投入,感情丰富,但有一定的局限性。

智商先天的因素较多,情商可以靠后天努力和学习提升。

智商和情商都不是孤立的,只有相辅相成才能达到最佳境地。

情商比智商更能决定人生

自从情商一词出现以来,人们就开始了对情商与智商哪个更重要的比较。从功能上来讲,智商反映了人的智能水平,情商则反映了人在认识自我、控制情绪、激励自己以及处理人际关系方面的能力。然而,有很多的事例表明,情商比智商更重要,更能决定人生的命运。

有这样两个案例。

张驰从上幼儿园大班的时候,其他孩子都能熟练地数到100了,张驰连数到20都有困难。平时表现迟缓木讷,升到高中以后最好成绩也只排到全校60多名。但是张驰的父母与老师配合密切,为培育张驰做了大量工作。比如,先培养兴趣和求知欲;树立孩子的自信心;和老师沟通;培养好习惯;学会自己做事;必要的吃苦精神;体会父母苦心;做人比学习更重要等。1997年刚在北京四中读完高二的张驰,就得到英国爱塞克斯大学本科录取通知书,22岁拿到剑桥大学全额奖学金,成为有史以来最年轻的中国籍博士生,同时负责4个硕士和8个本科生的论文指导。

李文哲,从小学到初中,虽然因为父母的工作调动转换过几个学校,但一直是班内5名之前的学生。他的父母对孩子的教育类似张驰的情况,十分重视品质行为的教育。高中阶段学习成绩跃为全校1—2名。应届考取清华大学。

由以上的两个事例我们可以看出:一个天资聪颖的孩子是上天对我们的恩赐,但是后天情商的培养却更能够创造奇迹。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智商高,但情商却不高,他们可能工作和学习顶呱呱,但人际关系却不怎么好,工作也不怎么顺利。而那些智商平平但情商却很高的人,生活积极、人际关系好、有拼搏向上的精神,因此,这类人就特别容易获得成功。曾有人形象地描述“凭智商进入机关,凭情商获得提拔”,是有一定道理的。丹尼尔·戈尔曼在他的《情商智力》一书中指出:情商与人的生活各方面息息相关,是影响人一生快乐、成功与否的关键,情商比智商更重要。有人说,一个智商很高的人可以成为一名出色的会计师,但只有智商和情商均佳者,才能成为公司的高级主管。

曾国藩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有一个非常具有影响力的人物。他小时候并不聪明,并不是那种过目不忘、一目十行的神童,跟普通的孩子也差不多,甚至称得上愚笨。有一天晚上,他在家读书,一篇文章他重复朗读很多遍了,可还是没有背下来。这时候,家里来了一个小偷,潜伏在屋檐下,希望等读书人睡觉之后捞点好处。可是等啊等,就是不见他睡觉,还是翻来覆去地读那篇文章。那个小偷在墙根底下等得不耐烦了,生起气来:“这种水平读什么书?”然后将那文章背诵一篇,扬长而去。曾国藩被突然发生的事情惊呆了,等那小偷背完文章跑了,他才反应过来,哂然一笑,心想:这个人好厉害啊,听了几遍就能背熟,看来我还是用功不够啊,还需要继续苦读!曾国藩正是凭着这股韧劲和恒心,造就了自己的成功人生,成为中国近代史上一位重要的历史人物,被称为晚清“第一名臣”。

研究已经证实,情商在人生的成功中起着决定性因素,只有与情感智商联袂登台,智商才能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在许多领域卓有成就的人当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在学校里被认为智商并不太高,但他们充分地发挥了他们的情商,最后获得成功。

情商较高的人在人生各个领域都占尽优势,无论是谈恋爱、人际关系,还是在主宰个人命运等方面,其成功的机会都比较大。此外,情商高的人生活更有效率,更易获得满足,更能运用自己的智能获取丰硕的成果。反之,情商低的人,不能驾驭自己的情感,内心会经常发生激烈的冲突,削弱了他们本应集中于工作的实际能力和思考能力。也就是说,情商的高低可决定一个人其他能力(包括智力)能否发挥到极致,从而决定他有多大的成就。

情商的具体内容

对于情商的基本概念,我们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为了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什么是情商,有关专家把情商分成了五个具体的方面:

1.自我认知能力(自我觉察)

认识情绪的本质是情商的基本点,这种随时认知感觉的能力,对了解自己非常重要。换一种说法来解释,就是说:人贵有自知之明。一个人既不能对自己的能力判断过高,也不能轻易低估自己的潜能。对自己判断过高的人往往容易浮躁、冒进,不善于和他人合作,在事业遭到挫折时心理落差较大,难以平静对待客观事实;低估了自己能力的人,则会在工作中畏首畏尾,踌躇不前,没有承担责任和肩负责任的勇气,也没有主动请缨的积极性。有自知之明的人既能够在他人面前展示自己的特长,也不会刻意掩盖自己的欠缺。展示自己的不足而向他人求教不但不会降低自己,反而是一种成熟、自信和真诚。有自知之明的人在工作遇到挫折的时候不会轻言失败,在工作取得成绩时也不会沾沾自喜。

2.自我控制能力(情绪控制力)

情绪的自我控制能力,换句话说就是自律。情绪的自我控制能力包括控制自己不安的情绪或冲动,要保持清晰的头脑且能顶住各方面的压力;用真诚赢得他人的信任,并且随时都清晰地理解自己的行为将影响他人。但是,为了表现所谓的“自律”而在他人面前粉饰、遮掩自己的缺点,刻意表演的做法是可笑的。只有在赢得他人信任的基础上,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才能真正获得他人的尊重和赞许。另外,自我情绪管理必须建立在自我认知的基础上,要懂得如何克服不良情绪,如何进行自我安慰,摆脱焦虑、灰暗或不安等情绪的影响。在这方面能力较匮乏的人,常常需要与低落的情绪交战;而能够掌控自己情绪的人,则能很快能地走出生命的低潮,重新开始。

3.自我激励能力(自我发展)

一般情况下,能够自我激励的人,做任何事情的效率都比较高。一个人要想使自己持续进步,使个人能力从优秀向卓越迈进,就必须努力培养自己的“谦虚”、“执着”和“勇气”这三种品质。谦虚且能听取多方面的意见,一定会使人进步;执着是指我们坚持正确的方向,矢志不移的决心和意志;而只有那些有勇气迎接挑战、勇于做最困难的工作的人才能真正实现自我超越。正如马克·吐温所说:“勇气不是缺少恐惧心理,而是对恐惧心理的抵御和控制能力。”需要注意的是,自我激励或发挥创造力,都需要将情绪专注于某一目标,这一点是绝对的,而且成就任何事情都要有情感的自制力——克制冲动与延迟满足,能够保持高度热忱才是一切成就达成的动力。

4.认知他人的能力(同理心)

同理心是人与人之间相处的基本技巧之一,它同样需要建立在自我认知的基础上。具有同理心的人能够从细微的信息觉察他人的需求,这种类型的人特别适于从事医护、教学、销售与管理的工作。具体而言,具有同理心的人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会站在对方角度想一想,总是会将心比心、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有些俗话、谚语也恰好表达了与人相处需要同理心的道理,比如“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想要知道,打个颠倒”。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没有固定的公式可循,从关心别人、体谅别人的角度出发,做事时为他人留下空间和余地,发生误会时替他人着想,主动反省自己的过失,勇于承担责任,这都是一个人获得成功的关键。只要有了同理心,我们就能避免许多的抱怨、责难、嘲笑和讽刺,大家就可以在一个充满鼓励、谅解、支持和尊重的环境中愉快的工作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