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为了减轻乳房胀痛,还可以用手轻轻按摩乳房。将乳房托在两手之间,按顺时针方向进行旋转式按摩,然后将虎口放在乳晕部周围均匀按摩,再用热毛巾或热水袋热敷乳房。
(5)口服散结通乳的中药,如蒲公英、橘叶、牛蒡子、王不留行、路路通等,用水煎服。也可用药膳作为辅助治疗:①王不留行炖母鸡。母鸡1只,宰杀后洗干净。炒王不留行60克,装入鸡腹内缝合,炖至鸡熟,分2次食肉、喝汤。此方中的王不留行通利血脉。②莴苣粥。将生甘草9克煎熬成汤,然后捞去甘草,加入莴苣60克、糯米30克和粳米30克熬粥。每日分2次服食,3~5日为1个疗程。③赤豆酒酿蛋。取赤豆50克,糯米甜酒酿250克,鸡蛋4个,红糖适量。将赤豆淘净,加水煮烂,入甜酒酿烧沸,打入鸡蛋,待蛋凝熟透加红糖。其功效为养血散瘀,利水通乳。适用于产后血虚头痛,乳汁不通,或恶露不下之腹痛。另外,为了防止发生产后乳房胀痛,在怀孕晚期,可挤去乳房内少量初乳。
发生产后乳房胀痛,产妇会感觉不适,甚至有精神紧张、烦躁,特别是乳房有硬块,触痛时更觉痛苦。所以,丈夫及家人一定要给予安慰,并积极采取以上措施,防止乳腺炎的发生。
哪些产妇不宜哺乳产妇患有以下疾病时最好不要哺乳:
(1)慢性肾炎、严重肾功能不全的产妇。产后母乳喂养将加重肾脏负担,一般不宜母乳喂养。
(2)患病毒性肝炎的产妇。患有甲肝的产妇应停止母乳喂养。携带乙肝病毒的产妇,若母体血清中乙肝e抗原(HBeAg)、核心抗原(HBcAg)、表面抗原(HBsAg)、乙肝病毒DNA均为阳性的,具有较强的传染性,最好不要母乳喂养。
(3)心功能为Ⅲ级以上、合并心力衰竭的心脏病产妇不宜哺乳。分娩后病情稳定的,则可哺乳。
(4)患有活动性肺结核的产妇,应与新生儿隔离~周,同时避免母乳喂哺。如果产妇的肺结核病灶已钙化,不一定要禁止母乳喂哺。
(5)患糖尿病的产妇不宜哺乳。但近年来,有关专家对患糖尿病产妇的哺乳问题有持相反的看法。
(6)患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仍然在服药的产妇不要哺乳。
(7)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的产妇不要母乳喂养。
什么情况下需暂停哺乳产妇在母乳喂养期间若发生了乳腺炎和乳头皲裂,患侧乳房必须停止哺乳,但健侧仍可喂哺。如果有产后高热,体温达38.5℃以上且病因不明时应暂停哺乳,待查明原因,体温下降后方可继续哺乳。如分娩过程中产妇出血过多,身体虚弱,在未恢复健康以前,一般不宜哺乳,待身体好转后再哺乳。如果发生了产褥感染,需要使用对新生儿有害的抗生素如磺胺类、四环素类、氯霉素、环丙沙星等,因大多数药物都可进入乳汁,所以暂不宜哺乳,或者在用药的前、后小时内不要哺乳。当然,治疗的药物最好选择对婴儿无害的如青霉素和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等。
缺乳产妇如何护理
(1)心理护理:心理护理应从产前开始。应让孕妇做好母乳喂养的心理准备,树立信心,相信自己的乳汁能够满足婴儿需要。排除哺乳影响体形美的想法。不要轻信不利于母乳喂养的传言。丈夫及家人从语言和行动上给以支持,防止不良心理的产生。
(2)增加营养:产后应做好饮食调节,可多吃蛋、奶、鸡、鱼、瘦肉和动物心、肝、血、肾等,还要补足新鲜蔬菜及水果。
(3)充足的休息与睡眠:体力的消耗过多,不仅影响乳汁分泌,而且还使其中蛋白质含量下降,也影响产妇的情绪,进而影响泌乳反射。
(4)指导产妇正常哺乳:①尽早开始喂奶,尽早喂奶可以刺激母乳分泌。分娩后30分钟将婴儿裸体放在母亲的胸前,并在医护人员的帮助下让新生儿吸吮双侧乳头。②按需哺乳,让婴儿不受任何限制的在乳房上自由吸吮。这样可将乳汁分泌时间提前并产生更多的乳汁。③挤出多余的乳汁,早产儿、低体重儿因需要住院治疗而与母亲分开时间较长时,应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挤出多余的乳汁,否则分泌就会逐渐减少。④正确的哺乳方法,每次哺乳应让婴儿吸空一侧乳房后再吸另一侧乳房。坚持夜间哺乳,这样可使母乳分泌增多。
(5)乳房的清洁与护理:常用毛巾和清水反复擦洗乳头,防止哺乳时乳头疼痛和干裂,如果奶头伸展性不好、扁平或内陷,应及时纠正。其方法:可用个10毫升注射器,注射器乳头用细管连结,去除一个注射器的栓,放在乳头外,抽吸另一注射器,如此反复多次。
(6)饮食治疗:促进乳汁分泌的饮食有鲫鱼汤、猪蹄汤、赤小豆汤等,饮食宜淡不宜咸,应适当增加动物脂肪之类的食物。
初产妇积乳怎么办积乳(乳汁淤积)常发生在乳汁过多和授乳方法不当的初产妇。其最初症状是感到乳房肿胀、胀痛,乳房内能触及一硬块,有压痛,皮肤表面色泽可正常或微红。积乳时还常常伴有发热。此时若不能及时将乳汁排出,即可发展成急性乳腺炎。
处理方法主要是排出乳房内的乳汁,如用手挤压、吸奶器抽吸等。手法按摩也不失为一种简捷有效的手段,患者本人及家人就可以操作。方法为:乳汁不畅时,先热敷乳头,然后搓捻乳头数十次,再向外轻轻牵拉乳头。对已形成乳房肿块者,先热敷乳房,继而按摩乳房,同时挤压乳房,使乳汁排出。操作者应注意保护乳房皮肤。绝大多数早期患者经手法按摩处理后,乳络得以疏通,肿块随之消除。
积乳者用鼻闻中药牙皂粉,效果也不错。具体方法为:①将牙皂(或猪牙皂)研成细粉,用一层纱布将牙皂粉包成一个与产妇鼻孔大小相同、如花生仁样的小包。②将该小包先在75%乙醇或白酒内轻蘸一下后取出,使药包外湿里干,不要浸泡。③将该小包塞入产妇积乳乳房同侧的鼻孔内12小时。通常1~2天内的积乳,塞1次就会排出。必要时过8~12小时后可再塞一次。此法可起到促使积乳排出,使乳腺管疏通的效果。积乳期间产妇若有发热,可用麻黄10克煎服,即可退热,若无感染征象,一般无需使用抗生素等消炎药。
另外,初产妇应注意掌握正确的哺乳方法,每次哺乳完毕,应尽量将余乳排空。同时应避免过食肥且油腻的食品,以免酿成湿热。同时保持心情舒畅,保证足够的休息和睡眠,将更有助于乳汁的分泌与调节。
初产妇如何保护乳房初产妇乳汁分泌十分旺盛,容易造成淤积;乳头皮肤比较薄嫩,容易损伤;产后体力大量消耗,容易导致抵抗力下降。此时若有乳头皮肤皲裂,病菌很容易侵入乳腺组织造成炎症病变。有的初产妇缺乏经验,喜欢躺在床上喂奶,甚至还让宝宝的嘴含着乳头睡觉。这样做就更容易造成乳汁排出不畅,给病菌以可乘之机。若要防止乳腺炎的发生,就应做到以下几点:
(1)从临产前1周开始,常用热毛巾、肥皂水、淡盐水擦洗奶头。洗擦后轻柔地往外拉一拉,让奶头锻炼得较为坚韧。不宜用酒精擦洗奶头。发现乳头凹陷时,要经常将它拉出来,以便于宝宝吸吮。
(2)在怀孕期间应经常擦洗乳头,在第1次哺乳前将乳房及乳头用温肥皂水、清水洗干净,以后每次哺乳前母亲应先洗手并用温开水擦洗乳头及乳房。乳头内陷或短平时,可将两拇指平行地放在乳头两侧,慢慢地向两侧外方拉开,再将两拇指放在乳头上、下方,慢慢地将乳头向上、下方纵行牵拉。牵拉乳晕皮肤及皮下组织,使乳头向外突出。每日2~3次,每次可持续5分钟。
(3)给孩子喂奶时,以坐式为宜,并应定时,每次以15~20分钟为佳,吃完一侧后再换另一侧,不要残留乳汁。如果乳汁分泌过多或者孩子一次吃不完,可用吸奶器将剩余的乳汁吸出,或者用手挤出。每次喂奶前后最好用温开水或者用3%的硼酸液将奶头擦洗一遍,以保持其清洁。乳母内衣应经常换洗。
(4)每次哺乳前应先洗手,然后用温开水擦洗乳头。定时哺乳,哺乳时母婴均应采取最舒适体位,哺乳完后应留最后一滴乳汁,覆盖于乳头上,有保护乳头之功效。如有乳头皲裂,轻者可继续哺乳,每次哺乳后涂以10%复方安息香酸酊,于下次哺乳前擦净。皲裂严重者,应停止哺乳,但必须用吸奶器将乳汁吸出。如遇乳腺导管不通者,可服用中药通乳,也可用毛巾热敷配以适当乳房按摩,以防乳腺炎发生。最初哺乳时,由于乳汁排出不顺利,宝宝的吸吮也笨拙,所以比较花费时间。
发现奶头皮肤破损时,一般可搽1%的紫药水。有皲裂或溃疡导致吸奶疼痛者,可暂停哺乳数天,并用3%硼酸液洗奶头。同时,每天将乳汁挤出或用吸奶器吸出(可消毒后喂宝宝),亦可在乳头上套一个橡皮奶套,再给宝宝喂奶。
产妇在正常情况下,产后3~4天大量分泌乳汁,乳房充盈,伴有38℃以下的低热不属病态,一天就能恢复。但当乳管堵塞,乳汁排不出来时,乳房就会引起急性炎症。出现红肿、疼痛,有时全身发热,称为乳腺炎。
丰满而大小适中的乳房对女性外在美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正确合理的按摩,可以改善乳房血液运行状况,减少乳房的脂肪堆积,避免停止哺乳后乳房松弛或下垂,影响乳房美观。分娩后是母乳喂养的关键时期,如在产后2~3天内就进行乳房按摩,对促进乳汁分泌、防止乳汁淤积等有积极作用。
按摩乳房前应注意洗净双手,手法要柔和,不能粗暴,也可由丈夫帮助按摩,按摩时间可以逐渐增加,注意防寒。产妇可每晚入睡前用对侧手掌按顺时针方向按摩双侧乳房,并从乳房的基底部向乳头方向按揉、推动。也可双手握住乳房的基底部向乳头提拔或左右、上下轻轻摇动,然后用左、右手掌交叉均匀地揉按双侧乳房。也可双手轻轻握住乳房,用手指沿乳房四周做顺时针方向转圈,然后用手指轻轻提起乳房向乳头方向拨动,用大拇指和示指在乳晕四周挤压。最后捏住乳头做牵拉运动,用热毛巾擦敷乳房,促进血液运行。
乳房比较肥大的女性,可以使用黄布兜将乳房托起。如果出现乳汁排出不畅,乳房发胀、发硬且有阵阵抽痛,可以进行乳房按摩,并将淤积的乳汁挤出。若乳房有炎症存在,则应及时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