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前列腺疾病居家疗法
48520900000009

第9章 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症的治疗(3)

(2)急性附睾炎:各种前列腺手术后几天至数周内都可能发生急性附睾炎,如发生附睾炎,应加强抗菌药物治疗。患者卧床休息,阴囊抬高,早期局部冷敷,后期热敷,形成脓肿则切开引流。

(3)尿失禁:部分拔除尿管后的患者可出现暂时性尿失禁,多为暂时性的,由膀胱功能障碍所引起,持续数日或数周后可自行消失。应鼓励患者做缩肛练习,或接受药物治疗等。个别患者可因膀胱颈和尿道外括约肌损伤较重,或神经损伤,而发生永久性尿失禁。此外,术前存在神经源性膀胱(包括膀胱收缩无力或膀胱功能不稳定)的患者,术后也可能出现尿失禁。对于术后尿失禁的患者,需要进行尿动力学检查甚至膀胱镜检查以区分尿失禁的病因,明确病因后再采取相应治疗。

(4)直肠损伤:由于前列腺炎症、偶发前列腺癌等原因,增生的前列腺腺体与外科包膜、直肠等周围脏器粘连,在切除腺体时,可以导致外科包膜撕裂,甚至损伤直肠。如果术中出现这种情况,应该依据损伤情况,采用分层缝合损伤直肠,或者结肠造瘘,后期处理。

(5)排尿困难:前列腺术后可发生尿道狭窄和膀胱颈狭窄,表现为排尿困难,尿线细,严重者可发生充溢性尿失禁。排尿困难也可能与下尿路梗阻时间太长,膀胱中与排尿相关的神经、肌肉功能丧失,或继发尿道黏膜损伤、泌尿系感染有关。因此,术中应正确对合膀胱黏膜和尿道黏膜,避免膀胱颈过度缝合,术后应选择适当直径、质量过关的导尿管,并按时拔除尿管,术中、术后充分预防感染,积极康复锻炼。

(6)性功能改变:勃起功能障碍是手术后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的并发症之一,该并发症的发生率与患者的年龄呈相关。此外还可出现逆向射精,这是因为前列腺手术切除后,往往导致残留的前列腺窝解剖异常,精液排出的正常通道改变,膀胱颈部功能障碍,尿道嵴变形,精液不是通过尿道外口排出体外,而是逆行射入膀胱内。发生逆向射精者可采取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药物治疗为抗胆碱能药物,或肾上腺素类药物,手术治疗应严格掌握适应证。

(三)腔内泌尿外科手术

概述

“微创外科”也叫做“微侵袭外科”,是由英国泌尿外科医师Wickhanm于1983年首次提出的。1987年法国外科医师Mouret施行了世界上首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之后微创外科的概念逐渐被广泛接受。传统的开放手术为重创手术,微创外科因其“以尽可能小的、少的损伤做到最好的治疗”

而代表着医学发展的新方向,其范畴不断细分和扩大,比如心胸微创、泌尿微创、妇产微创等,并且越来越深入人心。微创外科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减轻病人痛苦,目标是以最小的组织器官损伤,最轻的全身炎症反应,最理想的瘢痕愈合,达到最好的医疗效果。

从微创外科的分类来看,凡是能减少组织的手术损伤,有利于机体恢复的治疗措施,都应属于微创外科的范围,包括腔镜外科、内镜外科、介入放射外科、定向引导外科、远程医学,甚至还应包括显微外科和基因治疗等。在泌尿外科,根据技术手段的不同,可分为内镜微创、腔镜微创、介入微创以及非侵袭性泌尿微创及微切口技术。

在内镜微创方面,近些年来,经尿道前列腺手术已成为我国目前治疗前列腺增生的主流,在一定程度上部分取代了开放性前列腺切除手术,包括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和各种激光手术等。其方法是前列腺切除器械通过尿道外口,直接到达前列腺窝内,由内而外或者由外而内完整切除增生的前列腺组织,只留前列腺外科包膜。该种手术比开放性手术损伤小、出血少、安全性高、恢复快。

经尿道前列腺手术的适应证较为广泛,主要应用于前列腺体积小于80毫升的前列腺增生患者。但是对一些老年男性,一些全身系统疾病仍然是手术的绝对禁忌证。如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肺功能不全、严重出血性疾病等患者。这是因为虽然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手术的手术路径为人体自然腔道,创伤较小,但是术中仍需要麻醉。此外,装有心脏起搏器的患者应与医师配合,了解起搏器的类型,术中采用心电监护,并有体外起搏器准备,以免出现意外。术后应注意防治并发症,如出血、感染、尿失禁、排尿困难等。

经尿道前列腺切开术(TUIP)

医师通过电切镜用电切刀切开一条通道,范围从膀胱颈部直至精阜,切口近端暴露内括约肌纤维,远处深达前列腺外科包膜。这种手术方式的优点是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并发症少,特别适合于不耐受开放手术和经尿道长时间手术的高龄、高危患者;缺点是切除范围不如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彻底。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在美国首先使用,目前该术式被认为是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手术的金标准。在高清显示器的监视下,医师采用前列腺电切专用设备,包括电切镜、光导纤维、高频电流发生器、电切环等,将前列腺组织逐块切除,深度达外科包膜,并彻底止血。为保持术野的清晰,可边切除组织边止血。小块的前列腺切除组织可用膀胱冲洗器冲出。

该术式与开放性手术相比,具有出血少、术后恢复快、手术效果好等优点。

经尿道前列腺汽化术

经尿道前列腺汽化术(TUEVP)是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基础上改良而来,是常用的腔内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手术方法之一,手术设备由高频发生器、电切镜、汽化电极和其他基本器械组成。汽化电极与前列腺组织接触时会产生瞬间高温,进而达到汽化前列腺组织、取得与前列腺电切术相同的手术效果。汽化手术路径为人体自然腔道——尿道,省去了切开和缝合所耗费的时间,耗时短,创伤小,恢复快,体表无瘢痕,且前列腺体积过大时可分次完成切除,为那些不能耐受开放性手术的高危、高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提供了新的手术选择。

该术式的缺点是在很难再切除前列腺尖部时保护精阜,且汽化作用使得切除的组织表面粗糙,创面完全愈合需要约3个月时间,并且前列腺组织被汽化,很难存留组织标本。

经尿道前列腺激光手术

随着激光医学研究的迅猛发展,为经尿道前列腺增生手术治疗提供了新的微创治疗方式。激光具有发射方向固定、亮度极高、颜色单一、能量密度高等特点。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或汽化术相比,前列腺激光切除术采用的激光照射于前列腺组织时,可引起蛋白质变性、凝固、坏死、汽化,从而达到切除前列腺组织的目的,而且出血少、止血速度快,这是由于激光在快速汽化切除组织的同时,对血液循环丰富的组织有着良好的封闭血管及止血作用。术中视野清晰,操作简单安全,手术时间短,很少发生经尿道前列腺电切综合征,术后一般不需膀胱冲洗,可早期拔除尿管,患者恢复快,因此该术式尤其适用于老年高危、合并全身多器官系统疾病,如冠心病、糖尿病、脑血管疾病等不能耐受开放手术者。

(1)经尿道钬激光前列腺切除术:经尿道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术是钬激光前列腺手术的常用术式,其特点是利用钬激光优良的切割效应,将前列腺整块剜除。手术的主要优点是手术即刻可去除梗阻组织,产生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样腔道,可快速切除80~100克以上的前列腺组织,手术中极少出血,术野清楚。而缺点是操作难度大,前列腺包膜穿孔是较常见的手术并发症。

(2)经尿道绿激光前列腺汽化术:绿激光即磷酸钛氧钾(KTP)激光,是氖氩激光通过KTP晶体后产生的,波长为532纳米。由于532纳米在可见光谱中是绿光,所以又称为绿激光。绿激光的特性是能被富含血红蛋白的组织大量吸收,而不会被冲洗液吸收,所以可以使激光能量集中在一个小的前列腺组织表面,故前列腺称为绿激光治疗的理想靶器官。

绿激光前列腺汽化术的适应证略宽于TURP,还适用于曾进行过TURP、电化学、微波或热疗后复发的患者,特别适合于高龄、高危不能耐受麻醉者及药物治疗不佳者。即使身体伴有其他疾病,只要目前病情稳定也可以采用此术式。

(3)经尿道2微米激光汽化切除术:该术式所选用的是波长为2微米的激光介质,故而得名。该术式能够通过调整波长更为精确地、迅速地切除前列腺组织。

其他微创治疗

(一)概述

前列腺增生症状轻微时可采用药物治疗,症状严重时可以采用外科治疗,虽然现在的开放性手术已逐渐被经尿道腔内手术所代替,但对于那些高龄或合并严重心脑疾病的患者来说,腔内手术仍存在一定潜在危险。随着医用电子技术及光学的发展,新的前列腺微创治疗手术方法不断出现,除了前面介绍过的激光治疗外,还有微波、射频、聚焦超声、记忆合金支架等,这些方法已经越来越多地被接受,但是这些治疗方法都有着各自的局限性,尚不能完全代替开放手术,现对其中几种进行简单介绍。

(二)手术方法

记忆合金网状支架

经尿道前列腺气囊扩张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已有较长的历史,目前临床常用的是导尿管气囊扩张治疗,方法是用一根带有可扩张气囊的导管,顺行插入至前列腺增生部位,固定扩张导管的位置后,将气囊缓慢充气达到扩张前列腺部狭窄尿道的目的,进而解除排尿梗阻。这种方法仅适用于不能耐受手术、高龄体弱的患者,但长期疗效不满意。

1980年Fabian首次报道了利用支架治疗前列腺增生,并取得了满意效果,经过10余年的改进和发展,目前在技术上已逐渐成熟。现在临床上最常用的是钛镍合金记忆金属支架,该支架具有如下特点:在4℃的低温下质地变软,可任意塑形,在37℃以上的温度可迅速自行膨胀,恢复到原来设计的尿道支架形状,在人体尿道内可以保持撑开状态,从而解除尿路梗阻。这种前列腺支架的优点是异物刺激感和尿道感染的发生率降低,不易形成结石,置入后取出方便;其缺点是位置固定困难,可随着尿液的冲刷脱出体外,各种新型前列腺支架有待今后进一步改进。

钛镍合金记忆金属支架适用于有严重下尿路梗阻,药物治疗无效,且不能耐受手术的高龄体弱患者。禁忌证为:严重尿道狭窄不能行膀胱镜检查者;严重尿路感染、前列腺中叶肥大、出血性疾病或抗凝溶栓药物作用期、心脑肺疾病急性发作期、神经性膀胱等。

微波热疗

1985年,Yerushalmi将微波首次用于前列腺增生,此后,许多学者相继采用此方法治疗前列腺增生。微波是一种高频电磁波,照射到富含水分的前列腺组织上可产生较高的温度。使增生的前列腺组织发生不可逆转的蛋白质变性,最后被机体分解代谢吸收,从而去除增生的前列腺组织,微波和射频都属于高温物理治疗。

由于微波是依靠被照射组织的受热变性而达到治疗目的,微波治疗过程中将产生较高的热量,因而对周围正常组织可能造成副损伤。因此,现在的微波治疗设备均配有精确的测温、控温、冷却系统,严格控制微波治疗的温度。微波治疗主要适用于不能耐受手术或不接受手术治疗,以尿频、尿急为主要症状和侧叶增生为主的患者。一般认为,微波治疗不适用于前列腺体积过大或中叶增生,或急性尿路感染,或膀胱功能已受影响的患者。

经久不愈的前列腺炎也可以采用微波治疗。微波治疗的途径有经尿道、经直肠和体外照射3种,临床上多采用经尿道途径。治疗并发症有血尿、尿道刺激症状、急性尿潴留、尿路感染等,对症处理即可。

微波治疗前列腺增生具有一定的疗效,但在治疗效果方面还不能与手术治疗相比。

射频治疗

射频治疗的原理与微波治疗相似,也是利用热效应增强局部血液循环,加强代谢及免疫功能,以改善症状,但是其使用了波长更长的电磁波,从而能够产生更强的穿透力和热效应,可以使照射部位的温度达到比微波治疗更高的温度,进而极大地提高了治疗效率。射频治疗的适应证与微波治疗相似,适用于轻中度前列腺增生,装有心脏起搏器、携带有金属假体(如人工股骨头)、尿路急性感染期、有出血倾向的患者则不可使用射频治疗。心血管疾病、肺气肿、慢性支气管炎及脑血管疾病患者,一般也可以接受射频治疗。

高能聚焦超声治疗

高能聚焦超声治疗前列腺就像凸透镜聚焦光线的原理一样,机制是将原本分散的高能超声透过直肠在增生的前列腺上聚焦,增生的前列腺局部温度升高,使组织发生受热凝固变性坏死,从而达到治疗效果。高能聚焦超声治疗的特点是,聚焦焦点的温度升高明显,周围其他组织的温度变化不大,从而能够有效地保护周围正常组织。目前这项技术在前列腺增生的治疗中还未被广泛应用,其临床经验还有待于积累,技术也会不断改进。

电化学治疗

前列腺增生的电化学治疗是由我国泌尿外科工作者首创的,其适应证、禁忌证与网状支架相同,最大特点是利用化学原理进行治疗,在治疗过程中不像微波、激光那样产生能量,治疗区域温度始终与体温保持一致,治疗前列腺增生有一定疗效,但临床上需进一步观察。

冷冻治疗

这种治疗方法的原理是通过物理手段降低前列腺局部的温度,使得局部组织蛋白低温变性坏死,从而达到去除增生组织的目的。同时低温状态下,小血管挛缩形成血栓阻塞,也可造成局部组织的缺血坏死。但是由于冷冻疗法范围不易控制,并发症较多,远期疗效不理想,目前已很少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