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前列腺疾病居家疗法
48520900000010

第10章 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的饮食和中医调养(1)

前列腺疾病的饮食

基础知识

(一)营养要素

热量

人体为了维持生命活动和从事劳动,必须从食物中获得热量,以满足机体需要。即使在静止不动的情况下,为了维持心跳、呼吸、体温等重要生理功能,也需要热量。饮食营养上,热量是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如果得不到足够的能量,体内各种营养素也很难发挥它们应有的作用。

在我国,热量的单位一直用卡或千卡来表示。目前,国际上已将热量的单位统一用焦耳(J)表示,我国现已将热量的单位由卡改为焦耳。但为了照顾习惯用法,有些人同时应用卡和焦耳。1000J等于1“千焦耳”

(kJ)。两种能量的单位换算如下:1cal=4.184J,1kcal=4.184kJ;1J=0.239cal,1kJ=0.239kcal。

对高血脂患者来说,热能的供给应合理,应根据年龄、性别、身高、体重、活动量、有无并发症确定。通常,男性每日需要1400~1800kcal的热量,女性每日需要1200~1600kcal的热量。

糖类

糖是重要的营养素之一,也是人体最主要的能源物质。糖类在体内最重要的生理功能是供给能量。在三大营养素中,糖类燃烧最快,供能最及时,而且耗氧量少,对呼吸系统的负担不重。糖类燃烧充分,只产生二氧化碳与水分,不会产生“垃圾”,价格也最便宜。所以糖是体内优质的速效能源,是细胞熔炉的最佳燃料。每克糖类(碳水化合物)可提供16.7kJ的能量。

膳食中糖类的供给量,一般可占总能量的55%~65%,其主要来源是谷类。如果一天进食的热量为1600kcal的话,糖类提供的热量应占900~1000kcal。如果进食糖类过多,热量过剩,多余的糖就会转变成脂肪而储存,最终导致肥胖。如果饮食中糖类不足,就会出现出汗、面色苍白、手指颤抖等低血糖症状。而且脑及神经组织只能靠血液中的葡萄糖供给能量,如果糖类的摄入太少,人会无精打采,容易疲劳。如果血糖过低,可出现昏迷、休克。因此,无论是否是糖尿病患者,食谱中都要保证必要的糖类。

除此以外,糖还有许多其他作用,如:当肝糖原及葡萄糖充足时,肝对某些化学物质,如四氯化碳、砷及酒精等多种有毒有害物质有较强的解毒能力,对各种细菌感染引起的毒血症也有较强的解毒作用,所以糖具有保肝解毒作用;糖还是构成遗传物质的必要成分等。

从化学结构来所,糖类是一大类由碳、氢、氧三种元素按一定比例组成的有机化合物,多数糖的分子内氢、氧两种元素的比例是2∶1,所以又把糖类叫做碳水化合物,其家族成员有:各种粮食和薯类,各种食糖和甜味食品以及某些蔬菜和水果,如甘蔗、草莓、西瓜、香蕉、葡萄等。

在三大营养素中,糖类是最容易被消化吸收的。葡萄糖吸收入血后,首先奔赴需要能量的细胞,以解燃眉之急。还有一部分血糖被暂时储存在肝脏和肌肉里。如果此时血糖还有剩余,就会变成脂肪而储存。所以脂肪肝患者在控制脂肪摄入的同时,还要控制糖类摄入,避免摄入大量主食,每餐只吃八分饱,少吃甜食。

蛋白质

蛋白质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作为构成和修补组织的建筑材料。神经、肌肉、内脏、血液、骨骼,甚至指甲和头发没有一处不含蛋白质。身体的生长发育,衰老组织的更新,损伤后组织的修补也都离不开蛋白质。所以,每人每天必需摄入一定量的蛋白质作为构成和修补组织的建筑材料。载脂蛋白是脂类物质转运的载体,所以脂类的运输和吸收有赖于充足的蛋白质供应。如果营养不良比较严重,蛋白质缺乏,则肝脏无法合成足够的载脂蛋白,脂肪就会在肝内堆积,导致脂肪肝。

所以,良好的蛋白质营养有利于脂肪的代谢,所以脂肪肝患者要保证足够的蛋白质摄入,而不是减少,从比例上讲反而应该有所增加,应保证适量高蛋白食物,如鱼、肉、蛋、奶和豆制品的摄入。

要评价蛋白质的营养价值,首先,应看蛋白质的数量,如果食物中蛋白质质量很好,但所含的数量特别少,对人体的意义就不大。如土豆中蛋白质就是这样。其次,要看蛋白质的消化率。例如,生大豆和豆腐所含蛋白质是一样的,但生大豆消化率为60%,加工成豆腐后为90%,其营养价值就大大提高。第三,蛋白质的利用率,有的蛋白质虽然能被机体吸收,但在机体内利用不上,其营养价值就低。

总体而言,动物性蛋白的营养价值优于植物性蛋白。但在大豆和豆制品中,除了蛋氨酸比例较低,其他几种必需氨基酸含量都很高,也可以算是优质蛋白。

我们还经常听说“完全性蛋白质”和“不完全性蛋白质”两个概念。

所谓完全性蛋白质是指含有人体所需要的8种必需氨基酸的蛋白质,也就是说,这些氨基酸在重新合成人体所需要的蛋白质时,大部分能被充分利用。例如鸡蛋蛋白,它含有人体所必需的8种必需氨基酸(表4-1),数量充足,组成比例非常接近人体需要,所以鸡蛋蛋白是完全性蛋白质。动物性食品往往富含完全蛋白,诸如肉类、鱼类、贝类、蛋和奶酪等。不完全蛋白,只能用于转化热量,而不能用来帮助身体的修补,同时,在转化中经过脱氨作用,可形成过多的尿酸,而导致肾脏负担加重。

表4-1必需氨基酸的种类和作用

续表

脂类

脂肪从来源上可分为动物性脂肪和植物性脂肪两类。动物性脂肪为禽畜水产类,如猪、牛、羊、鸡、鸭、鱼等的体脂,以及乳、蛋、肝中的油脂。除鱼类外,动物性脂肪多为饱和脂肪酸,会增加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食用过多还可能诱发动脉粥样硬化等慢性病。

植物性脂肪有各种植物油及坚果,如核桃、花生、杏仁、葵花子所含的油脂,多为不饱和脂肪酸(表4-2),能减少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和胆固醇,可以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病。因此,在日常生活中,饱和脂肪酸(肉、黄油)、不饱和脂肪酸(主要为植物油)、多价不饱和脂肪酸(主要指鱼)这三者应按比例搭配食用。对脂肪肝患者来说,磷脂、二十碳五烯酸(EPA)、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等参与脂肪的调节代谢,对脂肪肝、高血脂等有较好的防治作用。因此脂肪肝患者在选择低脂肪食物(瘦肉、脱脂奶、豆制品、鱼虾)、控制高胆固醇食物(动物内脏、蛋黄、鱼子、鱿鱼等)摄入的同时,要多摄入磷脂(大豆、磷脂、粗粮、杂粮)、EPA和DHA(鱼类、海鲜、海藻类等)等,亦可选用含有该两种成分的保健食品。

表4-2不饱和脂肪酸的种类和主要作用

DHA在深海鱼中含量较高,坚果类食物富含亚油酸、亚麻酸,在体内酶的作用下也可合成部分DHA,如核桃、芝麻、花生等。所以吃鱼是补充DHA的好办法。

秋刀鱼、鳝鱼、沙丁鱼、金枪鱼、三文鱼、鳗鱼、鱼卵等含DHA较多,每100克鱼肉含DHA在1克以上。青鱼、鲑鱼、带鱼、旗鱼、虹鳟鱼等每100克鱼肉中含DHA在1克以下,数百毫克以上。鲤鱼、鲈鱼、章鱼、墨鱼、比目鱼等含DHA较少。

必需脂肪酸

凡是体内不能合成,必须由食物供给,或能通过体内特定前体物形成,对机体正常功能和健康具有重要保护作用的脂肪酸称为必需脂肪酸(essentialfattyacids,EFA)。

必需脂肪酸主要包括两种,一种是ω-3系列的α-亚麻酸(18∶3),一种是ω-6系列的亚油酸(18∶2)。只要食物中α-亚麻酸供给充足,人体内就可用其合成所需的ω-3系列的脂肪酸,如EPA、DHA(深海鱼油的主要成分)。也就是说α-亚麻酸是ω-3的前体。ω-6系列的亚油酸亦同理。

花生四烯酸由亚油酸衍生而来,当合成不足时,必须由食物供给,也可列入必需脂肪酸。

维生素

维生素是维持身体生长与正常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化合物,它既不是构成身体组织的原料,也不是能量的来源,而是一类调节物质,在体内代谢中起重要作用。又被称为新陈代谢的催化剂。有了维生素,三大营养素可以更好地发挥作用;如果维生素不足,三大营养素就无法被身体很好地利用。这种物质在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量不足,必须经常由食物供给,而且由于每一种维生素在体内的含量都很少,如果不注意补充就很容易缺乏,所以应对维生素的摄取予以足够的重视。

维生素包括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等)和水溶性维生素[维生素B1、维生素B2(核黄素)、维生素B6、维生素B12、叶酸、烟酸、泛酸、生物素以及维生素C(抗坏血酸)等]。

对脂肪肝患者来说,有两类维生素很重要。一类是具有抗氧化作用的维生素,如维生素C、维生素E和b-胡萝卜素。这些物质可以减缓脂肪氧化,防止脂肪在肝细胞及在动脉管壁内堆积。另一类是直接参与能量代谢及其调节的维生素,如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等,此类B族维生素经常作为酶或辅酶的组成成分,调节脂肪代谢。因此脂肪肝患者需要注意补充这两类物质。

矿物质

矿物质总量占人体重量的4%左右,包括钙、铁、磷、锌、铜、碘、镁、硒等,是人体重要的组成部分,虽然需要量不像蛋白质、脂肪、糖类那样多,但却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所不能缺少的。由于机体每天都有一定量的矿物质丢失,所以人类必须从食物中获得足量的各种矿物质,才能维持良好的健康状况。

矿物质摄入量不足可引起缺乏症,但过多也可引起中毒,特别是一些微量元素,需要量与中毒量之间的范围较窄,应特别注意。

对于脂肪肝患者来说,同其他营养素相比,矿物质和脂肪代谢的关系比较小。

膳食纤维

膳食纤维是重要的食物成分,虽然它不能被机体吸收,但它具有很多生理功能:对于胃肠道,膳食纤维就像一个勤劳的清洁大嫂,将食物残渣和有害物质清除体外,减少了对肠壁的刺激,有利于防止便秘,预防结肠癌;膳食纤维能抑制机体对胆固醇的稀释,增加胆酸排泄,显著地降低血胆固醇,降低血糖,防止动脉粥样硬化,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它还能防止热量超标、控制肥胖等。

因为以上作用,现在将膳食纤维列为第七大营养素。

膳食纤维可分为水溶性与非水溶性两种。非水溶性纤维包括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可以刺激大肠蠕动,来自谷类、杂粮和豆类种子的外皮(如米糠、麦麸、干豆皮等),以及蔬菜的茎、叶和果实。水溶性纤维包括果胶和藻胶,多存在于水果和海藻之中。它在胃肠中滞留的时间比非水溶性食物纤维更长,对肠道好菌的发酵促进力更强,抑制胆固醇、降低血糖的功能也更强。因此应该多吃有黏性的海藻类食品,其他如苹果、胡萝卜、燕麦等也含有丰富的果胶,宜多吃。

世界粮农组织建议正常人群膳食纤维摄入量应为每日27克,我国营养学会提出成年人适宜摄入量为30克/日,实际上我国从日常食物中摄取的膳食纤维只能达到每人每日8~12克。膳食纤维的主要来源是粗粮、杂粮、豆类、蔬菜、水果和菌藻类食物,如蘑菇、木耳、海带、紫菜、裙带菜等。

表4-3常见食物膳食纤维含量

食物膳食纤维含量

燕麦、荞麦10%~11%

高粱、玉米7%~8%

玉米、小米、麦麸、各种豆类3%~5%

芹菜、韭菜、白菜、菠菜、莴笋3%~5%

茄子、胡萝卜、蒜苗1%~2%

木耳、蘑菇、紫菜20%以上

(二)合理膳食

人到中年之后,机体功能逐渐开始衰退,加上机体活动量逐渐减少,代谢率降低,各系统器官生理功能减退,特别是胃肠功能和机体调节适应能力减弱,所以代谢容易受到膳食质量的影响而失调,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骨质疏松症等各种代谢紊乱病容易发生,因此中老年人应做到合理膳食。合理膳食的中心是“均衡”,这一点可以形象地用“中国居民膳食平衡宝塔”来说明。

针对我国目前存在的膳食营养问题,《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对居民饮食提出了基本要求,包括:①食物多样,谷类为主;②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③每天吃奶类、大豆或其制品;④常吃适量的鱼、禽、蛋和瘦肉;⑤减少烹调用油,吃清淡少盐膳食;⑥食不过量,天天运动,保持健康体重;⑦三餐分配要合理,零食要适当;⑧每天足量饮水,合理选择饮料;⑨适量饮酒;⑩吃新鲜的食物。

同时,又提出了居民平衡膳食宝塔。平衡膳食宝塔主要内容是:利用宝塔图形,将人们的日常食物分为5大类,形象地告诉人们饮食平衡的各种食物比例。由于每层都是提供部分而不是全部营养素,因此在选择食物时,不能用其中一部分代替另一部分,需要层层选择食品,而且品种越多越好。

宝塔底层为各类主食,要吃得最多,每人每天需摄入300~500克;第二层,为蔬菜和水果,每人每天400~500克蔬菜,100~200克水果;第三层,为动物性食物,每人每天畜禽肉类50~100克,鱼虾类50克,蛋类25~50克;第四层,为奶制品及豆制品,每人每天奶制品100克,豆类及豆制品50克;第五层,为油脂类,要吃得最少,每人每天25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