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前列腺液检查:用前列腺按摩法采集前列腺液。急性前列腺炎或疑有前列腺癌时,不宜做前列腺按摩。对前列腺液可分析以下方面。
①外观:前列腺液正常为乳白色、稀薄液体,有炎症时分泌物浓厚,色黄或淡红色,浑浊。
②pH:6.2~6.5,前列腺炎时可增高。
③卵磷脂小体:圆球形小体,大小不一,折光性强,数目较多,几乎布满视野,此时用“++++”表示,占3/4视野者为“+++”,占1/2视野者为“++”,占1/4视野者为“+”,仅有1/4视野以下、含量极少者为“少许”。
前列腺炎时卵磷脂小体减少,并有聚集成堆的倾向。
④血细胞:白细胞偶见,正常情况下每高倍视野不超过10个,且分散,不成堆或成串。红细胞少见或偶见,正常情况下每高倍视野不超过5个。前列腺炎时红细胞每高倍视野可超过10~15个。白细胞大大增高,显示为+~+++(每个+代表10个白细胞)。
⑤精子:正常情况下偶见上皮细胞、精子,无滴虫和真菌。当有滴虫和真菌感染时可在前列腺液中检出。
(三)器械检查
(1)膀胱镜检查:为泌尿外科的基本检查手段,应用广泛。膀胱镜可以用来直接观察膀胱内情况,通过输尿管插管、造影,可以进一步了解肾脏及输尿管的情况。膀胱内结石、炎症、肿瘤、异物、憩室、前列腺情况、血尿、乳糜尿的来源等可以清楚地观察到,还可以进行取活检、取异物、电灼、电凝止血等诊疗操作。近年又有可曲式软性膀胱镜问世,可以更灵活地对膀胱进行更全面的观察及诊疗性操作,并可减少检查时的不适感。
(2)尿流动力学检查:尿流动力学检查可直观、量化地反映患者排尿功能,是泌尿外科最重要的辅助检查手段之一,目的是判断膀胱的功能,用来鉴别排尿困难的病因,减少误诊、误治。该检查分为上尿路尿流动力学和下尿路尿流动力学两部分。前者主要研究的是尿液在上尿路即肾盏、肾盂及输尿管内流动的动态过程,而后者则是研究尿液经下尿路排出的动态过程。从检查项目上来说,尿流动力学检查包括最大尿流率、平均尿流率、膀胱压力容积测定、尿道压力分布测定、压力流率测定和影像尿流动力学测定等。
(四)影像学检查
(1)B超:属于无创性检查,广泛用于泌尿外科疾病的筛选和诊断。
超声图像是人体脏器及组织结构的声学图像,这种图像与解剖结构及病理改变有密切的关系,而且有一定规律性。在诊断工作中,必须将超声图像与解剖、病理及临床知识相结合,进行分析判断,才能作出正确结论。超声诊断不能显示空腔的膀胱,因此检查前应大量饮水,使之充盈。
B超检查可以了解前列腺的形态、结构、大小、腺体突入膀胱的程度,还可用于残余尿量测定,可以早期发现前列腺癌。临床常用的检查方法有经腹壁、经直肠、经会阴和经尿道,用得最多的是经腹部泌尿系超声和经直肠前列腺超声检查。经腹部超声检查可以了解泌尿系统有无积水、结石或占位性病变,并且还可以测定膀胱内的残余尿量,但观察到的前列腺体内部结构及测定前列腺大小不如经直肠超声检查准确。
残余尿测定:正常人残余尿小于10毫升,而前列腺增生患者可出现残余尿量增多,故测定残余尿是重要的诊断方法之一。建议在初诊评估和治疗后判定疗效时应测定排尿后的残余尿。简单的无创伤的方法是通过经腹部B超来检测。由于一个人的残余尿量有较大的波动,因此初步检查如有较多的残余尿,为准确起见,应重复检查一次。
(2)膀胱及尿道造影:膀胱造影及尿道造影是将导管插入膀胱,注入3%~6%碘化钠溶液100~200毫升,以使膀胱显影的方法。主要用于诊断膀胱瘤、膀胱憩室、外在压迫(如前列腺增生)等疾病。
(3)CT:CT全称是电子计算机轴性断层扫描,检查方便、迅速、安全,密度分辨率明显优于传统X线图像,可大大提高病变诊断的准确率。
CT与MRI均适于诊断膀胱和前列腺疾病。CT检查膀胱,需适当胀满,以区分膀胱壁与内腔。多饮水、不排尿以充盈膀胱,方法简便,但不够准确。
经尿道插管注入低浓度碘造影剂、生理盐水、空气或CO2气充胀膀胱易显影。
(4)MRI:磁共振成像(MRI)是20世纪80年代继CT之后又一项新的影像学诊断技术,与CT相比它具有很多优势:可显示人体任意断面的解剖结构;对软组织分辨率高;无骨性伪影;无电离辐射,对人体无放射性损害。从显示效果来看,对于病变向器官邻近脂肪组织的侵犯和前列腺内在组织结构(如显示中央区和周围区以及移行区)显示清晰,因此对膀胱和前列腺疾病的诊断,MRI优于CT。
诊断
(一)急性前列腺炎
急性前列腺炎的诊断,除病史和各种临床症状体征,此外还应包括:
①直肠指检:可发现前列腺有增大、小硬结、质硬、张力大、压痛等,轻压时可能有脓液排出。②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升高,尿液中可见大量白细胞及脓细胞。前列腺液白细胞或脓细胞每高倍视野10个以上,有的成堆;磷脂酰胆碱小体减少,由滴虫引起的前列腺炎还可查到滴虫。尿三杯试验第一杯有碎屑及脓尿;第二杯常澄清;第三杯浑浊,有碎屑及上皮细胞。
尿液检查对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的实验诊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由于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的前列腺感染及损伤较为严重,并且可能有大量的病原菌随着过度分泌的前列腺液排至尿道,且通过伴随急性膀胱炎一起发生,因此对于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通常不宜进行前列腺按摩,根据尿液培养的结果就可以初步确定急性前列腺炎的致病菌种。
(二)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
对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的诊断,除了常有慢性泌尿系感染病史以及相应表现外,一定要有两个根据:一是反复的尿路感染发作史;二是前列腺按摩液中持续有致病菌存在。具体检查方法如前所述。若仅做直肠指检前列腺按摩液的脓细胞检查,则脓细胞(白细胞)大于10个(高倍镜视野),以及磷脂小体减少有助于诊断慢性前列腺炎。
尿四杯法
尿四杯法被认为是细菌定位和临床分型的“金标准”。
方法:多饮水充盈膀胱,翻转包皮,用新洁尔灭清洗阴茎头、尿道口。准备好4个收集标本的无菌试管(或杯子)。第1支试管收集初始尿液10毫升;继续排尿200毫升后,在第2支试管中再收集10毫升尿液。接着按摩前列腺,在第3支试管中收集前列腺按摩液。再接着排尿,并在第4支试管中收集10毫升尿液即可。所有标本同时送实验室进行细菌培养、菌落计数和药物敏感试验。
结果判断:①4个标本均无细菌生长,为非细菌性前列腺炎;②第1、第2个标本阴性或菌落数小于3000/毫升,而第3个标本菌落数超过5000/毫升,为细菌性前列腺炎;③如仅第2个标本有细菌,大于1000/毫升,为膀胱炎。
鉴于“尿四杯法”操作复杂,要求极严格,必须在有条件的医院由专科医生严格无菌操作,以免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