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谷子品质比较
2011年的谷子品种化验结果表明,旱地示范田粗蛋白含量最高,达到12g/100g,韦州喷灌地次之,在10~12g/100g之间,旱地品种试验与红寺堡喷灌示范均较低,旱地示范最低。品种试验中,张杂谷7号最高,5号、10号次之,3号、9号最低。
从各试验粗脂肪对比来看,旱地示范最高,喷灌地其次,红寺堡示范和旱地品比试验在同一个水平。品比试验中,张杂谷6号最低,其他几个品种基本上相似,均为4~4.3g/100g之间。
(四)综合评定
综合上述结果,可初步认为,从品种熟性上来看,张杂谷3号、5号和6号可在我区正常成熟,6号成熟较早,但产量潜力相对较差,3号成熟居中,产量较高,5号成熟比3号稍长,产量潜力较大。其他几个张杂谷品种在5月上旬播种难以正常成熟。从抗旱性来看,3号较抗旱,适合旱种,6号次之,5号需水相对较多。因此,灌溉谷子建议优先发展张杂谷5号,旱地栽培建议采用张杂谷3号较合适。
(五)张杂谷高产栽培技术
1.选种
干旱严重区选择抗旱品种,水肥条件较好的选择喜水肥、增产潜力高的品种;半干旱半湿润区则选择既抗旱又能对水分高效利用的品种;在冷凉区或干旱严重不能适期播种或前茬作物收获晚的,选择早熟类型的品种。
2.选地
(1)由于谷子谷粒小,芽弱,顶土能力差,因此要尽量选择地势高燥,土壤通透性好,易耕作和松软肥沃的沙壤土。
(2)“谷子、黍子,三年换个主子”。种植“张杂谷”和常规谷子一样,要轮作倒茬,忌重茬(同一地块连续种植谷子),不迎茬(在同一地块上隔一茬种植谷子)。
3.精细整地保全苗
农谚讲“见苗收一半”。好的苗情是发挥张杂谷杂交优势的首要前提,而要获得全苗,则必须在整地上下工夫,特别是丘陵旱坡地。整地时要区别土壤类型,因地制宜。丘陵区旱坡地地力瘠薄,干旱缺水,保苗难度大。根据多年生产经验,采取“三墒”整地的办法,可以取得较好效果。秋耕蓄墒、压地提墒、耙耱保墒。
4.施足基肥
基肥以农家肥为主,施用量以高产田每亩5000~7500kg、中产田每亩1500~4000kg为宜。为提高速效养分含量,可以补充一些氮、磷、钾化肥,如磷酸二铵,每亩15kg与农家肥混合施用。施肥时间和方法以收获后结合秋耕施入为好。没有来得及秋耕的,可于春天土壤开始返浆时结合春耕施入。
5.播种
一般选在小满前后最为适宜,冷凉地区可以提早到4月20日,最晚不超过5月底。无霜期短的地区要适当早种,反之则晚种,生育期短的张杂谷(张杂谷3号、张杂谷6号)要适当晚种,反之(张杂谷5号、张杂谷8号)则早种。
播种量与播种深度:按照需要苗数、发芽率、真杂交率、千粒重计算播种量,每年播种前由经销部门计算后通知用户,一般每亩播量0.5~0.75kg。播种深度应掌握墒情好宜浅,墒情差宜深的原则,播种深度一般为3~4cm为宜。
播种方法:耧播、犁播、机播。
播种要求:采用耧播或播种机播种,要求撒籽均匀,不漏播、不断垄,深浅一致,播后要及时镇压,春旱严重,土壤墒情较差的地方可增加镇压次数,以提高出苗率。
6.田间管理
(1)早间苗、促壮苗:苗高一寸左右(3~4叶)为好,并按各品种特性一次性间苗至要求密度。
(2)稀谷秀大穗,充分发挥单株生产潜力:旱地亩留苗以0.8万~1万株为宜,水地亩留苗以1万~1.2万株为宜,在此范围内掌握好地宜密,差地宜稀。
(3)追肥保高产。
(4)多中耕,勤管理。
(5)喷施除草剂,省工又省力。
喷灌技术的推广应用
宁夏地处干旱半干旱地区,蒸发强烈,农田灌溉一直采取地面灌溉方式。随着气候变化及社会经济发展,水资源短缺日益严重,农业发展节水灌溉的要求十分迫切。宁夏农发办从1998年开始尝试引进国外大型喷灌设备开始试验示范,先后在农垦局黄羊滩农场、同心、盐池和监狱局关马湖农场建设喷灌示范区。通过一系列研究示范明确了宁夏可以发展喷灌,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均十分显著,下面以农垦黄羊滩农场喷灌项目区为例,概述有关工作。
一、喷灌技术的应用研究
喷灌是利用专门设备将有压水输送、分配到灌溉农田,再由喷头喷射到空中散成细小的水滴,均匀地洒落在灌溉农田上,以满足作物生长对水分的需求。其特点是对地形适应性强,机械化程度高,灌水均匀,灌溉水利用系数较高,尤其是适合于透水强的土壤,并可调节空气湿度和温度。但基础建设投资较高,而且受风的影响大。喷灌可以采用较小的灌水定额,进行浅浇勤灌,便于严格控制土壤水分,保持肥力,不破坏土壤表层的团粒结构,又可促进作物根系在浅层的发育,有利于充分利用土壤表层的肥分。而且喷灌可以调节田间小气候,增加近地表层空气湿度,在炎热的季节起到凉爽作用。并冲掉茎叶上的尘沙,有利于植物的光合作用,因此能达到增产的效果。
(一)喷灌技术的特点
1.节约用水
由于喷灌基本上可以不产生深层渗漏和地面径流,灌水比较均匀,均匀度可达到80%~90%;加之多数用管道输水,输水损失较小,所以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较高,一般利用系数达到60%~85%,比明渠输水的地面灌溉省水30%~50%。在透水性强、保水能力差的砂质土地上还可以省水70%以上。在干旱缺水地区和高扬程灌区,这一点显得特别重要。
2.节约劳力
由于喷灌的机械化程度高,可以大大减轻灌水的劳动强度,节约大量劳动力。仅小型移动式喷灌机组就可以提高工作效率20~30倍,如大面积采用固定式喷灌系统工效会更高一些,此外,喷灌不需要在田间修临时渠道和沟、畦、埂等,还可以省去修筑这些田间工程的劳力。如果利用喷灌设备施肥和喷洒农药还可以节省更多的劳力。
3.少占耕地
采用喷灌可以大大减少沟渠占地,不仅节省土石方工程,而且还能腾出占总面积7%~13%的沟渠占地种植作物。
4.适应性强
喷灌是将水直接喷洒到田间每个点上,它的灌水均匀度与其他点的地形和土壤透水性无关,因此,在地形坡度很陡和土壤透水性很大,难于采用地面灌水方法的地方也可以喷灌,在大平小不平的田块也不必进行土地平整就可以喷灌。
5.保持水土
喷灌可以根据土壤质地的轻重和适水性大小调整水滴直径和喷灌强度的大小,可以做到不破坏土壤团粒结构。不产生土壤冲刷,使水分都渗入土层内,避免水土流失。在有可能产生次生盐碱化的地区,采用喷灌严格控制湿润深度、消除深层渗漏,可以防止地下水位上升和次生盐碱化。
6.受风的影响大
喷灌水滴一般要喷射到十几米的高度再落下来,它的运动轨迹受到空气气流的较大影响,稍微有些风就会改变喷头喷水量在平面上的分布,从而影响灌溉的均匀度。一般在3~4级以上大风时,灌溉均匀度就会大大降低,此时不宜进行喷灌,因而喷灌在多风地区的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为减少风的影响要选在无风或风较小时喷灌,另外可选用低角度喷头和短射程喷头,以减少风对水量分布的影响。
7.设备投资高
喷灌都需采用一定的机械设备,对于不同形式的喷灌系统其所需设备的数量不同,单位面积的投资也就不同。现在大约为100~700元/亩,这比其地面灌水方法所需要的投资高一些,这是喷灌的发展受到限制的主要原因。但是,如果用于喷灌经济效益高的作物,并采用优化方法进行设计,尽量降低单位面积投资,从长远来说,就可能比地面灌溉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8.表面湿润较多,而深层湿润不足
这对于灌溉深根作物是不利的,但是如恰当地选用较低的设计喷灌强度,也可以用延长喷灌时间的办法使水分充分地渗入下层而又不会产生积水和径流。
9.有空中损失
在空气相对湿度过低和风速较大时,有一部分水滴还未落到地面就被风吹出灌溉地段或在空中蒸发,而造成空中的蒸发与漂移损失,这是其他灌水方法所没有的。根据实测,这一损失可占总水量的7%~28%,但大多数情况下在10%左右。不过这一部分损失也不完全是无益的损耗,一般对调节田间小气候有一定的作用,从而也就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作物的田间需水量。
(二)喷灌技术的应用范围
喷灌是一种先进的灌水方法,几乎适用于灌溉所有的旱作物,例如谷物、蔬菜、果树、香菇、木耳、药材等,还特别适用于灌溉旱种的水稻。从地形来看,既适用于平原也适用于山丘区;从土质来看,既适用于透水性大的土壤,也适用于入渗率较低的土壤;不仅可以用于灌溉农作物,也可以用于灌溉园林草地、花卉;还可以用来喷洒肥料、喷洒农药、防霜冻、防暑降温和防尘等。然而,并不是在任何地方都最适合于使用喷灌,为了更充分地发挥喷灌优点,减少它的缺点,在以下所述条件下使用,以取得更好的效果:当地有充分的资金来源,而且种植经济效益较高的作物,如果树、香菇、木耳、蔬菜等。地形起伏大或坡度较陡,用地面灌溉有困难的地方。
(三)不同作物的喷灌灌溉制度
1.春小麦喷灌灌溉制度
根据黄羊滩农场喷灌灌溉试验资料,对黄河河套灌区春小麦的喷灌灌溉制度进行研究,分析满足春小麦作物高产的喷灌灌溉制度如下。
(1)春小麦喷灌需水量及需水规律:作物田间需水量包括植株蒸腾和植株间的蒸发两部分。一般都是通过试验,测定土壤水分、灌溉水量和当地降水量,用水量平衡公式计算求得。根据宁夏水科所在贺兰山东麓曾经做过春小麦需水量试验,参照以往研究成果,结合喷灌灌溉条件,确定春小麦需水量值。
在喷灌条件下,作物需水量比地面灌溉略低,主要原因是:喷灌后农田土壤含水量上、下层分布均匀,土壤湿润深度有限,灌溉后喷灌麦田的土壤蒸发比地面灌溉蒸发量少;再者喷灌麦田土壤板结和表土龟裂较轻,土壤团粒结构保持良好,小麦株间土壤蒸发减少。
(2)春小麦适宜的土壤水分:适宜的土壤水分是小麦生长发育的必需条件,从田间实测土壤水分,结合观察作物生长发育情况来看,当计划土壤湿润层土壤水分小于6%~7%时,应及时补水,试验区土壤田间持水量数值可在11%~12%;也就是说当土壤水分小于田间持水量的60%时,就开始喷灌。从小麦生育阶段来看,在灌浆初期,应保持较高的土壤水分,不宜小于田间持水量的70%。在春小麦生育前期灌溉量略少,但是不能小于农田田间持水量的55%。
(3)春小麦喷灌土层深度:喷灌条件下,春小麦根系比地面灌溉条件下春小麦根系要浅些,主要因为喷灌能够做到少灌、勤灌,表层土壤水分经常得到补充,灌水后,土壤水分变化主要在0~40cm以内,从喷灌试验结果来看,小麦播种至拔节期,喷灌湿润土层为20~25cm,拔节至灌浆期为25~35cm,灌浆期为40~45cm。
(4)春小麦喷灌需水量:根据春小麦需水量和需水规律和贺兰山东麓的气候条件,春小麦在播种—拔节阶段,每次灌水量为20mm,灌水周期5~7d。分蘖—乳熟期每次灌水量为30mm,灌水周期4~5天。成熟期每次灌水量为30mm,灌水周期7~8天。
2.玉米喷灌灌溉制度
(1)玉米的需水量及需水特点:根据水科所试验场资料,玉米生育期需水量464.5mm,玉米生长前期、后期需水量较小,生长中期需水量较大,7月份为玉米需水高峰期。作物需水量包括土壤表面水蒸发和作物自身蒸腾,作物需水量有20%~30%的水是由土壤水分蒸发的。玉米作物的日需水量取决于气候条件,如温度、湿度、太阳辐射等。气温高,湿度低,天气晴朗,风大时蒸发量就大。试验结果表明,播种—拔节阶段,植株蒸腾量很小,其水分主要消耗于植株间的蒸发中,其生长天数占全生育期的35%,而需水量只占总需水量的25%。拔节—抽雄阶段,玉米生长速度较快,植株蒸腾速度加快,日需水强度增加,需水高峰期出现在7月下旬,每日需水量达到8mm。抽雄—灌浆期是玉米形成产量的关键时期,植株需水量较大。灌浆—成熟阶段,气温降低,需水量一般占总需水量的25%。
(2)玉米喷灌需水量:结合玉米自身需水量及需水特点,总结试验区喷灌玉米的灌水情况,确定玉米的实际灌溉制度。
3.大麦复种油葵灌溉制度
2002~2003年在黄羊滩喷灌示范区连续两年种植大麦,大麦收获后种植油葵,从种植经验看,大麦需水量较春小麦少,因为大麦生长期比春小麦生长期短。两年的平均年灌溉水量235.5m3/亩,大麦需水规律与春小麦相似。总结分析喷灌试验区大麦的灌水经验,确定大麦的喷灌灌溉制度。
在大麦收获后,立即抓紧时间,种植油葵,否则在油葵生长期容易遇到早霜冻,油葵生长时间难以保证,试验区复种油葵的灌溉制度。
7月初油葵播种时,土壤蒸发量很大,为了在播种时有一个较好的墒情,可提前进行较大量的喷灌,自播种至8月中旬喷灌灌水量较多,8月中旬以后喷灌灌水量可适当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