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北长城这道长城修筑于明弘治以前。它始于贺兰山红果儿沟北侧,向东行,穿过现在的包兰铁路,经原石嘴山区、宝马东、下庄子,到达黄河西岸,长30里。但于嘉靖年间,就随打硙口的废弃而被废弃了。这道长城地处平原,遗迹已不多见。原石嘴山至红果儿沟的一段保存尚好。红果儿沟北侧的山上,还有一座烽火台遗址。与墩台相衔迤西的一段石基土筑城墙,正障内外相通的红果儿沟谷之口,向山里逶迤而去。连接墩台迤东,有1里多长的一段长城,两边用石头垒砌,中间填以碎石土沙。由于地震或者地壳运动,造成水平错位与垂直错位均在1米左右。红果儿沟与长城相连的烽火台尚有残迹。这里还有一段长城遗址约l 里,外侧10米处还有一道隆起的土梁,与这段长城并行。
边防北关门墙明代中叶,由于国内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日渐尖锐,朝政腐败,民不聊生,农民起义此起彼伏,统治阶级竭尽全力,镇压国内人民起义,无暇顾及军队训练,从而造成军心涣散,战斗力不断衰弱,无力抵御外敌扰掠。在这种情况下,明朝廷不得不废弃镇远关、黑山营、打硙口等关口,作消极防守打算。镇远关虽称有墩、有军,但相距平虏城百里之远,孤危难守,有名无实而已。嘉靖十年(1531年),佥事齐之鸾向三边总制尚书王琼建议,在距平虏城(今平罗)10里处新筑边防北关门墙。这道边墙西起贺兰山枣儿沟临山墩,东行经今平罗县城北至黄河西岸沙湖,修筑了两个多月完成。王琼、齐之鸾率军民在临山处筑墙一道,下设暗门,东端临河处也置暗门。边防北关门墙每隔里许有高出墙面的墩台,尚能看见墙外侧的壕堑残迹。但由于机砖厂烧砖取土,而今仍在不断损坏。今明水湖农场,简泉机砖厂,平罗惠威村、金星村有遗迹。
这道长城,在齐之鸾的《朔方天堑北关门记》中称为35里,而在杨守礼的奏表中则称为“东西五十里”。经有关学者实地考察,当以东西50里为是。这道边防北关门墙靠近平罗的一段,清代已成为文人怀古凭吊之地,因之被列为“宁夏八景”中的“边墙夕照”。清人蒋延禄、郭鸣熙、张梯等都留下了有关“边墙夕照”的诗篇。而今,行人驱自行车至大武口北4里处,就可看到从贺兰山半山腰到山根筑有的两座墩台。山根的墩台以东,即是这道关墙的遗迹,它在夕阳中越发显得壮丽。
陶乐长堤《九边考》记载:“(嘉靖)十五年……于外边对岸外筑长堤一道,顺河直抵横城大边墙,以截套虏自东过河,以入宁夏之路。”这就是原陶乐县境内的长城。它起于黄河东岸内蒙古巴音陶亥,与黄河西岸“旧北长城”的终点遥遥相对,南经都思兔河,进入原陶乐县境,沿黄河东岸、省嵬山西麓南下到“横城大边”(即东长城)。它南北纵贯陶乐全境,因不属正式长城,所以叫做“长堤”。由于建筑工程比较简单,加上紧靠河边,多为河水泛损,所留遗迹已不多见。现在的高仁镇尚有遗迹。红崖子东边的抓子山西坡有三座墩台遗址,当地人称石墩子、蛋墩子、红墩子。原陶乐县以南,还有头道墩、二道墩、三道墩和四道墩的遗址。
头道墩与二道墩之间的长城,已被前几年开挖的一条水渠所代替,古长城已变成“长城渠”。它与三道墩至月牙湖之间的一段长城遗迹日夜相互凝望,显示着各自的不同时代特征。四道墩至横城的一段长约40里的长城,只存横城附近西距黄河200米处一段遗迹,城墙上高大的墩台依然完整,吸引过往行人观瞻。
宁夏东长城进入盐池境内,可见两道长城遗迹,它就是明代的东长城东段。一道是成化十年(1474年)右佥都御史徐廷璋、都督范瑾奏筑的“河东墙”;一道是嘉靖十年(1531年)总制尚书王琼奏筑的“深沟高垒”的东段城墙。
河东墙起于今灵武市临河镇横城堡北l里的黄河岸,东南行,经过水洞沟、横山四队等地,出灵武市境,进入盐池县的高家边壕、东庄子、兴武营等地,入陕西省定边县周台子乡。全长将近400里。兴武营以东的长城就是河东墙的东段,当地人称它为“二道边”。这是与南面的“深沟高垒”相对而称的。而今这道边墙只有每隔数里一座的高大墙台,尚耸立在城垣之上。盐池县原柳杨堡乡尚有一段遗迹,其余城墙因于嘉靖年间被废弃,迄今仅存残痕。
成化十五年(1479年),自花马池至黄河岸,对旧墙加高加厚,并稍有改筑。弘治年间,先后于墙外添挖“品”字形坑4.4万眼,以防骑兵逼近。
深沟高垒嘉靖年间,虽然已有河东墙扼守北方瓦剌诸部的南扰,但因这道边墙年久失修而严重倾圮,以致失去防御作用。加之“城离军营远,贼至不即知”,加上河套小王子部“拆墙攻墩”,使当时镇守宁夏的将领很不放心。因为此线一破,宁夏镇就被隔河拒之塞外,切断与内地的一切联系,敌兵可乘势攻下灵州,南掠平凉、固原,震动关中腹地。因此,嘉靖十年(1531年),总制尚书王琼奏筑新墙。将原来修筑的“河东墙”兴武营以西至横城的一段加固,放弃了兴武以东原来的二道边”,向南移动10余里,重新修筑一道长54里的新边墙,这也就是当年的“边防东关门墙”,走向与“二道边”相同,只不过经过路线不同罢了。这道长城也从兴武营开始,继续向东南行进,经长城庄、安定堡等地,出盐池县境,进入陕西省定边县盐场堡。为了与河东墙的“二道边”区别,当地人又把它叫做“头道边”。这也是今天人们在盐池县境内看到两道长城遗迹的原因。加固和新筑的这道边墙,堑的深度、广度均有2丈,墙高3丈、阔1丈,因而叫做“深沟高垒”,又称“横城大边”,全长360里,是今天宁夏境内保存较为完整的一段古墙。在城墙上,大约每间隔150米,就有一座城台,排列整齐,一看便知为古长城遗址。横城黄河东岸的残墙遗迹,直伸向黄河,远望十分壮观。离黄河1里之处的城墙,已被开挖为一条扬水渠道。长城经过之处,凡有大路小道的地方,都有一个缺口。长城已失去昔日的雄姿,显得零落。不过,这段长城有的墩台、关楼遗迹依然存在。
此道长城沿线,凡内外可通道路,设有4处暗门,其形制状如城堡门前的瓮城,今倾圮后皆成缺口。
固原镇管辖的固原内边
明初,宁夏河东边防筑在横城至花马池一线,而花马池至固原之间则毫无阻挡,只要前线失守,敌方兵锋就直指固原,扰掠甘肃东部,威胁关中。据史载,河东之敌于弘治三年(1490年)攻破开城,弘治十四年(1501年)入寇平凉、凤翔、临洮、巩昌,弘治十八年(1505年)抢掠固原、隆德、静宁、会宁等地,皆由花马池一带拆墙南下,途经下马关到达固原。所以,当时加强下马关一带的军事防御,已是当务之急。修筑下马关固原内边,以备一旦前方失守,即可退入二线防御工程,阻击入寇之敌,改变固原一带被动挨打的局面。
据明《嘉靖固原州志》记载,自榆林神木堡黄河至甘肃兰州黄河之间,其中经过宁夏的2000里地带,东西山势联络,中间深沟悬崖,逶迤相接,约有十分之六七的地段,稍加铲削,筑墙立营,就能设险扼守,组成一道防御线,阻挡北方敌人南扰之路。唯独在东起固原卫与甘肃环县交界的响石沟,西至甘肃靖虏卫(今靖远)的花儿岔,这长600余里的地段,平漫可以通行,无以阻挡入据河套的蒙古贵族南下扰掠,需要大规模修筑长城。因而,自明弘治十五年(1502年)至嘉靖十六年(1537年)曾大规模修筑长城。
弘治十五年,总制尚书秦紘奏筑固原以北的内墙,自徐冰水起至靖虏花儿岔,长600余里,与宁夏黄河以东的横城大边墙相对。弘治十八年(1505年),北敌大举入寇并围困灵州等处。年底,又由花马池、清水营两处拆墙而入,因而接任三边总制的杨一清又接修边墙40里。随后又相继接修。嘉靖九年(1530年),尚书王琼令镇守都督刘文领军8000人,于下马房东响石沟挑壕并修筑下马房关。自此,基本免去河套之敌南扰之忧。
固原旧边和徐冰水新边,通称为固原内边,多按照“沿山傍溪,筑墙立营”的总体布局修建,多为依山傍崖而成。因其位于河东墙内侧,故称为固原内边。
西长城、北长城、陶乐长堤、东长城和固原内边这五条骨干边墙,总长2500余里,加上星布的堡寨和林立的烽堠,对守卫宁夏各地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有明一代,面对强悍的蒙古贵族的扰掠,朝廷上下主战方占据上风,对蒙古贵族的长期交战都是以主战为基础而进行的。但一味主战,往往引起的是民族矛盾的激化。明嘉靖年间,与蒙古贵族势力战事频仍,矛盾也就更为突出,直到“隆庆议和”与“俺答封贡”,才破解了蒙古贵族扰掠的百年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