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宁夏长城
48515700000003

第3章 扑朔迷离的隋长城

581年,隋朝的建立,结束了汉末以来数百年间的军阀混战和南北分立的局面,使中国再度统一。然而,当时仍存在着游牧于西北方的突厥与契丹贵族部落的威胁。

突厥是游牧于金山(今阿尔泰山)一代的古代部族,6世纪中期,突厥在今鄂尔浑流域建立了政权,与中原北朝统治者保持通婚,人民之间相互往来,促进了双方的经济文化交流与社会发展。隋朝代替了北朝政权后,突厥就借口南下,扰掠隋境,今宁夏地区直接处于突厥攻掠的要冲,其中南部原州、北部灵州为其扰掠的主要目标。隋文帝新立,面对强悍的突厥十分忧虑,采取的首要措施就是在开国当年修筑长城,屯兵北境。自隋文帝开皇元年(581年)到隋炀帝大业四年(608年),在全国范围内共筑过4次长城,先后延续27年,其中有3次动用了民丁计一百四五十万。据史料记载,在宁夏境内,隋朝曾经修筑过一道新长城。《隋书·崔仲方传》记载,隋文帝开皇五年(585年),“使司农少卿崔仲方,发丁三万于朔方、灵武筑长城,东距河,西至绥州,绵延七百里,以遏胡寇”。多少年来,不断有人考证,认为这段长城西起今灵武附近的黄河东岸,东经宁夏盐池、陕西横山至绥德。但是,这道长城具体走向缺载,宁夏境内遗迹不明。留下这样的历史迷雾,就引发了纷纭众说,有关人士认为史料记载中的“东”“西”两字一定是对调错了,应该就是所谓的“西距河,东至绥州”。还有人认为后来的明长城是构筑在隋长城之上的。也有人认为隋长城已被浩瀚的沙海吞噬。

隋朝是否在宁夏境内修筑过长城军事工程,有待专家学者进一步考证,得出科学的结论。然而,隋朝在北方大地修筑的长城确实对突厥贵族的扰掠起到了关键作用。因隋军的严密防范和军事抗击,突厥部落东西分离,东突厥逐渐走上了内附隋朝之路。当然,隋朝修筑长城也给劳动人民带来了灾难。仅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七月,就一次性发丁男百万人修筑长城,仅一旬而就。这次修筑长城,死者过半,道殣相望,反映了隋朝劳役的沉重负担。苦不堪言的劳役和杨广的暴政统治,使隋朝与秦朝同样早早地结束了短命的历史,完全解决突厥的历史性任务自然落在了取而代之的唐朝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