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中医诊断:斑秃(肝肾不足,营卫失调)
西医诊断:圆形脱发
治法:调补肝肾,养血安神
方药:四物汤合远志汤加味
熟地30克、当归15克、白芍10克、川芎10克、远志10克、九节菖蒲10克、白蒺藜10克、菊花10克、制首乌30克、黑芝麻30克、桑葚子30克、女贞子15克、旱莲草12克
10剂水煎服,日1剂,分两次服
复诊:2009年8月5日,患者自述服用上药后头发不再脱落,患者用生姜涂擦圆形脱发处,现已有新发微微生长。舌淡红,苔薄白,脉细。仍守前法进行治疗,处方如下:
白蒺藜10克、桑叶10克、菊花10克、当归15克、白芍15克、生熟地各20克、川芎10克、制首乌30克、桑葚子30克、女贞子10克、旱莲草10克、肉苁蓉10克、五味子6克、九节菖蒲10克、远志10克
10剂水煎服,日1剂,分两次服
2010年5月7日,患者来就诊其他病时,告知自己又继续服用上方1月余后斑秃痊愈。
按:圆形脱发者,突然发落,无痛无痒,了无行迹可循,似乎无法辨证,但根据“风者,善行多变”之理论,当知不知不觉头发脱落必然有外风。又根据,发为血之余,为肾之外华之理论故知如无肾虚血亏,单有外风则发不会脱落。所以在临床上以养血益肾祛风为治疗脱发的治法,治疗脱发多例,效果良好。
病案四
姓名:刘准性别:男年龄:16岁民族:汉族
职业:学生初诊时间:2009年1月2日
主诉:圆形脱发2个月
现病史:1年前患者因学习压力过大,精神过度紧张,加之父母感情不和而受刺激后出现黑发渐白,散在白发逐渐增多。发质干枯易断裂。2个月前无意中发现头发多处成片大量脱落,脱落处呈圆形,大如钱币,数目不等。脱发处皮肤光滑而亮。伴有头皮屑多,头皮瘙痒,头昏,失眠。舌淡苔白腻,脉细。
辨证分析:患者因情志不遂致使肝气郁结,心气受伤,气滞血瘀,毛发失养故见脱发。又因肝藏血,发为血之余,肝气郁结不舒,郁而化火,耗血伤阴,血虚不能随气濡养皮肤以致毛孔干燥,风邪乘虚而入,风盛血燥,发失所养故见毛发干枯易断,头皮瘙痒,肝肾精血不足故见毛发渐白。
诊断:中医诊断:油风(血虚风燥,肝肾不足)
西医诊断:脱发
治法:养血祛风,滋养肝肾
方药:四物汤合首乌延寿丹合二至丸加减
熟地30克、川芎10克、当归15克、白芍15克、桑葚30克、菟丝子15克、制首乌30克、白蒺藜10克、防风10克、红花6克、女贞子10克、旱莲草10克、柴胡6克、制香附10克
12剂水煎服,日1剂,分两次服
复诊:2009年1月12日,患者自述脱发如前,未见新发产生,发质易断裂,脉细。舌淡边有齿痕,苔厚略黄。
治法:养血祛风,滋补肝肾
方药:四物汤合首乌延寿丹合二至丸合桑麻丸加减
桑叶10克、菊花10克、熟地30克、女贞子10克、旱莲草10克、黑芝麻30克、制首乌30克、当归15克、川芎10克、白蒺藜10克、柴胡10克、白芍10克、菟丝子15克、怀牛膝10克、红参6克、炙黄芪20克
10剂水煎服,日1剂,分两次服。忌辛辣刺激之品
三诊:2009年2月9日,患者自述脱发减少,圆形脱发处偶见新发长出,细而柔软,呈灰白色,脉细,舌淡苔白。继续以养血滋养肝肾之精血为主,佐以补气安神。以四物汤合二至丸加减。
制首乌30克、桑葚子30克、黑芝麻30克、女贞子10克、旱莲草15克、当归15克、川芎10克、白芍15克、熟地30克、红参6克、炙黄芪30克、白蒺藜10克、菊花10克、菟丝子10克、石菖蒲10克、远志10克
12剂水煎服,日1剂,分两次服
四诊:2009年3月4日,脱发已缓解,脱发处已全部生出新发,且新发粗硬而黑,发质好转,脉细,苔厚微黄,仍治以养血疏风,滋养肝肾为主,以四物汤合七宝美髯丹加减以巩固疗效,方如下:
炙黄芪30克、白芍15克、川芎10克、熟地30克、黑芝麻30克、桑葚子30克、制首乌30克、桑叶10克、女贞子10克、旱莲草10克、怀牛膝10克、陈皮10克、白蒺藜10克、菊花10克
10剂水煎服,日1剂,分两次服
1月后随访,新发全生。
按:油风西医又叫脱发,为肝肾两虚,肾精渐耗,致使精血不荣于发而发脱落。因发为血之余,为肾之华。治宜补血为先,滋肾佐之,适当用风药,多年所用之方对脱发确有良效,但须久服方能见功。
失眠
病案一
姓名:马晓玲性别:女年龄:22岁民族:回族
职业:待业婚姻状况:未婚初诊时间:2010年5月16日
主诉:失眠3月余
现病史:患者三月前因不慎受惊吓后出现失眠,曾多处求治,先后服用多种中西药物治疗未见明显效果。此次诊治时患者不易入睡,心烦易怒,纳差,二便尚可,舌质暗,苔黄腻,脉弦。
辨证分析:人的情志虽有七情五志之分,但统属于心神。中医认为心主神志,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故此患者由于受惊吓后导致心神失调,故可出现失眠,心烦,而心病又有子母相关,影响导致后天脾胃功能失常而形成痰、火、湿、瘀等病理产物而扰心使得心的病变更为严重。故患者有纳差,烦躁之表现。苔黄腻为痰浊内蕴之象。
诊断:中医诊断:失眠(痰热扰心)
西医诊断:失眠
治法:清热化痰,安神和胃
方药:温胆汤加减
法半夏15克、茯苓10克、陈皮10克、枳实10克、黄芩10克、合欢皮10克、生珍珠母30克(先煎)、夜交藤15克、柴胡6克、制香附10克、熟地20克、当归15克、炒枣仁20克、炙甘草6克
6剂水煎服,日1剂,分两次服
复诊:2010年5月23日,患者自述服用上药后仍有失眠,不易入睡,心烦不安,纳可,大便略干,舌质暗,苔黄腻,脉弦。守法调方如下:
礞石20克(先煎)、大黄6克(后下)、茯神20克、法半夏10克、生龙牡各50克(先煎)、沉香6克(后下)、黄芩10克、天麻10克、炒枣仁20克、柏子仁10克、当归15克、熟地20克、制香附10克、柴胡6克、炙甘草6克
6剂水煎服,日1剂,分两次服
三诊:2010年5月29日,患者自述失眠,烦躁诸症好转,偶有病情反复,偶有眩晕,健忘,舌质暗红,脉弦细。方药如下:
煅礞石30克(先煎)、法半夏15克、茯苓15克、茯神15克、竹茹6克、黄连6克、陈皮6克、九节菖蒲10克、当归15克、远志10克、炒枳实6克、沉香5克(后下)、黄芩10克、炙大黄6克
6剂水煎服,日1剂,分两次服
按:失眠证虚多实少,本例失眠是痰火扰心,以实为主,涤痰用温胆汤,泻热用黄芩,黄连,大黄,更用礞石重坠之品,对烦躁、惊恐有较好的效果,用熟地、沉香是因惊恐伤肾,故以熟地补之,以沉香纳之、疏导之。
病案二
姓名:贺文岩性别:女年龄:22岁民族:汉族
职业:职员婚姻状况:未婚初诊时间:2010年3月11日
主诉:失眠,健忘1年余,加重12个月
现病史:患者于1年前因为学习及工作压力较大,导致心烦不寐,未予重视。近2个月病情加重,彻夜不能入睡,心悸心烦,头晕健忘,手足心热,大便秘结,经用中西安神镇静之剂皆未收效。查其面色不荣,精神不振,自述不能入睡,至夜则心烦易恐,白天则头晕健忘,恐惧环境嘈杂,舌红苔少略黄,脉弦细。
辨证分析:患者属于失眠病,追其病因,因学习工作压力,致劳心用脑过度,损耗精血,致使心肾气血失常,阴阳不和,使神机逆乱故而产生本病。心血虚则失眠心悸,肾精不足,不能充养脑髓则头晕健忘。心血虚则易导致不能藏神而致多惊,肾气虚则可出现善恐惧。虚证则可出现喜安静而恶嘈杂。舌红苔少,脉细均为心肾阴血亏虚,虚火内炽之象。
诊断:中医诊断:失眠(心肾两虚)
西医诊断:失眠
治法:养心益胃
方药:孔圣枕中丹加味
炒枣仁15克、夜交藤10克、柏子仁10克、龟板15克(先煎)、龙骨15克(先煎)、远志10克、九节菖蒲10克、当归15克、白芍10克、五味子6克、党参15克、炙黄芪20克、炙甘草6克
6剂水煎服,日1剂,分两次服
病案三
姓名:郭惠琴性别:女年龄:55岁民族:汉族
职业:教师婚姻状况:已婚初诊时间:2009年8月7日
主诉:失眠、头昏头闷2月余
现病史:患者自述2月前因工作过度紧张出现失眠,头昏头闷,周身疼痛,情绪不稳,烦躁易怒,时有全身烘热感,腰酸,舌尖红苔微黄,脉浮大。
辨证分析:患者因工作过度紧张,暗耗气血,肝血不足,血不养心,虚热扰心,心神不宁,心失所养,魂不守舍则见失眠,烦躁。肝血不足,不能上荣于头面故见头昏头闷。烘热,舌红及肝血不足均为阴虚内热之象。
诊断:中医诊断:不寐(肝血不足,虚热扰神)
西医诊断:神经衰弱
治法:疏肝解郁,养血安神
方药:酸枣仁汤合逍遥散合甘麦大枣汤加减
郁金10克、百合15克、合欢花10克、川贝3克、茯苓15克、炒枣仁15克、知母10克、川芎10克、炙甘草6克、柴胡10克、当归10克、白芍10克、浮小麦30克、生龙齿30克(先煎)
6剂水煎服,日1剂,分两次服
复诊:2009年8月21日,患者自述服药后烦躁症状减轻,情绪较佳,夜寐较前有所改善,脉浮大,舌尖红,苔微黄,治以清热除烦,养血安神为主,方仍以酸枣仁汤加减:
郁金10克、百合15克、合欢皮10克、川贝3克、茯苓15克、炒枣仁15克、知母10克、川芎10克、炙甘草6克、柴胡10克、当归10克、白芍10克、浮小麦30克、生龙齿30克、九节菖蒲10克、远志10克
6剂水煎服,日1剂,分两次服
2009年10月10日,患者以感冒咳嗽前来就诊,自述失眠已痊愈
按:文武之道一张一弛。现代社会工作压力过大,张而不弛,久则必有弦断之虞。患者为工作殚精竭虑,久则心肝之血大耗,工作不顺心致使肝气抑郁,心肝血虚,神魂失舍则阳不入阴而成不寐。用酸枣仁汤治肝,用百合汤治心,更加合欢皮交通心肾,郁金、川贝理气解郁,主要合用,药证相符故能见功。
病案四
姓名:徐丽娟性别:女年龄:47岁民族:汉族
职业:干部婚姻状况:已婚初诊时间:2009年3月6日
主诉:睡眠差3年
现病史:患者3年前因家庭矛盾出现睡眠差,入睡困难,容易醒,烦躁易怒,易哭,曾服用安定方可入睡。每因情志不佳时失眠会反复发作,严重影响工作及生活。此次发病因与邻居发生争吵后出现彻夜难眠,遂来就诊。刻下:彻夜难眠,烦躁,多疑,伴两目框暗黑及口唇发暗,舌质暗红,苔涩。辨证分析:患者年近50岁,阴阳渐虚,加之性情易抑郁,肝之疏泄功能受到影响,肝气郁滞,气滞则血瘀,瘀阻日久而化热瘀热扰及心神则见寐差,甚则彻夜难眠;肝气不舒则见烦躁易怒,多疑。两目框及口唇发暗及舌质暗红,脉涩等症状均为瘀血之象。
诊断:中医诊断:不寐(气滞血瘀)
西医诊断: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治法:活血化瘀,养血安神
方药:血府逐瘀汤合酸枣仁汤加减
柴胡10克、枳壳10克、白芍10克、赤芍10克、当归15克、桃仁15克、红花6克、川芎10克、桔梗10克、炙甘草6克、炒枣仁20克、生龙牡各30克(先煎)、生珍珠母30克(先煎)
6剂水煎服,日1剂,分两次服
复诊:2009年3月13日,患者自述服用上药后能自然入睡,睡眠可达5~6小时,情绪基本稳定,安眠药减半服用。李老在上方的基础上又加五味子、元肉以加强养心安神之功,方药如下:
五味子6克、元肉15克、柴胡10克、枳壳10克、白芍10克、赤芍10克、当归15克、桃仁5克、红花6克、川芎10克、桔梗10克、炙甘草6克、炒枣仁20克、生龙牡各30克(先煎)、生珍珠母30克(先煎)
6剂水煎服,日1剂,分两次服
三诊:2009年4月2日,患者自述服用完二诊方后能安然入睡,每晚可睡眠6~7小时,偶有情绪影响入睡较困难,但较治疗前睡眠质量有很大的改善,要求继服上方以巩固疗效。
按:阳不入于阴则夜难成寐。病虽关乎心肾,实则与诸多脏腑均有关系,有心肾不交者、有心血不足者、有肝郁火旺者、有气血亏虚者、有胃失和降者等诸多证型。唯有失眠日久有瘀血引起这常被忽略。王清任独具慧眼,在其《医林改错》中详述瘀血不寐的病因,创立了治疗瘀血不寐的名方——血府逐瘀汤,常获良效。引起瘀血之因并非一种,此证因气郁日久,气滞则成血瘀,更有因外伤致瘀,因虚致瘀,因热致瘀等,当详察之。
病案五
姓名:郑红玲性别:女年龄:40岁民族:汉族
职业:教师婚姻状况:已婚初诊时间:2008年2月16日
主诉:失眠反复发作3年,加重半年
现病史:患者自述3年前因工作压力过大而出现失眠、耳鸣、四肢无力、烦躁不安并伴有口干、汗出、忽冷忽热、咽部梗塞感、周身酸楚不适,西医诊断为:美尼尔氏综合征;惊恐障碍;焦虑症等,曾住院治疗。曾有过晕倒,四肢抽搐但意识清醒的情况。刻下症状:失眠,多梦,头晕,耳鸣。2天前出现晕倒现象,大便干,2~3日一行,舌红苔黄腻,脉滑。
辨证分析:实热顽痰,多由实火熏灼津液,痰热结滞而成。因其积久胶固不去则变化多端,痰热扰乱心神则见夜不能寐,梦多等;痰热上扰则见头晕耳鸣,眩晕等症状;痰热上蒙清窍则发为晕厥。肺与大肠相表里,若痰火壅肺,肠腑不通则见大便干结。舌质红苔黄腻,脉滑均为实热顽痰之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