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那年那月那日
48509800000026

第26章 遥遥返城路

舞蹈编导:白金锋、刘一、高洋

舞蹈音乐:选自电影原声《血色浪漫》

舞蹈首演:2005年湖北襄樊

首演演员:白金峰刘一高洋

荣获奖项:湖北省新人新作舞蹈大赛上获得了创作一等奖

海南省群星奖舞蹈大赛获编导二等奖

舞蹈《遥遥返城路》是为知青一代人而创作,作为一名舞蹈工作者,知青们的经历给了我们太多的思考和启迪,他们坚强、隐忍、不屈不挠的精神,代表一代年青人的精神。在这个日益崇尚物质、追逐利益和放纵自我的当下,“知青”似乎已经快成为今天很多年轻人词典里难以理解的词汇,关于知青的故事,似乎只有根存在长辈们的记忆里,或是在那些回忆录的篇章里记着那年那月的事情,那些知青也顺理成章地成为如今无数后生眼里不置可否的无名者……这是我和另两位编导最初的创作动机。

知青,顾名思义,指的是知识青年,是特殊的历史为一代青年赋予的特别“称呼”。1968年12月22日,《人民日报》文章引述了毛泽东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随即在全国开展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活动。为了响应毛主席的号召“到农村的大好天地里去滚一身泥巴炼一颗红心”,当时有句很流行的口号是“不在城里吃闲饭”,那个年代因为没有高考,高中毕业的学生只有两条出路:一是征兵入伍,二是插队下乡。而部队里的名额有限,所以下乡的人数是最多的。到了乡下就得干农活,可以说知青的日子过得很苦。此后到1978年,有近2000万知青上山下乡,接受“很有必要”的“贫下中农再教育”。后来知青可以回城,主要通过两个途径:一是高考;二是工厂招工。对当时的知青来说,他们到农村去,是为了消灭“三大差别“,带有积极的理想主义色彩。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特殊的历史时期为一代青年提供的一条特殊的道路。在这条道路上,有宝贵青春的荒废,有美好理想的破灭,有生活信心的动摇,更有一代知青的奋斗业绩。在国家最艰难的岁月,是知青与当地人民一起,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构建着新中国的未来。较之后来的青年,知青一代对人生艰辛的领悟更多,他们更具有吃苦耐劳、奉献自我高尚的品格。对人的一生而言,青春无疑应是最美好的!然而,对许多知青年来说,青春却也可以成为另一种,苦涩、甜蜜和痛苦交织的记忆……

舞蹈《遥遥返城路》,就是以这样特定的历史背景,讲述上个世纪我们都已经陌生的年代——七十时代,三个知青的故事。

遥遥返城路,顾名思义,返回城里的路。知青盼望回城的路,看似很近,却很遥远……路在脚下,却不知从何迈步!

舞蹈《遥遥返城路》在动作语汇的选材上,主要是在三人动态磨合中,借助中国舞圆、曲、拧、倾的韵律,通过接触磨合,协调三人的运动关系,延长每个人的运动路线,增强舞蹈动作可看性,在单、双人之间以一方为主,一方辅随,单人围绕双人展开动作,寻找延续律动和变换支点的契机,使得动作情感、人物关系、动势趋向等方面出现协调配合。舞蹈画面有时虽然出现三人在各自空间进行舞蹈,但这也是编导的刻意编排,因为如此手法就体现出舞者的流动空间大,舞台的布满得到扩充!编导上张弛时的分寸做到把握得体,使得画面的构成讲究、和谐!舞蹈中的三人把位也是较为新颖,打破了以往的“抗死把”,不再是简单的双托一,一抗二。而是运用速度在把位上的进行时间差,提速闪现后,迅速形成造型。如此创编的把位不拘一格,狠扎眼球!

舞蹈中道具“红绸”使用得颇为恰位,灵活巧妙!舞蹈一开始,道具是系在胸前,形成“大红花”,“大红花”象征着喜庆,也是当时特定的历史时期赋予知青的荣誉;当它展开,“红绸”便形成了上山下乡中劳作的各种道具——它又象征着知青响应号召,奉献的青春和热血,而“红绸”柔中带韧的品性,又暗合着知识青年特有的品性——他们是柔弱的,从小生活在城里,没吃过什么苦,他们甚至还是个孩子就离家背井到了乡下耕田劳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是他们坚韧的一面。

舞蹈构思简单而富有哲理,三段体A—B—C单个成型、内在呼应、紧密完整:A段是开始下乡,以雀跃起笔,知青们踌躇满志;B段是在下乡后,以激情岁月行笔;C是望路盼归,想返城,以悲凉与无奈收笔!舞蹈开门见山,直奔主题!营造知青上山下乡是光荣的、值得赞扬的氛围!引子气氛的喜庆,为舞蹈后面提出的主题“返城路”的作好“遥遥”的悲情铺垫!

我们都知道,题材是指舞蹈作品中直接描写的生活现象,是舞蹈编导对其掌握的社会生活素材进行选择、提炼、加工后作为作品内容的材料。遥遥返城路,舞蹈的题材在我心中酝酿已久,该舞蹈也是由我提出构思和素材选择之后,与其他两位编导的磨合作品!舞蹈真实地反映了知青上山下乡的“可奈何”与“奈若何”!舞蹈画面出现了与亲人好友的挥手告别、上山下乡后的各种劳作,而后是望“路”盼归的内心写白,城市的那一边,路遥遥啊……

编排这场舞蹈的出发点,就是要我们记住曾经的拥有和曾经的失去!舞蹈的音乐节选自电影原声《血色浪漫》,舞蹈开始的音乐,凄美、悠扬、撩人心弦……伴随着舞者的遥望,犹如翻开书本,引领我们观众回到那个年代——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干革命”,“扎根农村心向党”,在接送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列车上,挂满着写着让年青人热血沸腾的标语,他们挥手告别亲人好友,胸前佩戴着大红花,他们情绪高涨、激情四溢、充满活力!他们说要服从国家的安排,高举旗帜,嘶喊口号“我们要到祖国各地去奉献,让自己发光发热,作出应有的贡献……”

于是,新的名词顺应时代而诞生——知青。

知青上山了……

知青下乡了……

那个年代里,这是一个多么响亮的称呼啊!

激情过后是慌静,挠人的、心凉的、奈何的慌静……

时间在他们锄地时、插秧中、播种里悄悄流逝,十载光阴,人生最宝贵的青春,倏地转眼消失……

望着那遥远的城市,看着长满老茧的双手,爬满眼角的“曲线”,回忆自己的青春,激情一瞬间,挥洒十载的光阴!

……

舞蹈艺术不仅是人体“动”的艺术,而且是擅长于抒情的艺术。舞蹈《遥遥返城路》不仅要把故事叙述展现在观众眼前,而且把我们编导的思想情怀寄托给观众,向观众一一陈述。舞蹈是人类感情最激动时的表现形式,是作者在广阔的现实生活里观察到各种各样的事物和现象,是那些令人特别感动,心绪难平的事情,唤起创作者强烈的感情冲动!上世纪七十年代的知青上山下乡,我虽然没有直接参与,但还是耳闻目睹了一些生活的片断,这些都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记忆,给我太多的想法,于是将这些感受深刻的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加以选择、提炼,逐步形成一种明确的思想,并通过一幅幅生动的生活画面把它们表现出来。

舞蹈题材具有动作性,但又绝不是凡能动起来的题材都适合舞蹈,只有既具有强烈的动作性又具有激动而饱满的情感的题材才是适合舞蹈表现的。返城,是当时许多知青的想法,但只能是想,并不能实现!盼着返城就是当时知青的心结!因此,在创作时,抓住返城这一重点,通过人物内心的挣扎,使舞蹈动作性更加饱满、感人。该舞蹈是多年以来沉淀积累的爆发,是富有激动而饱满的感情,经过对现实生活的观察、体验、分析、研究,经过对题材的提炼而得出的思想结晶,也是对现实生活的认识、评价和理想的表现。透过这个剧目的题材分析,希望读者能了解到舞蹈作品的主题是在深入生活、认识生活的过程中形成的。

其实,知青的上山下乡,现在有许多人认为是当时国家有计划的遣散,实现都市乡村化!流放、流落、流浪;失学、失业、失落;这便是知青命运的总模式。在那个理性放假和理想主义升天的年代里,知青自然地被一代一代又一代的人们曲解成为,甚至是误解成为“无名者”……

知青不幸,因为此前此后,没有一代都市青年全体历经这样的被愚弄、被剥夺、被遗弃;知青有幸,因为他们是国家的歉疚、社会的隐痛、时代的败笔,因此尚且具有被纪念、被言说的历史价值……

谈起知青这一名词,晃在我们面前是如此真实而虚幻的画面:在早春的风沙里掏地,在盛夏的日头底下放牛,在斑斓的秋山中采食野杏和杜梨,走几十里雪路去拉炭或去赶集;洪水蛮横地夺走了成熟的麦子,苍凉的唢呐声依然迎来喜庆的年宵……

春夏复秋冬,那些情景永远储藏进记忆,没有日期,只与季节的消息融为一体……

该剧目的雏形出现时,引起诸多专家的注意!纷纷给出修改意建议,指出不足,在听取与融会后,潜心二度创作。经过几番的改版,最终使得该剧目在1999年参加湖北省舞蹈大赛上获得了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