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明明白白降血脂
48508300000010

第10章 高血脂饮食疗法及中医调养——药食同源,医食相通(5)

药膳的特点有:①密切结合临床,更因人、因证、因时、因地而施以不同的膳食。②以扶正固本为主,祛邪为辅,贯彻防病于未然的基本观点,强调防病养生的重要性。③注重食性:如滋补食物的性主要是指寒、热、温、凉,一般将微寒归凉,大温归热,性温和的称平性,归纳起来为温热性、寒凉性及平性3类。④调和五味:五味是指酸、苦、甘、辛、咸五味,药膳极重视五味调和得当,不能偏嗜。饮食五味如有太过或不及,必然会造成脏腑阴阳的偏盛、偏衰,而产生疾病。⑤注意饮食宜忌:虚弱者宜补益,忌发散、泻下;体质壮实者不宜过用温补;偏阳虚者,宜服用温补药膳,忌食寒咸食品;偏阴虚者,宜服滋阴药膳,忌用辛热之品;寒性病,宜用温热药膳,忌用咸寒食物;脾胃虚弱、消化不良者,忌油腻食物等。⑥饮食有节:药膳要定质、定量、定时,切忌暴饮暴食,饮酒及饮料都要有节制,同时要防止偏食。⑦注意食养: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使谷蔬合用、五味调和、四气兼备。

按照形态来分,药膳可分为菜肴类、粥食类、饮料类、糖点类等;按制作方法,可分为炖、焖、煨、蒸、煮、熬、炒、熘、卤、烧、炸等。

(二)分类

1.药茶药茶是中医的传统治疗方法之一,具有携带方便,冲泡饮用易于接受,便于长期饮用等优点。从疗效上看,药茶的有效成分溶出量大,药液质量好,有利于患者的调养和治疗,尤其是那些素有饮茶嗜好的患者,更容易接受。如果经常坚持饮用,辅以饮食疗法,可以达到治疗疾病,控制症状的效果。在中国的古代医籍里,有关药茶治病的方法随处可见。用药茶疗法辅助治疗前列腺疾病,要注意平素脾胃虚弱、消化力较差者,不宜长期饮用,因大量茶水有冲淡胃液的作用。另外,前列腺疾病患者不宜采用苦味太浓,异味太烈的药茶。

2.药粥药粥即将药物或药汁与米谷同煮成粥,既可充饥,又可食疗;既有利于药物成分的吸收,又能制约药物的不良反应;还可以根据病情、气候的变化,适时选用,适合于长服久食,特别适合于老年人以及病后调理之用。

3.药汁药膳汤羹质地稀软,糜烂,加工时间长,水分多,有利于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其中值得一提的是高脂血症醋疗法。

醋既是一种调味品,又是一味中药及保健品,除含有1%~5%的醋酸外,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其药用价值有:增进食欲,促进消化;防癌抗癌;提高肝脏解毒能力;杀菌、抑菌;延年益寿;护肤减肥;软化血管,降低血压。食醋疗法降血压简便实用、疗效确切。食醋的种类主要有米醋、香醋、陈醋等,我国最有名的食醋是山西陈醋和镇江香醋。

4.药酒药酒,又称为酒剂,是指将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和动物的全体或内脏以及某些矿物质成分按照一定比例浸泡在低浓度食用乙醇、白酒、黄酒、米酒或葡萄酒中,使药物的有效成分溶解于酒中,经过一定时间去渣而制成的,也有一些药酒是通过发酵方法制成。酒与中药配伍,既能防治疾病,又可用于病后的辅助治疗。饮用药酒的注意事项如下。

(1)饮用量一定要小:药酒的用法一般应根据病情的需要,体质的强弱,年龄的差异,酒量的大小等实际情况出发,宜适度,一般每次饮15~20ml,不会饮酒者,可把1份药酒兑入10份加蜂蜜的冷开水中,然后再服用。注意治疗用的药酒应病愈即止,不宜久服。即使是补性药酒也不宜多服,如多服了含人参的补酒,可造成胸腹胀闷、不思饮食;多服了含鹿茸的补酒,则可引起发热、烦躁,甚至发生鼻出血等症状。

(2)不能饮酒者不宜服用:不会喝酒的人不宜饮药酒;年老体弱者,饮用药酒也应当减量,不宜多饮。

(3)急性病发作期忌饮:患感冒、发热、呕吐、腹泻等急性病症的患者,不能饮酒,更不能饮服带有滋补性质的药酒,否则会加重病情。

(4)慢性病患者不宜饮用:慢性肾炎、慢性肝炎、肝硬化、消化系统溃疡、癫、心脏功能不全、高血压病等患者,都要禁止饮用药酒,以免加重病情。对酒过敏的人或患有某些皮肤病的患者要慎用药酒。不过,对于病情较轻或病情稳定者,可适量而有针对性选服低度药酒。另外,外用药酒忌内服。

(5)对症选酒:不能拿药酒当一般酒饮。有人以为补酒无碍,多喝一点没关系,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喝药酒过量不但能醉人,而且会引起不良反应,所以不可滥用。药酒在医疗上不同于一般的酒,有规定的疗程,病祛除后不宜再服用。

(6)不宜佐餐或空腹饮用:服药酒应在每天早晚分次服用。如佐餐饮用则影响药物的迅速吸收,影响药物疗效的发挥。空腹饮酒则更能伤人,空腹饮药酒30分钟后,药酒中的酒精对机体的毒性反应可达到高峰。

(7)不宜冷饮:应该加热到20℃以上温饮。这样既可减少胃肠刺激,而且药酒中醛类的沸点只有20℃左右,把酒烫温,醛类就挥发掉了,减少了对人体的危害。药酒不宜混合饮用,2种以上的药酒混合饮用,由于药物的治疗作用不同,在体内产生不同的反应,会引起头痛、恶心等药物毒性反应,甚至可致药物中毒。

三、高脂血症中医治疗和调养

(一)高脂血症辨证论治

血脂异常从中医证候角度看,属本虚标实的病证。本为脾、胃、心、肝之虚损,标为痰浊、瘀血。治疗本证,应根据具体患者的不同主证,加以分型治疗。本节选取其中6种最基本的证型,加以介绍。

(二)高脂血症中医调养

名医临证经验

1.陈克忠——神仙服饵方益肾填精,健脾渗湿,化痰祛瘀。

方药组成:制何首乌20g,枸杞子15g,熟地黄20g,黄精30g,淫羊藿30g,泽泻40g,生山楂30g。

功效:益肾填精,健脾渗湿,化痰祛瘀。主治:高脂血症。2.奚凤霖——奚氏验方治痰浊壅滞血脂异常。

方药组成:皂荚(去皮炙酥)1g,明矾0.5g,神曲1g,陈皮0.5g,甘草0.3g,枣肉适量。研碎,或压成片剂。上药为每日剂量。

功能:祛痰排浊。主治:血脂异常伴肥胖症者。3.朱良春——双降汤治气虚痰瘀血脂异常。

方药组成:水蛭3g,地龙10g,黄芪30g,丹参15g,当归10g,赤芍10g,川芎10g,泽泻10g,生山楂10g,豨莶草10g,甘草3g。功效:活血祛瘀,降脂泄浊。主治:血液黏稠度高、高血脂或伴高血压者。4.周次清——益心健脑汤治气虚血瘀型。

方药组成:黄芪30~60g,葛根15~30g,桑寄生15~30g,丹参20~40g,生山楂9~15g,川芎6~9g。

功效:益气活血。主治:气虚血瘀之冠心病、高血压病、脑栓塞、脑血栓形成、脑动脉硬化以及心律失常、高血脂等心脑血管疾病。

5.邵念方——降脂通脉饮治正虚邪滞血脂异常。

方药组成:何首乌30g,金樱子30g,决明子30g,生薏苡仁30g,茵陈蒿24g,泽泻24g,生山楂18g,柴胡12g,郁金12g,酒制大黄6g。

功效:补益肝肾,化湿泻浊。主治:血脂异常属正虚邪滞者。

单方验方

(1)野蔷薇根30~50g,水煎服,连服1~2周,或焙干为末,每服10g,每日2次。

(2)虎杖20~30g,水煎服,连服1~2周。

(3)陈葫芦15g,茶叶3g。共为粗末,沸水冲泡,代茶频饮。

(4)何首乌20g,水煎服,连服1~2周。

(5)花生壳100g,黄精、何首乌各15g。水煎服,每日l 剂。

(6)白僵蚕粉100g,每次服5g,每日2次,温开水调服。2个月为1个疗程。

(7)姜黄10g,水煎服,连服1~2周。

(8)蒲黄5~10g,水煎服,连服1~2周。

(9)月见草5~10g,水煎服,连服1~2周。

(10)五味子10~15g,水煎服,连服1~2周。

(11)泽泻30g,水煎服,连服1~2周。

四、高血脂食疗药膳

药粥

1.三七首乌粥

【原料】三七5g,制何首乌30~60g,粳米100g,大枣2~3枚,冰糖适量。

【制作】三七、何首乌洗净放入沙锅煎取浓汁,去渣取汁,与粳米、大枣、冰糖同煮为粥。早、晚餐服食。

【功效】益肾养肝,补血活血,降血脂,抗衰老。适用于老年性高血脂、大便干燥等。大便溏薄者忌服。服用期间,忌食葱、蒜、萝卜。

2.花生壳粥

【原料】花生壳、粳米各60g,冰糖适量。

【制作】花生壳洗净煎汁,去渣取汁,加入粳米和冰糖同煮为粥。每日2次,温热服。

【功效】润肺和胃,降脂降压。体寒湿滞者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