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心理因素相关生理障碍
指生理功能障碍与心理因素有关,但无明显精神活动或行为障碍的一组疾病。国外调查其发病率为10%~60%;国内调查显示,综合医院的门诊就诊的病人中约1/3为心理因素相关的躯体功能障碍,如胃肠功能紊乱、偏头痛、睡眠障碍、痛经以及各种形式的躯体症状。
睡眠障碍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问题,包括失眠症、嗜睡症、睡眠—觉醒节律障碍、睡行症、夜惊和梦魇。失眠症是一种持续性但长时间的睡眠的质和/或量令人不满意的状况。常表现为难以入睡、维持睡眠困难或早醒。医务人员工作压力大,各种不愉快的生活和工作事件造成焦虑、紧张,工作特点为日夜轮班,睡眠昼夜节律被扰乱,因此,失眠在医务人员中较为常见。睡眠障碍的治疗包括:睡眠生理心理知识的教育;了解失眠诱因;学会放松技术;在白天或傍晚进行体育锻炼;规律的生活;避免茶、咖啡、烟等刺激性物品的使用;抗焦虑、抗抑郁药及镇静催眠药物治疗等。睡眠—觉醒节律障碍是指个体睡眠节律与所在环境的社会要求和大多数人所遵循的节律不符,在主要的睡眠时段失眠而在应该清醒的时段出现嗜睡;常与起居无常、频繁调换工作班次、跨时区旅行有关。夜惊常出现于夜间睡眠中的极度恐惧和惊恐的动作,伴有强烈的语言、运动形式和自主神经的高度兴奋。梦魇是指梦境体验多为焦虑或恐惧所占据,事后患者能够详细回忆,可发生于任何年龄。
进食障碍是以进食行为异常为显著特征的一组综合征,其中神经性厌食症是以患者自己有意识的严格限制进食,使体重下降至明显低于正常标准或造成严重的营养不良,此时仍恐惧发胖或拒绝正常进食为主要特征的一种进食障碍,有显著的体重障碍及病理性减轻体重的行为;神经性贪食症是以反复发作的、不可控制的、冲动的暴食,继之采用自我诱吐、使用泻药或利尿药、禁食、过度锻炼等方法避免体重增加为主要特征的一组进食障碍。
心理因素相关生理障碍的治疗以心、身相结合为原则,可在实施常规躯体治疗的同时,重点给予心理治疗,支持疗法、环境控制、松弛训练、生物反馈、认知治疗、行为矫正疗法和家庭疗法等心理治疗方法均可选择使用。
(三)精神障碍
1.焦虑障碍
是一类最常见的以病理性焦虑情绪为主要表现的心理障碍。
焦虑是一种常见的情绪,正常焦虑情绪有一定原因,可以理解,反应适度;人们在不同场合会体验不同程度的焦虑并力图预防引起焦虑的不利情况,积极去做减轻焦虑的活动,这是一种保护性反应。而病理性焦虑无明确致焦虑因素,严重程度与客观处境不相称,时间过长。焦虑症状表现为精神症状和躯体症状。前者指一种提心吊胆、恐惧和忧虑的内心体验伴有紧张不安;后者指在精神症状的基础上伴发自主神经系统亢进症状,如心悸、气短、胸闷、口干、出汗、肌紧张性震颤等。焦虑障碍谱系包括一大组有突出焦虑症状的疾病,每一种疾病都有它固有的临床表现、病程、转归等特点。广泛性焦虑障碍在至少6个月内的大多数时间存在原发性焦虑症状,表现为经常或持续的无明确对象和固定内容的恐惧或提心吊胆,及自主神经症状或运动性不安;病人感到痛苦又无法摆脱,社会功能受损。惊恐障碍是指在没有任何客观危险的环境下发作,或者发作无明显而固定的诱因,以致发作不可预料;临床表现为强烈的恐惧感,伴有显著的植物神经症状,有时表现为人格解体、现实解体、濒死感、失控感。恐惧障碍包括社交恐惧、场所恐惧及特殊恐惧,特点是:由外在特定对象诱发、指向特定对象的焦虑以及焦虑过度(认识到这种害怕是过分的和不合理的,但无法控制),同时会有回避行为。强迫障碍可表现为强迫观念、强迫行为及继发症状如焦虑、抑郁、回避等,在病程的某些时间,病人认识到强迫症状是过分的和不合理的。强迫症状使病人痛苦,日常生活、职业功能、人际关系受损。患者明知强迫症状的持续存在毫无意义且不合理,却不能克制地反复出现,愈是企图努力抵制,反而愈感到紧张和痛苦。医生患强迫症的危害是很大的,因为强迫症有不由自主的思想纠缠,或刻板的礼仪或无意义的行为重复,比如反复洗手或反复检查门窗是否关好,越想摆脱,越难摆脱,造成内心的极大痛苦,严重影响医生学习和工作,严重的甚至导致完全丧失学习和工作能力。
医生工作责任重大,其体力和精力消耗大,精神上经常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因此,极易产生焦虑情绪。短暂的焦虑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而长期的焦虑则会损害医生的身心健康。
2.抑郁症
抑郁是以心境或情绪低落、思维迟缓、认知功能损害、意志活动减退和躯体症状为主要特征的情感障碍。其发生与生物、心理和社会因素有关,个性倾向于完美主义、犹豫不决、固执刻板、享受能力低下者患病率高。抑郁症具有高发病、高复发、高致残的特点,所带来的后果是沉重的经济负担。对本病的总体识别率低,尤其是综合医院,多数抑郁症状并未引起医患双方的重视。抑郁症引发的自杀、自伤和药物、酒精依赖等问题的治疗和干预率更低,10%~15%的抑郁症病人自杀致死。调查显示,目前国内医生抑郁症的患病率为普通人群的4倍多。抑郁症严重地影响医务人员的健康和工作的状态,如果医生出现情绪忧郁、焦虑和激越、脑功能下降、思维消极等症状,不仅会降低医生的工作效率,而且会直接影响到医生对患者病情的判断。
3.人格障碍
是指明显偏离正常且根深蒂固的心理行为方式,具有适应不良的性质。这种模式显著偏离特定的文化背景和一般的认知方式,尤其是待人接物方面,明显影响其社会功能和职业功能。以下简述常见的人格障碍。偏执型人格障碍以广泛的猜疑和偏执为特点,不信任别人,对批评耿耿于怀,容易对他人有很强的敌意,攻击性强;很少会意识到自己有问题,固执己见,很难与人和睦相处。强迫型人格障碍以过分要求严格与完美无缺为特征;表现为谨小慎微、认真刻板、喜欢整洁,为达到完美,反复检查自己的工作;总是充满担心,忧虑;属难治群体。由于其思想极度固化,领悟力有限,强迫特质阻碍其尝试改善,很难发生改变。依赖型人格障碍表现为在关系上过度依赖他人,不能独立解决问题,怕被人遗弃,常感到自己无助、无能和缺乏精力。焦虑型人格障碍以一贯感到紧张、提心吊胆、不安全和自卑为特征;常常表现为缺乏自信,常常过分夸大生活中的潜在的危险因素,在社交场合中总是过分担心被拒绝或被指责,对批评和拒绝过分敏感。如果没有遭遇挫折,人格障碍者不一定会产生自我不满的情绪。就诊的原因往往是某些焦虑、抑郁情绪或不良行为如物质滥用和报复性行为,人格障碍者常常否认自己的症状,把问题归咎于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