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礼让操守
48500300000004

第4章 礼让篇(3)

不多时,酒宴已经摆好,二人边饮边谈、十分欢畅。渐渐地,话题转到了彼此的思想观点上,孔子就趁机对老子说:“我现在正在研究古时的‘礼’,遇到很多难题,今日见到了您,正好请教。”

老子谦虚地说:“你我学派不同,我对儒家主张研究不多,在您面前,怎敢胡乱指教呢?”

孔子再次请求:“你我学派不同,但都是求‘道’。您博览群书,通晓古今,您一定要给我讲讲,古时的‘礼’究竟是什么样子。”说完又不住地作揖。

老子慌忙还礼,答应说说这个“礼”,二人这才重新坐定。但此时老子有些为难,按自己的观点,这个“礼”是不应要的,是害人的、没用的。但孔子对此孜孜以求,想必也有他的道理,不应一口否定,而是应该尊重他的主张。于是,老子决定用比喻的方法来和孔子讨论。

老于思索了一会,非常风趣地对孔子说:“老夫子,您提出的问题,我真的不能很好地回答。我所能知道的,只是当初那些制订古时礼仪的人,到现在,他和他的骨头都完全腐烂了,恐怕连他们的灰烬也找不到了。留下来的,只是他们只言片语的议论,这些互不关联的句子对您会有什么用呢?”

孔子表情严肃起来,对老子说:“有用!有用!请您指教!”

老子又想了想,决定再说得明白一些:“您作为一个君子,要那些古时候的‘礼’是没有用处的。遇到贤明的君主时,您就驾上您的车子,戴上您的帽子,去侍奉那个国君;要是遇上不贤明的君主,那您就像飞蓬飘飞或流水变迁那样,走开就是了。天地宽大得很,在自然中你会找到自己失去的本性,活得自自在在。”

孔子从老子的话中已听出,老子对“礼”不赞成,但他还是希望老子讲出更多的关于礼的见解,于是十分谦恭地说:“孔丘愚笨无知,古人对‘礼’的阐述,对我还是很有用的。您对‘礼’有什么看法,不妨直说,使我受到教益。”

老子见孔子对“礼”如此执著,顿生敬佩之意,但他实在不同意孔子求“礼”的做法,所以还是进一步地阐述了自己的看法:“我听说过这样的道理:那些善于经商的人,把他的宝贵货物都隐藏起来,从不向人显示,店铺里空虚得就像什么也没有一样,但他却能使生意越来越兴隆;君子有美好的品德,可他的外貌及举止却像个愚蠢的人,而这并不会损害他的美德。说到夫子您,我想,您应该除掉您那骄傲的气度和众多的欲望,除掉您对衣服的装饰以及对仪式的讲究,因为这些东西对您都是没有一点好处的。夫子,您远道而来,我却只能告诉您这些了,真是抱歉!”

孔子听了这席批评自己的话,并没有生气,而是非常恭敬地辞谢了老子,回鲁国去了。

回到了鲁国,弟子们纷纷前来,向老师询问老子关于礼的论说,以及老子本人的一些情况。

孔子向弟子们讲述了他与老子谈话的内容,学生们听到孔子受批评一段时,都非常不满,认为老子做得不对。孔子却说:“他虽然批评了我,但也把他的看法说了出来,我还是受到了教益,应该感激他、尊敬他才是!”

弟子们又问孔子,老子的道怎样,孔子不无遗憾、又非常敬重地说;“我知道什么呢?鸟,我知道它能飞;鱼,我知道它能游泳;野兽,我知道它能奔跑。对奔跑的野兽,可以做网来网取;对游鱼,可以织丝网网取;对飞鸟,可以制短箭来射取。至于说龙,我不能了解到它乘风驾云而上天的道理。今天我面见了老子,他和他的道,就像龙一样,不可理解,但令人向往啊!”

弟子们听了,都不敢再对老子不尊敬,同时也更加敬佩自己的老师尊敬贤者、礼貌待人的品德。

张良拾履

张良,战国时期韩国人,年轻时人长得很秀气,柔弱如女子一般,但却是个胸怀大志、有胆有识的青年。韩国被秦国灭掉后,他为了报仇,只身埋伏在秦始皇东游的必经之路,用铁锤袭击秦始皇,虽然没有击中,但已表现出不屈的意志,受到许多义士的称赞。这次行动后,他只好逃亡异地,在一个叫下邳县的地方隐居起来,成了一个无家无国的人。

一天,隐姓埋名的张良闲暇无事,外出散步,信步走到一座桥上。桥下是滔滔沂水,蜿蜒流向天际,当时已是深秋季节,江水两岸的树木黄叶飘飞,凋零殆尽,景色显得空阔而苍凉。张良抚着桥栏远望,想到自己年纪轻轻,就隐居在这么个地方,当年的雄心壮志无一实现,心中不免也涌起苍凉之感!

这时,从江对岸走过来一个老人,穿了一身粗布短衣服,走到张良站着的地方,望了望张良,然后将左脚往桥栏外一伸,小腿一踮一踮的,一会儿就把一只鞋踮掉了,正落在桥下湿漉漉的烂泥里。他扭头看了张良一眼,面无表情地对张良说:“喂!小孩子,下去把我的鞋子捡上来!”

张良本来看到有人来到自己身边,并且把鞋子踮掉了,但他心情烦闷,也无心理睬。现在听了老人这句话,感到十分吃惊,怎么这人竟敢叫自己“小孩子”?如此傲慢无礼,真该揍他一顿,不由向老人怒视过去。但这一看,见老人须发皆白,满脸皱纹,是个年迈长者,心里就想:对老年人应当尊重、帮助,捡一只鞋有什么不可以的呢?于是克制住自己的脾气,低声答应了一声,下桥去捡鞋。

老人掉的鞋是一只旧麻鞋,张良捡起后发现已经沾了好多泥,就仔细地用枯草将烂泥擦掉,又来到桥上,把鞋递给老人。

哪知老人见张良递鞋过来,不仅没接,反而把脚一伸,依然是面无表情地说;“给我把鞋穿上!”

张良一听这话又是一惊,心想这老头儿也太过分了!可是又一想,既然我已经把鞋都捡上来了,干脆就再给他穿上,好事要做就做到底嘛!于是,跪下给老人穿鞋,老人一动不动,伸着脚,看着张良给他穿好鞋,然后莫名其妙地笑了笑,便离开了,连句谢谢的话都没说。张良觉得这个老人的举动有些奇怪,而且有一种超凡脱俗的气质,猜不透他究竟是个什么人物,因此,用目光追随着老人的背影,久久没有离开。

老人走了一段路,又回来了,还是一脸严肃地对张良说:“你这个孩子尊敬老人,心地善良,看来是块好材料。五天之后,天亮的时候你在这里等我。”说完转身走了。不知怎么一回事,张良就觉得老人有一种让人不能违抗的威严,所以也没问老人要他五日后来干什么,就冲着背影跪下说:“是”。

老人走后,张良一个人又站在桥上想了好一会儿,想猜猜老人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但哪里能想得出来呢?望着眼前的肃杀秋色,他又有些心灰意懒,心想:这老人虽然有些奇怪,但又能给我带来什么呢?想到这里,张良长叹一声,回家去了。

第五天天刚亮,张良就像往常那样醒来了。他还记得老人约他的事,他已不指望老人会给他什么教益了,只是觉得既然已经答应了人家,就应该信守诺言,否则欺骗了老人,那可太不应该了。于是,张良散着步朝那座桥走去。

张良到时,那位老人早已等在那里了,一见张良,两眼一瞪,生气地说;“不懂礼貌的小孩子,你与老年人约会,竟然后到,这是为什么?”说完愤然离去。张良没想到老人会发这么大的脾气,一时愣在桥头,不知说什么好。老人走了几步,回过头来,冲着张良说:“记住!五天后早晨再来这里相会。”然后转回身,在清晨的薄雾中飘然而去。

等张良醒过神儿来,老人已经远去了,只留下一个模模糊糊的背影。张良觉得很对不起这位老人,心想这老人不知在露水中站了多久,下次我一定早到等着他。

五天转眼又过了,鸡刚叫,张良就爬起来向沂水桥走去。到桥头时,天色未明,却发现老人已站在桥上了。老人这次更是愤怒:“你又迟到,真不像话!”说完转身就走,这次连停也没停,甩给张良一句话:“过五天再来!”

张良好不奇怪,心想这老人真是太过分了,这么早还要说晚,他到底睡觉不睡觉?可转念一想:“他能做到,我怎么就不能做到?下次我一定早到,决不再让老人等我这个年轻人了!”

到了第五天夜里,张良干脆不睡觉了,在灯下读了一会儿书,没到半夜就去桥头赴约了,一路上天黑风寒,坎坷不平。他摸到沂水桥时,发现桥上空无一人,知道老人还没来,才放心地喘了一口气,倚在桥头,忍着寒冷,等着老人到来。

没过多久,那个老人就来了,他一看见张良先到了,便一反常态,露出舒心的笑容,说:“小孩子,应该这样!应该这样!”然后他从怀里小心地拿出一本书,交给张良说:“你把这书拿回去,认真研读,学好了大有用处,可以辅佐英雄建立帝王大业。”张良将书接过,跪地磕头,感谢老人。老人又接着说:“今后十年,时局将有变动,十三年之后,你来见我,济北谷城山下的黄石,就是我。”说完,转身就走,再也没有回头。

原来,这也是一位隐士,身怀济世之术。他见到秦朝政治非常残暴,预感到天下将会大乱,但自己早已年迈,虽有澄清天下,扶危济贫之心,恐怕也没有那份力量了,所以多年来留心物色人才。他见到张良敬重老人,守信耐心,是可堪造就之材,便把那本写有济世之术的书交给了他。

张良把书拿回去,在灯下一看,见是《太公兵法》,讲的是高超的战略战术。张良如获至宝,反复研读,终于领会了书中的道理。

数年之后,果然天下大乱。张良出山,辅佐刘邦,多次运用《太公兵法》上的战术指挥战斗取得胜利,被刘邦称为“运筹策于帷幄之中,决胜负于千里之外”的军事天才。

张良为老人拾鞋,得见千古奇书,这已被后来的人们看做是千载难逢的机遇,但如果张良在得到奇书之前,不尊敬老人,不讲礼貌,不耐心守信,那不也要与机遇擦肩而过了吗?

曹操得荀彧

东汉末年,曹操在山东打起“忠义”大旗,招兵买马,一心要进取中原,统一天下。但他知道,自己要想在中原立稳脚跟,光靠自己目前拥有的三十多万大军是不行的,还需要许多有才能的人,这就必须招贤纳士。

发兵进取中原之前,曹操特地去了一趟泰山庙,拜访一位高僧。老和尚问他求什么?他只回答:“问中原何人大贤。”老和尚沉默片刻,做出一副天机不可泄露的样子,然后进入内室,过了一会儿,手捧一个锦囊出来,交给曹操,说道:“将军所求,就在这个锦囊中,进入中原后,如果遇到指名道姓谩骂将军的人,请将军打开锦囊,一看便知。”

曹操接过锦囊,拜别和尚,回到大营,统率大军浩浩荡荡杀奔中原而来。

曹操的军队里,勇士猛将多得很,但缺少善于治理军队的人,军队的纪律极差。因此,这次大军所到之处,直杀得鸡犬不留,百姓四处逃窜。打到许昌之后,曹操不敢再轻举妄动,他知道这里历来是个藏龙卧虎之地,于是传令三军,安营扎寨,将大帐设在北门内的一个大庙里,不许手下兵丁烧杀抢掠。

曹操有个远房弟弟,叫曹仁,是一员勇将,仗着与曹操的特殊关系和自己的功劳,背着曹操,带领自己的亲兵到处抢夺财物,弄得城中百姓惶惶不安,对曹操的怨骂之声越来越多。终于有一天,有人趁天黑时,在许昌城的几个城门上,贴出了一首打油诗:“曹操到许昌,百姓遭了殃,若弃安抚事,汉朝难安邦。”公然谴责曹操的穷兵黩武。下边还写上了作者的名字:“许昌荀彧(yù)”四个大字。

曹仁见到帖子后,命人揭下来火速送给曹操。曹操一看,知道是有人在谴责他,气得咬牙切齿。他根本没想到真的有人如此大胆,敢与他这个大将军对着干,并公然指责他。他想立即下令,追查这个荀彧,并把他抓回军营,但又猛然想起泰山庙中高僧的话,和那个锦囊,不由得一阵兴奋。他赶快命人取出锦囊,拆开一看,一张白纸上只写着几行大字:

开口就晌午,日落弯月上。

十天头长草,或字三撇旁。

才高胜子牙,谋深似子房。

这是一首藏意诗,曹操刚一看不知道说的究竟是什么,好在他平时喜好文学,对求解诗句意思的技巧并不陌生。他静下心来,左看看,右看看,折腾半天终于解开了其中的秘密:

第一句“开口就晌午”,藏的是“许”字。因为“开口”就是说话,古汉语中就用一个“言”字表达,那么“言”字边上是“午”,就构成了一个“许”字。

第二句“日落弯月上”,藏的是个“昌”字。

第三句“十天头长草”,藏的是个“荀”字。因为十天为一旬。

第四句“或字三撇旁”,藏的是个“彧”字。或字右边共有三撇。

这样,四句诗中所藏的字联在一起,就成了“许昌荀彧”,再加上后面第五句、第六句,就正回答了曹操在泰山庙中所求问的事情,告诉曹操“许昌荀彧”就是才能谋略胜过当年姜子牙与张良的“中原大贤”。曹操此时顿开茅塞,高兴得手舞足蹈,心满意足地说:“我找到了许昌荀彧,我有子牙、子房了!”

荀彧,是许昌人,很有才略计谋,因不满朝廷,在家隐居,不出来做官。他早听说过曹操这个人,都说曹操智勇双全、不拘一格重用人才,就有心投奔,可又担心传说有误,因此等曹操来到了许昌,就在城门上贴了这个帖子,试探一下曹操,看他是不是能宽宏大量,采纳谏言。至于泰山老和尚的锦囊藏意诗,那只是老和尚故弄玄虚应付曹操的。老和尚早就知道中原有个“许昌荀彧”,也料到曹兵一路烧杀,定会引起荀彧不满,指责曹操那是难免的,因此才编了几句顺口溜交给了曹操。

曹操哪里知道这些,真的以为自己得了天助,立即派曹仁去请荀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