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教您防治胃肠病
48493000000015

第15章 消化性溃疡(2)

5.瘀血阻络 胃脘疼痛有定处,如针刺或刀割,痛而拒按,食后痛甚,或见吐血、黑粪。舌质紫暗,或见瘀斑,脉涩或沉弦。

治则:活血祛瘀,通络止痛。

方药:失笑散合丹参饮加减——蒲黄、五灵脂各10克,丹参20克,延胡索、郁金、川楝子各15克,三七粉(冲服)3克,枳壳12克。每日1剂,水煎服。气虚者,加黄芪20克,党参15克,以补中益气;泛酸者,可加海螵蛸15克,浙贝母12克,以制酸;瘀热者加赤芍15克,大黄10克,以清热祛瘀。

消化性溃疡的敷贴治疗

1.取吴茱萸15克,研末,每次取3~5克,用生姜汁调成膏状,敷在脐上用纱布固定,同时配以艾条悬灸。适用于胃脘胀痛、嗳气吞酸之肝气犯胃型消化性溃疡。

2.取金铃子、青皮、元胡、吴茱萸等份,共研成细末,每取3~6克。先用75%乙醇脐中局部消毒,然后趁湿将药粉填塞脐中,外覆纱布以胶布固定,10天为1个疗程,每天换1次药。适用于肝气犯胃型消化性溃疡。

3.取附子、肉桂、炮姜、小茴香、丁香、木香、香附、吴茱萸各20克,共研成细末。加入适量的生姜汁,调和成膏状,制成梧桐子大小药丸,同时先取少量麝香(约0.1克)填入脐中,再将药丸压碎纳入麝香上面,外以胶布贴紧,每日1次,10天1个疗程。

适用于胃寒型消化性溃疡。

4.取巴豆、胡椒粉、公丁香各3克,研成细末,加入红枣肉10枚捣烂如泥,再加入适量的生姜汁调和如膏状,备用。每次取如蚕豆大小药膏,摊于纱布中央,贴于脐上,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2次,10天为1个疗程。适用于胃寒型消化性溃疡。

5.取白芷适量,烘干研成细末,和面粉调匀,用生姜汁或醋调敷脐上。适用于胃寒型消化性溃疡。

6.取仙人掌,去刺,捣烂,摊于纱布上敷脐,胶布固定,1日换药1次,10天1个疗程。适用于胃热型消化性溃疡。

7.取五灵脂、生蒲黄、乳香、没药各等份,共研成细末,用脱脂药棉黏附药粉呈小球状,然后塞于脐中,用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2次,10天为1个疗程。适用于瘀血阻滞型消化性溃疡。

消化性溃疡如何进行自我保健

消化性溃疡是多发病、慢性病,易反复发作,呈慢性过程,因而要治愈消化性溃疡,需要一个较为艰难持久的历程。患者除了配合医护人员进行积极治疗外,还应做好自我保健。

1.必须坚持长期服药 由于消化性溃疡是个慢性病,且易复发,要使其完全愈合,必须坚持长期服药。切不可症状稍有好转,便骤然停药,也不可朝三暮四,服用某种药物刚过几天,见症状未改善,又换另一种药。一般说来,一个疗程要服药4~6周,疼痛缓解后还得巩固治疗1~3个月,甚至更长时间。

2.避免精神紧张 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典型的心身疾病,心理因素对消化性溃疡影响很大。精神紧张、情绪激动,或过分忧虑对大脑皮质产生不良的刺激,使得丘脑下中枢的调节作用减弱或丧失,引起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不利于食物的消化和溃疡的愈合。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是治愈消化性溃疡的关键。

3.讲究生活规律,注意气候变化 消化性溃疡患者生活要有一定规律,不可过分疲劳,劳累过度不但会影响食物的消化,还会妨碍溃疡的愈合。溃疡患者一定要注意休息,生活起居要有规律。溃疡病发作与气候变化有一定的关系,因此溃疡患者必须注意气候变化,根据节气冷暖,及时添减衣被。

4.注意饮食卫生 不注意饮食卫生、偏食、挑食、饥饱失度或过量进食冷饮、冷食,或嗜好辣椒、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食物,均可导致胃肠消化功能紊乱,不利于溃疡的愈合。注意饮食卫生,做到一日三餐定时定量,饥饱适中,细嚼慢咽,是促进溃疡愈合的良好习惯。

5.避免服用对胃黏膜有损害的药物 有些药物,如阿司匹林、地塞米松、泼尼松、吲哚美辛等,对胃黏膜有刺激作用,可加重消化性溃疡的病情,应尽量避免使用。如果因疾病需要非服不可,或向医生说明,改用他药,或遵医嘱,配合些其他辅助药物,或放在饭后服用,减少对胃的不良刺激。

6.消除细菌感染病因 以往认为消化性溃疡与胃液消化作用有关,与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有关,因而传统疗法是,制酸、解痉、止痛。近年据有关学者研究发现,有些消化性溃疡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最常见的是幽门螺杆菌。这类患者必须采用抗生素治疗。

消化性溃疡的自我按摩

1.按摩足三里 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之合穴。因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所以经常按摩足三里可以调节和振奋脾胃功能,促进多种消化酶的分泌,帮助消化,同时提高机体免疫力。

2.上腹部按摩 上腹部是脾胃两经循行之处,经常按摩腹部可以促进气血流通,调和脾胃气机,帮助溃疡康复。方法是于睡前平卧床上,右手掌心向下平放于上腹部,左手轻压于右手背上,以轻力向下压并同时向右下腹按摩,经过中下腹、左中腹,最后回至上腹部。一般连续反复30次,更换左右手位置,反方向按摩30次。本法具有促进胃肠蠕动及胃肠壁毛细血管血流灌注的作用,因而有利于溃疡的愈合。

3.一指禅推法 用自己右手大拇指掌面自剑突下沿左肋缘下推,再以背侧指关节沿着左肋缘上收,这样反复推收,直到局部发热。由于反复地一推一收按摩局部,可以促进胃部血液循环,增加胃蠕动,提高胃的生理功能,所以可以作为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一个重要手段。

4.手掌按摩 机体的功能活动均可反射到手掌处,因而可以实施手掌区域按摩疗法。方法是用大拇指根部鼓起的部位(即大鱼际外上方),以其为中心,用拇指强力按压,也可顺便按摩该部位周围感到疼痛之处。左右手交替按摩约5分钟。本法适用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酸分泌较多的患者。

消化性溃疡的运动治疗

运动对消化性溃疡有着积极预防与治疗效果。早在三国时期,名医华佗就创造了“五禽戏”,而后又发展了太极拳、太极剑、太极刀、气功、八段锦等。倡导“一身动则一身强”,不仅用来锻炼身体,增强体质,而且用来治疗疾病。运动疗法是防治消化性溃疡的有效措施。应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病情等具体情况,制定出科学的、合乎实际的锻炼项目和运动强度。对消化性溃疡活动期的患者,可做少量床上体操或散步。对康复期的患者可经常做广播操、打太极拳、舞太极剑、散步、快走、跑步、进行球类活动、游泳等,应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在消化性溃疡活动期单纯用运动疗法是不够的,应在综合治疗的同时,适当给以运动疗法。运动疗法不但能增加肌肉的活动量,对神经状态亦有良好的反应,可以改善呼吸、消化与血液循环,促进机体的代谢。运动疗法对消化性溃疡虽然有效,但必须持之以恒。要掌握好运动量,锻炼时要避免做腹肌静止用力的练习,因腹肌过度使劲会增加腹内压力促使病情加剧。动作应有节奏性,这对改善神经系统的功能十分重要。此外,不要在空腹时进行锻炼。对于活动期溃疡病,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首先在床上进行体操锻炼,活动量可以逐渐增加,往往可以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出现腹部急剧疼痛、上消化道出血、腹泻时,均不宜进行锻炼,以免引起出血或溃疡穿孔。

胃、十二指肠出血已愈,无明显自觉症状、大便隐血试验阴性的患者,锻炼以太极拳为主。可练全套简化太极拳或选其中几节动作,如云手、如封似闭、揽雀尾等反复练习,每天1~2次,每次8~10分钟。练习太极拳要求思想高度集中。开始练习时要摆好架子,让思想安静下来,调整呼吸,意守小腹。然后由意识带动动作。动作要求手、眼、腰、步互相协调配合,呼吸与动作配合,注意连绵不断。一般要求练后全身发热,微汗为好。运动量可通过架势和重复次数来控制,并应根据不同体质和病情进行调整。

散步可在风景幽美的环境里平地自由行走,以每分钟60~80米的速度走20~30分钟,行进1500~2500米。这样可以调节中枢神经系统,改善全身及胃肠功能,对消除腹胀、嗳气等症状,促进食欲有一定作用。

慢跑以每分钟90~100米的速度跑2000~3000米,开始可分数次完成,以后一次完成,每日1次。

医疗体操既可全身活动,四肢和躯干轻松,有节律地活动,每次3~5分钟,每天1次,腹肌练习要少一些,也可做呼吸体操,以深长腹式呼吸为主,结合全身活动进行。

适用消化性溃疡患者的运动项目还有划船和非竞赛性的小球活动,如乒乓球、羽毛球、门球、网球等。划船和慢跑、小球活动可隔日交替进行。

消化性溃疡的心理保健

中医将喜、怒、忧、思、悲、恐、惊称之为七情,人的七情所产生的情绪波动以及因焦虑、怨恨、紧张等持续而强烈的精神刺激,均可导致消化性溃疡的发生、复发或久治不愈。此外社会及家庭环境的影响,如工作压力大、夫妻感情不和、子女管教困难等,亦可影响消化性溃疡的发生。研究发现,容易激动、情绪不稳定、神经质、内向、焦虑、抑郁、自负性格的人易患消化性溃疡,长期愤恨、处于紧张状态下的人易患消化性溃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人们长期高度紧张、情绪愤怒,消化性溃疡的患病率显著增高,此为最确切的事实。近来的研究发现,消化性溃疡病患者发病前的一个重要生理因素是胃蛋白酶原的水平较高,但高胃蛋白酶原本身并不等于溃疡病,只有在心理、社会紧张刺激的激发下,才容易得溃疡病。高胃蛋白酶原血症的患者有两个典型的性格特征,一是竞争性格,二是过分自我抑制。因此,乐观的思想情绪,保持心情舒畅是防治消化性溃疡的一项重要措施。

心理应激能引起胃液分泌增加,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都证实了应激和胃酸分泌的关联。愤怒、激动、焦虑、恐惧能使胃液分泌和酸度升高,长期的情绪焦虑可使充血的胃黏膜发生糜烂。

因此,现代已将溃疡病列为心身疾病范畴,除一般的饮食和制酸等治疗外,还应逐步消除心理、社会因素的紧张性刺激。溃疡病心理情绪的影响,危害最大的是恼怒、忧愁等不良情绪,病后应注意调节,做到乐观豁达,节制恼怒,避免情绪上的大起大落。

临床实例证明,即使是谈恋爱,也会成为激发溃疡病恶化的诱因。忧愁过度,必然也会郁恼在心,虽未能充分表露出来,但对胃肠及自主神经的持久刺激,同样会导致消化系统功能紊乱,不利于病情的控制。所以,溃疡病患者应尽快恢复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尽可能地调整生活方式。

人生活在社会中,情志活动是对社会反映的自然流露,并非偶尔一怒,间或思虑即会对疾病产生影响。长期的或剧烈的精神刺激,会影响疾病的加重或复发,溃疡病亦是如此。精神调护并不是取消七情活动,而是要正确地对待而已。恼怒不要紧,关键是如何排遣疏泄,不致郁闷影响疾病的疗养。休闲娱乐是消除心理压力、烦恼的一种好方法,丰富的业余文化生活,琴棋书画,都可寄托情思,调节情绪,稳定情志,使消化系统功能协调,有利于疾病的好转。

期望值不要过大,不把自己的要求和目标定得过高,这样心情自然舒畅。不要求别人迎合自己的要求,以免大失所望。偶尔也要学会受点委屈,只要大前提不受影响,在小事上无须过分坚持。

在遇到挫折时,暂时避开。可做些喜欢做的事,如运动锻炼、看电影等,转移眼下的困境,暂时将烦恼放下。找人倾吐烦恼,把内心的烦恼告诉师长、知己,心情就会顿感舒畅。为别人做些事,帮助别人不仅可以使自己忘却烦恼,还可获得珍贵友谊。

高度的心理紧张容易导致消化性溃疡的发生。人在极度痛苦或悲伤过度时,往往会放声大哭,伤心的泪水里含有两种神经传导物质,分别与人的紧张情绪和体内痛感的麻痹有关。

而泪水能将这些物质排出,起到缓和紧张情绪的作用。哭可以缓解40%的精神压力。当一个人在精神上受到压力时,哭一场能使心理保持平衡,为防止在痛苦中崩溃,为防止因高度紧张、极度痛苦、过度悲伤诱发消化性溃疡发生,此时不妨哭一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