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家庭医疗保健全书小儿常见病
48489200000003

第3章 婴幼儿日常护理(2)

认识到婴儿手指掰不开是正常生理现象后,做母亲的便不必惊慌。

婴儿为什么肚脐会鼓起来

少数新生儿脐部有圆形或卵圆形肿块突出,在孩子哭闹或咳嗽时更为明显。这时父母应仔细观察肿块周围的皮肤颜色是否正常,如果当孩子静卧时肿块可消失,或用手指加压,可将肿块推回腹腔,这说明孩子患了脐疝。

脐疝的发生是因新生儿脐孔尚未完全闭合,肠管自脐环突出至皮下而致。婴儿得了脐疝一般不需要治疗,绝大多数婴儿可随着年龄的增长两侧腹直肌发育渐完善,于2岁前自行愈合。在这期间,父母应尽可能减少孩子的哭闹和咳嗽,因为哭闹和咳嗽会使腹内压增大,不利于脐疝的愈合。也可在医生指导下采用绕婴儿两周半的皮带,加上棉花包硬币围腰压紧脐疝的方法来治疗。并注意防止脐部发炎和大便干燥,尽量减少婴儿哭闹。同时还可口服维生素B1,每次5毫克,每天3次。

怎样保护好宝宝的囟门

提到宝宝的囟门,很多人都认为是禁区,不能摸,也不能碰。其实,必要的保护是应该的,但如因此连清洗都不允许,那反而会对新生儿健康有害。因为婴儿出生以后,皮脂腺的分泌加上脱落的头屑,常在前、后囟门部位形成结痂(因为这里软,脏物易于存留),不及时清洗会使其越积越厚,影响皮肤的新陈代谢,甚至还会引发脂溢性皮炎。

正确的保护则应从新生儿期开始经常清洗,清洗时动作要轻柔、敏捷,不可用手抓洗,用具要卫生,室温和水温适宜,亦可和洗澡一起进行。如果前、后囟已经结痂,可用消过毒的植物油或0.5%金霉素软膏涂敷痂上,24小时后用细梳子梳一两次即可除去。除去后要用温水、婴儿香皂洗净。

为什么新生女婴会有“假月经”

部分新生女婴在刚出生后不久,会发生阴道流出血性分泌物现象,这是怎么回事呢?

这是因为新生儿受母体内激素影响而发生的生理现象。胎儿在母亲体内时,受到由胎盘输入的母亲雌激素的影响后,阴道黏膜细胞会增殖充血。宝宝一旦出生,雌激素来源突然中断,则会使原来增殖充血的细胞脱落并从阴道排出,从而发生上述情况。医学上称作假月经。此情况多出现在女婴出生后数周内,而通常以生后5~7天左右为多见,一般3天以后可逐渐消失,少数持续7~10天。

了解了这一情况后,在女婴出现此现象时,妈妈就不必惊慌。一般来说,对该现象不需做特殊处理。分泌物过多,则应注意保持局部皮肤的清洁。每日可用温热水清洗外阴部2~3次,必要时可用柔软洁净的纱布或棉花签,蘸上淡淡的高锰酸钾水清洗外阴。如血性分泌物过多、持续时间过长或阴道分泌物为黄色脓性、有恶臭,则应及时带宝宝去医院进行诊治。

宝宝为什么皮肤发黄

新生儿出生后2~3天,有1/2~2/3的新生儿皮肤渐渐发黄,到第7天发黄最明显,这叫新生儿生理性黄疸。

为什么会出现黄疸呢?这是因为胎儿在母亲体内时,氧气的来源要靠母体的血液提供。由于血液中氧的浓度有一定限量,而母体本身也需要氧气,胎儿为了适应这种情况,想要得到足够的氧气,就得增加红血球的数量。出生后,新生儿建立了自我呼吸,从大气中直接吸收氧气,就不需要那么多的红血球,多余的红血球被破坏后,造成血液中胆红素增加。同时,各种正常的肠道菌群还没建立,肝脏功能又尚不健全,不能及时处理这些增加的胆红素。于是这种胆红素像黄色的染料一样,将新生儿的皮肤、黏膜和巩膜染黄,而出现黄疸。

新生儿黄疸一般很轻微,经7~10天可自行消退,不需治疗,早产婴儿发生黄疸较为严重,出现的早而退得晚,约3周左右消退。

新生儿黄疸若出现过早,即在24小时以内,并且迅速发展,或黄疸消退过迟,或消退后又再出现,多属病理变化,应及早去医院诊治。

护理新生儿的常识

新生婴儿的优育

新生婴儿必须精心护理,尽管护理过程非常复杂,但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法。

母子皮肤直接早接触、多接触;

早开奶,多吸吮,饿了就喂;

多搂抱,多抚摸,多说话,多微笑;

尊重个性,让婴儿充分享受母爱;

看脸谱,握摇铃,听音乐;

学“逗笑”、学抬头,学“爬行”、学“走路”;婴儿哭声的“翻译”与处理;留心视听能力,护理脐带,预防感染;

生后15天开始口服鱼肝油滴剂;

出生接种卡介苗、乙肝疫苗;

满月常规检查,注射第二针乙肝疫苗。

眼神可以传递母爱

也许有些母亲认为与婴儿不能进行语言交流,哺养婴儿实在是太累了。实际上,哺养婴儿也是有诀窍的,这就是充分运用“眼神”。即使是刚出生的婴儿,当你用慈爱的眼神注视他的眼睛时,他也会注视你的眼睛,这时眼睛和眼睛视线的接触就传达了一种爱的情感,会产生“心和心的呼应”。这种眼神会使婴儿情绪稳定,心灵得到安慰,对婴儿身心的健康成长具有很大的意义。婴儿感受到的母爱就是通过母亲这种“眼神”来传达的。婴儿的身体有不舒服的地方或者有某种愿望时就要啼哭。如果母亲能丢下手中的事情,迅速来到婴儿身边,把他搂抱起来,用慈爱的眼神看着他的眼睛,迎接他的视线,婴儿会很快安静下来,这种母子心灵对接的桥梁就是眼神。母婴之间的感情交流有时是毫无声息的,母亲只要用眼神就能和婴儿进行“语言”交流。如果婴儿啼哭了,母亲心情不好,脑子中有“烦死了!又哭了”的想法,那么,眼神就不会特别温柔,眼中会有一种怨恨的神情,这时即使去搂抱婴儿,他也很难停止啼哭。因此,最重要的还是母亲的感情和传达这种感情的眼神。

要使婴儿健康地成长,母亲就要以温柔的感情去怀抱婴儿,去注视他的眼睛。这样就可以传达爱心,婴儿的心灵就会得到安慰,爱的眼神对婴儿的心理成长有巨大的作用。

1.注意儿童的身心健康

有无一个健全的身心,对儿童将来的发展非常重要,小小的一点心理障碍都会在儿童长大后引起无数次痛苦的回忆。要想让儿童带着一个健康的心理走上人生道路,做父母的应该首先充分意识到它的重要性。

2.健康心理要从小培养

儿童心理健康是长大后心理健康的基础。科学研究表明,儿童时期出现心理疾患多数是因抚养教育不当引起的。因此父母必须特别重视改善儿童的心理卫生条件,促进其心理健康。丰富的营养、充足的睡眠是保证儿童大脑发育和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而父母和子女之间的血缘关系和供养关系,孩子对家庭眷恋与否及与父母是否相亲相爱,以及孩子对父母健康和情绪的关切,这是一种情感的“反馈”。所有这些构成父母与子女情感联系和交流的闭合系统。这种联系和交流十分有利于情感的升华,逐步培养儿童的同情感、责任感、道德感、荣誉感、幸福感和理智感,这就为儿童日后良好性格的发展、健康的人际交往、愉快的情绪、健全的行为等打下坚实的基础。

爱心小贴士

美国研究人员表示,4个月大的健康婴儿会表达高兴的情绪,9个月时婴儿会与人“交换”微笑。如果在这些方面表现异常,婴儿可能有抑郁倾向。父母要特别注意。

宝宝的春季护理事宜

春天

春天给人以暖洋洋的感觉,到处可见植物萌发的新芽,也许是受到充满暖意的气候影响,春天诞生的宝宝总是给人相当温和的印象。

春季衣着

在由寒转暖的气候里,父母为宝宝准备衣物时,除需着重美观性之外,也别忘了要了解其功能效用。为宝宝准备棉质的薄上衣是必需的;此外,在选择重点上,以宝宝的身高、体重为考虑的因素远比年龄来得重要,除了以棉质为主外,亦要注重其伸缩性,款式宜简单,不应有太多装饰物。当然,合身、保暖更是选购衣物时需考虑的要项。

美观上,在春暖花开的气候笼罩下,家长不妨为宝宝选择较具暖意色调的衣着,如粉红、粉绿、粉蓝、米黄等象征春天气息的颜色,让孩子穿得舒适的同时,孩子的可爱之处也会凸显出来。

照顾重点

由于春天的气候宜人,家长在照料新生儿时比较得心应手,此时,家长们须注意宝宝肠胃的照顾及麻疹护理。儿科医师表示,在春季宝宝最易罹患的疾病有:细支气管炎、肺炎、结膜炎、胃肠炎、麻疹、风疹、腮腺炎等,而春季流行的胃肠炎形态则以病毒性的侵害为主,其症状为急性呕吐、水样状大便,并常伴随发烧,一般而言,约四五天就可渐渐痊愈,父母在平日的照顾上,最重要的是一定要注意清洁卫生,奶瓶、食具固然要煮沸,但照顾者的双手卫生亦不容忽视,不论冲泡奶粉、准备食物或更换尿布、清洗秽物时,均要记得洗手。

儿科医师提醒家长,在初春季节,另一种宝宝易患的疾病为麻疹,由于麻疹的初期症状与感冒极为相似,故家长需要仔细观察。

麻疹最初会有发烧、咳嗽、流鼻涕等现象,在两天之后身体各部位就会开始出现疹子,一直持续到四五天后开始渐渐消退。父母在照顾方面,最基本的是须按时服用医师开的药物,且注意衣服不可穿得太厚,并保持空气流通,因为麻疹病儿的眼睛会怕光,因此室内光线宜柔和,若宝宝眼睛里有分泌物,则可使用温热生理盐水擦拭。另外,保持宝宝身体清洁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一项。

宝宝的夏季护理事宜

夏天

夏天诞生的宝宝要比其他季节的宝宝性格活泼、热情,属于不拘小节的豪放本色。

夏季衣着

夏装穿着重点为轻、薄、软、透风、排汗五大要领,就透风性而言,宜选择宽松的衣物,以避免衣物过于紧身而影响汗液蒸发,或使汗液沾在皮肤上导致汗疹;可选择丝绸类、麻纱制品或100%棉制品。

此外,在孩子易出汗的夏季中,父母应勤于换洗宝宝的衣物,否则汗中的盐分、污垢就会附着在皮肤上,皮肤病自然会“找上门”来。

照顾重点

在炎热的夏季中,蚊子是不可避免的“不速之客”,又因蚊子为许多传染病如登革热、日本脑炎等的传播媒介,因此防蚊的工作相当重要。所以要注意居家环境,平日多打扫庭院、阳台,家中尽量不要种植花草、饲养宠物,这些措施都有利于降低蚊虫滋生的机会。

另外,建议家中不妨装上纱门、纱窗,同时,宝宝的睡床最好也加蚊帐以防止蚊虫侵害。使用蚊香、捕蚊灯、杀虫剂亦可达到除蚊的功效,然而在喷洒杀虫剂时,须注意不可让宝宝在场。

最佳的消暑良方

婴幼儿的日常护理因新生儿的汗腺尚未发育完全,因而排汗功能不佳,再加上天气过热,宝宝很容易产生汗疹,此时,待在有空调的房中就成了最佳的消暑良方。但是须注意冷气出风口不可正对着宝宝。为避免室内空气过于干燥,可放一盆水,如果在温度合适的冷气房中,宝宝醒着时不需添加太多衣物,想要睡觉时,只要加盖薄被或毛巾被即可。

除冷气之外,电风扇也同样具有“消暑”的功用,但亦须注意不可正对着宝宝直吹。

皮肤护理

夏天是皮肤病的多发季节,一般宝宝最常见的皮肤问题为痱子及尿布疹。痱子是因排热不佳所引起,容易产生在脸部、颈部、腋下、腹股沟等部位,预防长痱子的方法是不要给孩子穿太多衣服,尤其特别注意不要让孩子处在忽冷忽热的场所。对于已长痱子的孩子,又该如何做好护理工作呢?注重清洁、改善通风、保持局部干燥是绝佳措施。而勤换尿布、保持局部干燥是预防尿布疹的不二法门。

最恰当的换尿布时机是喂奶前后及宝宝哭闹、不适时,即使在夜晚需要时,父母最好也能起来为宝宝换尿片,而在换尿片中发现有大便时,最好帮宝宝清洗“小屁屁”。家长只需以清水冲洗或用湿纸巾擦,须注意观察纸巾是否有添加香料,为免宝宝的皮肤受刺激,添加香料的湿纸巾还是少用为妙。

宝宝清爽过夏天

要使宝宝健康地度过炎热的夏季,家长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使居室内通风、凉爽。

2.衣服不要太厚太紧,要轻薄宽松,一有汗或尿湿现象就要换洗。

3.经常保持身体清洁,一日洗2~3次温水澡,用中性的香皂。浴后可扑少量痱子粉,注意扑粉太厚会堵塞毛孔,不利于汗的排出。

4.切勿用冷湿毛巾或凉水擦头、面和身体,孩子出汗时,可用温热湿毛巾轻抹,或用易于吸水的柔软干棉织物把汗吸干。

5.孩子身上的痱子不能掐,不要任意搔抓,如果痱子刺痒难忍,可用少量风油精、花露水或75%的酒精涂痒处,但不宜过多。

夏季必备10种幼儿防蚊新品

天一热,蚊虫肆虐,爸爸妈妈的防蚊大战又一次拉响了警报。传统的灭蚊、防蚊方法恐怕你已经记得滚瓜烂熟,但是,对下面这些新鲜、奇特、有意思的防蚊新品,你又了解多少呢?

外形时尚的变频声波驱蚊器

驱蚊器外形时尚、色彩鲜艳,省电方便,更换电池可常年使用。驱蚊器还附有高亮度的1ED灯,方便在暗处使用。驱蚊器造型设计也很体贴,可以夹在宝宝的衣服上,也可以用附赠的挂绳挂在胸前或婴儿床上。

专为孕婴童设计的灭蚊片

引进日本最新配方的优质原药,在15平方米的房间内可连续使用10小时左右。使用起来非常安全,适合儿童、孕妇和对一般灭蚊药物过敏者。还有清香型和无味型可供选择。

纳米精油驱蚊贴片

贴片采用纳米防蚊元素精油配方,无毒、透氧,使用时妈妈只要稍微搓揉一下,然后反贴在宝宝衣领、袖口、裤子内侧或婴儿床、被单、桌子等处即可。贴片的有效半径达50公分,一片可维持72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