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心理健康的标准
人生的过程会经历很多时期,婴幼儿期是人生的初期,在这个阶段,无论是动作、语言、认知能力还是情绪,都处于刚刚形成的阶段。
1.动作的形成与发展 婴幼儿的动作不会太复杂,只包括躯体的一些粗略动作和手指上的精细动作,这些动作都具有一些简单反射的表现。例如婴儿做吮吸动作时,会转向接触嘴角的东西,紧握住放在手掌上的物体等。
2.语言的产生与发展 新生儿伴随着啼哭声来到人间,可以说他们的语言就是各种形式的哭声。这些哭声里包含了求食、对冷暖的感受以及身体不舒服等各种意思。
大约从4个月起,婴儿就开始学语,用几个简单的语音来回应父母复杂的语言。接近1岁时,婴儿就可理解“妈妈”这一意义重大的单词。婴儿在1岁半左右就可说出“妈妈”、“水”等多个词句。
而从1岁半到2岁这个时期,婴儿语言表达能力迅速提高,开始使用由多个词组成的短语或句子。词语量也迅速扩大。2~3岁期间,幼儿会使用各种基本句型。
幼儿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是3~6岁,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在游戏、学习等生活过程中迅速发展,语音接近周围人,并且在不自觉中掌握母语,进而讲一口流利的母语。
3.意识的形成与发展 婴幼儿的学习只是一些简单的条件反射,如当你轻拍婴儿的脚底时,会发现他的大脚趾伸展,其他脚趾张开。
到4个月左右,婴儿会对人或物露出微笑,能把来自眼睛和耳朵的信息结合。例如:高兴的表情搭配高兴的声音,而愤怒的表情搭配愤怒的声音。婴儿在7个月到1岁这段时间会有简单的记忆形成。
到2岁时,幼儿会把抽象的东西描绘出来。幼儿在2~4岁就开始具有初级水平的思维了。在4~6岁幼儿的直觉会跟着发展起来。
4.情感的形成与发展 出生后1个月内,婴儿就对说话声和人的面部表情有较敏感的反应。婴儿在2个月左右会发出最初的微笑动作,4个月会对人有认识,如亲近熟人和惧怕生人。婴儿在半岁后会对环境中的特定人或物产生依恋,最先亲近的当然为照料他的母亲。1岁时,婴儿对母亲的依恋会达到一个高峰,这时母亲会带给婴儿充足的安全感。在这一时期,父亲的接近也会引起婴儿的依恋。到2岁时婴儿会对不满意的事物产生抗拒情绪,也会主动与其他儿童亲近。3~6岁幼儿心理和道德情操开始形成,并对其后的心理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什么叫儿童心理及特点
儿童心理即儿童在日常行为中不同于成人的情感和思维方式。儿童心理的特点主要体现在认识、情感、意志和个性四个方面。
1.儿童心理在认识方面的体现 在感知方面,对事物的认识是笼统的,只是注重事物的表面现象和个别特征,对时间和空间的理解不够深刻;在注意方面,有意注意逐渐代替无意注意起主导作用;在记忆方面,儿童对事物的记忆是机械的、直观的、无意的记忆;在思维方面,儿童的思维是具体的形象思维为主,判断推理能力比较差;在想像方面,儿童的想像是惊人的丰富并有一定的创造性,同时也是无意识、无目的的,常常是神奇的;在语言方面,儿童是天生的语言学家,对词汇的理解、记忆和掌握速度在大多数情况下是自然而然的,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儿童有可能掌握多门外语。
2.儿童心理在情感上的体现 儿童的情感是不稳定和无控制力的,常常因为他们的要求无法满足而烦恼。在他们上学之后,责任感、义务感、集体感以及对是非的判断能力会逐步形成,对美的感受也越加深刻。
3.儿童心理在意志力上的体现 儿童缺乏自制力和控制力,无法确立长远的行动目标,遇事易冲动。
4.儿童心理在个性上的体现 儿童的个性还不是很稳定,自我意识的体现和评价还很不够。
什么是儿童心理与行为异常
儿童心理与行为异常是指儿童背离心理常态和行为常规的表现,是儿童发育过程中心理与行为的变异。可导致儿童适应社会的能力下降,容易受到人们的误解、歧视和排斥,影响儿童的正常发育和长远发展,应当及时予以纠正与诊治。
儿童心理与行为异常的范围较广,在生活、性格、生理、品质和病理等方面出现种种异常表现,常见的有:急躁易怒、经常哭闹、饮食异常(如挑食、厌食、偏食、异食等)、睡眠障碍(如入睡难、易惊醒、多梦等)、孤僻、胆怯、有自闭倾向、不语、经常性咬指、吮指,甚至表现出说谎、学习困难、逃学、离家出走、偷窃、暴力攻击等不良行为。有心理与行为异常的儿童易患神经症、多动症、习惯性痉挛、抽动—秽语综合征、遗尿症等与心理相关的疾病。
造成儿童行为异常的原因十分复杂。儿童的异常行为通常与儿童心理活动的异常密切相关。必须根据每个儿童的不同情况,从心理、生理和社会等诸多相关因素中查找主要原因。例如,遗传因素和孕期、围产期因素,以及幼儿患脑炎、癫癎等疾病因素,都可能对儿童的心理和行为带来不良影响。另外,儿童的自身心理素质也至关重要,据国外专家研究发现,出现异常行为的儿童属于神经质人格者居多,并通常具易于冲动的情绪特征。同时也不应忽视家庭、幼儿园、学校及社会环境的作用,尤其不良家庭环境的负面影响十分突出。
在查清病因的基础上,应及时通过心理治疗法、辅助精神药物和心理护理等医疗手段,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矫正。其中,心理治疗可采用个别治疗、集体心理治疗、家庭治疗、催眠治疗等方法。治疗矫正工作必须依靠家长、幼儿园以及学校的全力配合,以表扬鼓励为主,通过耐心细致的努力,帮助儿童矫正不良心理状态,自觉配合治疗,积极消除异常行为,促进其全面、健康地成长。
儿童心理偏离都有哪些表现
儿童心理偏离是指其心理行为偏离心理健康标准,是一种心理发育不全的表现。在幼儿期较为明显,据统计表明,在3~5岁的幼儿中,发生率较高。在儿童期的不同年龄阶段也都会出现。
有些甚至持续到成年后,发展为心理疾病或人格障碍。
调查发现,儿童心理偏离的主要表现有:说谎、攻击性行为、毁坏行为、易怒、任性、惊恐、过分哭闹、与同伴争吵、情绪易波动、恐惧陌生环境、害怕去幼儿园、离不开家长、过分依赖、不喜活动、畏惧或屈从、经常性肢体抽动、不满时有憋气现象、拉头发或吮手指、咬指甲或磨牙、口吃、不爱与同伴玩等。以上症状如偶尔出现,或仅有少量出现并易改正,尚不能认定是心理偏离,但如同时出现多个症状,且表现明显,持续时间长,并对儿童身心健康和其他方面带来较大影响,即可怀疑为心理偏离。
造成儿童心理偏离的原因较为复杂。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类是幼儿期心理病症所导致。例如,婴儿幽闭综合征、婴儿孤独症、特殊心理障碍、恋母综合征、溺爱综合征、虐待综合征及各种心理行为偏差,这类儿童的心理问题经常与不良的家庭背景和社会环境有直接关系。
另一类是与小儿的各种身心疾病有关。其中,以小儿恐怖症、强迫症、癔症等神经症和脑炎、脑膜炎、脑外伤、癫癎等导致的器质性精神病较为多见。另外,神经性呕吐、口吃、遗尿等症状也多与儿童心理偏离有关。
第三类,因某些家庭和其他原因对儿童造成的心理影响,也会表现出心理偏离现象。
儿童心理偏离妨碍他们正常地接受教育和与社会接触,影响身心健康和智力发育,容易导致多种不良心理卫生问题,对儿童的健康成长有较大负面作用,必须予以重视和抓紧治疗。
矫正儿童的心理偏离应采取多种方式。及时发现和治疗儿童的各类身心疾病,特别是对儿童心理健康影响较大的精神性和神经性疾病;注意改变心理偏离儿童的不良生活环境,消除有碍儿童心理发育的环境因素;根据儿童心理偏离的具体情况和程度,以循序渐进、不断加深的教育和辅导予以矫正。
教育应以正面诱导为主,多采用儿童喜闻乐见的方式,如做游戏、讲故事等,及时表扬鼓励其进步和改进。而对于严重的心理偏离现象,如说谎、任性和攻击行为,要及时抓住问题,耐心进行教育和纠正,决不能迁就,对于预示心理疾病的苗头,应及时诊治,以防其随着年龄增长而发展。
孩子为什么不愿意去幼儿园
幼儿园是孩子接受早期教育和过集体生活的最初场所,在儿童发育成长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但是,不少孩子对上幼儿园却有明显的恐惧和抵触情绪,已经成为一种比较常见的现象。
孩子不愿意上幼儿园,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1.家长的教育方式 有些家长喜欢用“上幼儿园”或“让幼儿园老师管你”一类的话,作为对孩子不听话的管教手段。时间一长,在孩子心中形成了条件反射,对上幼儿园感到恐惧。另外,许多家长对孩子在幼儿园的生活感到不放心,在送孩子去幼儿园时表现出不放心、不舍得等情绪;在接孩子回家后又给予过度“补偿”,使孩子感到还是在家里好。这些做法都会使孩子不愿去幼儿园。
2.孩子本身的原因 一些孩子在家中养成了不太好的生活习惯,缺乏对集体生活的认同感和与他人的交往能力,或者有智力或体力上的缺陷,以致无法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在与其他小朋友交往时感到孤立,从而产生不愿去幼儿园的情绪。
3.幼儿园环境的问题 幼儿园“软硬件”条件有所不足,以及个别老师在爱心方面有所欠缺,对孩子造成伤害或过分的压力,使他们对上幼儿园产生畏难情绪。特别应当指出的是,孩子的好奇心理非常强,如果幼儿园在环境、玩具、游戏和教育方法等方面没有经常性的创新,也容易导致孩子失去兴趣而不愿去幼儿园。
解决孩子不愿意上幼儿园的问题,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家长对孩子上幼儿园要有正确的认识,不能过分依着孩子。如晚送早接或有点小事就不去了等,这样会助长孩子“得寸进尺”的心理。同时,应找出孩子不愿去幼儿园的原因,然后有针对性地予以解决。对有一定语言表达能力的孩子,家长应多与其交谈,了解孩子的想法并给予充分的诱导。
2.在入园之前,家长要帮助孩子做好必要的心理准备。还可先带孩子熟悉幼儿园的环境,并以孩子乐意接受的方式介绍幼儿园,为其培养兴趣。同时,要根据过集体生活的要求,帮助孩子掌握吃饭穿衣等基本生活技能。
3.在孩子最初上幼儿园的几天里,家长应多陪孩子在幼儿园待一会儿,让孩子尽快熟悉环境和同班儿童。并应保证按时接孩子,避免孩子因感到被冷落而产生抵触情绪。
4.孩子在幼儿园有进步时,应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如果孩子突然不愿去幼儿园,家长要及时和孩子的老师联系,找出具体原因并马上解决。
5.作为幼儿园的老师,应根据孩子不愿来园的具体原因,耐心教导,从各方面激发孩子上幼儿园的兴趣,并应及时与家长交流,使孩子真正感到幼儿园的温暖。
独生子女具有哪些优势
要做好对独生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首先我们必须了解他们的心理特点。
1.身体状况 调查表明,独生子女多数比非独生子女健康状况好,独生子女多数比非独生子女身材高。这主要与家庭经济状况有关,独生子女家庭负担要轻一些,能够为其提供充足的营养。
2.智商状况 国内外的心理学家都对独生子女的智商水平做过研究,得出独生子女的智商状况好于非独生子女。这是因为独生子女受到的关注较多,在受教育方面的条件较好。
3.学习成绩 调查表明,独生子女的学业成绩好于非独生子女。这除了独生子女家庭为他们提供的生活营养条件好于非独生子女外,与独生子女所能享有的教育环境、教育条件等都有密切的关系。
4.性格特征 国内外调查表明,独生子女在性格上差异比较悬殊,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极其外向的,即是比较蛮横、任性的;另一种是极其内向,即是过于羞涩、胆小。但国外的后期研究发现,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性格上并没有什么不同,而且一些独生子女甚至比非独生子女还要好。也有学者认为,独生子女在诚实、责任心、创造性和守秩序等方面都要优于非独生子女。
5.对比研究 根据对比研究,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之间还是存在比较明显差异的。如独生子女比较自信,自尊心也比较强,但是在谦虚方面不如非独生子女,依赖性也较大。而非独生子女独立生活的能力较强等。
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有哪些
1.情绪稳定性 心境应当保持在良好状态,经常表现出满意、高兴、自信等积极情绪,乐观地面对现实。同时,能够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而产生合理的情绪变化,喜怒哀乐应事而发,不是麻木不仁,也不过度压抑或兴奋不已。如果经常陷于消极情绪或喜怒无常,则应认真进行心理和相关方面的诊断,找出原因,积极治疗。
2.行为习惯 即在待人接物等各个方面具有稳定的较好的行为,不易受外界刺激和干扰,很少出现异常或出轨的言行。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对儿童的心理健康十分重要,必须依靠家长、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和长期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