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家庭按摩躯干按摩法
48487400000013

第13章 躯干部穴位按摩(3)

(2)穴位按摩可治胃弱(胃积食、胸灼热)

心窝沉闷、胃积食、胸灼热、打嗝等症状,俗称胃弱,并非正式的病名。胃的神经病、胃弛缓(无力症)、胃下垂等,总称为胃弱。

胃的神经病,是指不断受到工作的压力,精神性的紧张感、焦躁感以及不安感等精神性的压抑导致胃状况欠佳的状态。胃弛缓,是天生虚弱的体质使肌肉的发育不佳,胃肠状况也差,或者因身体衰弱使胃的肌力也弱,以致状况欠佳者所发生的症状。胃下垂,是因胃弛缓引起胃的位置比正常位下垂的状态。以上皆为经穴疗法的适应症。

(1)主治穴位

(2)按摩方法

首先,依据图示经络,以重叠的两手掌画大圈方式轻轻按摩腹部整体。

腹部按摩结束后,接着俯卧,以两手拇指依箭头方向轻轻画圈按摩、按压背部经络。

若欲特别祛除消化不良的症状,再仔细按摩足部的梁丘、足三里穴,十分有效。

(3)食欲不振的按摩疗法

因夏季的疲劳,直到“食欲之秋”依旧无法恢复食欲。在酷暑的季节,体表循环为主乃人的生理现象,多半的血液皆流通于身体的表面,以致胸或腹部的内脏循环较劣。因此,胃肠的机能也会减弱,当然食欲会随之较差。但入秋之后,血液流通自身体表面转至内脏,因此凡是健康者无不食欲大增。

同时食欲不振,也会因过劳、睡眠不足、担心或不安等精神性的原因,或胃炎、胃及十二指肠的溃疡、胃癌,以及便秘或贫血等各种疾病所致。有否食欲,是判断健康的基准。

非特殊的消化器官病所引起的食欲不振,可用经穴疗法治疗。

(1)主治穴位

(2)按摩方法

为增进食欲,首先须镇住精神性的焦虑,促进胃肠的消化、吸收,排除体内多余的残渣。因此,可按摩图示的经穴,依箭头方向按摩。按摩时,力道不宜太强,应慢慢地、有耐性地进行。

每日持之以恒地按摩、指压在此介绍的经穴,必可促进食欲。

(4)治疗消化不良有良方

食量大,但体重未增,甚至可说消瘦不胖的,可能是身体有异常。除了这种状态之外,还很容易引起不消化便或下痢便的状况。家有正值成长期子女的父母,会为此忧心忡忡。当然,必须检查有否特别的疾病最为重要。近来,精神性压抑所致的神经性消化不良症亦不容忽视。此时,在施行经穴疗法的同时,也要有适度的运动和规律的饮食生活。

(1)主治穴位

(2)按摩方法

仔细指压图示的背、腹、手、足的各经穴。

(5)穴位按摩可治便秘

据统计,70%的成年女性皆苦于便秘。对女性而言,最大之敌不啻是便秘。但便秘是因人而异,很难做总括性的定义;虽有通便,但仍有残留感,不是很舒畅情况的称为便秘。胃肠病或骨盘脏器的疾病以及怀孕、虚弱体质、不规则生活、精神性压抑或饮食不平衡等皆为原因。

便秘,通常可分为肠的运动不佳所引起的,因紧张过度所引起的,以及因自律神经失调所引起的3种便秘。经穴疗法是对习惯性的便秘,或不规则生活所引起的习惯性便秘有效。

(1)主治穴位

(2)按摩方法

想要排便通畅,首先使用手掌或拇指以画小圈方式仔细按摩,按压图示的经路、背椎骨两侧和臀部。

接着仰卧,以图示的经穴为中心按摩。右手在下,左手重叠于上,要领如同划桨的动作。患者须放松腹部肌肉。

对于便秘,灸疗也十分有效,在图示的经穴之中,选择疼痛或硬结的经穴施灸。

耐心地反复进行这些治疗的同时,每日规律的饮食和适度的运动也很重要。

(6)穴疗可改善恶心症状

由心窝向喉咙涌出的恶心感,令人十分不快;其原因包括孕妇的孕吐、饮酒过多、食物中毒、感冒、脑中风、脑肿瘤、胃痉挛、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癌、梅尼尔氏病等。同时,歇斯底里或精神官能症等也会导致。

以现代医学的观点来看,认为恶心是由头至后颈部、侧颈至胸部的迷走神经异常所致。因精神性或神经症、单纯的胃肠病(除了癌或重度溃疡之外)等所引起的恶心,可依据经穴疗法改善。

(1)主治穴位

(2)按摩方法

自古以来,就认为天容和气舍是祛除恶心的特别经穴。同时在脚的经穴之中,属于胃能量循环系之胃经的足三里、厉兑及背部胃俞的按压,也不可或缺。按摩后,使用拇指或手掌依图中箭头方向轻轻按摩。

(7)慢性胃炎的按摩

食欲不振,心窝至肚脐处常有沉闷感,偶尔会疼痛、打嗝、腹胀等,是慢性胃炎的症状。

在胃的最外侧薄膜状组织(胃黏膜)发炎,属于年老者的慢性胃炎,是因黏膜变薄,胃的消化液分泌不良,可说是较恶性的。但年轻人的慢性胃炎,是因不规律的饮食生活所致,因此不必太惶恐。常言道:“酒稍醉,腹八分。”慢性胃炎的症状,可依经穴疗法加以改善,但属于慢性病,因此别忘了饮食生活必须有规律。

(1)主治穴位

(2)按摩方法

患者先俯卧,以图示的经穴为中心,依箭头方向使用拇指或手掌按摩、按压。用拇指按摩时,以指腹画小圈的方式揉捏更有效。

接着是腹部的经穴,依图示的经络进行按摩、按压。

同时在这些经穴之中,对于感觉特别疼痛,或硬结的经穴施灸,可使效果更佳。在这些部位的经穴上进行3~5次,持续3周。如此一来,使食欲逐渐正常化。

(8)胃溃疡的穴位按摩

胃溃疡,是和十二指肠溃疡一起被称为消化性溃疡,罹患率高居中年上班族慢性病的首位。与精神压抑有密切关系,治疗方法有多处共同点。

多伴随腹痛,心窝周边有“如同被棘伤”“灼热般”“腹部丝丝拉拉疼痛”“被石头压住般”的感觉。进食,疼痛便消失;一旦空腹,疼痛立即袭来。随着疼痛而常见的症状,是空腹时或品尝甜食、油腻食物时的胸灼热。常有反胃感。同时,吐血和下血也是胃溃疡常见的。吐血是随着呕吐发生的,往往吐出茶色或黑褐色,含食物渣之物。下血是含血液的黑胶状粪便。

经穴疗法,不是直接以经穴来治疗溃疡,而是除去经过正确判断随着溃疡所产生的症状,以促进增强体力的治疗法。

(1)主治穴位

(2)按摩方法

患者俯卧,以两手的拇指负荷体重按摩背部的隔腧、肝俞、脾俞、肾俞,一面稍微转动,一面慢慢按摩。5~6秒后,便放松力量,休息2~3秒,再以同力、同要领反复按摩。

(9)按摩可治慢性下痢

下痢,是包括传染病等的细菌性、食物中毒、暴饮暴食、过敏,或消化器官癌变等的症状。可成为经穴疗法的对象,并非这一类的疾病,而是经过精密检查并无异常,但容易下痢,令人困扰不已的情况。如此的下痢症状,多半是精神性的压抑、不规律的生活等所引起的神经性因素。偶尔可闻肚脐附近有腹鸣声或下痢转变为便秘等情形发生。看这类病的人,多半具有神经质、脸色欠佳、十分清瘦、裸露身体清楚可见肋骨。慢性的下痢症状,必须持之以恒地治疗。

(1)主治穴位

(2)按摩方法

仔细按压图示的各经穴。同时在下痢时,在拇指根部隆高处的鱼际穴必然浮出青血管,可说是了解大肠状况的量尺。

(10)过敏性大肠疾病的按摩

工作上稍有错误,或持续紧张的状况就会引起下痢或便秘的心身症,为过敏性大肠症候群。

俗谓“断肠之胃”,乃因自律神经控制的肠功能,会因压抑反应导致失调。受到副交感神经的作用,肠管会出沙拉酱般的收缩,粪便会在极短时间内被输送,使水分不被吸收,以致引起下痢的状况。该类型不太会伴随腹痛。此外,受到交感神经的作用,肠管会松弛,因积便,水分被吸收,以致只能排泄如兔子粪便般小块的硬型便。此时,下腹部会有钝痛或不快感,同时伴随头痛、悸动、放屁等。

其反应因人的性格而异,有人是下痢和便秘交替出现。一般而言便秘型以女性为多,下痢型以男性居多。

(1)主治穴位

(2)按摩方法

脊椎骨的两侧由上依序排列膈俞、脾俞、胃俞、大肠俞的经穴,将该经络和两侧2指宽的经络由上而下依序使用手掌按摩。然后,用两手拇指慢慢按压各经穴。

按压结束后,手掌横按在腹部中央,以如同划船的手势按摩。

(21)按摩对低血压可起调整作用

低血压可分为症候性低血压症、起立性低血压症、原发性低血压症3种。症候性低血压症,是因营养失调、心脏病或结核病等卧床长久所引起的,因此随着疾病的恢复会自然痊愈。而起立性低血压症,是就寝时血压正常,但起床活动时血压会突然降低。可期待经穴疗法效果的是,原发性低血压症。其原因尚未清楚掌握,但普遍认为体质性的,多半是个子高、较瘦形者居多。乍看之下,症状和贫血症类似。不过,低血压和贫血症的原因不同,因此务必清楚确认。经穴疗法,是以调整身体异常为重点,平时须多加摄取消化良好的蛋白质或脂肪。

(1)主治穴位

(2)按摩方法

在调整身体异常的同时,须先排除随着低血压症所引起的各症状。尤其头重时,按摩的1百会和2天柱;手脚冷虚,按摩手、足的各经穴。

晕眩、耳鸣、起立性晕眩、胃弱、胃炎等症状,可参照其它页,配合症状进行治疗。

(22)按摩可治肾脏疾病

代表性的肾脏病,是慢性肾炎和肾病症候群。慢性肾炎是以10~40岁者居多,大多数无自觉症状,而在定期检诊时偶然发现蛋白尿,方知有病。病况继续发展时,身体会产生困倦、浮肿、高血压、心脏疾病等,治疗相当棘手。

肾病症候群,非独立的一种病名,而是以高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全身性浮肿等4种为主症状的综合性统称。其自觉症性,以浮肿最易察觉,更严重时,易积胸水或腹水、咳嗽或痰增加、呼吸痛苦、食欲减退、身体困倦、皮肤苍白、体力逐渐衰退。

经穴疗法,是为了调整肺、脾、肾脏的机能,减轻诸症状,恢复身体及肾脏机能为目的。

(1)主治穴位

(2)按摩方法

用左右拇指,在力道不强之下慢慢按摩腰部肾俞。频尿时,须按摩膀胱俞。

(23)前列腺肥大的按摩治疗

有尿意却排不出的人,必须多加留意。须考虑可能罹患前列腺肥大症、膀胱结石、膀胱肿瘤等。其中最多的是前列腺肥大症,尤其是50岁以上的人容易发生。前列腺是位于膀胱与尿道之间,尿道通过前列腺之中。前列腺肥大症,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前列腺也日益肥大,压迫尿道所引起的疾病。由于排尿时间拉长,尿也只能少量慢慢排出而已,因此常有残尿感。必须接受专门医师诊疗。

中医认为人体并无前列腺的组织,前述的症状,也是因老化使身体状况产生了变化。

(1)主治穴位

(2)按摩方法

按摩图示的经穴。4的膀胱俞和9的中极上有疼痛、硬结或凹陷时,被认为膀胱或膀胱经有异常。

(24)膀胱炎、尿道炎的按摩疗法

膀胱炎或尿道炎,多半是因细菌感染所致;此外,尿憋太久或腰部冷虚时也会发生。常有尿意也常排尿,排尿时会疼痛,排出血尿;排尿后尚有残尿感,尿不易排出等,其症状颇多。急性膀胱炎会伴随恶寒(寒冷)、发烧。

尤其女性的尿道比男性短,细菌容易侵入,因此较易发生膀胱炎。若反复发生急性或慢性的症状时,在症状较稳定之际可进行经穴疗法,对减轻症状颇为奏效。

(1)主治穴位

(2)按摩方法

让患者俯卧,以两手抓住腰部的姿势,使用拇指慢慢按摩。可解除困倦或身体的紧张,亦可加速肾脏机能。此时,若充分保暖腰部,可使效果更佳。腰部的按摩,尤其是对慢性病的治疗更见效果。

(25)缓解糖尿病症状的穴位按摩法

生活不规律,或时常参加宴会,喝酒机会过多……中年人容易患糖尿病,是因含于血液中的糖分无法充分发挥能源和作用,而储存于血液中所引起的。由于从胰脏排出的胰岛素不足,以致糖分无法顺利被利用。其症状是,困倦、口渴、食量大却消瘦等。

糖尿病又被称为万病之源,因此一旦出现症状,首先须接受专门医师的细致检查。欲治疗糖尿病,须补给胰岛素。这是无法利用按压或按摩进行治疗的。在此介绍的,是缓解因糖尿病导致各症状的方法。

(1)主治穴位

(2)按摩方法

口渴、日益消瘦,原因是胰脏的机能未正常运作,因此首先对支配胰脏功能的脾俞进行治疗。接着为了促进胃肠的消化、吸收,按摩、按压其下的胃俞。

(26)痛风的按摩疗法

昔日人们称痛风为“皇帝病”,主要是多半患者为美食家或嗜酒者,同时体型大多是肥胖型。该类型者多半是从孩提时代由家族性的饮食环境所造成。男女比率是9∶1,男性压倒女性的多,且集中于中年层。不过,更年轻的10多岁儿童也会发病,而且女性的比率也有逐渐增加的倾向。

痛风的发作,以夜里突然脚拇趾根部附近激烈疼痛而惊醒为初期症状。一旦出现疼痛,普遍会持续1个月以上。这种疼痛是代谢剩的废物尿酸积于体内,结晶于关节上而引起的。最易积存结晶的是下肢的关节,其中70%为脚拇趾的关节,若结晶于肾脏,则成为肾脏结石;若在尿路上,则尿路结石。

经穴疗法无法瞬间消除疼痛,不过可缓和激烈疼痛。同时,有压制下一次发作的预防效果。

(1)主治穴位

(2)按摩方法

按摩背部的筋缩、肝俞、三焦俞、肾俞等经穴,可调整和痛风原因蛋白质代谢障碍有关系的肝脏或肾脏机能。三焦俞可调整身体状况,筋缩对减轻痛风的疼痛裨益颇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