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3输精技术不过硬
在人工授精条件下,受精率不高,问题往往出现在输精技术上。包括保证有足够精子的适宜输精量、输精的最佳时间、适当的输精间隔时间、输精的深度、采到的精液输精时间长短(要在半小时以内输完)、翻肛与输精技术的熟练程度和准确性等等。只有综合解决上述问题,才有可能获得理想的输精效果。公鸡精液品质的好坏和输精技术的高低,蛋的受精率是其客观的检验标准。
2.8.4种鸡的周龄较大和产蛋率较低
任何种禽的繁殖力都和年龄有关,鸡也一样。一般来讲,无论公母鸡,200~400日龄之间受精率较高,60周龄以后随年龄增加,公鸡精液品质变差,母鸡产蛋率降低,伴随着的是蛋受精率下降。母鸡产蛋率越高,往往受精率也越高。
因此,随鸡龄增长,输精量要适量增加,输精间隔要适当缩短,这样才能保持理想的受精率。
2.8.5家禽的生理状况不佳
一般来讲,天气炎热,公禽精子产生不良,母禽产蛋率下降,蛋受精率低是普遍的现象。天热,家禽食欲不好、营养不足是影响种用公禽精液品质下降的因素之一。尤其是公禽在换羽期间,精液品质明显恶化,从而导致受精率下降。
2.8.6其它
影响家禽人工受精率和孵化率除了上述因素之外,还应该把握好人工受精的各个环节;加强种家禽的限饲和管理工作,由于笼内活动范围小,防止脂肪沉积和出现脱肛,不利于对公禽进行采精和对母禽进行翻肛输精;提高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合理稀释与保存精液;做好种蛋的保存与运输以及提高采精、输精技术等等。夏天,种蛋保存时间以5~7天为宜,其它季节以7~10天为宜。
总之家禽的人工授精技术是一项既操作简单又经济使用的技术,在养禽业生产中应该大力推广应用。当然,家禽人工授精也有一些值得考虑的问题。首先,该项技术只适用于笼养的家禽,平养条件下由于抓禽比较困难,费时费力,得不偿失;其次,人工授精需要花费劳动力去输精,要组织一个专门的人工授精小组从事此项工作;第三,要想得到稳定的高受精率,必须严格执行各项技术操作规程,定期(5~7天)重复输精一次。此外,如果人工授精技术操作不熟练时,既对母家禽产蛋造成有一定的影响,同时也会影响种蛋的受精率。
3.家禽的强制换羽
在家禽实际生产中,为了节省人力、物力,提高饲料报酬和产蛋量,获取较高的经济效益,在产蛋禽完成第一个产蛋期(约65周龄)后,进行人工强制换羽,使产蛋禽在短期内停产、换羽、休息一段时间,再恢复产蛋进入第二个产蛋期,充分发挥蛋禽的生产潜力,提高蛋的质量,延长家禽经济利用期,降低生产成本。
所谓强制换羽,就是人为地给家禽施加一些应激因素,造成强刺激,引起机体器官和系统发生特有的形态和机能的变化,表现为停止产蛋,体重下降,羽毛脱落从而更换新羽,以加快换羽速度,缩短休产时间,控制产蛋时期,提高种蛋品质的一项技术措施。
3.1换羽是家禽的自然生理现象
换羽是家禽脱落旧羽毛长出新羽毛的自然生理现象。禽类经过一段时间的产蛋后,营养消耗很大,体质明显下降,卵巢机能衰退以及相应的激素分泌的改变,导致自然性的食欲减退,引起抱窝和开始停产等一些生理学效应导致自然换羽生理现象的发生。在自然光照下,家禽每年都要自然的进行更换一次羽毛。早的在夏末秋初,迟的在初冬。这既是一种自然的生理现象,也是一种对大自然的适应现象。因为没有丰盛的羽毛,就难以抵御漫长严寒的侵袭。家禽自然换羽时期和停产天数,因其品种、个体和饲养管理方法的不同而异。鸡的自然换羽时间很长,一般需14~16周甚至更长。实行人工强制换羽可缩短蛋鸡的换羽期限,减少经济损失。
3.2换羽与内分泌有关
因卵巢机能下降而使雌性激素分泌不足,结果引起卵泡萎缩;换羽时甲状腺分泌的促进羽毛生长的甲状腺素增加,激素分泌失去平衡,导致停产、换羽。换羽时需要消耗很多营养物质以形成新羽。因此家禽在换羽期间往往停止产蛋。换羽时间的长和短,对母鸡全年产蛋量有影响。鸡的全身羽毛更换的顺序一般为:头羽、胫羽、胸羽、背羽、尾羽、翼羽。一般来说高产鸡换羽迟,羽毛脱落快,新羽长出慢。根据母鸡换羽特别是主翼羽的更换时间和速度,可以鉴别高产鸡或低产鸡。
鸡的主翼羽有10根,主翼羽与副翼羽之间有1根较短小的轴羽,三者组成鸡的翼羽。主翼羽的更换有一定的规律,是从靠近轴羽的第一根开始更换,然后由里向外顺序更换,翅膀上最后更换的羽毛是轴羽。一般把刚换第一根主翼羽的时间称为换羽初期,换第五根主翼羽时为换羽中期,换第十根主翼羽时就意味着换羽后期到来。主翼羽的更换过程有明显的个体差异,主要表现在换羽开始和结束的日龄、换羽持续时间的长短和更换的快慢以及性别的不同上,有些鸡在13~14月龄就开始更换主翼羽,有些则在19~20月龄。换羽早与换羽迟的鸡在换羽时间上可差6个月。换羽时间最短的鸡只需2~2.5个月,而最长者为6个月。
3.3强制换羽的优缺点
3.3.1强制换羽的优点
3.3.1.1缩短家禽换羽和停产时间。产蛋禽任其自然换羽,不仅换羽时间长达4个月,换羽先后不一;换羽期长短也不尽一致,所以恢复产蛋也参差不齐,致使整个群体难以出现产蛋高峰,这对集约化饲养和管理带来很大的不便。而采取人工强制换羽,可加速换羽进程,使家禽在几天内就停产,停产换羽期缩短在2个月内;换羽同步性强,重新开产时间比较整齐。尤其是对饲养两年的种鸭群,目前各地普遍实施强制换羽来提高种鸭的产蛋率。
3.3.1.2节约培育新母禽的一切费用。利用老产蛋禽强制换羽,可延长其利用时间,减少新母禽育成培育环节,降低种蛋或商品蛋成本。若培育一批新产蛋鸡到产蛋率50%时,一般需要150~155天,而老鸡人工换羽大约2个月就能达50%产蛋率,这就等于育雏时间缩短90天,从而节约了这段时间的饲料、人工、燃料、防疫费等以及引种费用。
3.3.1.3有利于调节市场对蛋的需求。尽管第二年的母禽产蛋量一般比第一年的禽产蛋量下降15%左右,但同自然换羽的家禽相比,产蛋高峰来得早,产蛋比较整齐。并可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及时做出调整供蛋计划,有利于平衡市场供求关系。
3.3.1.4能够明显改善蛋的质量。母鸡产蛋一年后,由于长期产蛋,体内营养物质消耗很大,生殖生理上出现疲劳,薄壳蛋、畸形蛋增加,蛋的破损率增高。据统计,一般开产后3个月,蛋破损率为2%~3%,随着产蛋日龄的增长,蛋的破损率也上升到12%~13%,强制换羽后不仅有利于改善蛋壳质量,还可提高蛋的受精率和孵化率。据试验,换羽前试验组与对照组的蛋壳厚度分别为0.268mm 和0.256mm,强制换羽恢复产蛋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蛋壳厚度分别为0.303mm 和0.257mm,可见强制换羽后蛋壳厚度增加。换羽后蛋重也增加。实践证明:换羽前平均蛋重为56.2g,换羽后全期平均蛋重为60.3g,换羽后8周即提高到62.3g。因此,换羽后蛋重增加大蛋的比率也提高。由于蛋壳质量提高,破损率降低,蛋重增加,相应的种蛋的受精率和孵化率也明显提高,而自然换羽蛋的质量不变。
3.3.1.5换羽后母禽死亡率低。因换羽前已将病、弱母禽淘汰,而有病又看不出病症的母禽,往往难于耐受苛刻的换羽应激因素的刺激,结果也会死掉,这实际上起了自然淘汰的作用,故母禽的成活率高。
3.3.16换羽后家禽的抗病力增强。尤其对于种禽而言,强制换羽更有意义。种禽一般都要进行后裔测定,测定时间越长,对种禽评定越准确可靠,第一年产蛋高的种禽,第二年产蛋量也高。而强制换羽更能有效地利用种禽,特别是种用价值高的家禽进行强制换羽,不仅把抗病力弱的家禽淘汰了,而更重要的是通过强制换羽这一畜牧学措施之一把家禽的白血病、马立克氏病、白痢和衣原体病给予很好的净化。留下的高产健康的种禽,其后代生活力比第一年更强。
3.3.2强制换羽的缺点
3.3.2.1产蛋量比换羽前较低。强制换羽后第二个产蛋期与第一个产蛋期相比,产蛋期少3~5个月,产蛋率也较低,相应地产蛋量约降低15%左右。母鸡产蛋6~7个月后,产蛋率下降较快。
3.3.2.2家禽的体重比换羽前较重。因换羽后体重增加,不仅饲养密度降低且每天的饲料消耗量也随之增加,加之产蛋量较低故饲料效能较低。
3.3.2.3减少了对市场供应淘汰母家禽的数量。
总之,是否采取强制换羽,取决于经济效果。如家禽健康状况良好,第一个产蛋期的产蛋水平较高,则第二个产蛋期就长,产蛋率也较高,破蛋率和母家禽的死亡率也低,可以采用,否则家禽换羽后其蛋的成本较高。鸡一般在产蛋12~14个月后进行强制换羽较为适宜。实际生产上应以鸡群产蛋率降至“赢利临界产蛋率”时进行强制换羽,以取得较好的收入,决不能盲目进行。
3.4强制换羽的方法
强制换羽的方法有:化学法、生物学法、畜牧学法和综合法等4种方法。为减少换羽期的死亡率和减低成本,应在强制换羽前,将病弱残、体重过轻和低产等家禽及时淘汰,对已经换羽或正在换羽的家禽,挑出单独饲养,促进产蛋,以减少因连续换羽而造成死亡。家禽需要接种疫苗,要在强制换羽前一周进行。
3.4.1化学法
主要通过在家禽的饲料中添加或减少一定数量的化学制剂如锌、钙、食盐等。家禽在一定时间内摄入过量或不足量的化学物质后,机体新陈代谢紊乱,内部器官功能失调,母家禽迅速停产并开始换羽。去除化学制剂后,母家禽在喂正常饲料的条件下,体质慢慢恢复,再度开产进入第二个产蛋期。
目前,化学方法上使用最多的是喂高锌日粮。例如,在日粮中喂含锌2%的饲料,3天后鸡的产蛋率降到50%以下,6~7天就能全部停产,去掉添加含锌以后2周,母鸡的产蛋率就能超过喂锌前的水平。或者在含钙3.5%~4%的配合料中加入2.5%氧化锌,让鸡自由觅食,不限制给水。一般到第4天母鸡采食量下降75%~80%,到第7天产蛋率几乎降到2%~0%。停喂这种饲料后25天~30天,母鸡产蛋率可达50%。
3.4.2激素法生物学法
通过给家禽肌肉注射激素促进停产和换羽。用此方法时,家禽自由采食和饮水,头12天把光照缩短到8h。例如,给母鸡肌肉注射30mg孕酮后,主翼羽和副翼羽很快就更换,换羽后41天~48天开始产蛋。这种方法处理的母鸡产蛋量稍差。由于注射激素容易破坏体内激素的平衡而使代谢紊乱,因此,激素法使用很少。
3.4.3畜牧学法(断水绝食法)
这是最传统的强制换羽方法,也是目前使用最普遍、效果最好的方法。通过断水、断料、断光,人为地为家禽施加应激因素,打乱家禽的正常生活规律,给家禽造成突然性的生理压力,激素分泌失去平衡,黄体素下降,又促使卵巢中雌激素减少,结果卵泡萎缩,引起停产和换羽。畜牧学强制换羽方法在实践运用中,又有多种多样的方案,都能取得一定的效果,并无硬性的规定。应根据家禽品种、日龄、季节等而有所不同,还和家禽所受到的刺激的强弱有关。刺激是否达到目标,一般根据家禽的体重减少程度来断定。另外,在处理期间考虑天气的变化也很重要。故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
可参考下面的方法。断料10天;同时开放式鸡舍停止补充光照,密闭式鸡舍光照缩短到8h;自由饮水;换羽期间喂给贝壳粉;断料11天,自由采食产蛋鸡饲料;恢复产蛋后恢复换羽前的光照。
3.4.4综合法
此法是综合畜牧学法和化学法的长处而采用的强制换羽的改进办法。这种方法具有安全、简单易行、换羽快速、休产期短、恢复产蛋快等优点。
方法如下:首先断水、断料两天半,同时停止补充光照,通过限制饲养促使家禽新陈代谢紊乱,营养供应失调,从而达到家禽群体同步换羽的目的。然后开始供应饮水和少量饲料,第3天起让家禽自由采食含锌2%或含硫酸锌2.5%的产蛋料,连续7天到第10天后开始饲喂正常的产蛋料,并恢复补充光照。一般10天后全部停产,换羽开始后20天母鸡就重新产蛋。换羽开始后50天家禽群可集中同步重新产蛋,比自然换羽提高产蛋率9%~12%。合并法在换羽期间母鸡死亡率一般不超过1%。
3.5强制换羽的效果
纵观国内外人工强制换羽的资料,可以肯定,无论采用化学法,生物学法,还是传统的畜牧学法和综合法,都能使母家禽达到停产休息和换羽的目的。但是在强制换羽期间,停水、停电时间越长,家禽群体的失重率愈高,羽毛脱换愈快,死亡率也越高。所以,适宜的换羽措施,应该达到迅速换羽,恰当地减轻体重和低的死亡率。因此换羽期间,必须及时了解家禽群体状况,灵活掌握。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可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