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活筋壮骨保健法
48483600000008

第8章 活筋篇(4)

此外,在运动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1.甩脚时身心要放松;2.锻炼时间最好安排在早晨洗漱后或晚餐前;3.刚吃完饭不要甩;4.此项运动要持之以恒,才会有效。

锻炼手部力量

1.扶床俯卧撑:双手伏在床栏上,双臂伸直,双肘慢慢弯曲到底,然后双臂慢慢撑起,重复做10~20次。年老体弱者双肘可以弯得少一些就撑起。年纪轻一些,身体壮一些的人可以在地上做俯卧撑。

2.双手反握单杠:在较低的单杠前站立,双脚着地,双臂伸直将身体悬于单杠上,然后曲臂将身体向前拉起,贴近单杠。重复做10~20次。

3.锻炼腹部力量:躺在床上或地毯上,仰卧,双手放在腿前,然后抬起上身,不要用手撑。年老体弱者可以用被把头垫高些。重复做10~20次。

此外,经常举重、练哑铃,骑固定自行车,在健身器械上做各种锻炼身体各部位的动作,也可锻炼身体各部位的肌肉,增强力量。

按摩舒筋法

点穴健筋法

阳陵泉

部位:屈膝或垂足取穴。在膝窝外面横纹头下二寸,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中。

功能:清泄肝胆,疏筋利节。

主治:胸满,胁痛,黄疸,呕吐,全身拘挛,腰痛,坐骨神经痛,肋间神经痛,肝炎,胆囊炎,高血压,膝部红肿,下肢肿痛,瘫痪,半身不遂,小儿麻痹后遗症等。

阳陵泉系足少阳胆经之合穴,常于清泻胆腑湿热而善治黄疸、恶心呕吐、口苦、胁痛等症,正所谓“合治内腑”也。此穴又是八会穴中之筋会,具有通经活络总理一身之筋的功能,是治疗一切筋病,如筋缓无力,筋紧拘挛等证之首选要穴。与丰隆相配,又有润燥化痰、润肠通便的作用,可用于治疗痰火眩晕、癫狂、温毒闭结、伤寒便秘等症。配尺泽、委中、昆仑、束骨治疗挫闪腰胁疼痛;配曲池、尺泽治疗臂外侧疼痛;配承山、昆仑治疗下痿;配丘墟、太冲、三里、内庭治疗胆火上炎所致头痛目赤、呕吐苦水。

瘫痪偏风阳陵泉,肩臂脚腿痛相关,腰肋疼痛膝红肿,脚气下痿与筋挛。

除阳陵泉之外,按摩委中,昆仑,束骨穴,具有清热散邪,解表散寒,疏筋利节作用。按摩阳谷,小海,腕骨穴,具有清热泻火,疏筋利节活络的作用。按摩解溪,曲池,阳溪穴,具有通调肠胃,疏筋利节的作用。按库曲泽,液门,中渚穴,具有清热解烦,清三焦热,开窍聪耳,疏筋活血,疏筋利节的功效。

除上述穴位外,辄筋、承筋、筋缩穴,也是健身健筋必取穴位。读者从穴位名上也能悟出其中奥秘。

辄筋,在腋下三寸,当第四肋间隙,侧卧取穴。主治胸痛,喘息,呕吐,吞酸,腋肿,肩臂痛。

承筋,位在合阳与承山之间,于腓肠肌肌腹中央取穴。主治小腿痛,膝疫重,腰背拘急,痔疾霍乱转筋。

筋缩,位于第九胸椎节下间。主治癫狂、惊痫、抽搐、脊强、背痛、胃痛、胃疸,四肢不收,筋挛拘急。

调肩周炎理筋病

肩周炎一般都伴有疼痛,所以还要取神门以镇痛,再取肾上腺点和内分泌点,以调节人体内分泌,软化血管。

手脚上取肩的对应点就行了,如果病在右肩,则取左脚和左手上的点;如果病在左肩,则取右脚和右手上的点;如果病在两肩,或者比较严重,则最好双手双脚上的点都取。

如果肩周炎引起了肩部剧痛,就要选取阳陵泉穴进行按摩。

阳陵泉是八会穴中的“筋会”,与全身的筋都有着密切的联系,主治一切筋病。肩周炎是典型的筋病,所以按压阳陵泉对其有特效。

另外,著名针灸学家还发现了另一个治疗肩周炎的特效穴位——鱼肩,它就在鱼际穴沿拇指方向往上约半寸处。

肩周炎患者的这个位置,往往会出现一个火柴头状的条索状物,按上去很疼,这也是治疗肩周炎的穴。这个穴位一般的针灸书上没有,将其命名为“鱼肩”,意思就是“鱼际穴附近专治肩部的穴”。鱼肩穴也在肺经上,对于肩前部疼痛的肩周炎患者尤其有效,因为这个部位疼痛的原因是肺经经脉和经筋的不通,所以它必然要在肺经上出现如此明显的选点。

对于这个鱼肩穴,如果不扎针,只要使劲揉,同时活动肩部,一直揉到这个点不疼,揉到这个索状物消失,也会有同样效果的。

小腿抽筋取穴法

小腿抽筋源于身体气血不足,肝藏血,脾统血,所以肝、脾在耳朵和手上的穴位都要取,并且要作为按压的重点。《黄帝内经·痿论》说:“肝主身之筋膜。”《素问·经脉别论》说:“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人体的筋,需要肝来滋养,脾胃又为肝提供滋养的物质基础。所以,耳穴上的脾、肝两点是按压的重点,在按压耳穴的时候,我们首先就要按压这两个点,给人体舒肝健脾,在按压完耳朵上选取的穴位后,还得按压手上肝点和脾点,以巩固疗效。

此外,耳穴上的神门点是专门用来镇痛的,肾上腺点可以软化血管,对治疗小腿抽筋也有辅助作用,枕点也是作辅助治疗用的。

小腿抽筋,在疼痛的同时,还有一种强烈的收缩感。这给我们什么提示呢?《黄帝内经》说:“寒主收引”。物体都有热胀冷缩的特征,人体组织也一样。收缩的感觉表明寒气积聚在人体中,而阳气有温煦作用,可以使筋变得丰润、柔软,所以,治疗小腿抽筋,必须调动身上的阳气来驱寒。恰好,小腿抽筋的部位正处在足太阳膀胱经的承山穴一带,而膀胱经上阳气最旺,所以在这个穴上进行按压,一是可以直接活跃患处的气血;二是能够调动整个足太阳膀胱经的阳气。

在家里为自己进行治疗时,除了对承山穴进行按压以外,还可以在上面热敷,或者用艾条熏一熏,效果菲常好,尤其适合那些容易出现小腿抽筋的朋友。因为,承山,顾名思义,就是要承载一座大山。

人体大山的重量要靠小腿去承受,正是这个穴,使小腿有了承载人体大山的力量,小腿抽筋了,正是承山穴处气血不通,我们把这里打通,让气血涌过来就万事大吉了。

防治抽筋法

抽筋原因及预防

中老年人几乎都有过小腿抽筋的经历。小腿抽筋,医学上称作腓肠肌痉挛。过去,人们常常认为这是缺钙引起的,其实不然,很多原因可引起中老年人腿抽筋。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据资料介绍,那些腿经常抽筋,尤其是夜间加重的中老年患者,有的误以为是缺钙,长时间大量补充钙剂,而延误了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诊治,造成截肢,教训深刻。因此中老年人,尤其是有心脑血管病、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家庭史者,当出现下肢酸痛、腿抽筋、行走不便等症状时,应该想到是否有动脉粥样硬化,如下肢动脉闭塞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据临床调研,在确认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中,腿抽筋的发生率可高达70%。脊柱退行性病变:随着年龄的增长,中老年人的脊柱会发生退行性改变,如骨质增生等,因脊神经根受压和脊神经根内血流量下降,发生腿抽筋。

药物性腿抽筋:有因服用抗生素如阿奇霉素而发生腿抽筋的报道。因此经常服用多种药物的中老年人,要注意药物的注意事项和不良反应。

营养性腿抽筋:营养不良可引起肌肉痉挛,尤其是维生素Bl缺乏时更容易发生腓肠肌痉挛。

衰老性腿抽筋:腿抽筋是老年人衰老的常见表现。

其他方面:寒冷刺激、过度疲劳或剧烈运动、游泳、长时间行走或登山,下肢静脉曲张等也可引起小腿抽筋。

总之,小腿抽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对于寒冷、疲劳或营养不良引起的小腿抽筋,睡前可用温水泡泡脚,或睡眠中多注意保暖,并适当做一些腿脚的按摩,注意合理膳食、均衡营养,科学锻炼,多晒太阳,适当补充维生素B1、维生素E等,都能起到良好的预防作用。

踢打腿肚防抽筋

腿部肌肉每次收缩时,挤压出的血量,大致相当于心脏的每搏排出的血量。晨练利用步行方法去踢打腿肚子肌肉,可以反复加速腿肚子肌肉的收缩能力,迫使血液由腿部动脉血管迅速流淌到各支管及毛细血管中。使腿部各个组织得到充分营养和温度,这就达到缓解和治疗老寒腿、腿骨酸痛、抽筋等老毛病。踢打腿肚子又迫使腿部静脉搏血管血液回流,加速、加快、平衡心脏血液回收能力,对预防各种心脏病也有益处。

踢打腿肚子的运动方法是:在步行中进行,用一条腿支撑地面,另一条腿的脚面依次踢打支撑腿的腿肚子的承筋穴(口窝正中下4寸,腓肠肌腹中央取穴),承山穴(腓肠肌,肌腹下出现交角处取穴)然后交替进行。做80~100次。

自治抽筋导引法

抽筋是由于身体气血不足,筋脉失养而导致腿脚肌肉发生痉挛的现象,可运用导引功法,调和气血,加强血气在全身的运行,消除抽筋。

抽筋是一种常见的症状,男女老少都可见,四时皆有,最常发生在夜间,临床以一侧或两侧小腿肚突然抽搐剧痛为特点。轻者数分钟,重者半小时以上,按摩后方能缓解。中医认为,该病发病原因,多由肝血不足,筋脉失养,或受风冷寒湿之邪侵袭所致,《诸病源候论‘转筋候’》:“转筋者,由荣卫气虚,风冷气搏于筋故也。”中医学认为,肝主筋,藏血以荣筋,夜晚躺卧睡觉时,血归于肝而潜藏,荣筋之血,就显得不足了,因此夜间最易发生筋脉抽搐疼痛的病状,这是肝血不足,筋脉失养的表现。另外,手足三阴三阳之经络都起于手足趾,通行全身,若血气不足,阴阳虚,便容易被风冷邪气侵袭,引发转筋。治疗此症以补血养肝为法。

具体功法

1.仰卧,下肢伸直,脚趾相对,脚跟向外。调息,缓缓鼻吸口呼,共做7次。此法可祛除膝盖寒冷、腿肚疼痛、抽筋等。

2.坐式,两腿伸直,小腿和脚趾都尽力向身体两侧张开。用力呼吸,呼气时可大喊“哈”一类的字,共做5次,此法可治转筋。然后用两手去挽拉两脚趾,大声呼喊,此法可使身体舒张,消除筋节痉挛。

3.俯卧,双目向旁边斜视,脚跟立起,脚趾着床,将腰伸直,以鼻缓慢细长吸气,再用口微微吐气,共做7次。此法可去除脚部痉挛、转筋和酸痛。

筋骨保健诀窍

多数筋骨痛患者是由于使用空调不当而引发的。因此对于筋骨痛患者在使用空调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室温控制在26℃左右:此时的温度,人体感觉比较舒适。人在活动时室温可偏低一点,而在睡眠时,体内产热减少,体温有所降低,室温应适当提高,所以要注意调节空调温度。

2.做好保暖工作:在用空调的时候应注意做好局部保暖,可盖点被单、毛巾或穿戴护膝、套袖等,且不要对着空调的风口。

3.掌握好睡眠时人体与空调距离的尺度:睡眠时人体不要离空调太近,应距空调2米以上为宜。肢体关节若感到有点发紧不够轻松,活动不够灵活,可边轻度按摩边慢慢地活动。若出现明显疼痛或功能障碍,应到医院就诊。

4.掌握好使用空调的时间:最好能间断使用空调,不要日夜泡在空调室中,每天应有适当的户外活动,以保持肢体关节良好的生理功能。

腿肚子转筋有办法

小腿抽筋,也叫腿肚子转筋,在医学上则称为腓肠肌痉挛。这种病常常是突然发生,有的疼痛感很剧烈。在冬季的夜晚,尤为多见。如果发生在白天,则不能行走。如果在高空作业或游泳时发生,可能使人摔伤或溺死。

小腿抽筋的原因很多,老、中、少年各不相同。女同志比男同志更容易出现这个毛病,尤其是孕妇,常在怀孕六、七个月后发生。这是由于胎儿逐渐长大,腹压不断增高,使下肢血液循环不畅,再加上身体虚弱,营养不良,缺少钙、铁及维生素等。老年人则多见于有心脏病、肺结核、贫血、营养不良及下肢静脉曲张的病人。一般青壮年小腿抽筋,多因过于疲劳、出汗过多、电解质失去平衡,以及肌肉中乳酸大量聚积的刺激。小儿腿肚子抽筋则常因消化不良、营养不佳,特别是缺乏钙铁等维生素所致。

预防抽筋,首先应加强身体锻炼,促进血液循环、提高神经和肌肉的适应能力。其次,要积极治疗慢性病,加强营养,尤其对孕妇、儿童,要供给足量的钙、铁及多种维生素等。另外,要避免寒冷刺激和过度疲劳,在干重活时不要用力过猛,要逐步加大活动量。在下水作业或游泳之前,要做适当准备活动。有过抽筋病的人,睡觉时要注意保暖,尤其是下肢要盖严。

假如小腿发生抽筋,不要慌胀,轻者不须特殊处理,稍微活动一下就可缓解。如果肌肉疼痛剧烈,可服用一点镇静、镇痛药。对发生抽筋的肌肉进行按摩或拍打,也可以缓解痉挛。还可以用松节油、樟脑酒等擦洗局部,或用温热水洗泡。

预防抽筋的脊柱体操

第2胸椎是支撑肋骨的脊柱中的第2块骨骼。第2胸椎和第1胸椎一样,可提高呼吸器官的功能。

此外,第2胸椎是肌肉痉挛的中枢,所以肩膀、背部肌肉痉挛以及小孩抽筋时,多半是第2胸椎变硬、歪斜。第2胸椎的上方两侧有使骨骼结实的穴位(称为大杼),骨折时针灸此穴位,可早日康复。

1.仰卧,两手置于身体两侧,两脚分开35~40厘米。

2.弯曲手肘、两手手指交叉置于脑下,抱住头后部。

3.伸直两脚,像运动腹肌那样抬起头。此时,只抬起头、身体保持不动是关键,大大地吸一口气,憋住,时间越长越好。

4.憋不住时,吐气、放松,10秒钟内不要动,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