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巴菲特为什么看中王传福
48483400000029

第29章 大企业家,大社会责任感

可以说,当今世界的很多纷争都是因为争夺不可再生资源引起的,而且,环保的呼声越来越高。在这样的状况下,如果比亚迪在新能源领域真能取得突破,在赚取巨额利润的同时,也会受到社会的尊重。显然,王传福从不缺乏这样的信心,就像他所说的:“比亚迪做电动汽车就是要让中国三峡大坝的水都变成油,让中国所有城市的天空都像西藏的天空一样蓝。电动汽车做成功了,将是具有非常意义的一件事:一个是对人类环境保护的贡献,一个是对能源的贡献。”

的确像人们所说的,企业最重要的使命就是赚钱,要盈利,因为只有赚钱才能生存下来。但是,在企业赚钱之后,人们对企业家却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一类是像潘石屹、任志强等为代表的房产巨头,在这一类中,当然还包括像陈天桥、史玉柱、朱骏等靠网游起家的商人。人们对这类企业家的成功方式充满质疑,他们都曾在不同场合受到公众的道德指责,尽管他们创造了巨额财富。

另一类是像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这样的企业家。俞敏洪通过创办新东方,在赚钱的同时,也使很多年轻人找到了正确的人生道路。相较于商人这个称号,人们更喜欢称他为“俞老师”,这其中自然会蕴藏一种尊敬之情。在他人看来,王传福也是同俞敏洪一样的企业家。

其实,人们之所以对能赚钱的企业家有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是因为尽管他们的企业都在赚钱,但是,在很多时候,或许潘石屹、史玉柱们的赚钱方式侵害了其他人的利益,而他们所承担的社会责任还远远不够。但是,无论是新东方还是比亚迪,却都是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就像王传福说的:“企业家如果有财富没有责任,有资本没有道德,有地位没有良知,是不值得人们去尊重的。只有财富和社会责任的结合才能把一个企业或企业家变成一股推动社会和谐进步的能量,才能够赢得真正的力量和尊重。”

当然,这和他们所从事的行业有关。如果比亚迪是靠网游起家的,那么,王传福也必然会像史玉柱一样被定义为“嗜血”的商人。但是,比亚迪恰恰是在制造业起家的。

众所周知,在全球制造业产业链中,中国的制造企业往往只能在整条产业链的制造环节。他们只负责最简单的加工,企业本身没有研发能力,也不占有销售渠道,当然也没有能力打造自己的品牌。他们做的只是负责把别人设计出的产品批量生产。这样的状态决定了他们在全球竞争中不可能掌控主动权,只能“受气挨打”。

而且,在危机来袭之时,首先受到冲击的也必然是中国那些加工企业。因为当危机来临,那些上游企业必然会削减订单,这样中国加工企业就会面临倒闭的风险。但是,同样作为制造业企业的比亚迪却没有陷入这种困境。从一开始,比亚迪就掌控了电池制造的核心技术。在日本电池垄断市场的情况下,王传福却率领比亚迪冲出了一条血路,一举成为世界第二大电池生产制造商。

比亚迪在制造业所取得的成就或许已经远远超过了一个企业的盈利责任。当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占领制高点后,比亚迪向全世界证明了中国企业的实力。

不仅如此,如果比亚迪的电动汽车商用化后,还可以达到环保的目的,这在王传福看来,也是比亚迪的责任所在。他曾说:“大家知道汽车的增长给社会带来环境污染问题,如果我们这种已经在电池产业里走到顶端的企业不承担这些责任,谁来承担这些责任?我曾经说过,下半辈子想做电动汽车,历尽心血想把电动汽车推向产业化。中国汽车家庭化是必然的,我们看到从家电到手机都是大众化、普及化、家庭化,一旦到了家庭,中国有4~5亿家庭,今天中国的保有量1600万,还需要多少部汽车才能满足汽车的家庭化,到那时候中国哪有那么多油。如果电动车能够解决这个问题的话,能源问题就解决了。我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对社会有所回报,这也是一种责任。”

而且,如果新能源汽车得到推广,不仅可以解决能源问题,同时还可以解决环境问题。就像中美能源控股公司的董事长索科尔所分析的:“我们如果把交通行业的汽车换成电动车的话,可以减少75%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原因是电厂越多越大,效率越做越高,相比普通发动机来说,能效得到很大的提高。如果交通业的车辆换成可再生的电力或者核能源,那么交通业车辆的二氧化碳排放将不超过10%(减少90%多),电力方面将不超过20%的排放。”这样自然会减少汽车尾气排放给环境带来的污染。

同时,电池也是对环境造成污染的重要来源。在这个问题上,比亚迪一直希望自己制造的电池能够做到100%的回收利用。为此,比亚迪已经开发出一种无毒的电解质液。

2008年夏天的时候,一次索科尔来比亚迪参观,为了向他说明比亚迪具备这样的能力,王传福甚至当着索科尔的面,喝下了倒在玻璃杯中的电解质液。“不好喝。”喝完后,王传福开玩笑说。对此,索科尔明白了王传福所要传达的信息:“王传福的工作焦点是,我们是否能帮助解决环境问题,我们的技术不能再创造新的环境问题。”

可以说,当今世界的很多纷争都是因为争夺不可再生资源引起的,而且,环保的呼声越来越高。在这样的状况下,如果比亚迪在新能源领域真能取得突破,在赚取巨额利润的同时,也会受到社会的尊重。显然,王传福从不缺乏这样的信心,就像他所说的:“比亚迪做电动汽车就是要让中国三峡大坝的水都变成油,让中国所有城市的天空都像西藏的天空一样蓝。电动汽车做成功了,将是具有非常意义的一件事:一个是对人类环境保护的贡献,一个是对能源的贡献。”

如此来看,无论是为了追求经济利益还是追求社会利益,王传福都会坚持做电动汽车。

除此之外,在慈善事业上,我们也可以看到比亚迪的身影。仅在2007年,比亚迪捐助的慈善资金就达到800万元。2008年汶川地震,比亚迪在第一时间捐助了1000万元现金,并且从新车上拆下1000只千斤顶,通过军方空运到灾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帮助灾区人民。紧接着,王传福以及比亚迪高管再次向灾区捐助300万元,用于灾后学校重建。

比亚迪在灾难面前,承担了一个大企业应有的社会责任,这自然会赢得人们的尊重。而巴菲特之所以投资比亚迪,也或许是看中了王传福的社会责任感。

巴菲特看中王传福之责任感与使命感

一个商人,在公益事业中都可以做到如此有责任心,更何况在他自己喜欢并一心追求的事业上,他更会有责任感,而这种责任感与使命感必然会让投资比亚迪的人收获更多。

袋鼠有三个特征:长腿、育袋和自我奔跑。

首先,通过踏实地打造自己的长腿,袋鼠跳得高且远;其次,袋鼠通过育袋,稳妥地培养小袋鼠(新的产业或者产品),并由此达到企业的发展与传承;最后,袋鼠习惯自我赛跑,在自己的跑道上,通过自我完善与进步,快速拉开与竞争对手的距离。